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扶手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7523阅读:1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扶手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扶手杆,包括扶手钢管,扶手钢管上固定套装有若干底座,其中,每个底座的上端均安装有能够沿扶手钢管轴向滑动的手抓器,套装在底座内部的扶手钢管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扶手钢管中安装有缓冲装置,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手抓器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后,深入扶手钢管中,连接杆末端安装有滚轮,滚轮与扶手钢管相接触,连接杆与缓冲装置相连接。当公交车进行急刹车时,手抓器能够沿扶手钢管轴向滑动,进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甚至避免乘客受到伤害,达到保护乘客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公交车扶手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扶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扶手杆。
【背景技术】
[0002]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公交车成了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公众出行离不开公交车。在公交车大量出现的同时,安全也日益成为热点问题,公交车上的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的安全措施不足以保护乘客,时常发生公交车上乘客出现跌倒,摔伤等事故。
[0003]目前的公交车扶手杆存在一个缺陷,当乘客站立时,手扶在上面时容易滑动,抓在拉环上面时,拉环有时会断掉。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公交车手扶杆,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扶手杆。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6]包括扶手钢管,扶手钢管上固定套装有若干底座,其中,每个底座的上端均安装有能够沿扶手钢管轴向滑动的手抓器。
[0007]套装在底座内部的扶手钢管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扶手钢管中安装有缓冲装置,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手抓器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后,深入扶手钢管中,连接杆末端安装有滚轮,滚轮与扶手钢管相接触,连接杆与缓冲装置相连接。
[0008]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扶手钢管中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结构相同,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分别位于滚轮两侧,且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杆连接,固定连接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0009]所述固定连接杆焊接于连接杆上。
[0010]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扶手钢管中的固定挡板,固定挡板上依次安装有弹簧、活动挡板,活动挡板上连接有固定连接杆。
[0011]所述手抓器的底部至少安装有一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
[0012]所述手抓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手指相配合的凹槽。
[0013]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安装于扶手钢管上。
[00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扶手杆,由于扶手钢管上安装能够沿扶手钢管轴向滑动的手抓器,乘客握于手抓器上,当公交车进行急刹车时,手抓器能够沿扶手钢管轴向滑动,进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甚至避免乘客受到伤害,达到保护乘客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扶手杆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本使用新型公交车扶手杆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使用新型公交车扶手杆手抓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I为扶手钢管,2为底座,3为螺栓,4为手抓器,5为连接杆,6为滚轮,7为固定挡板,8为弹簧,9为活动挡板,10为螺母,11为固定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
[0021]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扶手杆,包括扶手钢管1,扶手钢管I上固定套装有若干底座2,底座2通过螺栓3以及与螺栓3相配合的螺母10安装于扶手钢管I上,底座2由塑料制成,其中,每个底座2的上端均安装有能够沿扶手钢管I轴向滑动的手抓器4,手抓器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手指相配合的凹槽。
[0022]套装在底座2内部的扶手钢管I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扶手钢管I中安装有缓冲装置,底座2的顶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手抓器4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5,连接杆5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后,深入扶手钢管I中,连接杆5末端安装有滚轮6,滚轮6与扶手钢管I相接触,连接杆5与缓冲装置相连接,其中,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扶手钢管I中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结构相同,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位于滚轮6两侧,且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杆11连接,固定连接杆11与连接杆5固定焊接在一起。
[0023]具体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扶手钢管I中的固定挡板7,固定挡板7上依次安装有弹簧8、活动挡板9,活动挡板9上连接有固定连接杆11。
[002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
[0025]扶手钢管1,作为塑料模型的承载物;螺栓3和螺母10,用于连接底座2和扶手钢管I ;手抓器4:乘客站立时手抓在手抓器4上,手抓器4可以在底座2上沿着轴向移动一定距离;连接杆5:用于连接滚轮6和手抓器4,且与连接活动挡板9的固定连接杆11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滚轮6置于扶手钢管I内,可在扶手钢管I内滑动;活动挡板9与弹簧8相连接;弹簧8 —端与活动挡板9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挡板7连接;固定挡板7固定在扶手钢管I内部。
[0026]当乘客手抓在手抓器4上,处于稳定状态时,由于扶手钢管I内部两端弹簧8的作用,促使手抓器4处于中间位置,即平衡位置。当公交车突然起步或者急刹车,此时内部两端弹簧8起到促使手抓器回归平衡位置,一个弹簧收到拉应力,另一个弹簧收到压应力,手抓器在底座2上有一定位移,这时候弹簧8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乘客,避免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受力,储存能量,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甚至避免乘客受到伤害,达到保护乘客的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钢管(1),扶手钢管(I)上固定套装有若干底座(2),其中,每个底座(2)的上端均安装有能够沿扶手钢管(I)轴向滑动的手抓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套装在底座(2)内部的扶手钢管(I)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扶手钢管(I)中安装有缓冲装置,底座(2)的顶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手抓器(4)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后,深入扶手钢管(I)中,连接杆(5 )末端安装有滚轮(6 ),滚轮(6 )与扶手钢管(I)相接触,连接杆(5)与缓冲装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扶手钢管(I)中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结构相同,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分别位于滚轮(6)两侧,且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杆(11)连接,固定连接杆(11)与连接杆(5 )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杆(11)焊接于连接杆(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扶手钢管(I)中的固定挡板(7),固定挡板(7)上依次安装有弹簧(8)、活动挡板(9),活动挡板(9 )上连接有固定连接杆(11)。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抓器(4)的底部至少安装有一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抓器(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手指相配合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通过螺栓(3)安装于扶手钢管(I)上。
【文档编号】B60N3/02GK203611822SQ201320766760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柯小毛, 凌文文, 赵园园, 张丹, 杨静, 鲍晓霞, 王晶, 马鹏飞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