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451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车体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该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纵梁、及设置在前纵梁的前端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而且,在保险杠加强件的车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向车体的前方凸起的凸起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增加碰撞能量吸收量。
【专利说明】车体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存在具备一对前纵梁及设置在前纵梁前端的保险杠加强件的车体前部结构。在这样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前纵梁被形成为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加强件被形成为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该车体前部结构为,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能量经由保险杠加强件而被传递到前纵梁,由前纵梁来吸收碰撞能量。
[0003]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与被碰撞体之间的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发生时,保险杠加强件会与被碰撞体相擦而过,因而难以利用前纵梁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碰撞能量吸收量的车体前部结构。
[0005]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纵梁、及设置在所述前纵梁的前端并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而且,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车体的前方凸起的凸起部。
[0006]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优点在于,当发生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时,在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向斜后方变形的情况下,由于凸起部会接触到被碰撞体,所以能够使保险杠加强件与碰撞体相接触时保险杠加强件的变形量增加,从而,能够增加前纵梁所吸收的碰撞能量。换言之,通过设置凸起部,能够阻碍保险杠加强件与被碰撞体相擦而过,从而增加前纵梁所吸收的碰撞能量。
[0007]另外,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被形成为一体。如此,能够容易地在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形成凸起部。
[0008]或者,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与所述凸起部为相互独立的构件,利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的开口部,所述凸起部被安装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如此,在保险杠加强件为的端部具有开口部的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其开口部容易地安装另行加工的凸起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0]图2是用于说明在车体前部发生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的情况的图。
[0011]图3是用于说明在车体前部发生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的情况的图。
[0012]图4是用于说明在车体前部发生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的情况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为该实施方式中的记载所限定。另外,各图中的尺寸关系(长度、宽度等)不反映实物的尺寸关系。
[0014]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100的概要构成进行说明。
[0015]如图1所示,车体前部结构100被设置在车辆的车体前侧,其包括前纵梁I和保险杠加强件2。
[0016]分别被设置在车辆的车体宽度方向(Yl及Y2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的一对前纵梁I被形成为,沿车体的前后方向(XI及X2方向)延伸。在该一对前纵梁I之间配置有发动机(省略图示)等。
[0017]设置在一对前纵梁I的前端(XI方向侧的端部)的保险杠加强件2被形成为,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为筒状。另外,保险杠加强件2在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2a附近分别与前纵梁I连接。并且,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保险杠加强件2 —直延伸到各前纵梁I的外侧。
[0018]另外,保险杠加强件2是前保险杠的骨架构件,其附近设置有减振器及保险杠盖板等(省略图示)。该保险杠加强件2在车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2a上设有向车体前方(XI方向)凸起的凸起部21。具体而言,保险杠加强件2的两个端部2a上分别设有凸起部21。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该一对凸起部21被配置为比一对前纵梁I更靠外侧。
[0019]另外,凸起部21被形成为从端部2a的前端面向车体前方凸起。凸起部21的横截面形状例如为三角形等多边形、或包含圆弧边的形状。另外,凸起部21在保险杠加强件2的端部2a的前端面上沿保险杠加强件2的纵向(车体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可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保险杠加强件2的端部2a的纵向幅宽。
[0020]凸起部21与保险杠加强件2可被形成为一体。例如,可以在制造保险杠加强件2时,在其端部一体地形成向车体前方凸起的凸起部21。或者,也可以将保险杠加强件2的端部2a的端缘向车体前方向卷起而形成凸起部21。
[0021]另外,在保险杠加强件2为侧端面上具有的开口部的筒状构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覆盖其开口部的隔板(省略图示)来形成凸起部21,在此情况下,该隔板从保险杠加强件2的端部2a的前端面突出来的部分为凸起部21。
[0022]另外,还可以使用设有插入部的隔板(省略图示),通过将该隔板的插入部插入保险杠加强件2的开口部来形成凸起部21,在此情况下,该隔板从保险杠加强件2的端部2a的前端面突出来的部分为凸起部21。
[0023]通常,在车体前部结构100中,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能量通过保险杠加强件2而被传递到前纵梁1,由前纵梁I吸收碰撞能量。
