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cu防盗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322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ecu防盗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CU防盗罩,用于遮罩ECU模块,其包括第一遮罩板,分别从该第一遮罩板的两侧边缘一体地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以及从该第一遮罩板的下侧边缘一体地延伸形成的第二遮罩板,该侧板的边缘被弯折而形成大体平行于该第一遮罩板的固定板,通过该固定板将防盗罩固定到车身上,且该第一遮罩板与ECU模块表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专利说明】一种ECU防盗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ECU防盗罩,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良好的ECU防盗罩。
【背景技术】
[0002]EQJ是Electronic Control Unit (即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或车载电脑)的英文缩写,是汽车重要组件,是整车的大脑,ECU的防盗对于整车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特别欧洲对乘用车辆ECU防盗罩有明确要求,要求其被拆卸时间要超过10分钟,国内多数汽车不符合标准。
[0003]传统的ECU防盗罩会影响ECU的散热,为了更好结合防盗时间与ECU散热,需要根据ECU结构与安装位置开发新型ECU保护罩,该保护罩既要不易拆卸,又能尽少影响ECU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⑶防盗罩,其与车身连接坚固可靠,满足汽车E⑶模块的防盗要求,同时对ECU模块的散热影响小。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E⑶防盗罩,用于遮罩E⑶模块,其包括第一遮罩板,分别从该第一遮罩板的两侧边缘一体地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以及从该第一遮罩板的下侧边缘一体地延伸形成的第二遮罩板,该侧板的边缘被弯折而形成大体平行于该第一遮罩板的固定板,通过该固定板将防盗罩固定到车身上,且该第一遮罩板与ECU模块表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0006]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侧板的截面被设置成阶梯状。
[0007]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每一个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以便螺栓穿过而与防盗螺母相配合从而将该防盗罩固定安装到车身上。
[0008]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侧板的上侧缘相对于第一遮罩板的顶部边缘斜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斜坡口。
[0009]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遮罩板的宽度方向上,侧板边缘处的固定板的长度尺寸比第一遮罩板两侧宽度尺寸大。
[0010]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遮罩板的末端边缘进一步弯折形成大体垂直于第二遮罩板的包覆板,该第二遮罩板和包覆板构成一个具有包覆空间的L形包覆部分。
[0011]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遮罩板距离ECU模块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8mmο
[0012]本实用新型的ECU防盗罩的侧板边缘的固定板具有较长的尺寸,其与车身的连接可抵抗更大的力矩,防盗效果更好,而通过斜坡口的结构使得第一遮罩板及侧板避开ECU模块的散热片,避免影响到ECU模块的散热效果。并且防盗罩的L形包覆部分既保护了插头和线束又起到防止插头和线束被拆卸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E⑶防盗罩的正向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E⑶防盗罩的侧向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E⑶防盗罩的仰视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ECU防盗罩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ECU防盗罩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20]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E⑶防盗罩I包括第一遮罩板11,分别从该第一遮罩板11的两侧边缘一体地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12,以及从该第一遮罩板11的下侧边缘一体地延伸形成的第二遮罩板15。其中,该侧板12的截面被设置成阶梯状,其边缘被进一步弯折而形成大体平行于该第一遮罩板11的固定板13,通过该固定板13将防盗罩I固定到车身(图未上。容易理解,防盗罩I与车身可用任意已知手段连接,包括螺栓,焊接等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焊接于车身上的螺栓与防盗螺母相配合的方式,如图所示,在每一个固定板13上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14以便螺栓(图未示)穿过而与防盗螺母(图未示)相配合从而将该防盗罩I固定安装到车身上。
[0022]容易理解,该侧板12的截面呈阶梯状,可以为适当的任意阶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被设置为两阶。如图2所示,侧板12的上侧缘相对于第一遮罩板11的顶部边缘斜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斜坡口 121。同时,在第一遮罩板11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侧板12边缘处的固定板13的长度尺寸比第一遮罩板11两侧宽度尺寸大。这样,如图4和图5所示,侧板12的斜坡口 121使防盗罩I的第一遮罩板11以及侧板12恰好避开ECU模块2的散热片,从而避免影响ECU模块2的散热效果;并且,由于用于连接车身的固定板13具有比第一遮罩板11的宽度尺寸更大的长度,能够抵抗更大的力矩,使防盗罩I与车身连接更紧固,防盗效果更好。
[0023]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第二遮罩板15的末端边缘进一步弯折形成大体垂直于第二遮罩板15的包覆板16,该第二遮罩板15和包覆板16构成一个具有包覆空间的L形包覆部分,包覆住连接E⑶模块2的插头和线束等元件,使其不能被拔出。应当理解,该包覆部分可以是任何能限制插头和线束不易被拔出的构形。[0024]该第一遮罩板11与E⑶模块2表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一个优先实施方式中,第一遮罩板11距离E⑶模块2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8mm,这样E⑶模块2的散热受到影响最少,可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ECU防盗罩,用于遮罩ECU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遮罩板,分别从所述第一遮罩板的两侧边缘一体地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以及从所述第一遮罩板的下侧边缘一体地延伸形成的第二遮罩板,所述侧板的边缘被弯折而形成大体平行于所述第一遮罩板的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板将所述防盗罩固定到车身上,且所述第一遮罩板与ECU模块表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防盗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截面被设置成阶梯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防盗罩,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以便螺栓穿过而与防盗螺母相配合从而将所述防盗罩固定安装到车身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ECU防盗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上侧缘相对于所述第一遮罩板的顶部边缘斜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斜坡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ECU防盗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遮罩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侧板边缘处的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尺寸比所述第一遮罩板两侧宽度尺寸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防盗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罩板的末端边缘进一步弯折形成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二遮罩板的包覆板,所述第二遮罩板和包覆板构成一个具有包覆空间的L形包覆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防盗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罩板距离ECU模块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8mm。
【文档编号】B60R25/01GK203485874SQ201320534941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力, 霍宏煜, 王强, 品客, 赵荣海, 韦伦文, 关懿峰, 周磊, 刘凡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