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倾卸拖车、门及端壁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375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侧倾卸拖车、门及端壁组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侧倾卸拖车本体(11)与门组合(13),所述门组合的内部具有一凸面,所述本体具有一基座以及与所述门对立的一侧壁(17),以及向前与向后端壁(27、29),所述端壁的开口边缘在外侧具有与其搭配的一强化板(59),所述强化板具有与所述门组合的内侧所述凸面的曲度匹配的一凹面形状的一暴露边缘(61),以当所述门在关闭位置时形成密封。所述端壁具有一栓(91)配置延伸至位在所述侧倾卸拖车门组合的一翼(79)中的一拱形槽(89)中,所述拱形槽沿着所述门枢轴放射状延伸,以及提供所述栓与槽限制而所述门的角移动,其中所述栓延伸通过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以提供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相对于彼此的定位。
【专利说明】侧倾卸拖车、门及端壁组合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涉及大块固体材料处理,特别是涉及传输大块固体的运输工具。本发明具有特定应用于大块固体传输运输工具,其具有包含大块固体的本体,并且通过沿着一枢轴倾斜所述本体而被清空。
【背景技术】
[0002]以下讨论的先前技术是仅用于方便了解本发明。应理解所述讨论并不是确认或承认的任何材料是本申请案 优先权日:当时一般通知常识的一部分。
[0003]大块固体传输运输工具长期被用于传输大块固体,例如石头与来自矿山位置的矿石。典型地,这些运输工具通常具有后或侧倾卸本体,以用于排出它们的负载。在矿山位置的应用中,所述运输工具可非常大,具有负载80吨或更重。所述运输工具被用于路上的时候,最大的负载可能在35至40吨之间。这些运输工具典型为拖车,其通过转车台或「第五个轮子」连接至主要移动者,以及在公路列车应用中,通过转车台或「第五个轮子」连接至被钩着如同(或不像)拖车的推车。
[0004]减少这些拖车的重量已经有进展。这是通过手段而达到,例如建构无包括纵向件与横向件(梯架构)的结构框架的拖车本体(槽),以及建构弹性变形片材料的本体,其提供内在的结构刚性而不需支撑所述片材料的框架物件。
[0005]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否则「包括」是理解为暗示包括整体或是整体群组,但不排除其他整体或整体群组。
[0006]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否则「包含」是理解为暗示包括整体或是整体群组,但不排除其他整体或整体群组。

【发明内容】

[0007]尽管架构大幅排除软钢(通常为RHS,矩形中空区段)框架对象需求, 申请人:的拖车已经保留使用软钢部分作为一些装配,包含在这些部分生产强度外不可能有过多负载的区域中的一些RHS。
[0008]至此, 申请人:的侧倾卸拖车门已经提供前与后端托架,其从门的每一端向内延伸。这些端托架已经用焊接的暴露接合带安置在门侧壁与边材并且焊接,以及使用RHS软钢支撑。
[0009]除了这个,RHS软钢的进一步长度是位在所述本体的每一端壁的开口边缘上。由于从内部看,所述门在侧壁具有凸面弯曲,所述开口边缘无法适当嚿合,其可造成在传输过程中一些细微特定负载的损失。为了减轻这个负载损失,在每一端用板或侧翼建构所述门,其沿着且几乎接触所述本体的近端壁而延伸。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另一架构的拖车与门、提供额外的重量节省,以及也改善当门关闭时,嚿合部分的密合。
[0011]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侧倾卸端壁建构,其具有提供简化制造与所完成拖车改良钢性的特征。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所述门组合内部具有凸表面,所述本体具有基座以及与所述门对立的一侧壁,向前与向后端壁,所述端壁的开口边缘在外侧具有与其搭配的强化板,该强化板具有匹配所述门组合的内侧凸面曲度的凹面形状的暴露边缘,以当所述门在关闭位置时形成密封。