[0024]下面,参照图1-图4来说明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发生时车体前部结构100的状况。在此,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是指,例如,包括保险杠加强件2的一个端部2a在内的一小部分与被碰撞体150 (参照图1)相碰撞的情况。在此,对被碰撞体150为圆柱状的障碍物(球状的障碍)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件2的一侧(左侧)与被碰撞体150相碰撞时的状况进行说明。
[0025]首先,当车辆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Xl方向行驶而与被碰撞体150相碰撞时,保险杠加强件2向斜后方(R方向)变形,随之,前纵梁I产生变形而吸收碰撞能量。
[0026]此时,如图2所示那样,若保险杠加强件2向斜后方(R方向)变形,则凸起部21会与被碰撞体150相接触。因此,保险杠加强件2与被碰撞体150相接触时保险杠加强件2所产生的变形量变大,从而使前纵梁I所吸收的碰撞能量增加。另外,图2中的虚线表示未设置凸起部的现有技术的保险杠加强件200。如图2所示那样,现有技术的保险杠加强件200与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加强件2相比,在发生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时向斜后方(R方向)变形的变形量较小,保险杠加强件200与被碰撞体150较早地相擦而过。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凸起部21,能够妨碍保险杠加强件2与被碰撞体150相擦而过,从而达到增加前纵梁I所吸收的碰撞能量的目的。
[0027]另外,当发生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而保险杠加强件2向斜后方(R方向)变形时,如图3所示那样,会发生保险杠加强件2的前端面与被碰撞体150在接触位置Pl相接触、凸起部21与被碰撞体150在接触位置P2相接触的情况。此时,接触位置P2比被碰撞体150的中心150a更偏向Yl方向(即,与接触位置P2相比,被碰撞体150的中心150a更靠保险杠加强件2的中心侧)。
[0028]在此情况下,保险杠加强件2的前端面受到反作用力Fl的同时,凸起部21受到反作用力F2。反作用力Fl可被分解为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后方(X2方向)推的分力Fix、和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内侧(Y2方向侧)推的分力Fly。对此,反作用力F2可被分解为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后方(X2方向)推的分力F2x、和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外侧(Yl方向侧)推的分F2y。S卩,反作用力F2中包含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外侧推的成分,从而能阻碍保险杠加强件2尚开被碰撞体150。换言之,通过设置凸起部21,在凸起部21与被碰撞体150在接触位置P2相接触时,由于会产生反作用力F2,所以能够阻碍保险杠加强件2与被碰撞体150相擦而过,从而使前纵梁I所吸收的碰撞能量增加。
[0029]另外,当发生正面碰撞量较小的碰撞而保险杠加强件2向斜后方(R方向)变形时,如图4所示那样,会发生凸起部21与被碰撞体150在接触位置P3相接触的情况。此时,接触位置P3比被碰撞体150的中心150a更偏向Y2方向(即,与被碰撞体150的中心150a相t匕,接触位置P3更靠近保险杠加强件2的中心侧)。
[0030]在此情况下,凸起部21受到反作用力F3。反作用力F3可被分解为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后方(X2方向)推的分力F3x、和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内侧(Y2方向侧)推的分F3y。即,与反作用力F2不同,反作用力F3中包含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内侧推的成分。
[0031]图4中的虚线表示未设置凸起部的现有技术的保险杠加强件210。该现有技术的保险杠加强件210在接触位置P4与被碰撞体150接触而受到反作用力F4。反作用力F4可被分解为将保险杠加强件210向后方(X2方向)推的分力F4x、和将保险杠加强件210向内侦仪Y2方向)推的分力F4y。S卩,反作用力F4与反作用力F3 —样,包含将保险杠加强件210向内侧推的成分。但是,由于接触位置P4比接触位置P3更位于内侧,所以反作用力F4的分力F4y比反作用力F3的分力F3y更大,保险杠加强件2更容易离开被碰撞体150。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凸起部21,能使接触位置P3比以往更偏向外侧,所以将保险杠加强件2向内侧推的力变小。因而,能够阻碍保险杠加强件2与被碰撞体150相擦而过,使前纵梁I所吸收的碰撞能量增加。
[003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示出了保险杠加强件2的一侧(左侧)与被碰撞体150相碰撞的例子,在保险杠加强件2的另一侧(右侧)与被碰撞体相碰撞的情况下,凸起部21所起的作用相同。
[003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保险杠加强件2的两个端部2a设置凸起部21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只在保险杠加强件的一个端部设置凸起部。
[003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保险杠加强件2为筒状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保险杠加强件也可以为实芯。另外,保险杠加强件的截面形状无限定,可为任何形状。
[00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示出了被碰撞体150为圆柱状的障碍物的例子,在被碰撞体为其他形状的障碍物的情况下,凸起部21所起的作用相同。
[003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保险杠加强件2的端部2a设置凸起部21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附近设置凸起部。
[003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前纵梁I与保险杠加强件2之间设置碰撞吸能盒(省略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纵梁、及设置在所述前纵梁的前端并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车体的前方凸起的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被形成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与所述凸起部为相互独立的构件,利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的开口部,所述凸起部被安装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3472759SQ20132060338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川岛涉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