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14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用座椅(1),通过由使用者按设定的顺序操作多个操作杆(座垫杆1B及F/D杆1C),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折叠状态)。对于多个操作杆(座垫杆1B及F/D杆1C),设有能使使用者识别应操作的顺序的标记部(数字的标记部1Bn、1Cn)。
【专利说明】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由使用者按规定的顺序操作多个操作杆而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知按如下方式构成的车辆用座椅:在车辆用座椅中设置有多个操作杆,通过按规定的顺序操作几个操作杆,而阶段性地将车辆用座椅切换为特定的形态(日本特开2012-131409)。在上述日本特开2012-131409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其按如下方式构成:通过按顺序操作两个操作杆,而阶段性地将车辆用座椅切换为折叠的状态。具体而言,通过操作设置在座椅靠背的肩部的第一操作杆,而使座椅靠背倾倒直至成为前倾姿势的中途位置并卡止,在该状态下,接着通过操作设置在座垫的外侧部的第二操作杆,而使座椅靠背大幅度倾倒直至折叠在座垫的上表面部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但是,在日本特开2012-131409中,对于不知晓操作杆的操作步骤的使用者来说,不易判明操作的步骤,在使用性上还有改善的余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容易判明用于按规定的顺序操作多个操作杆的操作步骤。
[0004]第一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通过由使用者按规定的顺序操作多个操作杆,而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其中,对于多个操作杆,设有能使使用者识别应操作的顺序的标记部。
[0005]根据该第一实用新型,对于为了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而被操作的多个操作杆,分别设有能使使用者识别应操作的顺序的标记部,由此,即使是不知道操作步骤的使用者,通过观看标记部,也能够容易地判断应操作的顺序。这样,能够容易地判明按规定的顺序操作多个操作杆的操作步骤。
[0006]第二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实用新型中,设有标记部的多个操作杆并列设于座椅主体上的同一侧的面上。
[0007]根据该第二实用新型,将带有标记部的多个操作杆并列设于座椅主体上的同一侧的面上,由此容易从同一方向一起目视识别各操作杆带有的标记部。因此,在使用者操作前一个操作杆后,能够容易地找到接下来要进行操作的操作杆,从而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的操作。
[0008]第三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实用新型中,设为如下的结构。多个操作杆设于座椅主体的车辆外侧的侧部,并构成为,通过从在打开了座椅主体旁边的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分别按顺序操作所述多个操作杆,而将座椅主体从通常的可就座使用的状态阶段性地切换为向前侧折叠的大幅度倾倒状态。标记部在多个操作杆上设于使用者从在打开了上述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分别能够目视识别的向上方且外侧敞开的面部上。[0009]根据该第三实用新型,在使用者从在打开了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对座椅主体进行大幅度倾倒操作的情况下,能够从站在上述车辆外的位置一齐识别带有能识别出应操作的顺序的标记部的多个操作杆,并且,使用者能够从站在所述车辆外的位置进行多个操作杆的操作,从而能够顺利进行使座椅主体大幅度倾倒的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产业上的意义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标号表不相同的部件,其中:
[0011]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2]图2是表示车辆用座椅的翻移(walk-1n)动作的侧视图;
[0013]图3是表示车辆用座椅的翻移动作的侧视图;
[0014]图4是表示车辆用座椅的下翻(fold down)动作的侧视图;
[0015]图5是表示车辆用座椅的斜躺(reclining)动作的侧视图;
[0016]图6是表不车辆用座椅内部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7是要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8]图8是表不座椅靠背处于初始位置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0019]图9是表示座椅靠背的翻移动作的中途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0020]图10是表示将座椅靠背倾倒直至前倾位置的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0021]图11是表示将座椅靠背倾倒直至大幅度倾倒位置的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0022]图12是表示将座椅靠背从大幅度倾倒位置抬起的中途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0023]图13是表示将座椅靠背从前倾位置抬起的中途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利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说明。