[0013]较佳地,所述向前与向后端面具有发散的板部分延伸朝向倾卸门开口垂直边缘。这辅助防止所述端壁的收缩。
[0014]较佳地,所述强化板是角度区段的形式,其用一臂自其悬挂而朝向所述侧壁而具有与所述暴露边缘间隔延伸的一折层,所述强化板与每一个所述分别向前与向后端壁形成一垂直延伸包围。这进一步辅助强化所述端壁对抗收缩,并且是本发明的最佳配置。
[0015]较佳地,所述折层在90度角延伸。
[0016]较佳地,门组合用强化边材沿着其上边缘在其内部单片材料的向前与向后范围之间被形成。
[0017]较佳地,所述单片是沿着最下面边缘而接至一枢纽杆,以用于枢纽安置所述门至所述本体,所述枢纽杆具有多个旋转安置的间隔轴衬(bush),所述轴衬稳固于所述本体来安置所述门至所述本体。
[0018]较佳地,所述轴衬接至安置板,以安置所述门至所述本体。
[0019]较佳地,所述轴衬接至臂上的所述安置板,以安置所述门至所述本体。
[0020]较佳地,所述门具有向前与向后翼,其接至所述门组合的内部所述单片材料的向前与向后范围,并且从所述向前与向后范围向内延伸,沿着所述本体的分别向前与向后端壁延伸,所述翼向外延伸,整体形成在向内折迭回去的通道架构中,以固定至所述门组合外部的所述单片材料的外部,以及较佳也固定至所述边材。
[0021]较佳地,所述向前与向后翼各自具有一孔洞,所述枢纽杆延伸通过所述孔洞。
[0022]较佳地,所述向前与向后翼各自具有一孔洞,所述枢纽杆通过所述孔洞延伸并且固定在所述孔洞。
[0023]较佳地,所述向前与向后翼各自具有拱形槽,它的辐射中心具有所述,所述本体的所述向前与向后端壁各自具有一栓延伸至所述拱形槽内,限制所述门的角移动。
[0024]较佳地,所述栓延伸通过所述(向前及/或向后)端壁与强化板两者,以提供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相对于彼此的定位。所述栓可被焊接至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至少其中之一,以及最佳是焊接至两者。
[0025]较佳地,所述栓延伸通过所述端壁的发散板部分。
[0026]较佳地,所述端壁是所述单片架构,并且沿着其顶部包含单片架构的强化边材,所述强化边材包括沿着较低边缘焊接至所述端壁的一角托架带,所述端壁与边材具有用于供液压顶杆固定至其的一座体,所述座体包括至少一板件延伸通过所述端壁中与边材中的槽,并且进入一顶杆固定托架来用于接至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所述至少一板件被焊接在所述槽中的位置。
[0027]较佳地,所述至少一板件包括以间隔关系定位的二或多个板件,每一者延伸通过并且焊接至所述端壁中与所述边材中的槽。
[0028]较佳地,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一底脚,所述至少一板件延伸至所述底脚中。[0029]较佳地,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一底脚,所述至少一板件延伸至并且焊接至所述底脚。
[0030]较佳地,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焊接至所述底脚的一升高本体,所述升高本体具有一顶杆安置点,所述顶杆被固定至所述顶杆安置点。所述顶杆安置点与所述顶杆之间的连接可为U形钩扣件的形式。所述U形钩扣件的柄脚可取决于所述升高本体。
[0031]所述升高本体与顶杆固定点(可为所述柄脚)可方便地提供为铸件(casting),其铸造为单一建构。用这个配置,所述铸件可被焊接至所述底脚。
[0032]这(些)板件作为双重目的。第一,在组合所述端壁与边材的过程中,所述板件提供这些部分的定位,以使得在焊接开始之前,正确设定它们的相对位置。第二,由于所述顶杆座体实质上固定至片状金属,因此所述板件强化所述顶杆座体对抗收缩。
[0033]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端壁给一侧倾卸拖车,所述端壁具有一开口边缘,所述开口边缘在外侧具有与其搭配的强化板,其具有匹配所述侧倾卸拖车门组合的内侧表面形状的形状的暴露边缘,以当所述门在关闭位置时形成密封,所述端壁具有一栓,其配置延伸至位在所述侧倾卸拖车门组合的翼中的拱形槽中,所述拱形槽沿着所述门枢轴放射状延伸,以及所述栓与槽用于限制所述门的角移动,其中该栓延伸通过端壁及强化板,以提供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相对于彼此的定位,以及提供改良的刚性对抗所述端壁的向上收缩。所述栓可被焊接至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至少其中之一,并且最佳为焊接至二者。
