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及越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820阅读:1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及越野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及越野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及越野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而 雨刮装置作为重要的安全装置,用于清除玻璃上的雨水或灰尘。由于汽车的车顶气流到后 风窗顶端时突然下降,在后风窗处形成负压,从而形成较大的涡流,没有风从风窗玻璃上快 速扫过,以致后风窗玻璃更容易蒙上尘土阻挡后方视野,需要频繁的使用后雨刮装置以清 除后风窗玻璃上的尘土。[0003]在越野车车身后部,通常附带有备胎。备胎会遮住后风窗玻璃的部分区域,且与后 风窗玻璃的间隙较小。现有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通常曝露在备胎外部,会遮住后风窗玻璃 的部分视野且影响美观。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及越野车,用于解决现有的越野 车的后雨刮装置遮住后风窗玻璃部分视野且影响美观的问题。[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安装于具有备胎 的越野车上,所述备胎安装于越野车的尾门上,所述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包括雨刮电机、电机 安装板、雨刮轴、雨刮臂及雨刮片,雨刮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板上,雨刮电机的电机轴与雨 刮轴相连,雨刮臂的一端与雨刮轴相连,另一端与雨刮片相连,所述雨刮臂的末端与雨刮轴 分居所述备胎中心线的左右两侧。[0006]优选地,所述雨刮轴距离所述备胎中心的水平距离为50mm。[0007]优选地,所述雨刮轴距离所述备胎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40mm。[0008]优选地,所述雨刮电机及电机安装板均设置于尾门的尾门内板的内侧,所述电机 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雨刮电机与尾门内板之间。[0009]优选地,所述雨刮轴连通所述尾门的内外两侧,所述雨刮臂及雨刮片均设置于尾 门的外侧。[0010]优选地,所述雨刮臂在挂刷过程中与备胎的最小间隙大于10mm。[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越野车后雨刮装置的越野车。[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3]本实用新型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的雨刮轴与雨刮臂的位置布置在备胎的中心线 的左右两侧,实现了雨刮臂停靠时的隐藏,避免了遮住后风窗玻璃的部分视野且不影响美 观。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设置于尾门内板上的示意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设置于尾门内板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安装于越野车的尾门100上,尾门100外侧安装有备胎200。所述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包括雨刮电机10、电机安装板20、雨刮轴30、雨刮臂40及雨刮片50。雨刮电机10安装于电机安装板20上,雨刮电机10及电机安装板20设置于尾门100的尾门内板110的内侧。电机安装板20设置于雨刮电机10与尾门内板110之间,如此避免了尾门加强梁的调整,又减小了内饰板凸起的面积和高度。雨刮电机10的电机轴通过传动装置(图未示)与雨刮轴30相连。雨刮轴30连通尾门100的内外两侧。雨刮臂40及雨刮片50均设置于尾门100的外侧。雨刮臂40的一端与雨刮轴30相连,另一端与雨刮片50相连。雨刮臂40具体为连动杆,雨刮片50由柔性材料制成。雨刮轴30的轴心距离备胎200中心的水平距离LI为50mm,距离备胎200中心的垂直距离L2为240mm。雨刮臂40的末端与雨刮轴30分居备胎200中心线A-A的左右两侧,实现了雨刮臂40停靠时大部分隐藏于备胎200的内侧,满足了造型要求。本实施方式中,雨刮轴30位于备胎200中心线A-A的右侧,雨刮臂40位于备胎200中心线A-A的左侧。雨刮臂40在挂刷过程中与备胎200的最小间隙大于10mm,保证了雨刮臂40与备胎200之间的安全距离。本实施方式中,雨刮臂40在挂刷过程中与备胎200的最小间隙为大约为10. 6mm。雨刮臂40的刮刷面积也符合设计要求。雨刮轴30位于尾门100的外侧的末端与备胎200的距离L3为13mm。本实用新型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的雨刮轴30与雨刮臂40的位置布置在备胎200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实现了雨刮臂40停靠时的隐藏,避免了遮住后风窗玻璃的部分视野且不影响美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安装于具有备胎的越野车上,所述备胎安装于越野车的尾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包括雨刮电机、电机安装板、雨刮轴、雨刮臂及雨刮片,雨刮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板上,雨刮电机的电机轴与雨刮轴相连,雨刮臂的一端与雨刮轴相连,另一端与雨刮片相连,所述雨刮臂的末端与雨刮轴分居所述备胎中心线的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轴距离所述备胎中心的水平距离为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轴距离所述备胎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4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电机及电机安装板均设置于尾门的尾门内板的内侧,所述电机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雨刮电机与尾门内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轴连通所述尾门的内外两侧,所述雨刮臂及雨刮片均设置于尾门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臂在挂刷过程中与备胎的最小间隙大于10mm。
7.—种越野车,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越野车后雨刮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及越野车,越野车后雨刮装置包括雨刮电机、电机安装板、雨刮轴、雨刮臂及雨刮片,雨刮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板上,雨刮电机的电机轴与雨刮轴相连,雨刮臂的一端与雨刮轴相连,另一端与雨刮片相连,雨刮臂的末端与雨刮轴分居备胎中心线的左右两侧,实现了雨刮臂停靠时的隐藏,避免了遮住后风窗玻璃的部分视野且不影响美观。
文档编号B60S1/58GK202827499SQ2012205125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魏友洪, 陈新, 张进明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