[0025]首先,利用图1?图13对实施例1的车辆用座椅I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I构成为具备3排座椅的车辆(汽车)的位于驾驶员座椅后侧的第二排座位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I具有如下部件而构成:作为就座乘员的靠背的座椅靠背2、作为就座部的座垫3、作为头靠的头枕4。座椅靠背2的左右两侧的下端部分别相对于座垫3的左右两侧的后端部在中间经由圆盘状的斜躺装置5连结,该斜躺装置5作为可止转的回转轴装置起作用。由此,座椅靠背2相对于座垫3以能向座椅前后方向进行靠背角度的调节的方式连结。
[0026]上述的各斜躺装置5平时保持为将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固定了的锁定状态。如图2所示,通过由使用者对在座椅靠背2的车宽方向外侧(图示的相反侧)的侧部设置的W/I杆IA进行拉起操作,各斜躺装置5的锁定状态被一齐解除,切换为能够将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向座椅前后方向自由回转而调节的状态。另外,如图3所示,通过由使用者对在座垫3的车辆外侧的侧部设置的座垫杆IB进行拉起操作,各斜躺装置5的锁定状态也被一齐解除,切换为能够将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向座椅前后方向自由回转而调节的状态。
[0027]而且,通过上述操作将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调节到希望的角度位置,通过停止对上述的W/I杆IA或座垫杆IB的拉起操作,各斜躺装置5再次返回到锁定的状态,座椅靠背2成为固定在其被调节到的靠背角度位置的状态。另外,各斜躺装置5的基本结构为与日本特开2011-116303等文献中公开的装置相同的公知结构,因此将对于它们的具体说明省略。
[0028]座垫3经由左右一对滑动装置6连结到车辆的地板上,所述左右一对滑动装置6介于座垫3和车辆的地板之间。由此,座垫3相对于地板以能向座椅前后方向进行设置位置的调节的方式设置。上述的各滑动装置6平时通过设置在它们内部的未图示的弹簧部件的施力结构,保持在将座垫3的设置位置固定的锁定状态。通过由使用者对与各滑动装置6连结并向座垫3的前下部延伸设置的解除杆6A进行拉起操作,将各滑动装置6的锁定状态一齐解除。通过该解除操作,座垫3被切换为能够使其设置位置向座椅前后方向自由滑动而进行调节的状态。
[0029]而且,将座垫3的设置位置调节到希望的滑动位置,停止上述解除杆6A的操作,从而各滑动装置6再次返回到滑动锁定的状态,座垫3固定在其被调节到的滑动位置。另外,各滑动装置6的基本结构为与日本特开2010-221935等文献中公开的装置相同的结构,将对于它们的具体说明省略。
[0030]头枕4从上方侧安装设置在座椅靠背2的上部。具体而言,关于头枕4,虽然图示省略,但从其下部突出的两根棒状支柱分别从上方侧插入安装在两根筒状的支持部件内,由此固定设置在座椅靠背2的上部,所述两根筒状的支持部件固定在构成座椅靠背2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F的上部框架2FA (参照图6)上。另外,上述头枕4的安装结构为与日本特开2008-239075等文献中公开的装置相同的结构,因此,将对于它们的具体说明省略。
[0031]在此,在上述的座椅靠背2和座垫3之间,在其车辆外侧的侧部挂设有相对于座椅靠背2平时施加向座椅前方侧的回转作用力的螺旋弹簧7 (参照图6)。由此,座椅靠背2成为如下的调节操作简单的结构:通过解除其靠背角度的固定状态,利用上述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座椅靠背2抬起至与就座乘员的背部接触的位置,追随就座乘员的背部向前后倾斜运动的动作,而调节其靠背角度位置。上述的座椅靠背2的可回转区域设定作为如下的回转区域:如图6?图7所示,与后述的座椅靠背框架2F的车辆内侧的侧部框架2FS结合的托架12与在座垫框架3F的同侧的侧部框架3FS的后侧上缘部分别向前后方向呈角状突出形成的前倒挡块3FS或后倒挡块3FSe接触而卡止的位置之间的回转区域。
[0032]但是,如图2所示,上述的座椅靠背2在车辆用座椅I上无人就坐的状态下,由就座于后排侧的座椅的人(使用者)从后侧对上述W/I杆IA进行提升操作,从而解除其靠背角度的固定状态,以利用上述的螺旋弹簧7 (参照图6)的作用力向座椅前方侧倾倒的方式进行操作,成为倾倒直至形成图示的前倾姿势的位置的状态而卡止。而且,伴随该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前倾位置的动作,上述的各滑动装置6的滑动锁定状态也被解除,座垫3被切换为能够向座椅前后方向滑动的状态。
[0033]另外,如图3所示,上述的座椅靠背2同样在车辆用座椅I无人就座的状态下,由使用者从在打开了车辆用座椅I旁边的的乘降车门的车辆外侧站立的位置对上述座垫杆IB进行拉起操作,从而其靠背角度的固定状态被解除,以利用上述的螺旋弹簧7(参照图6)的作用力向座椅前方侧倾倒的方式操作,成为倾倒直至形成图示的前倾姿势的位置的状态而卡止。而且,伴随该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前倾位置的动作,上述的各滑动装置6的滑动锁定状态也被解除,座垫3被切换为能够向座椅前后方向滑动的状态。[0034]这样,伴随座椅靠背2的前倾动作,各滑动装置6被进行解除操作,由此,如图2?图3所示,车辆用座椅I在将座椅靠背2切换为前倾姿势的紧凑的姿势状态下,可进行能够使整个座椅向前方侧滑动而退避的翻移(W/I)动作。通过该翻移动作,车辆用座椅I能够形成为宽广地腾出了用于供坐在位于其后排的第三排座椅的乘员从第二排车辆用座椅I旁边的乘降车门上下车的空间的状态。