[0034]较佳地,所述端壁具有发散板部分,其沿着所述倾卸门开口向垂直边缘向外延伸(在所述拖车本体外部向外)。这也辅助防止所述端壁的收缩。
[0035]较佳地,所述栓延伸通过所述端壁的所述发散板部分。
[0036]较佳地,所述强化板是角度区段的形式,其用一臂自其悬挂而朝向所述侧壁而具有折层延伸离开所述暴露边缘,每一个所述强化板与分别的所述向前与向后端壁形成一垂直延伸包围。这进一步辅助强化所述端壁对抗收缩,并且是本发明的最佳配置。
[0037]较佳地,所述折层在90度角延伸。
[0038]较佳地,所述端壁是单片架构,并且沿着其顶部包含单片架构的强化边材,所述强化边材包括沿着较低边缘焊接至所述端壁的一角托架带,所述端壁与边材具有用于供液压顶杆固定至其的一座体,所述座体包括至少一板件延伸通过所述端壁中与边材中的槽,并且进入一顶杆固定托架用于接至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所述至少一板件被焊接在所述槽中的位置。
[0039]较佳地,所述至少一板件包括以间隔关系定位的二或多个板件,每一者延伸通过并且焊接至所述端壁中与所述边材中的槽。
[0040]较佳地,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一底脚,所述至少一板件延伸至所述底脚中。
[0041]较佳地,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一底脚,所述至少一板件延伸至所述底脚中,并且焊接至所述底脚。
[0042]较佳地,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焊接至所述底脚的一升高本体,所述升高本体具有一顶杆安置点,所述顶杆固定至所述顶杆安置点。所述顶杆安置点与所述顶杆之间的连接可为U形钩扣件的形式。所述U形钩扣件的柄脚可取决于所述升高本体。
[0043]所述升高本体与顶杆安置点/柄角可方便地提供为一铸件。用这个配置,所述铸件可被焊接至所述底脚。[0044]所述板件作为双重目的。第一,在组合所述端壁与边材的过程中,所述板件提供这些部分的定位,以使得在焊接开始之前,正确设定它们的相对位置。第二,由于所述顶杆座体实质上固定至片状金属,因此所述板件强化所述顶杆座体对抗收缩。
[0045]较佳地,所述门组合用强化边材沿着其上边缘在内部单片材料的向前与向后范围之间形成。
[0046]较佳地,接至所述门的所述翼从所述门组合内部所述单片材料的向前与向后范围向内延伸,以沿着所述本体的分别向前与向后端壁延伸,所述翼向外延伸,整体形成在向内折迭回去的通道架构中,以固定至所述门组合外部的所述单片材料的外部,以及较佳也固定至所述边材。
[0047]所述侧倾卸拖车板体与门组合是用于 申请人:澳洲专利2005220210描述的底架上的配置中,虽然同样可容易用于其他底架上,例如包含在所述本体的底座与所述底架之间延伸的橡胶安置表面的底架。
[0048]所述向前与向后端壁与强化板较佳是由弹性可变形片材料形成。
[0049]所述端壁边材较佳是由弹性可变形片材料形成。
[0050]所述端壁与端壁边材较佳是盖上一覆盖边缘。
[0051]较佳地,所述本体的所述侧也是由弹性变形片材料形成。也可通过端部的外部边缘,以及沿着纵边缘的边材提供强化,以防止所述壁的向外收缩。
[0052]较佳地,所述固定的侧壁与基座完全焊接,以形成坚固结构单片结构,其重迭在侧壁与基座的接合处。通过在至少向前与向后壁之间的交叉处与固定侧璧基底处焊接一网,可提供进一步强化。
[0053]较佳地,所述弹性可变形片材料包括具有至少370布氏硬度(Brinell hardness)的片。所述片材料可为淬火回火板(quench tempered plate)、穿戴等级钢、高冲击钢或高伸张钢。实际上,可使用布氏硬度(Brinell hardness)为400、450、500、550或600的钢。产生强度较佳是从1000至1800Mpa,最适合是1200至1500Mpa。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4]关于传输大块固体的侧倾卸拖车的以下说明将描述本发明的两个较佳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
[0055]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来自拖车上方的等尺寸俯视图。
