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773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功能日趋强大,移动设备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驾驶座上,为驾驶员提供各种服务,如基于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导航仪提供导航服务,移动多媒体播放器提供音乐或视频播放功能,大屏幕智能手机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等。驾驶员需要借助车载手机支架将移动设备固定于驾驶座内。目前,车载手机支架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部件作为放置移动设备的承载机构,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固定在驾驶座内。其中,承载机构主要包括至少两个夹扣和底板,夹扣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其弹力能够将移动设备紧紧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底座的球形连接体活动连接,使得承载机构可自由转动,底座的底端为吸盘,使得车载手机支架能够吸附在驾驶座内的平面上,起到固定作用。车载手机支架的使用方法为放置时,两手向外推开夹扣,同时用力将移动设备塞入夹扣与底板所构成的空间中,取出时,两手向外推开夹扣,同时用力将移动设备从夹扣与底板所构成的空间中取出。但是,现有技术中取放移动设备时,都需要使用两手同时推开车载手机支架的夹扣,其操作繁琐,而且移动设备与夹扣频繁摩擦会加快移动设备的外壳以及夹扣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用于在驾驶座内固定移动设备,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够简化取放移动设备时的操作,同时避免移动设备的外壳与夹扣之间相互磨损,使得用户得到较佳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体验。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底座,所述车载手机支架还包括承载器,所述承载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所述表带式夹扣通过其表带部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所述表带式夹扣的上端;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腔体活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所述宽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托件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表带式夹扣为四节结构,包括一个夹扣部和三个节,所述三个节构成所述表带部。优选地,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推块、门锁开关、第二弹性件和金刚环,所述推块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外;所述门锁开关与所述推块、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配合位置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之间;所述金刚环包围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外的凹部。优选地,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压块、长度调节定位钩、长度调节按钮和第三弹性件,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的两端突出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伸长部的锯齿配合;所述长度调节按钮通过通孔与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与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之间,所述压块紧贴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优选地,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固定架、齿轮和宽度调节器,所述托件包括第一托件和第二托件,所述宽度调节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宽度调节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件和所述第二托件的锯齿部与所述齿轮配合,所述转动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与所述齿轮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一后壳,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前壳和第二后壳,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第一后壳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前壳和所述第二后壳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吸盘、吸盘连接件、吸盘开关、金属轴和圆盘;所述支撑座通过其球形连接部与所述推块的凹部配合连接;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吸盘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所述吸盘开关通过所述金属轴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吸盘与所述圆盘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二个弹簧。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承载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其中,表带式夹扣与托件用于放置移动设备,当自锁机构的推块被按下时,表带式夹扣伸长,其伸长长度超出移动设备的长度尺寸,此时能够方便地将移动设备塞入承载器中,而不会产生磨损。并且自锁机构使得用户能够单手使用本车载手机支架,简化取放移动设备时的操作,使得用户得到较佳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体验。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的承载器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第一腔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一个长度调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另一个长度调节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一个内部结构及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另一个内部结构及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组装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第二腔体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一个宽度调节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另一个宽度调节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器的整体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的底座爆炸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的承载器横向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载手机支架主要包括两部分承载器I和底座2。承载器I为本车载手机支架的主要结构,用于放置移动设备,其夹扣、托件和腔体外壁构成的空间能够容纳移动设备,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底座2与承载器I连接,用于支撑承载器,而且其下部的吸盘能够将整个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驾驶座内的光滑平面,如挡风玻璃上。请参见图2,承载器I进一步包括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表带式夹扣12、第一弹性件13、自锁机构14、长度调节机构15、宽度调节机构16和托件17。其中,第一腔体10包括第一前壳101和第一后壳102。第二腔体11包括第二前壳111和第二后壳112。自锁机构14包括推块141、门锁开关142、第二弹性件143和金刚环144。长度调节机构15包括压块151、长度调节定位钩152、长度调节按钮153和第三弹性件154。宽度调节机构16包括转动固定架161、齿轮162和宽度调节器163。托件17包括第一托件171和第二托件172。请参见图2,第一前壳101和第一后壳102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腔体10,第二前壳111和第二后壳112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腔体11。其中,第一前壳101和第一后壳102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前壳111和第二后壳112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螺丝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这里不作具体限定。请参见图3,第一腔体10的伸长部设置于第二腔体11内。其中,所述伸长部用于为车载手机支架调整长度,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移动设备。