[0035]另外,关于车辆用座椅1,如上述图3所示,使用者从在打开了车辆的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对上述的座垫杆IB进行拉起操作,使座椅靠背2成为倾倒直至前倾位置的状态之后,进而由使用者对在座垫3的车辆外侧(图1的右侧)的前方侧部设置的F/D杆IC进行拉起操作,从而如图4所示,座椅靠背2越过上述前倾位置而大幅度向前倾倒直至折叠在座垫3的上表面部的位置(下翻(F/D)动作)。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座椅靠背2大幅度向前倾倒直至后述的托架12与前倒挡块3FSd接触而卡止的位置(大幅度倾倒位置)。而且,伴随该座椅靠背2的下翻动作,图4中所述的各滑动装置6的滑动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再次返回到滑动锁定的状态,座垫3的滑动位置返回到被固定的状态。
[0036]这样,伴随通过上述F/D杆IC的拉起操作而座椅靠背2进行下翻动作,各滑动装置6被以返回到滑动锁定的状态的方式进行操作,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整个车辆用座椅I成为小幅度向下方侧折叠的状态而成为滑动锁定的状态,上述座椅靠背2的折叠的背面可以方便地作为台面使用。另外,在座椅靠背2处于通常作为靠背使用的立起的角度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对F/D杆IC进行操作,上述的座椅靠背2也不会进行下翻动作。
[0037]即,原因是,关于座椅靠背2的下翻动作,首先,通过对上述座垫杆IB进行操作,使座椅靠背2成为倾倒直至前倾位置的状态之后,进而对F/D杆IC进行操作,由此,座椅靠背2以其前倾位置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并以倾倒直至上述的大幅度倾倒位置这样的形态阶段性地进行下翻动作。这样,座椅靠背2的下翻动作经过两个阶段的操作进行,从而与像座椅靠背2通过一次操作就一下子倾倒直至大幅度倾倒位置这样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安全地进行座椅靠背2的大幅度倾倒操作。
[0038]下面,对于上述车辆用座椅I的各部分的结构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使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前倾位置的动作称为“翻移(W/I)动作”,将自此处开始使座椅靠背2进一步倾倒直至大幅度倾倒位置的动作称为“下翻(F/D)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座椅靠背2的结构进行说明。关于座椅靠背2,如图6所示,形成其内部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F为由左右一对纵长板状的侧部框架2FS、由架设在各侧部框架2FS的上端部之间的倒U字管材构成的上部框架2FA、由架设在各侧部框架2FS间的在高度方向并列的两根横长的管材构成的加强管2FB以形成一体的框的方式组装而成的结构。
[0039]各侧部框架2FS分别是由板厚较薄的钢板部件构成的薄板零件2FSa及由板厚比上述薄板零件2FSa厚的钢板部件构成的厚板零件2FSb上下一体相连而构成的。详细而言,各薄板零件2FSa分别通过将一张较薄的钢板部件切割成纵长状的形状后,其前侧和后侧的各缘部分别向座椅内侧折弯成凸缘状而形成。由此,各薄板零件2FSa成为如下结构:通过其被冲压弯曲而成的各缘部的结构,提高了相对于其自身的弯曲及扭曲的结构强度,同时,形成为相对于外部(座椅前后侧或座椅外侧)无棱角的形状。
[0040]各厚板零件2FSb通过将板厚比上述各薄板零件2FSa厚的钢板部件切割为纵长的平板形状而形成。各厚板零件2FSb分别以上部的板面与上述的各薄板零件2FSa的下部的座椅内侧的面部重叠的方式抵接,并通过焊接而牢固地一体结合。这些厚板零件2FSb成为上述的座椅靠背框架2F与成为其与座垫框架3F的连结部的斜躺装置5的结合部,由于其成为在使用时承受的负荷较高的部分,因此,形成为与各薄板零件2FSa相比板厚较厚且提高了结构强度的结构。由上述的各薄板零件2FSa和各厚板零件2FSb构成的各侧部框架2FS分别作为形成座椅靠背2的左右各侧部的骨架的部件,在座椅靠背2的各侧部位置,以彼此的板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0041]上部框架2FA通过如下步骤形成:通过冲压加工,将一根圆钢管材以规定的长度切割后,将其折弯成上下颠倒朝向的U字形状。关于上述上部框架2FA,其倒U字的两腿部与上述的各侧部框架2FS的薄板零件2FSa的上端部抵接并焊接,从而与这些薄板零件2FSa的上端部牢固地一体结合。在此,各侧部框架2FS的薄板零件2FSa的上端部以与上述上部框架2FA的各腿部的外周面形状一致的方式弯曲成半圆筒状的形状而形成。由此,上部框架2FA的各腿部在与上述各薄板零件2FSa的弯曲成半圆筒状的各上端部大面积地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在宽广的范围上牢固地一体焊接结合。
[0042]关于各加强管2FB,将一根圆钢管材以规定的长度切割后,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插入各侧部框架2FS之间,从而各加强管2FB以其插入的各端部与各侧部框架2FS焊接而牢固地一体结合的状态设置。详细而言,上侧的加强管2FB以在座椅宽度方向贯通的方式插入各侧部框架2FS的薄板零件2FSa之间,插入的各端部与各薄板零件2FSa焊接从而牢固地一体结合。另外,下侧的加强管2FB以在座椅宽度方向贯通的方式插入各侧部框架2FS的薄板零件2FSa和厚板零件2FSb在座椅宽度方向重叠的重叠部之间,插入的各端部分别与上述重叠的各薄板零件2FSa和厚板零件2FSb焊接而牢固地一体结合。由此,经由跨过上述重叠部之间插通的下侧的加强管2FB,各侧部框架2FS的薄板零件2FSa和厚板零件2FSb更牢固地一体结合。
[0043]关于座垫3,形成其内部骨架的座垫框架3F为由左右一对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侧部框架3FS、架设在各侧部框架3FS的前端部之间的横长管形状的前部框架3FF、架设在两个侧部框架3FS的后端部之间的横长管形状的后部框架3FR以形成一体的框的方式组装而成的结构。