[0056]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来自拖车下方的等尺寸仰视图。
[0057]图3为图1拖车的等尺寸图,其说明在开放位置的排出门。
[0058]图4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拖车内部的部分等尺寸图,其说明部分的向前端壁、地板与门的内部。
[0059]图5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拖车的向前端壁外部的部分等尺寸图,其显示在组合过程中没有向前门翼的门。
[0060]图6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拖车的向前端壁外部的部分等尺寸图,其显示在组合过程中没有向前门翼的门。
[0061]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拖车的前端图式。
[0062]图8为图7中详细D的前端部分图式。[0063]图9为图7中A-A区段的横截面图式。
[0064]图10为图7中B-B区段的横截面图式。
[0065]图11为图7中C-C区段的横截面图式。
[0066]图12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侧倾卸拖车的端壁部分的爆炸图式。
[0067]图13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侧倾卸拖车的门部分的等尺寸图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68]图1至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图7至1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皆为拖车的侧倾卸本体。两个侧倾卸本体特色皆是侧倾卸拖车的顶部开口本体11以及侧开口门13。使用时,当接至主要移动者或推车时,所述侧倾卸本体被安置在底架(未显示)上,以在矿山位置路上与越野传输大块材料。
[0069]所述顶部开口本体11具有统一侧17与底座19架构,由于库存片宽度限制,所以由片21与23带沿着线25焊接的两部分形成。如所示,所述侧17形成具有一弯曲与所述底座19匹配。
[0070]带焊接至所述侧17的向前端壁27与向后端壁29,以及底座19形成一包围31,以用于含有传输的大块固体。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只显不向前端壁27,但是在两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向后端壁29是所述向前端壁27的镜像。
[0071]如图1、3与4所示,在这些部分与通过带焊接而接合的所述侧17与底座19之间,网33被带焊接至所述向前端壁27与所述向后端壁29。沿着侧17的内侧上表面延伸的边材35提供强化对抗侧17的收缩。通过覆盖凸曲面边缘39的边材37以及在侧17与所述前壁27之间及侧17与所述后壁29之间上角处带焊接而固定的右角托架,在所述向前端壁27与所述向后端壁29上范围中,提供进一步结构刚性。所述边材37具有向外倾斜延伸部分37a (相对于所述端壁27向外倾斜延伸),其以平行延伸部分37b (相对于所述端壁27而平行延伸)覆盖。
[0072]所述包围31是由在基座19的下部范围安置在沿着所述门13的下范围定位的枢纽43的向外开口门13而完成。在图1与图2所示关闭位置以及图3所示开放位置之间的门13的移动是由两个双重作用液压顶杆45控制,其中一者是位在所述本体13的每一端(向前与向后)。
[0073]所述向外开口门13具有一点向外曲线,以在其内部47呈现凸表面。边材49提供强化对抗门13的收缩,所述边材49通过一纵向延伸祀焊接51与带焊接53而接合至所述门13。
[0074]向前端壁27与向后端壁29的开口边缘各自终结在发散板部分55,所述发散板部分55远离彼此发散朝向所述倾卸门开口垂直边缘57延伸。所述发散板部分55在它们的外部具有与其搭配的强化板59,所述强化板59具有一暴露边缘61,所述暴露边缘61具有匹配所述门13内部所述凸表面47的曲度的凹面形状,以当所述门13关闭时形成密封。
