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气囊内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079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气囊内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胎,尤其涉及一种多气囊内胎。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均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漏气或爆胎后不能行驶并危及行车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多气囊内胎,目的是做到一个气室漏气时两边的气囊会在气压的作用下挤过来,不影响继续行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多气室轮胎的进排气系统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需要设置额外的进气管路,充气、排气不方便,导致多气室内胎并未能大规模普及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排气结构合理、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多气室轮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气囊内胎,该内胎由互不相通的气囊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内胎包括气囊和胶皮层,其中胶皮层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外层和中间层之间形成顶针开启气道,所述中间层和底层之间形成气囊充气气道,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分别通过进气嘴与外界连通,所述中间层下表面上设置有顶针,底层上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气囊气门嘴,所述气囊气门嘴位于所述顶针正下方的位置,给气囊充气时气体从进气嘴分别进入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顶针开启气道压迫顶针顶开气囊气门嘴内的气门芯,气体由气囊充气气道进入气囊实现充气。进一步的,沿 所述中间层的中线开有受力孔,顶针安装在受力孔下边,所述气囊气门嘴两边的胶皮呈漏斗状,气囊气门嘴内的气门芯顶端低于气门嘴的平面,所述进气嘴为两个无气门芯的气门嘴,分别是与顶针开启气道连通的顶针开启气门嘴和与气囊充气气道连通的气囊充气气门嘴。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气门嘴的气门芯顶端与气门嘴平面保持4-5毫米的距离。进一步的,顶针通过顶针胶皮安装在受力孔下边。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和中间层粘接在一起,所述顶针开启气道为沿中间层上表面靠近无芯气门嘴一侧所开出的气槽,所述受力孔的一部分与气槽重合,在所述底层上开有
气囊充气气槽。进一步的,所述顶针与气门芯顶端保持2毫米的距离,顶针长度为10毫米,顶针的靠近气门芯的一端深入气门嘴内2-3毫米,顶针在最大限度顶开气门芯后与气门嘴平面保持2-3晕米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内胎中并不额外设置充气管路,而将内胎的胶皮层分为外层、中间层和底层,通过多层胶皮之间的气道形成相互独立的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无需额外设置充气管路,减少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工艺难度,充气时通过顶针开启气道挤压顶针,打开底层的气囊气门嘴的气门芯,再通过外层的气囊充气气门嘴向气囊充气,充气过程方便、安全、可靠。

图1是多气囊内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内胎多层胶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多气囊内胎中气槽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多气囊内胎由互不相通的气囊10组成,气囊10的胶皮层包括外层1、中间层3和底层5,外层I和中间层3之间形成顶针开启气道2,中间层3和底层5之间形成气囊充气气道4,顶针开启气道2和气囊充气气道4分别通过两个改进后的气门嘴与外界连通,中间层3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顶针8,顶针8为金属材质或硬橡胶。底层5上设置有与气囊10连通的气囊气门嘴9,气囊气门嘴9位于顶针8正下方的位置,给气囊10充气时气体从进气嘴分别进入顶针开启气道2和气囊充气气道4,顶针开启气道2压迫顶针8顶开气囊气门嘴9内的气门芯11,由气囊充气气道4进入气囊10实现充气。由本实施例可见,内胎中没有设置额外的充气管路,而通过将内胎的胶皮分为外层1、中间层3和底层5,通过多层胶皮形成顶针开启气道2和气囊充气气道4,减少了轮胎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工艺难度,充气时通过先向进气嘴充气,挤压顶针打开底层的气囊气门嘴的气门芯,再通过外层外表面设置的其他无芯气门嘴向气囊充气,充气过程方便、安全、可靠。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沿中间层3的中线开有受力孔7,顶针8通过顶针胶皮12粘合安装在受力孔7下边,气囊气门嘴9两边的胶皮呈漏斗状,为顶针8伸入气囊气门嘴9预留出空间。气囊气门嘴9内的气门芯顶端13低于气囊气门嘴9的气门嘴平面,进气嘴为两个无气门芯的气门嘴,分别是与顶针开启气道2连通的顶针开启气门嘴15和与气囊充气气道4连通的气囊充气气门嘴6。气囊气门嘴9两边的胶皮呈漏斗状,距离与上面的中间层3上的受力孔7距离一致。1.5*3毫米的气囊充气气道4将每个气囊气门嘴9串起来。气囊充气气道4 一定要清洁,以免有杂物在充气时进入气门芯中而产生漏气。由每个顶针8对准一个气门嘴,两条3毫米的胶皮上下粘合,粘合时以顶针为中心,保持半径2厘米的范围不粘合,以备万一气门芯漏气时更换用。用于充气的两个气门嘴(顶针开启气门嘴15和气囊充气气门嘴6)去掉气门芯和内丝扣,保留外丝扣14和气门嘴帽,下部用橡胶管与两条进气通道分别粘接,中间粘合在一起,形成连体气门嘴,两个气门嘴要高低错开,以区别两个气门嘴的作用,也有利于从轮毂气门嘴出口穿出。气门芯11的顶端与气门嘴平面保持4-5毫米的距离,顶针8与气门芯11的顶端13保持2毫米的距离,顶针8长度为10毫米,顶针8靠近气门芯的一端深入气门嘴内2-3毫米,顶针8在最大限度顶开气门芯11后与气门嘴平面保持2-3毫米的间隙。