[0044]各侧部框架3FS分别是由板厚较薄的钢板部件构成的薄板零件3FSa及由板厚比上述薄板零件3FSa厚的钢板部件构成的厚板零件3FSb —体相连而构成的。详细而言,各薄板零件3FSa分别通过将一张较薄的钢板部件切割成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后,其上侧和下侧的各缘部分别向座椅内侧折弯成凸缘状而形成。进而,各薄板零件3FSa上,一体焊接而结合有跨过向其座椅内侧折弯的各部的上侧和下侧的缘部之间并将它们的“ - ”字形开口的截面形状封闭为“ 口”字形的加强板3FSc。由此,各薄板零件3FSa成为如下结构:提高了相对于其自身的弯曲及扭曲的结构强度,同时,形成为相对于外部(座椅上下侧或座椅外侧)无棱角的形状。
[0045]各厚板零件3FSb通过将板厚比上述各薄板零件3FSa厚的钢板部件切割为纵长状的形状而形成。各厚板零件3FSb分别以下部的板面与上述的各薄板零件3FSa的后端侧的上部的座椅外侧的面部重叠的状态抵接,并通过焊接而牢固地一体结合。这些厚板零件3FSb成为上述的座椅靠背框架2F与成为其与座垫3的连结部的斜躺装置5的结合部,由于其成为在使用时承受的负荷较高的部分,因此,形成为与各薄板零件3FSa相比板厚较厚且提高了结构强度的结构。
[0046]由上述的各薄板零件3FSa和各厚板零件3FSb构成的各侧部框架3FS分别作为形成座垫3的左右两侧部的骨架的部件,在座垫3的各侧部位置,以彼此的板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详细而言,各侧部框架3FS中,上述的座椅前后方向上呈长条状的各薄板零件3FSa在设在上述的地板上的左右一对滑动装置6各自的上表面部上设置固定。
[0047]在此,如图6?图7所示,在座垫3的车辆内侧的侧部框架3FS的厚板零件3FSb上,在其上缘部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有上述的呈角状突出的前倒挡块3FSd和后倒挡块3FSe。另外,在同侧的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的厚板零件2FSb的外侧面上,结合设有与上述的前倒挡块3FSd及后倒挡块3FSe接触而卡止的托架12。这样,形成座椅靠背2的倾倒的卡止结构的前倒挡块3FSd、后倒挡块3FSe及托架12分别设置在结构强度高的座椅靠背2的厚板零件2FSb及座垫3的厚板零件3FSb上,从而能够以较高的卡止力使座椅靠背2的倾倒卡止。
[0048]另外,如图6所示,对上述的座椅靠背2施加向座椅前方侧的回转作用力的螺旋弹簧7挂装在座椅靠背2的车辆外侧(朝向图纸左侧)的侧部框架2FS和座垫3的车辆外侧的侧部框架3FS之间。详细而言,螺旋弹簧7中,其内侧的端部挂装于结合在座垫3的侧部框架3FS的厚板零件3FSb的内侧面上的弹簧挂板7A的向座椅上方侧延伸的挂部7A1上,外侧的端部挂装并固定于结合在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的厚板零件2FSb的内侧面上的弹簧挂板7B的向后缘部凹陷的弹簧挂凹部7B1。另外,该弹簧挂板7B为与后述的托架12相同的零件结构。这样,通过将螺旋弹簧7挂装在结构强度高的座椅靠背2的厚板零件2FSb和座垫3的厚板零件3FSb之间,设定成能够抬起如座椅靠背2这样的重型物件的较强的回转作用力的螺旋弹簧7被设为牢固地挂装在座椅靠背2和座垫3之间的状态。
[0049]另外,关于座垫3的车辆外侧的侧部框架3FS的厚板零件3FSb,其中间部作为偏移部3FSf,形成为下侧部分相对于上侧部分向座椅内侧呈曲柄状折弯而进入的台阶状的形状。这样,通过厚板零件3FSb形成为向座椅内侧进入的台阶状的形状,形成为宽广地腾出了坐在上述第三排座椅的乘员从车辆用座椅I旁边的乘降车门(图示省略)上下车时的搁脚空间的状态。
[0050]关于前部框架3FF,将一根圆钢管材切割为规定的长度后,沿座椅宽度方向架设在各侧部框架3FS的薄板零件3FSa的前端侧的上部之间并一体焊接固定而设置。关于后部框架3FR,将一根圆钢管材切割为规定的长度后,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插入各侧部框架3FS的厚板零件3FSb之间,通过将插入的各端部与各侧部框架3FS焊接,而与这些侧部框架3FS的厚板零件3FSb牢固地一体结合而设置。
[0051]接着,对在使座椅靠背2进行翻移动作时,获知该动作的检测机构10及通过由检测机构10检测到的动作移动量对各滑动装置6的滑动锁定状态进行解除操作的动作机构2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图7所示,这些检测机构10及动作机构20配置在座垫3的车辆内侧的侧部框架3FS的外侧的侧面部上。检测机构10由可回转地枢轴安装而设置在座垫3的侧部框架3FS上的操作连杆11、固定设置在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上的托架
12、挂装在托架12和操作连杆11之间的拉伸弹簧13构成。
[0052]如图7所示,操作连杆11组装为相对于插通到斜躺装置5的中心部的操作轴5A可回转地枢轴安装的状态。具体而言,操作轴5A插通到操作连杆11的中心部,插通有操作轴5A的位置的端部通过E形环在轴方向防松,由此组装成相对于操作轴5A可回转地枢轴支承的状态。操作连杆11通过上述E形环及与座垫3的侧部框架3FS —体结合设置且中央部呈山状鼓起的形状的板支架5C以在轴方向没有较大的面接触的方式从两侧夹持而设置。通过该结构,操作连杆11作为已进行相对于操作轴5A的轴方向的定位的状态,以能够平滑地回转的方式被支承。
[0053]关于上述操作轴5A,详细而言,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斜躺装置5的中心部、座垫3的侧部框架3FS、与该侧部框架3FS —体结合的板支架50、操作连杆11在轴方向上按顺序从座椅内侧贯通而插通,在其插通的位置的端部安装E形环5D,而以在轴方向上防松的状态设置。关于上述操作轴5A,平时,通过斜躺装置5利用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保持在被锁定的状态的保持力,而成为保持在固定位置的状态。