优选地,所述伸长部的实用长度为20毫米,故具体移动设备的适用长度范围可以为120毫米至140毫米。请参见图4,为长度调节为最小时承载器I的示意图,图5为长度调节为最大时承载器I的示意图。请参见图2,表带式夹扣12通过其表带部与自锁机构14的推块141连接。第一弹性件1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腔体10内和表带式夹扣12的上端。请参见图5,自锁机构14与第一腔体10活动连接。推块141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腔体10内,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一腔体10外,门锁开关142与推块141以及第一腔体10内的配合位置连接,第二弹性件143设置于推块141与第一腔体10的内壁之间,金刚环144包围推块14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0外的凹部,使得所述凹部不易损坏,更加耐用。其中,表带式夹扣12为四节结构,包括一个夹扣部和三个节,所述三个节构成表带部。所述夹扣部用于固定移动设备的其中一端,所述表带部可折叠。[0049]请参见图6,自锁机构14的推块141复位时,承载器I处于压缩状态,推块141不挤压表带式夹扣12的表带部,使得所述表带部保持松弛,所述夹扣部在第一弹性件13的作用下向下紧压移动设备。请参见图7,自锁机构14的推块141锁定时,承载器I处于松弛状态,推块141挤压表带式夹扣12的表带部,使得所述表带部保持伸展,此时夹扣部使第一弹性件13伸展。其中,自锁机构14的本质为一自锁开关,能够保持复位状态或锁定状态。自锁机构14保持锁定状态依靠门锁开关142的卡扣作用,自锁机构14保持复位状态依靠第二弹性件143的弹力作用。自锁开关的相关原理不是本实用新型关心的技术特征,这里不再赘述。请参见图8,为第一腔体10、表带式夹扣12、第一弹性件13和自锁机构14的组装图。请参见图2,长度调节机构15和宽度调节机构16设置于第二腔体11内。长度调节机构15通过第一腔体10的伸长部与第一腔体10连接,宽度调节机构16与托件17活动连接。长度调节定位钩152的两端突出部与第一腔体10伸长部的锯齿配合,所述锯齿请参见图8,长度调节按钮153通过通孔与长度调节定位钩152固定连接,压块151与第三弹性件154设置于第二腔体11的内壁与长度调节定位钩152之间,压块151紧贴第二腔体11的内壁。请参见图5,当按下长度调节按钮153时,长度调节定位钩152与第一腔体10伸长部锯齿配合分离,使得原来不可滑动的伸长部能够自由滑动,从而调节承载器I的长度,长度调节效果请参见图4。当松开长度调节按钮153时,长度调节定位钩152重新与第一腔体10伸长部的锯齿配合,从而起到固定长度的作用。其中,长度调节机构15的本质为一个复位开关,压块151起到固定第三弹性件154与保护第二腔体11内壁的作用,第三弹性件154的弹力作用为该复位开关的关键部件,复位开关的相关原理不是本实用新型关心的技术特征,这里不再赘述。请参见图2,宽度调节器163与第二腔体11的内壁活动连接,能够自转。齿轮162与宽度调节器163活动连接,第一托件171和第二托件172的锯齿部与齿轮162配合,转动固定架161设置于第二腔体11的内壁与齿轮162之间。其中,宽度调节机构16的本质为一个齿轮机构,齿轮162用于传动来自宽度调节器163的动力,使得第一托件171和第二托件172向内拉拢或向外扩展。转动固定架161用于限制宽度调节器163的转动范围,以及限制托件17的伸缩范围,使得宽度调节器163最大只能够以预设的角度转动,同时还具备保护齿轮162的作用。请参见图9,为第二腔体11、长度调节机构15、宽度调节机构16和托件17的组装图。其中,所述宽度调节机构16用于为车载手机支架调整宽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移动设备。优选地,所述托件17的实用宽度范围可以为60毫米至80毫米。图10为宽度调节为最小时承载器I的示意图,图11为宽度调节为最大时承载器I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2,为承载器I的整体效果斜视图。[0062]优选地,第一弹性件13、第二弹性件143和第三弹性件154为弹簧,其中,第二弹性件143为包括二个弹簧的弹簧组。请参见图13,底座2包括支撑座21、吸盘22、吸盘连接件23、吸盘开关24、金属轴25和圆盘26。支撑座21通过其球形连接部与推块141的凹部配合连接,吸盘22通过吸盘连接件23固定于支撑座21的底部,吸盘开关24通过金属轴25与支撑座21连接,吸盘22与圆盘26连接。底座2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不再赘述。其中,底座2用于支撑承载器I,其下部的吸盘22能够将整个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驾驶座内的光滑平面上,如挡风玻璃,其下部的圆盘26能够将整个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驾驶座内的平面上,如驾驶台。支撑座21的球形连接部与推块141之间的配合连接,使得承载器I能够作360度放置,请参见图14,为承载器I横向放置图。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扶手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手机支架还包括承载器,所述承载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所述表带式夹扣通过其表带部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所述表带式夹扣的上端;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腔体活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所述宽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托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式夹扣为四节结构,包括一个夹扣部和三个节,所述三个节构成所述表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推块、 门锁开关、第二弹性件和金刚环,所述推块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外;所述门锁开关与所述推块、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配合位置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之间;所述金刚环包围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外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压块、 长度调节定位钩、长度调节按钮和第三弹性件,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的两端突出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伸长部的锯齿配合;所述长度调节按钮通过通孔与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与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之间,所述压块紧贴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固定架、齿轮和宽度调节器,所述托件包括第一托件和第二托件,所述宽度调节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宽度调节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件和所述第二托件的锯齿部与所述齿轮配合,所述转动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与所述齿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一后壳,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前壳和第二后壳,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第一后壳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前壳和所述第二后壳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吸盘、吸盘连接件、吸盘开关、金属轴和圆盘;所述支撑座通过其球形连接部与所述推块的凹部配合连接;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吸盘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所述吸盘开关通过所述金属轴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吸盘与所述圆盘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二个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用于在驾驶座内固定移动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承载器,承载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表带式夹扣通过其表带部与自锁机构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腔体内和表带式夹扣的上端;自锁机构与第一腔体活动连接;长度调节机构和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二腔体内,长度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腔体的伸长部与第一腔体连接,宽度调节机构与托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简化取放移动设备时的操作,同时避免移动设备的外壳与夹扣之间相互磨损,使得用户得到较佳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体验。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2863290SQ2012204006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叶耀强 申请人:叶耀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