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66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防弹运钞车。
背景技术
目前,金融系统运送现钞普遍采用运钞车,但现有的运钞车仅具有防弹作用,只能满足途中及金库内重点保护地段内的现钞装卸安全,而在分布很广、数量较多的小的银行营业网点处,由于运钞车往往无法直接停靠在网点门口,其现钞的装卸及人员安全处于相对暴露状态,没有绝对安全保障。据统计,多数现钞转运过程中的抢劫案均发生在现钞从银行营业网点内转送到武装押送运钞车内这数米的距离之间和数分钟的时间之内,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时空内现钞和接收人员相对暴露的薄弱环节伺机作案,并屡屡得手。对于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6885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特种防弹运钞车,包括车厢、设置车厢上方的移钞臂、安装在移钞臂末端的移钞仓,所述车厢顶部设有移钞仓出入口,供移钞仓进入车厢内而在移钞仓和车厢之间转移款箱。移钞臂能够在对应设置车辆上的回旋立柱的带动下绕回旋立柱实现360°的旋转,移钞臂上连接有控制移钞臂实现伸缩或抬升等功能的控制系统,从而能够改变角度、方向和长度,使连接在移钞臂末端的移钞仓跟着移动,将钞箱等物品顺利地在运钞车内和银行营业网点内往返移送,整个过程人员和钞票均不暴露,极大提高了安全性能。但是,由于对接口是设置在车厢顶部,在雨雪天气或特殊情况下车厢就容易进水,从而导致车厢内物品设备等受损。另外,由于移钞臂需要带动移钞仓从移钞仓出入口进出,对移钞臂的动作要求较高,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钞臂的动作简单且能够避免车厢内进水的特种防弹运钞车。
本实用新型特种防弹运钞车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特种防弹运钞车,包括车厢、移钞臂、安装在移钞臂末端的移钞仓,所述车厢具有面朝向四周外侧的车厢侧面,所述车厢侧面上设有供所述移钞仓的侧壁贴合配合的对接区域,所述对接区域上开设有用于与移钞仓对接的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上设有用于开闭所述对接口的对接门,所述移钞仓用于与所述对接区域对接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对接口对应的移钞门。所述移钞仓上与设有移钞门的侧壁对立的侧壁上设有供银行人员转移物品的银行端操作门。所述对接口是直接开设在车厢后侧的后车厢侧面上。所述车厢的后车厢侧面与车厢顶面之间设有供移钞仓对应放置的台阶结构,所述对接口是设置在台阶结构的竖直壁面上。所述台阶结构是由设置在车厢的后车厢侧面与车厢顶面之间供所述移钞仓嵌入的凹部形成,所述凹部具有设置在车厢后车厢侧面的后部开口和设置在车厢顶面的顶部开口,所述后部开口和顶部开口在车厢的外表面相连通。[0010]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在车厢侧面的对接区域设置对接口和对接门,移钞仓直接贴合在车厢侧面上即可,不必进出车厢,能够简化移钞臂的动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移钞臂带动移钞仓移动到对接口位置后,在车厢内打开对接门及移钞门就能够实现钞箱的装入或取出,在钞箱不暴露的情况下实现物品的安全转移,并且与现有技术中在车厢顶部设置出入口相比,即使有雨水落下,由于对接口是设置在车厢侧面上,并设有对接门,因此雨水不会进入对接口内,即使雨水在车厢顶部积累形成水流,也会沿车厢侧面竖直流下去,而不会进入对接口,从而避免车厢内进水。

图1:本实用新型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3:图2的俯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5:图4的俯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I车厢,11对接口,12对接门,13凹部,14台阶,2伸缩臂,3液压缸,4移钞仓,41移钞门,42银行端操作门,5钞箱,6回旋立柱,7移钞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特种防弹运钞车,包括具有面朝向四周外侧的车厢侧面的车厢1、设置在车厢I上方的移钞臂,其中移钞臂为伸缩臂2,伸缩臂2上连接有伸缩控制系统,伸缩臂2的末端铰接有移钞仓4。其中伸缩臂2能够在对应设置车辆上的回旋立 柱6的带动下绕回旋立柱6实现360°的旋转,回旋立柱6的顶端与伸缩臂2铰连并设有用于带动伸缩臂2沿水平轴线摆动的液压缸3,移钞仓4与伸缩臂2的末端铰连,车厢I顶部还设有由液压伸缩杆构成的移钞臂支架7,能够升起以支撑伸缩臂2或降下以避免干涉伸缩臂2的旋转和摆动升降。车厢I的后车厢侧面上设有供所述移钞仓4的侧壁贴合配合的对接区域,所述移钞仓4上用于与所述对接区域对接的侧壁上设有移钞门41,所述对接区域上开设有用于与移钞仓4的移钞门41对接的对接口 11,所述对接口 11上设有用于开闭所述对接口的对接门12。使用时,即使本实用新型中的特种防弹运钞车不能直接停靠在银行网点门口,也可以先打开对接门12和移钞仓4的移钞门41,将钞箱5等物品放入移钞仓4,然后关闭移钞仓4的移钞门41和对接门12,再通过控制伸缩臂2的运动角度、方向和长度,将移钞仓带到银行网点内部,利用移钞仓4将钞箱5顺利地在车厢I和银行网点内往返移送。例如,停车时将本实施例中的特种防弹运钞车后车厢侧面朝向银行网点,车厢I内的工作人员先打开对接门12和移钞仓4的移钞门41,将钞箱5等物品放入移钞仓4,然后关闭移钞仓4的移钞门41和对接门12,控制伸缩臂2伸长,即可将钞箱5送入银行网点内;再如,停车时将特种防弹运钞车车头朝向银行网点,车厢I内的工作人员先打开对接门12和移钞仓4的移钞门41,将钞箱5等物品放入移钞仓4,然后关闭移钞仓4的移钞门41和对接门12,控制伸缩臂2伸长或利用液压缸3将伸缩臂抬起以移开移钞仓4而避开车厢1,然后依靠回旋立柱6旋转到朝向银行网点的位置,控制伸缩臂2继续伸长,即可将钞箱5送入银行网点内,若需收回移钞仓4,按相反步骤操作即可。