[0054]关于上述操作轴5A,通过与其插通的头侧(座椅内侧)的端部一体结合的操作臂5B利用上述的W/I杆IA及座垫杆IB的操作经由未图示的缆索被进行回转操作,而抵抗上述的弹簧作用力被进行回转操作,对斜躺装置5的锁定状态进行解除操作。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图6所示的车辆外侧的斜躺装置5上也配置有由通过上述W/I杆IA及座垫杆IB的操作而被进行回转操作的操作轴5A和操作臂5B构成的操作结构,通过对上述W/I杆IA及座垫杆IB进行操作,两侧的斜躺装置5的锁定状态左右同步地被一齐进行解除操作。
[0055]上述的操作连杆11如图8所示,从由其操作轴5A枢轴支承的中心部向座椅上方侧延伸的踢开部IlA穿过托架12的凹部12A内而设置,以由托架12从前后侧夹持的状态设置。由此,如图9?图10所示,操作连杆11通过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的动作,踢开部IlA以被托架12的后部12C从后方侧推踢的形态被强制向图示的逆时针方向进行回转操作。另夕卜,如图13所示,在操作连杆11从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的状态起被向后方侧抬起时,通过该该动作,踢开部IlA以被托架12的前部12B从前方侧推踢的形态被强制向图示的顺时针方向进行回转操作。
[0056]如图7所示,托架12被弯曲成L字板状而形成,以如下状态设置:弯曲成沿高度方向将面拉伸的板部与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的厚板零件2FSb的外侧面上一体连结固定。关于上述托架12,在从其与该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结合的结合部向座椅外侧折弯延伸的位置的缘部形成有将该缘部切成大致四方形的凹部12A,以在该凹部12A内将上述的操作连杆11的踢开部IlA从座椅外侧插入的方式设置。由此,托架12形成为如下状态:通过将凹部12A夹在中间的前部12B和后部12C从前后侧夹持设置在该凹部12A内的操作连杆11的踢开部11A。
[0057]拉伸弹簧13为如下结构:挂装在从上述操作连杆11的中心部向座椅前下方向呈扇形展开并延伸的按压部IlB和托架12的前部12B之间,并对操作连杆11施加图示的顺时针方向的回转作用力。通过该拉伸弹簧13的弹簧作用力,操作连杆11总是保持在其踢开部IlA被按压到托架12的后部12C的状态,抑制在与托架12之间产生的回转方向的松动。
[0058]在此,上述托架12在向该座椅外侧延伸的板部的前侧和后侧的各缘部形成有切成大致四方形的弹簧挂凹部12D,进而,在这些弹簧挂凹部12D的座椅外侧的角部以使这些切缺部进一步扩展为圆孔状的形态形成扩张凹部12E。各扩张凹部12E的前侧一方作为用于将上述的拉伸弹簧13的上端部挂接在托架12的前部12B的挂部起作用,后侧的另一方在本实施例中不使用,而是以在托架12被前后反向使用的情况下通用地任意使用相同零件的方式预先形成。这些弹簧挂凹部12D如图6所示,在由该托架12和同一零件构成的上述弹簧挂板7B中,其后侧一方作为用于挂接螺旋弹簧7的外侧的端部的部位(弹簧挂凹部7B1)起作用。
[0059]接着,参照图7?图8,对动作机构20进行说明。动作机构20由输出连杆21、中间连杆22、保持弹簧23、按压弹簧24、固定板25、缆索26构成。输出连杆21如图8所示,作为通过支轴21A可回转地枢轴支承于座垫3的侧部框架3FS的厚板零件3FSb的外侧面上的状态而设置。详细而言,输出连杆21相对一体结合于上述厚板零件3FSb上的固定板25,作为通过支轴21A可回转地枢轴安装的状态设置。固定板25通过焊接而牢固地一体结合于上述厚板零件3FSb的外侧面上。
[0060]上述输出连杆21在与在上述固定板25的一部分上切起的卡止片25A之间挂接有保持弹簧23 (扭簧),平时,利用该保持弹簧23的作用力,作为被向图示逆时针方向回转施力的状态,保持为从其中心部向图示右方侧延伸的卡止臂21B被按压卡止于上述固定板25的卡止片25A的回转位置状态。关于上述保持弹簧23,作为其中心部的被卷绕的部分卷装于支轴21A周围的状态,该图示右侧的一端挂接于上述卡止片25A,左侧的另一端从输出连杆21的中心部挂接固定于向图示左方侧延伸的操作臂21C。
[0061]中间连杆22形成为弯曲成C字状的形状,其图示下侧的端部利用连结轴22A可回转地枢轴安装设置在上述输出连杆21。详细而言,上述连结轴22A—体结合于中间连杆22,并可回转地枢轴安装于输出连杆21的卡止臂21B。上述中间连杆22在与上述输出连杆21之间挂接有按压弹簧24 (扭簧),平时,作为利用该按压弹簧24的作用力被向图示顺时针方向回转施力的状态,该弯曲为C字形的臂形状形成被保持在按压卡止于输出连杆21的支轴21A的回转位置状态的状态。上述按压弹簧24成为如下状态:其内侧的端部挂接并固定于与上述中间连杆22成一体的连结轴22A的头部,外侧的端部挂接并固定于输出连杆21的卡止臂21B的向前端部弯曲的卡止片21B1。
[0062]上述中间连杆22如图8所示,在座椅靠背2位于作为靠背使用的角度位置的状态下,成为如下状态:结合于其上端部的踢销22B被保持在从上述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向后方侧离开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但是,如图9所示,在座椅靠背2开始翻移动作,操作连杆11的踢开部IlA被托架12的后部12C向前方侧按压转动时,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被按压于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由此,如图10所示,中间连杆22被沿按压于上述支轴21A的方向按压回转,与经由上述连结轴22A连结的输出连杆21成为一体,并在支轴21A的周围沿图示顺时针方向被进行回转操作。通过该输出连杆21的回转,与输出连杆21的操作臂21C的前端相连的缆索26被进行牵引操作,解除各滑动装置6的滑动锁定状态。