[0075]所述强化板59是角度区段形式,其具有折层63,该折层63延伸离开暴露边缘61,该暴露边缘61具有朝向端壁27 (或29)而自折层63悬挂的臂65。所述强化板59带焊接至其分别的向前与向后端壁27与29,二者皆邻接所述暴露边缘61 (其中所述发散板部分55碰上所述强化板59)并且沿着臂65的边缘,其中所述臂碰上分别的向前与向后端壁27与29。这个配置在端壁的开口处形成盒区段,进一步辅助强化所述端壁对抗收缩,同时所述强化板与所述门密封。
[0076]在其内部的4mm HARDOX高冲击钢的单片47的向前与向后范围之间,形成所述门13 (有沿着所述片67的上边缘71外部的4mm HARDOX高冲击钢的强化边材69)。所述片47沿着最下边缘接至枢纽杆73,所述枢纽杆73有五个旋转安置在所述枢纽杆73的间隔轴衬(bush)。所述轴衬75接至臂77上的安置板78,通过栓至所述本体而安置,以将所述门13固定至所述本体11。
[0077]所述门13具有接至所述门13各端的向前与向后翼79。这些翼79从所述门13内部的单片47材料的向前与向后端向内延伸,以沿着所述本体的分别向前与向后端壁27与29延伸。这些翼79也向外延伸自所述单片47,并且压缩形成在通道架构中,通过90度折迭两次的折层85形成与向内延伸部分81间隔的一脚86。所述脚86固定至所述门组合外部的单片47材料的外部以及也固定至所述边材49。一顶杆座体87固定至每一翼79,并且强化所述翼79对抗来自所述顶杆通过所述顶杆座体87的收缩应力,在所述通道内(自所述单片47向外83)接近所述顶杆安置87的位置(但在信道内部)焊接强化网(未示出)。第二实施方式将讨论这些强化网。所有固定部分是通过带焊接(fillet welding)。
[0078]所述向前与向后翼79具有一孔洞,所述枢纽杆73延伸通过所述孔洞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所述向前与向后翼79也各自具有一拱形槽89,所述孔洞(与枢纽杆73)在所述拱形槽89的放射中心。所述本体11的所述向前与向后端壁29与29各自具有所接的一栓91,其延伸至所述拱形槽89中,以限制所述门的角移动。这对于所述门13提供一开放限制。
[0079]图5与图6显示其他部分的图式,图中从所述门13缺所述向前与向后翼79,因为其穿过所述本体的组合会部分存在。本质上,所述门13与片材料47、边材49、具搭配轴衬75的枢纽杆以及安置板78组合,且需要时就焊接,如上所述。这个门组合13栓在所述本体11上,以及所述门关闭。安置在所述门3每一端上的舌片93以及所述本体上的相配舌片通过栓而固定在一起,以固定关闭的门。而后,一强化板59被固定在所述向前端壁27的外部,以及一强化板59被固定在所述向后端壁29的外部,其内面静靠所述发散板部分55与暴露边缘61 (接触门片47内部表面)与接触所述枢纽杆73的外部凹槽97。接触分别壁27与29的臂65被带焊接,而后所述门是部分开启,以及所述发散板部分55的边缘带焊接至所述强化板59的内面。所述门再次关闭,以及所述翼79适合所述门13并且在适当的地方焊接(通过焊接至所述边材49的一端,所述门片47的外部之下,以及至所述暴露的枢纽杆73)。所述门13开启,使得所述门片47的内部可被焊接至所述翼79的内部。
[0080]上述配置是由SSAB Oxelosund AB用4mm厚度的HARD0X?450布氏硬度(Brinellhardness)高冲击钢片制成。皆为预先切割与折迭,并且在制造过程中,对于 申请人:制造的所述门与本体组合,提供更佳精确性,特别对于细微颗粒材料提供更安全的传输以及更高强度与弹性并且减轻重量。
[0081]第二实施方式的侧倾卸拖车本体有两处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一为分别在所述发散板部分55与所述强化板59中,提供孔洞93与95,以在组合过程中接收所述栓91,在拖车的组合过程中,所述栓91提供所述强化板59与所述端壁27的定位。可理解所述强化板59作为沿着所述侧倾卸拖车本体的端壁27的开口边缘的垂直边材。[0082]特别地,所述栓91可被插入穿过孔洞93与95,用臂65的一端邻接折层(其中发散板部分55弯曲离开所述端壁27剩余部分),以提供所述强化板与所述端壁27的发散板部分55的精确定位。而后,邻接所述折层的所述臂65 —端被焊接至所述端壁27,以及所述发散板部分55 —端被焊接至所述强化板59。
[0083]组合这些描述部分的同时,所述边材37是位在所述端壁27 (对抗在一端的强化板59,以及对抗在另一端的倾卸顶杆托架97)。可看见所述边材37具有一向外(相对于所述端壁27)延伸部分37a以及一平行(相对于所述端壁27)延伸部分37b。
