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0632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献(JP-A)第2006-273127号披露了一种能够被用作为电源插座的附属插座,其设置于位于驾驶员座椅与前面的乘客座椅之间的中央操作台处。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该构型中,例如当乘员在车内给USB装置充电时,必须将USB适配器连接至附属插座。考虑到该问题,本发明获得一种车辆座椅,其能够增加乘员在车内使用USB装置时的便利性。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包括支承乘员的臀部和大腿的座垫以及支承乘员的上身的座椅靠背;以及USB连接器,所述USB连接器设置在该座椅主体处。在第一方面,USB连接器设置于座椅主体处。换言之,USB连接器设置于坐在该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附近。坐在该车辆座椅中的乘员因此能够通过将USB装置连接至设置于该座椅主体处的USB连接器来在车内使用USB装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座椅主体设置有支承部,头枕被支承在该支承部处;以及USB连接器与附接至该支承部的索环一体地构造。在第二方面,USB连接器一体地构造至附接于头枕的支承部的索环。因此不需要单独地设置诸如用于将USB连接器固定至车辆座椅的支架之类的固定装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是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USB连接器关于座椅上-下方向倾斜。在第三方面,USB连接器关于座椅上-下方向倾斜。因此抑制了例如灰尘和湿气在USB连接器中积聚或存留。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具有极好的有益效果,即,能够增加乘员在车内使用USB装置时的便利性。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具有极好的有益效果,即,消除了对用于固定USB连接器的另外的支架的需要。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具有极好的有益效果,即,能够增加USB连接器的防尘性及防潮性。附图说明在下述附图的基础上,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其中:图1是示意出从前侧沿对角线观察的车辆座椅的透视图;图2A是示意出与USB连接器一体构造的索环的透视图,以及图2B是在图2A中示意出的索环的分解透视图;图3A是示意出处于被开闭器封闭的状态的USB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以及图3B是示意出处于未被开闭器封闭的状态的USB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图4A是示意出从驾驶员座椅侧观察的、设置有导航系统的驾驶室的透视图,以及图4B是示意出扬声器和扩音器连接至设置在座椅主体处的USB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透视图;图5A是示意出处于被开-关盖封闭的状态的USB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以及图5B是示意出处于未被开-关盖封闭的状态的USB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图6A是示意出处于被开闭器封闭的状态的USB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以及图6B是示意出处于未被开闭器封闭的状态的USB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以及图7A至图7D是示意出USB连接器的布置的改型的车辆座椅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说明如下。注意到,在下文的说明中,该说明中所使用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和下方分别指从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角度来看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和下方。在每幅图中,视情况而定,箭头FR表示前面的方向,箭头UP表示向上的方向,箭头RH表示右手方向以及箭头LH表示左手方向。而且,箭头FR的方向代表车辆和座椅的前面的方向,箭头UP的方向代表车辆和座椅的向上的方向,箭头RH和箭头LH代表车辆宽度方向和座椅宽度方向两者。如图1中所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是布置于车辆驾驶室的前部右侧处的驾驶员座椅。更具体地,该车辆座椅10装备有支承乘员的臀部和大腿的座垫12、支承乘员的上身的座椅靠背14、以及支承乘员的头部的头枕16。车辆座椅10还装备有扶手18以及操作台20。座垫12、座椅靠背14、头枕16、扶手18以及操作台20构成座椅主体。车辆座椅10进一步设有用于连接USB装置的USB连接器22。首先给出关于座垫12的说明,然后给出关于座椅靠背14、头枕16、扶手18以及操作台20的说明,最后,给出关于作为本发明的相关部分的USB连接器22的说明。座垫12座垫12设置有座垫框架以及座椅缓冲垫24,该座垫框架在附图中未示出,座垫框架形成了座垫12的框架结构,座椅缓冲垫24附接成从座椅上侧覆盖座垫框架。座垫框架配备有一对侧部框架。座椅靠背框架28的下端部(稍后进行说明)连接至该侧部框架的后端部以致能够倚靠。座椅缓冲垫24由聚氨酯泡沫形成,并且构成座垫12的缓冲层。座椅缓冲垫24设置有布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的缓冲垫主体部分24A,以及布置于该缓冲垫主体部分24A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部支承部分24B。座椅缓冲垫24由使用例如织物或皮革制成的覆盖材料26覆盖。座椅靠背14座椅靠背14设置有形成座椅靠背14的框架结构的座椅靠背框架28以及附接成从座椅前侧覆盖座椅靠背框架28的座椅靠背垫30。