[0063]上述缆索26形成为在具有挠性的管状部件的内部插通有线状的金属丝部件的二层缆索结构。上述缆索26的图示的管状部件的上端部挂接并固定于在固定板25上切起的缆索挂片25B,从该管状部件的上端部抽出的金属丝部件的上端部挂接固定于上述输出连杆21的向图示左方侧延伸的操作臂21C的前端部。另外,省略图示的缆索26的另一端部在图6中连接于对上述各滑动装置6的滑动锁定状态进行解除操作的解除杆6A。由此,缆索26如图10所示,利用座椅靠背2的翻移动作,中间连杆22和输出连杆21 —起沿图示顺时针方向被进行回转操作,由此以通过输出连杆21向图示上方侧拉伸的形态被进行牵引操作,对连接于另一端部的解除杆6A (参照图6)进行操作,以解除各滑动装置6的滑动锁定状态。
[0064]上述缆索26如图10所示,在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前倾位置而卡止的状态下,上述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保持于提升至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的外周面IlBl上的状态,由此保持于被进行牵引操作的状态。由此,各滑动装置6 (参照图6)保持于解除了滑动锁定状态的状态。
[0065]在上述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前倾位置而卡止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保持弹簧23及按压弹簧24的弹簧力作用、以及各滑动装置6 (图6)内具备的、向滑动锁定这些部件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未图示的弹簧部件的弹簧力作用,从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朝向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的外周面IIBl,施加向朝向操作连杆11的中心部的半径方向内方侧的按压力。因此,在座椅靠背2的翻移动作时,操作连杆11通过与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 —体结合的托架12的后部12C被强制向前侧按压回转,因此,虽然从操作连杆11能够将踢销22B顺利按压回转的方面考虑较好,但也考虑到,从踢销22B提升至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的外周面IlBl上的状态起,欲返回座椅靠背2的倾倒时,操作连杆11由于从踢销22B受到的向半径方向内方侧的按压力引起的阻力作用,可能难以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0066]但是,如图13所示,在将座椅靠背2从上述前倾位置向后方侧抬起时,操作连杆11也通过托架12的前部12B伴随座椅靠背2的抬起动作而被强制按压返回,即使受到上述踢销22B的按压力引起的阻力作用,也会与座椅靠背2—体地顺利返回直到原来的回转位置。
[0067]上述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如图11所示,使座椅靠背2从进行了上述翻移动作的前倾位置的状态(图10的状态)进一步进行下翻动作而倾倒直至大幅度倾倒位置,由此,向前方侧跨越追随该动作的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的外周面IlBl上,脱离与按压部IlB的卡合状态。由此,中间连杆22及与其一体地被按压回转的输出连杆21返回到被回转操作前的初始位置的状态,成为解除了缆索26的牵引操作状态的状态。由此,各滑动装置6(参照图6)再次返回到被滑动锁定的状态。
[0068]但是,如上所述,在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向前方侧跨越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时,成为两者的前后位置逆转的关系,在抬起座椅靠背2时,形成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从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后侧)按压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的关系。但是,在这样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从后侧按压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中间连杆22抵抗上述押庄弹簧24的作用力而相对于输出连杆21以连结轴22A为支点单独地被向图示逆时针方向按压回转,由此空转而避开了上述动作。由此,避开了将座椅靠背2从大幅度倾倒位置向后方侧抬起的动作而不被阻碍。上述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将座椅靠背2从上述大幅度倾倒位置抬起,从后侧跨越操作连杆11的按压部IlB的外周面IlBl上,由此从与按压部IlB卡合的卡合状态脱离。由此,与图8的状态相同,成为中间连杆22返回到空转前的初始位置的状态。
[0069]另外,如上所述,在使座椅靠背2从大幅度倾倒位置返回到立起的角度位置的动作时,操作连杆11也通过托架12的前部12B,伴随座椅靠背2的抬起动作而被强制地按压回转,由于为这种结构,所以即使从后方侧按压中间连杆22的踢销22B时受到阻力作用,通过与座椅靠背2 —体回转,也会顺利地被按压返回直到规定的立起的回转位置。
[0070]接着,参照图6,对使座椅靠背2进行翻移动作时能够使座椅靠背2卡止于前倾位置的挡块机构30的构成进行说明。挡块机构30配置在座垫3的车辆内侧的侧部框架3FS的内侧的侧面部上。如图10所示,该挡块机构30具备挡块销31,在座椅靠背2倾倒至前倾位置时,该挡块销31使在座椅靠背2的侧部框架2FS的厚板零件2FSb的前下侧的缘部呈角状突出而形成的卡止面2FSc抵接,将座椅靠背2的倾倒回转卡止在前倾位置。
[0071]如图8所示,上述挡块销31平时成为保持在能够将上述座椅靠背2的倾倒回转卡止在前倾位置处的、从上方侧突出的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10所示,即使座椅靠背2逐渐倾倒直至前倾位置而与卡止面2FSc抵接,挡块销31也不会被向后方侧推动而形成保持在一定的位置的状态。由此,从座椅靠背2处于立起的通常位置的状态起,仅通过由使用者操作上述的W/I杆IA及座垫杆1B,就可切换到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而上述卡止面2FSc被卡止保持在与挡块销31抵接的前倾位置处的状态。