并且,即使有雨水落下,由于对接口 11是设置在车厢后车厢侧面上,并设有对接门12,因此雨水不会进入对接口 11内,即使雨水在车厢I顶部积累形成水流,也会沿车厢I的车厢侧面竖直流下去,而不会进入对接口 11,从而避免车厢内进水。本实用新型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实施例二如图2、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厢I的后车厢侧面与车厢I的顶面之间设有供移钞仓4对应放置的台阶14,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对接口 11是设置在台阶14的竖直壁面上,这样能够避免移钞仓处于悬伸状态,不易晃动,结构更美观。另外,移钞仓4上与设有移钞门41的侧壁对立的侧壁上设有供银行人员转移物品的银行端操作门42。使用时,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操作方法操作即可,而移钞仓4被伸缩臂2送入银行后,银行端操作门42可以直接面对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直接就可以打开银行端操作门42取出物品,而不用绕到移钞仓4前方,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并且,参考实施例一中的分析,本实施例中的特种防弹运钞车同样能够避免车厢内进水。本实用新型特种防弹运钞车的实施例三如图4、图5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车厢I的后车厢侧面与车厢I的顶面之间供所述移钞仓4嵌入的凹部13,并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凹部13具有设置在车厢I的后车厢侧面的后部开口、设置在车厢I的顶面的顶部开口,后部开口和顶部开口在车厢I的外表面相连通,对接口设置在凹部前侧的竖直壁面上。并且,车厢上未设置旋转立柱,伸缩臂2是直接按照伸缩方向沿前后延伸固定在车厢I的顶部且未设置液压缸3,结构更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参考实施例一中的分析,本实施例中的特种防弹运钞车同样 能够避免车厢内进水。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接区域是设置在车厢I的后车厢侧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对接区域也可以设置在车厢I的左右车厢侧面上,改变移钞臂的安装位置即可。上述实施例中的移钞臂为伸缩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移钞臂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例如背景技术中的一种特种防弹运钞车中所公开的折叠臂或伸缩折叠臂,而移钞仓4上设置的银行端操作门42为非必须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去。
权利要求1.特种防弹运钞车,包括车厢、移钞臂、安装在移钞臂末端的移钞仓,所述车厢具有面朝向四周外侧的车厢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侧面上设有供所述移钞仓的侧壁贴合配合的对接区域,所述移钞仓用于与所述对接区域对接的侧壁上设有移钞门,所述对接区域上开设有用于与移钞仓的移钞门对接的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上设有用于开闭所述对接口的对接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防弹运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钞仓上与设有移钞门的侧壁对立的侧壁上设有供银行人员转移物品的银行端操作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种防弹运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口是直接开设在车厢后侧的后车厢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种防弹运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后车厢侧面与车厢顶面之间设有供移钞仓对应放置的台阶结构,所述对接口是设置在台阶结构的竖直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种防弹运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结构是由设置在车厢的后车厢侧面与车厢顶面之间供所述移钞仓嵌入的凹部形成,所述凹部具有设置在车厢后车厢侧面的后部开口和设置在车厢顶面的顶部开口,所述后部开口和顶部开口在车厢的外表面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防弹运钞车。特种防弹运钞车,包括车厢、移钞臂、安装在移钞臂末端的移钞仓,所述车厢具有面朝向四周外侧的车厢侧面,所述车厢侧面上设有供所述移钞仓的侧壁贴合配合的对接区域,所述对接区域上开设有用于与移钞仓对接的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上设有用于开闭所述对接口的对接门,所述移钞仓用于与所述对接区域对接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对接口对应的移钞门。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在车厢侧面的对接区域设置对接口和对接门,移钞仓直接贴合在车厢侧面上即可,不必进出车厢,能够简化移钞臂的动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并且能够避免车厢内进水。
文档编号B60P3/03GK203093839SQ2013201219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郝福俊 申请人:郝福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