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958阅读:1195来源:国知局
角度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角度锁定机构属于家具领域,由底盘主体、背承板、定位片、定位轴棒、弹力凸轮、调整轴、牵引轴棒、旋转支轴组成。底盘主体和背承板以旋转支轴在左右两侧连结成一体,定位轴棒贯穿定位片固定在底盘主体上,定位片的另一端以牵引轴棒和背承板连接成一体,弹力凸轮放置在定位片下方,以调整轴和底盘主体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由由简单的旋转动作来产生锁定,操作简便易懂,且快速方便,组件简单,组装容易。
【专利说明】角度锁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角度锁定机构属于座具上所使用的底盘结构件,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牢固锁定角度,使背垫倾仰的角度固定在多个位置上的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传统的座具底盘所使用的锁定结构,均采用一个可以伸缩的物件,移动至另一可以活动的物件中卡位固定之,以锁定角度。但是两个活动的物件在互相配合的动态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容易导致部件的位移,致使锁定位置不对位,或锁定不顺畅或无法锁定,常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施力,最方便的方式,最稳定的效果,达到角度锁定的目的,以方便所有的使用者。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角度锁定机构包括:底盘主体、背承板、定位片、定位轴棒、弹力凸轮、调整轴、牵引轴棒、旋转支轴。底盘主体和背承板以旋转支轴在左右两侧连结成一体,定位轴棒贯穿定位片固定在底盘主体上,定位片的另一端以牵引轴棒和背承板连接成一体。弹力凸轮放置在定位片下方,以调整轴和底盘主体连接在一起。当使用者旋转调整轴时会带动凸轮旋转,而将定位片往上顶,使得定位轴棒沉入定位片上的凹孔内,此时定位片受到定位轴棒的卡住而无法移动,产生锁定的效果。反之,当弹力凸轮朝另一方向旋转时,弹力凸轮会脱离定位片,定位片则因自身的重量往下沉,此时固定轴棒会脱离凹孔,定位片则不再受到定位轴棒的卡住而可自由移动,不再锁定。定位片共有两片,上面有数个成排的半圆形凹孔,固定轴棒可卡在这些凹孔内,产生锁定效果。不同的凹孔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后仰角度。弹力凸轮本身具有弹力,可产生外弹的力量,以顶住定位片,使固定轴棒可卡在凹孔内锁定之。
[0005]本实用新型由定位片的凹孔卡住定位轴棒,达到锁定的目的。
[0006]本实用新型由于弹力凸轮的弹力作用,达到稳定有力的锁定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由简单的旋转动作来产生锁定,操作简便易懂,且快速方便,组件简单,组装容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静止图。
[0009]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使用实例图。
[001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11]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2]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中:底盘主体1、调整轴2、弹力凸轮3、定位轴棒4、定位片5、牵引轴棒6、背承板
7、旋转支轴8。
[0015]如附图1-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快速弹力调整机构包括底盘主体1、调整轴2、弹力凸轮3、定位轴棒4、定位片5、牵引轴棒6、背承板7、旋转支轴8。底盘主体I和背承板7以旋转支轴8在左右两侧连结成一体,定位轴棒4贯穿定位片5固定在底盘主体I上,定位片5的另一端以牵引轴棒6和背承板7连接成一体。弹力凸轮3放置在定位片5下方,以调整轴2和底盘主体I连接在一起。底盘主体和背承板以旋转支轴在左右两侧连结成一体,定位轴棒贯穿定位片固定在底盘主体上,定位片的另一端以牵引轴棒和背承板连接成一体。弹力凸轮放置在定位片下方,以调整轴和底盘主体连接在一起。当使用者旋转调整轴时会带动凸轮旋转,而将定位片往上顶,使得定位轴棒沉入定位片上的凹孔内,此时定位片受到定位轴棒的卡住而无法移动,产生锁定的效果。反之,当弹力凸轮朝另一方向旋转时,弹力凸轮会脱离定位片,定位片则因自身的重量往下沉,此时固定轴棒会脱离凹孔,定位片则不再受到定位轴棒的卡住而可自由移动,不再锁定。定位片共有两片,上面有数个成排的半圆形凹孔,固定轴棒可卡在这些凹孔内,产生锁定效果。不同的凹孔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后仰角度。弹力凸轮本身具有弹力,可产生外弹的力量,以顶住定位片,使固定轴棒可卡在凹孔内锁定之。
【权利要求】
1.角度锁定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盘主体、背承板、定位片、定位轴棒、弹力凸轮、调整轴、牵引轴棒、旋转支轴,底盘主体和背承板以旋转支轴在左右两侧连结成一体,定位轴棒贯穿定位片固定在底盘主体上,定位片的另一端以牵引轴棒和背承板连接成一体,弹力凸轮放置在定位片下方,以调整轴和底盘主体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B60N2/22GK203611792SQ20132073255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马建森 申请人:马建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