[0072]在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前倾位置而被卡止的状态下,通过由使用者进行上述F/D杆IC的操作,上述挡块销31被以向下方侧退避移动的方式操作,而从与上述座椅靠背2的卡止面2FSc卡止的卡止状态脱离。上述卡止面2FSc作为面向座椅靠背2的前倒的回转方向的状态而形成,详细而言,其立起面作为相对于朝向座椅靠背2的回转中心的方向向后倒回转方向倾斜的、平缓的倾斜面而形成。由此,能够从卡止面2FSc抵接并卡止于挡块销31的状态起,无阻碍地顺利进行将挡块销31向下方侧拔出的操作。如上所述,通过使挡块销31从与卡止面2FSc卡止的卡止状态脱离,成为可使座椅靠背2进一步向前方侧倾倒的状态,以座椅靠背2进一步进行倾倒的方式,倾倒直至如图11所示的大幅度倾倒位置。
[0073]不过,如图1所示,设于上述的座垫3的车辆外侧的侧部的座垫杆IB及F/D杆IC相互在座椅如后方向以横向排列状而邻接设直,使用者从在打开了车辆用座椅I芳边的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相同位置搭上手。另外,在这些座垫杆IB及F/D杆IC上,分别通过烫印而标记有表示这些操作的顺序的罗马数字的图案(数字的标记部lBn、lCn)、和表示通过操作它们车辆用座椅I如何动作的图案(动作图案的标记部lBp、lCp)。在此,座垫杆IB及F/D杆IC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描绘于它们的数字的标记部IBnUCn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标记部”。
[0074]在此,在上述座垫杆IB的被把持操作的树脂制的操作部的后端部,拉起操作的中心轴以朝向座椅宽度方向的状态设定,为在从该中心轴到前侧的区域部形成有能够让使用者从车辆外侧放入手指的凹部的结构。另外,在F/D杆IC的被把持操作的树脂制的操作部的上端部,拉起操作的中心轴以朝向座椅前后方向的状态设定,为以使平坦的面朝向车辆外侧的状态,在该平坦面的下方部形成有能够让使用者从车辆外侧放入手指的凹部的结构。
[0075]而且,对于上述构成的座垫杆1B,在从外侧覆盖该树脂制的操作部的回转的中心轴部分的外侧面部分,分别通过烫印而描绘设置有用圆圈包围罗马数字“I”而成的图案的数字标记部IBn、和用图案表示通过该操作车辆用座椅I如何动作(座椅靠背2从通常的使用位置前倒至前倾位置,同时车辆用座椅I整体向座椅前方侧滑动的状态)的动作图案的标记部ΙΒρ。另外,对于F/D杆1C,在相比该树脂制的操作部的回转的中心轴靠下侧的使平坦的面朝向车辆外侧的外侧面部分,分别通过烫印而描绘设置有用圆圈包围罗马数字“2”而成的数字标记部lCn、和用图案表示通过该操作车辆用座椅I如何动作(座椅靠背2从前倾位置倾倒至大幅度倾倒位置的状态)的动作图案的标记部lCp。[0076]设于上述座垫杆IB的数字标记部IBn及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Bp、以及设于F/D杆IC的数字标记部ICn及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Cp分别设于使用者从在打开了车辆用座椅I旁边的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分别能够目视识别的向上方且外侧敞开的面部上。即,上述座垫杆IB及F/D杆IC设于座垫3的车辆外侧的侧部,在它们的上部成为完全没有设置从上方侧覆盖它们的配件的状态,因此上述各标记部IBrulCn及标记部IBpUCp成为设于从在打开了上述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分别能够目视识别的向上方且外侧敞开的面部上的状态。
[0077]由于在上述F/D杆IC上用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Cp表示了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大幅度倾倒位置的状态,因此对于使用者,可以认识到为了对车辆用座椅I进行大幅度倾倒操作,进行F/D杆IC的操作即可。另外,由于在描绘了上述大幅度倾倒的图案(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Cp)的F/D杆IC上一并描绘了罗马数字“2”,因此,对于使用者,可一并认识到在进行F/D杆IC的操作之前必须操作描绘有罗马数字“I”的某个杆。
[0078]因此,在使用者看到处于其视野内的其它座垫杆IB及W/I杆IA时,可以认识到,在座垫杆IB上描绘了罗马数字“I”(数字的标记部IBn)。通过在座垫杆IB上描绘罗马数字“1”(数字的标记部IBn),对于使用者,可以认识到,座垫杆IB和F/D杆IC为描绘了用相同的圆圈包围的图案的罗马数字的共通的操作组,同时,可以认识到,为了对座椅靠背2进行大幅度倾倒操作,对它们按照罗马数字的从小到大的顺序操作即可。
[0079]接着,使用者为了进行座椅靠背2的大幅度倾倒操作,在座椅靠背2处于立起的通常位置的状态下,应进行座垫杆IB的拉起操作,但此时,通过形成了座椅靠背2处于上述立起位置的状态,对于使用者,可以认识到,由于座椅靠背2处于与描绘在座垫杆IB上的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Bp的动作前的图案相同的状态,因此,为座垫杆IB的拉起操作有效的状态。另外,由于在座垫杆IB的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Bp还描绘有座椅靠背2的动作后的图案,因此,对于使用者,可以认识到,通过操作座垫杆1B,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前倾位置而卡止。因此,使用者能够预测座椅靠背2的动作而进行座垫杆IB的拉起操作。通过由使用者进行座垫杆IB的拉起操作,如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Bp所描绘的动作后的图案那样,座椅靠背2成为前倒直至前倾位置而卡止的状态。