座椅靠背框架28例如通过弯曲中空钢管来形成。更具体地,座椅靠背框架28设置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结构部分28A以及分别围绕第一框架结构部分28A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弯曲并朝向座椅下侧延伸的第二框架结构部分28B和第三框架结构部分28C。第二框架结构部分28B和第三框架结构部分28C的下端部构成连接至座垫框架的连接部分,该座垫框架在附图中未示出。此外,多个侧部线缆,其在附图中未示出,跨越在第二框架结构部分28B与第三框架结构部分28C之间。构型被形成为使得当乘员倚靠座椅靠背14时施加的载荷通过该侧部线缆被传递至座椅靠背框架28。支承头枕16(稍后进行说明)的支承部34相应地设置于第一框架结构部分28A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和左侧处。支承部34以圆柱方式成形,其中索环36(稍后进行说明)附接至该支承部34。座椅靠背垫30由聚氨酯泡沫形成,并且构成座椅靠背14的缓冲层。更具体地,座椅靠背垫30设置有靠背垫主体部分30A和侧部支承部分30B,该靠背垫主体部分30A布置于座椅靠背14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侧部支承部分30B布置于该靠背垫主体部分30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与座椅缓冲垫24类似,座椅靠背垫30覆盖有由例如织物或皮革制成的覆盖材料32。在座椅靠背垫30附接至座椅靠背框架28的附接状态下,索环36的上部从座椅靠背14的上端部伸出。头枕16头枕16设置有头枕主体38和头枕支柱40。头枕主体38的长度方向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该头枕主体构造为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扁平的桶形。更具体地,在头枕主体38中,由聚氨酯泡沫制成的缓冲构件38A被由例如织物或皮革制成的覆盖材料38B覆盖。固定凹槽,其在附图中未示出,形成于缓冲构件38A中,以便将缓冲构件38A固定至头枕支柱40的上端侧。头枕支柱40例如通过将不锈钢管弯曲成朝向座椅下侧敞开的U形来形成。更具体地,头枕支柱40设置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基部40A。该头枕支柱40进一步设置有第一延伸部40B和第二延伸部40C,该第一延伸部40B和第二延伸部40C分别围绕基部40A的左方端部和右方端部弯曲并朝向座椅下侧延伸。第一延伸部40B和第二延伸部40C插入索环36上的开口内(稍后进行说明),并且插入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28处的支承部34上的开口内。头枕16因而被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28的支承部34处。扶手18扶手18构造为包括基本上形成为箱形的扶手主体42以及形成为基本上呈长方形平板形状的开-关盖44。更具体地,该扶手主体42设置有凹部42A,该凹部42A形成为朝向座椅上侧敞开。诸如USB装置的小物品能够存放于凹部42A内。上述的扶手主体42的基部端侧附接为能够在座椅靠背14的左侧处倾斜。开-关盖44形成为对应于凹部42A的开口的形状的、基本上呈长方形的平板形状。开-关盖44利用例如铰链附接于凹部42A的开口边缘部分。操作台20与扶手18类似,操作台20构造为包括基本上形成为箱形的操作台主体46和开-关盖48,该开-关盖48打开及关闭形成至操作台主体46的凹部46A的开口。更具体地,操作台主体46附接在座垫12的左侧处,并且设置有形成为朝向座椅上侧敞开的凹部46A。与形成至扶手主体42的凹部42A类似,诸如USB装置的小物品能够存放于该凹部46A中。开-关盖48形成为对应于凹部46A的开口的形状的、基本上呈长方形的平板形状。用于容纳例如一杯水的饮料架48A也被设置于开-关盖48处。由此所述的开-关盖48利用例如铰链附接至凹部46A的开口边缘部分。USB连接器22如图2A中所示,USB连接器22一体地构造至附接于座椅靠背框架28的支承部34(见图1)的索环36。更具体地,如图2B中所示,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并排地布置有两个USB连接器22,它们被固定至由诸如树脂材料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连接器壳体50的一个端部。连接至USB连接器22的线缆52被构造为从连接器壳体50的另一端部引出。从连接器壳体50的另一端部引出的线缆52连接至例如适于标准电压的电源或导航系统68(见图4A)。注意到,USB是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词,通用串行总线是用于将外围设备连接至计算机的串行总线标准。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USB连接器22采用A-端子阴连接器,然而,也可以采用例如迷你A-端子或微型A-端子阴连接器。考虑到车内使用的USB装置的连接器形状,USB连接器的形状可被相应地适当设置。USB连接器22所固定到的连接器壳体50附接至支承构件54。该支承构件54设有容置连接器壳体50的、呈圆筒形的连接器壳体容置部分56以及在该连接器壳体容置部分56的外侧朝向径向方向延伸的开闭器支承部分58。更具体地,该连接器壳体容置部分56具有被分为主体部分56A和盖部56B的结构,该主体部分56A和盖部56B分别设有按照连接器壳体50的形状形成的凹部56C、56D。连接器壳体50容置(装配)于凹部56C、56D内,其中,借助于连接器壳体容置部分56的主体部分56A和盖部56B紧密保持连接器壳体50。开闭器支承部分58形成为板形形状,其中,其板厚度方向沿着连接器壳体容置部分56的轴向方向,并且其中,其长度方向沿着连接器壳体容置部分56的径向方向延伸。结果,可以使开闭器60在开闭器支承部分58上滑动。索环36设有呈圆柱形的插入部62,该插入部插入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28处的支承部34内。索环36还设有在该插入部62的外侧从该插入部62的一个端部朝向径向方向延伸的附接部64,以及形成于该插入部62的另一端部处的止挡部66。