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671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根据市场的需求,一个车型分为高配版与低配版。对于车门门框密封条的亮饰条而言,一般在高配版情况下装有亮饰条,而低配版情况下则取消亮饰条。在现有的技术中,如图1、2所示,高配版车的现有车型亮饰条2安装在现有高配车型侧围外板I上,并通过现有车型亮饰条2与现有车型门框密封条唇边3的配合,来起到密封作用;对于低配版车,将安装有现有车型亮饰条2的现有高配车型侧围外板I改为现有低配车型侧围外板4,并通过现有低配车型侧围外板4与现有车型门框密封条唇边3的配合,来满足密封要求。此技术中,侧围外板结构发生了改变,因此需要增加一套现有低配车型的冲压模具。但是增加一套冲压模具成本高,而且在生产线上同时维护高低配两套侧围外板的维护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为了实现亮饰条高低配的切换,需要更改车门密封断面和车身钣金件结构,使安装过程复杂化,浪费了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门框密封条;第二门框密封条;安装在所述第二门框密封条上的亮饰条;以及与第二门框密封条、第一门框密封条的唇边配合的侧围外板。进一步地,低配车型的侧围外板与所述第一门框密封条的唇边的密封配合关系,以及高配车型的侧围外板与所述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的唇边的密封配合关系一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只需要更改密封条的局部结构就可以实现高低配的转换,不需要对车身钣金进行切换,也不需要更改车身的侧围外板件,简化了安装过程,节省了汽车的成本。

图I表示现有高配车型的门框及密封条结构立面示意图;图2表示现有低配车型的门框及密封条结构立面示意图;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配车型的门框密封结构立面示意图;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配车型的门框密封结构立面示意图。图中I.现有高配车型侧围外板;2.现有车型亮饰条;[0018]3.现有车型门框密封条;4.现有低配车型侧围外板;5.侧围外板;6.亮饰条;7.第二门框密封条;8.第一门框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包括侧围外板5,亮饰条6,第二门框密封条7以及第一门框密封条8。在高配车型上,亮饰条6安装在第二门框密封条7上,侧围外板5与第二门框密封条7的唇边配合。在低配车型上,侧围外板5与第一门框密封条8的唇边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只需取消亮饰条6,并将第二门框密封条7更换为第一门框密封条8,就可从高配车型装换为低配车型,无需更改任何车身钣金结构及其它的门口和车门框的密封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低配车型上,侧围外板5与第一门框密封条8的唇边密封配合关系与高配车型保持一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亮饰条6采用强度高,耐候性强,且不易变色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铝合金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门框密封条7以及第一门框密封条8均由具有良好弹性和抗压缩变形、耐老化、抗腐蚀、使用温度范围较宽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只需要更改密封条的局部结构就可以实现高低配的转换,不需要对车身钣金进行切换,也不需要更改车身的侧围外板件,简化了安装过程,节省了汽车的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门框密封条; 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 安装在所述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上的亮饰条;以及 与所述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的唇边、第一车型门框密封条的唇边配合的侧围外板。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低配车型的侧围外板与所述第一门框密封条的唇边的密封配合关系,以及高配车型的侧围外板与所述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的唇边的密封配合关系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门框密封条;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安装在所述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上的亮饰条;以及与所述第二车型门框密封条的唇边、第一车型门框密封条的唇边配合的侧围外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只需要更改密封条的局部结构就可以实现高低配的转换,不需要对车身钣金进行切换,也不需要更改车身的侧围外板件,简化了安装过程,节省了汽车的成本。
文档编号B60R13/04GK202716816SQ20122036140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王健平, 马良策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