[0080]接着,通过由使用者看到与上述座垫杆IB处于相同视野内的F/D杆1C,由于在F/D杆IC上描绘有罗马数字“2”(数字的标记部lCn),因此,对于使用者,可以认识到成为如下状态:为了进行座椅靠背2的大幅度倾倒操作,接着操作该F/D杆IC即可。此时,由于成为座椅靠背2倾倒至上述前倾位置的状态,因此,对于使用者,可以认识到,由于座椅靠背2处于与在F/D杆IC上描绘的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Cp的动作前的图案相同的状态,因此,为F/D杆IC的拉起操作有效的状态。另外,由于在F/D杆IC的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Cp上也描绘了座椅靠背2的动作后的图案,因此,对于使用者,可以认识到,通过操作F/D杆1C,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大幅度倾倒位置而卡止。因此,使用者可预测座椅靠背2的动作,进行F/D杆IC的拉起操作。通过由使用者进行F/D杆IC的拉起操作,如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Cp上描绘的动作后的图案那样,成为座椅靠背2倾倒直至大幅度倾倒位置而卡止的状态。
[0081]通过以上的操作,可以对座椅靠背2以从通常位置朝向大幅度倾倒位置分阶段地倾倒的方式进行操作。另外,如图1所示,在设于上述的座椅靠背2的车辆外侧的侧部的W/I杆IA上也描绘有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Ap。在该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Ap上,与设于上述座垫杆IB的动作图案的标记部IBp相同,用图案描绘了座椅靠背2从通常的使用位置前倒直至前倾位置同时车辆用座椅I整体向座椅前方侧滑动的状态。
[0082]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I的构成,对于为了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而操作的多个操作杆(座垫杆IB及F/D杆1C)分别设有能够认识到应操作的顺序的数字的标记部lBn、lCn,由此,即使是不知道操作步骤的使用者,通过观察数字的标记部IBn、ICn,也能够容易地判断应操作的顺序。这样,能够容易地判断用于按规定的顺序操作多个操作杆(座垫杆IB及F/D杆1C)的操作步骤。
[0083]另外,通过将设有数字的标记部IBrulCn的多个操作杆(座垫杆IB及F/D杆1C)并列设置在成为车辆用座椅I中的同一侧的面上的车辆外侧的侧面上,容易从同一方向一起目视识别标记在各操作杆(座垫杆IB及F/D杆1C)上的数字的标记部IBn、lCn。因此,使用者在操作完前面的操作杆(座垫杆1B)之后,能够容易地找出接下来要操作的操作杆(F/D杆1C),能够更简便地进行将车辆用座椅I切换为特定的形态的操作。
[0084]以上,使用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上述实施例以外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操作杆”除了将座椅主体切换为折叠形态的用途以外,还可用于将座椅主体切换为规定的收纳姿势、或切换为放松姿势之类的向各种形态的切换。
[0085]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操作杆”也可不必为了将座椅主体阶段性地切换为特定的形态而设置多个,为了提高安全性,也可设定为,将最初的操作杆作为用于解除如儿童锁那样的锁的操作杆使用,将下一操作杆作为用于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的操作杆使用。
[0086]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标记部”为对多个操作杆描绘有可认识应操作的顺序的文字或图形等的部件即可,也可为罗马数字以外的数字(用于表现数的记号或文字)或文字或图形等。另外,存在多个切换座椅主体的形态的样式,在特定的操作杆共通使用于多个操作组的情况下,对于该特定的操作杆,也可并列设有多个对每个操作组不同的改变了数字的字体或颜色或形状的标记。另外,对每个操作组,也可改变包围数字的框的形状或颜色,或带有不同的装饰。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标记部”除烫印外,还可通过密封、印刷、削出等而设于操作杆。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座椅,通过由使用者按规定的顺序操作多个操作杆,而将座椅主体切换为特定的形态,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多个操作杆,设有能使使用者识别应操作的顺序的标记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设有所述标记部的所述多个操作杆并列设于所述座椅主体上的同一侧的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杆设于所述座椅主体的车辆外侧的侧部,并构成为,通过从在打开了该座椅主体旁边的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分别按顺序操作所述多个操作杆,而将所述座椅主体从通常的可就座使用的状态阶段性地切换为向前侧折叠的大幅度倾倒状态, 所述标记部在所述多个操作杆上设于使用者从在打开了所述乘降车门的车辆外站立的位置分别能够目视识别的向上方且外侧敞开的面部上。
【文档编号】B60N2/22GK203623432SQ20132068754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铃木康方, 古川谦次, 村上俊男, 松本裕司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