更具体地,附件部64形成板形形状,其中,板厚度方向沿着该插入部62的轴向方向,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开闭器支承部分58延伸。此外,该附接部64设有沿附接部64的长度方向形成的长孔64A。开闭器60的滑动方向受到该长孔64A的限制(开闭器60能够沿该长孔64A滑动)。支承构件54的开闭器支承部分58附接至上述索环36的附接部64。结果,通过形成于索环36的附接部64中的长孔64A可接触USB连接器22。而且,如图3A及3B中所示,通过滑动开闭器60,USB连接器22由该开闭器60覆盖。也就是说,USB连接器22被开闭器60保护。如图2B中所示,止挡部66构造成朝向插入部62的另一端侧变窄的截头圆锥形。此外,该止挡部66的上端部形成为使得该上端部的外径等于或大于支承部34的开口的内径。该止挡部66设有狭缝66A,该狭缝66A构造为使得止挡部66能够经受弹性变形,从而使得该止挡部66的上端部的外径变得等于或小于支承部34的开口的内径。结果,在索环36的插入部62插入支承部34的开口期间,该止挡部66经受弹性变形,从而使该止挡部66的上端部的外径变得等于或小于支承部34的开口的内径。之后一旦到支承部34的插入已经完成,该止挡部66就进行弹性复原,从而防止索环36的插入部62从支承部34中被拉出。如图1中所示,上述的索环36附接至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28的第一框架结构部分28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处的支承部34。在这种状态下,一体地构造至索环36的USB连接器22布置于支承部34的右侧。另一索环36进一步地附接至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28的第一框架结构部分28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处的支承部34。在这种状态下,USB连接器22布置于该支承部34的左侧。关于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有益效果,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有益效果说明如下。如图4B中所示,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USB连接器22设置于构成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14的上端部。换言之,该USB连接器22设置于坐在车辆座椅10中的乘员P的附近。因此,坐在车辆座椅10中的乘员P能够通过将USB装置连接至设置于座椅靠背14的上端部处的USB连接器22在车内使用USB装置。而且,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作为USB装置的扩音器70和扬声器72连接至USB连接器22。也就是说,扩音器70和扬声器72通过USB连接器22和线缆52(见图2B)连接至导航系统68。如图4A中所示,导航系统68构造为能够与移动电话74通信。结果,乘员P能够通过利用连接至USB连接器22的扩音器70和扬声器72使用该移动电话74(用电话进行通话),而不接触移动电话74。如上所述,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能够增加乘员P在车内使用USB装置时的便利性。此外,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USB连接器22一体地构造至索环36。因此不需要提供诸如用于固定USB连接器22的支架之类的附加的固定装置。结果,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车辆座椅10的重量和成本的增加。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开闭器60覆盖USB连接器22。因此能够抑制不使用USB连接器22时例如灰尘和湿气渗透至该USB连接器22内部。也可以使用其他用于保护USB连接器22的机构来形成构型。例如,如图5A和5B中所示,USB连接器22可由开-关盖76来保护。该开-关盖76联接为能够倾斜,以致在关于形成在索环36的附接部64中的狭长孔64A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翻转。该开-关盖76构造为当沿一个方向翻转时覆盖USB连接器22,以及当沿与所述的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翻转时不覆盖USB连接器22(以便能够接触该USB连接器22)。此外,如图6A和图6B中所示,开闭器78可被设置用于覆盖USB连接器22,其中,该USB连接器22关于座椅上-下方向倾斜布置,以便抑制例如灰尘和湿气积聚或存留在该USB连接器22内部。通过使USB连接器22以这种方式倾斜,能够抑制例如灰尘和湿气积聚或存留在该USB连接器22内部。注意到,诸如在图6A和图6B中所示意出的索环的部分具有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并被分配给相同的附图标记。注意到,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利用将扩音器70和扬声器72作为连接至USB连接器22的USB装置的示例给出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经由USB线连接移动电话74来给移动电话74充电,USB线在附图中未示出。各种不同的USB装置能够以该方式连接至USB连接器22。此外,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给出了其中将USB连接器22设置于座椅靠背14的上端部处的示例的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A中所示,USB连接器22可设置于头枕16和/或座椅靠背14的侧向部分处。如图7B和7C中所示,USB连接器22也可被设置于操作台20的前端部或扶手18的前端部处。如图7D中所示,USB连接器22也可设置于后部座椅80的扶手82处,和/或设置到扶手82的容置部分84。上面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然而,本发明不受到上述内容的限制,而且显然地,除上述那些实施方式外的各种改型也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