[0084]以平行间隔关系定位的两个板件99通过所述端壁顶部边材37的平行延伸部分37b中的槽101以及所述端壁27中的槽103,以在所有这些部分于正确位置被焊接之前,辅助所述端壁顶部边材37与所述端壁27的定位。可理解在开始焊接之前,也提供夹具(jig)将所述边材37维持在正确的间隔位置。
[0085]所述板件99被安置且突出所述端壁27内部5mm,并且被焊接在所述端壁27的两侦牝以固定至所述端壁27。所述板件99被焊接至仅所述边材37的平行部分37b内部。在被焊接至板件99的凸出部与所述底脚板105的周围至所述端壁27之前,这提供清空来用于具有平行间隔槽107的底脚板105而搭配于板件99的凸出部之上,以与所述端壁顶部边材37的平行延伸部分37b的外表面齐平。具有用于安置顶杆45的柄脚111的一顶杆固定托架被定位在所述底脚板105上并且带焊接于正确位置。被焊接至所述端壁27与边材37的所述底脚板105与板件99提供强化对抗所述底脚板105相对于所述端壁27表面的收缩。如果收缩未被减轻或减少,则所述顶杆固定托架109与所述边材37之间的焊接会失败。
[0086]所述顶杆固定托架109是预先铸造架构。其他部分,也就是板件99、底脚板105、端壁 27 以及边材 37 皆是由 SSAB OxelosundAB 用 HARD0X?450 布氏硬度(Brinell hardness)闻冲击钢片制成。
[0087]在所述门13上的所述顶杆座体87与板件99的建构方式相同,底脚板105延伸通过所述翼79中(皆在外表面与所述脚86中)的槽。
[0088]所述本体的剩余部分可被组合至端壁组合以及搭配所述本体的所述门。在最终步骤中,所述栓91被插入穿过所述翼79中的拱形槽89并且穿过所述孔洞95与93,以及焊接至所述发散板部分55。所述栓91具有一边缘113 (其与所述翼79重迭)。这发生在两个端壁。所述凸面弯曲边缘39可被焊接在所述端壁27与边材37顶部上的正确位置,作为最终步骤。
[0089]所述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打算用于 申请人:澳洲专利200520210描述的底架上的配置中,但也可用于其他底架,例如合并在所述本体的基座与所述底架之间延伸的橡胶安置表面的底架。提供顶端座体115用于将所述侧倾卸本体枢纽安置至底架一侧上的支架。
[0090]第二实施方式的所述侧倾卸拖车具有最简化的架构,这是由于所述顶杆架87与顶杆固定拖架109是搭配的。
[0091]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本申请案所揭示的特定实施方式。对于在负载过程中不预期硬初始冲击的应用,可使用更薄的材料在所述本体。例如,设计用于携载细微颗粒材料的拖车可以3mm板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所述门组合在其内部具有一凸面,所述本体具有一基座以及与所述门对立的一侧壁,以及向前与向后端壁,所述端壁的该开口边缘在外侧具有与其搭配的一强化板,所述强化板具有与所述门组合的该内侧的所述凸面的曲度匹配的一凹面形状的一暴露边缘,以当所述门在关闭位置时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向前与向后端壁具有朝向所述倾卸门开口垂直边缘延伸的发散板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强化板是一角度选择的形式,其用一臂自其悬挂而朝向所述侧壁而具有与所述暴露边缘而间隔延伸的一折层,所述强化板与每一个所述分别向前与向后端壁形成一垂直延伸包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用沿着其一上边缘的强化边材,在其该内部上一单片材料的向前与向后范围之间形成所述门组合,以及所述单片是沿着一最低边缘接至一枢纽杆,以用于枢纽固定所述门至所述本体,所述枢纽杆具有而旋转安置其上的多个间隔的轴衬,所述轴衬固定至所述本体而将所述门固定至所述本体。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门具有向前与向后翼,该前向与后向翼接至所述门组合的所述内部上所述单片材料的所述向前与向后范围并且从所述向前与向后范围向内延伸,以沿着所述本体的分别向前与向后端壁延伸,所述翼向外延伸,整体形成在向内折迭回去的通道架构中,以固定至所述门组合的该外部的所述单片材料的该外部,以及较佳也固定至所述边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向前与向后翼各自具有一孔洞,所述枢纽杆 延伸通过所述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向前与向后翼各自具有一拱形槽,所述孔洞在所述拱形槽的放射中心,所述本体的所述向前与向后端壁各自具有延伸至所述拱形槽中的一栓,以限制所述门的角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栓延伸通过所述端壁(向前或向后)与所述强化板,以提供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相对于彼此的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栓延伸通过所述端壁的所述发散板部分。