本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替代方案:将外层I和中间层3粘接在一起,顶针开启气道2为沿中间层3上表面靠近无芯气门嘴一侧所开出的顶针开启气槽16,受力孔7的一部分与气槽重合,在底层5上开有气囊充气气槽17,通过胶皮上的气槽形成顶针开启气道2,进而实现给气囊10充气。本替代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多气囊内胎设有对应的专用充气管:将普通充气管加一个三通,改为两条充气管,每条充气管加一个开关,一个充气嘴。在三通的后边加一支气压表,气压表的后边再加一个检测气压用开关,充气时先给控制气门芯的气道充气(关闭另一条充气管的开关),由顶针胶皮受力通过顶针顶开气门芯,然后关闭开关,使管道内的气压保持气门芯开启状态,打开另一条充气管的开关为气囊充气(开始充气时气压不要过大过猛),当气压表上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取下控制气门芯开闭的气门嘴,管道内的空气排出,气门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取下为气囊充气的气门嘴,充气完毕。排气时将气管接到控制气门芯开闭的气门嘴上充气,由顶针顶开气门芯,气囊内的空气排出。多气囊内胎的检修过程为:气门嘴与气门芯要经过压力检测,以保证每个气门芯不漏气。方法是将每个气门嘴装上气门芯,倒置于卡板上,接上充气嘴,下面浸于水槽内,由气泵充气,检查有无漏气,以保证每支气门芯的质量。日常可用气压表检测气压,必要时适当充气。检测方法:将充气嘴接到气门嘴上,关上开关,用另一条充气管打开气门芯并关上开关,然后关上气压表后面的开关,打开气囊充气的开关,检查气压。如果出现周期性补气就可能有漏气,需取出内胎检查。如果是气囊漏气,可正常补胎,否则就要考虑气门芯漏气,虽然气门芯经过气压检测,但也可能有个别气门芯由于某种原因而漏气。检测时将内胎充气后,将气门嘴接上胶皮管·放入水中(不要将气门嘴直接放入水中,以免气道内进水),如果有气泡,可能是某支气门芯漏气,具体哪一支需一定的时间。可以先给被修改车换一条好的内胎,让其走车,这条内胎修好后继续轮换。将充气内胎放置一定时间后,哪个气囊软了就是哪个气门芯漏气了,需更换气门芯。更换时先用直尺沿气门嘴纵向中线向上与内胎纵向中线交叉点找到顶针上面的中心,在距中心半径17-18毫米处充气气门嘴对面一侧用裁纸刀切下4-5毫米的深度,连同顶针掀起。更换气门芯完毕后用胶将切断面粘合密封。这个切口的位置可以在不伤到控制气门芯开闭气道的情况下更换气门芯。如果这条气道被割开,虽经粘合但万一漏气,将影响气门芯开闭的准确性。为气囊充气的气道经粘合后万一有点漏气也影响不大,因为它一直处于高压充气状态。注:1、各粘合部分必须保证质量,不得漏气;2、气囊的气门嘴粘合要合乎规范;3、适当调整胶皮弹力,以利安装;4、胶皮受力孔与顶针胶皮可根据内胎的大小调整;5、胶皮参数是金杯车内胎、电动车内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气囊内胎,该内胎由互不相通的气囊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内胎包括气囊和胶皮层,其中胶皮层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外层和中间层之间形成顶针开启气道,所述中间层和底层之间形成气囊充气气道,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分别通过进气嘴与外界连通,所述中间层下表面上设置有顶针,底层上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气囊气门嘴,所述气囊气门嘴位于所述顶针正下方的位置,给气囊充气时气体从进气嘴分别进入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顶针开启气道压迫顶针顶开气囊气门嘴内的气门芯,气体由气囊充气气道进入气囊实现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囊内胎,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中间层的中线开有受力孔,顶针安装在受力孔下边,所述气囊气门嘴两边的胶皮呈漏斗状,气囊气门嘴内的气门芯顶端低于气门嘴的平面,所述进气嘴为两个无气门芯的气门嘴,分别是与顶针开启气道连通的顶针开启气门嘴和与气囊充气气道连通的气囊充气气门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气囊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气门嘴的气门芯顶端与气门嘴平面保持4-5毫米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气囊内胎,其特征在于,顶针通过顶针胶皮安装在受力孔下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气囊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和中间层粘接在一起,所述顶针开启气道为沿中间层上表面靠近无芯气门嘴一侧所开出的气槽,所述受力孔的一部分与气槽重合,在所述底层上开有气囊充气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气囊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与气门芯顶端保持2毫米的距离,顶针长度为10毫米,顶针的靠近气门芯的一端深入气门嘴内2-3毫米,顶针在最大限度顶开气门芯后与气门 平面保持2-3毫米的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气囊内胎,该内胎由互不相通的气囊组成,该内胎包括气囊和胶皮层,其中胶皮层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底层,外层和中间层之间形成顶针开启气道,中间层和底层之间形成气囊充气气道,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分别通过进气嘴与外界连通,中间层下表面上设置有顶针,顶针正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气囊气门嘴,给气囊充气时气体从进气嘴分别进入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顶针开启气道压迫顶针顶开气囊气门嘴内的气门芯,由气囊充气气道进入气囊实现充气,通过多层胶皮之间的气道形成顶针开启气道和气囊充气气道,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充气管路,减少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工艺难度,充气过程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0C29/04GK203093626SQ20122069023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黄春江 申请人:黄春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