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端壁是单片架构,并且包含沿着其顶部的单片架构的强化边材,所述强化边材包括沿着一较低边缘焊接至所述端壁的一角托架带,所述端壁与边材具有一座体用于固定至其的一液压顶杆,所述座体包括至少一板件,该板件延伸通过所述端壁中与所述边材中的槽,并且进入一顶杆固定托架中,以用于接至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所述至少一板件被焊接在所述槽中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至少一板件包括以间隔关系定位的二或多个板件,每一个所述板件延伸通过并且焊接至所述端壁中与所述边材中的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一底脚,所述至少一板件延伸至所述底脚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一底脚,所述至少一板件延伸至并且焊接至所述底脚。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倾卸拖车本体与门组合,其中所述顶杆固定托架包含焊接至所述底脚的一升高本体,所述升高本体具有一顶杆安置点,所述顶杆固定至所述顶杆安置点。
15.所述升高本体与顶杆安置点可便利地被提供成为一铸件。用此一配置,所述铸件被焊接至所述底脚。
16.一种用于一侧倾卸拖车的端壁,所述端壁具有一开口边缘,所述端壁的开口边缘在外侧具有与其搭配的一强化板,所述强化板具有与所述侧倾卸拖车门组合的内部的表面形状匹配的一形状的一暴露边缘,以当所述门在一关闭位置时形成密封,所述端壁具有一栓配置成延伸至位在所述侧倾卸拖车门组合的一翼中的一拱形槽中,所述拱形槽沿着所述门枢轴放射状延伸,以及提供所述栓与槽而限制所述门的角移动,其中所述栓延伸通过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以提供所述端壁与所述强化板相对于彼此的定位以及对抗所述端壁的向外收缩的改良刚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一侧倾卸拖车的端壁,也具有一发散板部分,其沿着所述倾卸门开口垂直边缘向外(在所述拖车本体的外部向外)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用于一侧倾卸拖车的端壁,其中所述强化板是一角度区段的形式,其用一臂自其悬挂而朝向所述侧壁而具有与所述暴露边缘间隔延伸的一折层,每一个所述强化板与所述向分别的向前与向后端壁形成一垂直延伸包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用于一侧倾卸拖车的端壁,其中所述端壁是单片架构,并且包含沿着其顶部的强化边材,所述强化边材包括沿着一较低边缘焊接至所述端壁的一角托架带,所述端壁与边材具有一座体用于固定至其的一液压顶杆,所述座体包括至少一板件延伸通过所述端壁中与所述边材中的槽,并且进入一顶杆固定托架中而用于接至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所述至少一板件被焊接在所述槽中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用于一侧倾卸拖车的端壁,其中所述至少一板件包括以间隔关系被定位的二或多个板件,每一个板件延伸穿过并且焊接至所述端壁中与所述边材中的槽。
【文档编号】B60P1/28GK103998290SQ20128005950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彼得·法兰克·隆巴迪 申请人:路西运送设备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