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752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其技术特征是,压缩机和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连接,车内控制器和驾驶室控制器与冷凝器连接、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相连,车厢蒸发器与车厢冷风相连,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与压缩机相连,发动机排气管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与尾气加热器和排气管相连,车内控制器通过电子线路控制尾气加热器工作,尾气加热器通过空调管路和三通接口与尾气管和车厢暖风相连。其优点是,使用发动机的空调系统和尾气加热系统共同提供能源,减小了消耗。发动机伸出管路,尾气加热系统放置在方舱前面,节省了空间,没有对原有底盘有太多改造,在舱体内部也只需开几个通风孔。
【专利说明】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特别是方舱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对于一些功能型的车辆,工作人员在车内进行作业时为了使他们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行驶中车舱内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在车舱内使用空调室一般的方法,使用一般车载空调会使功率消耗过大,不方便使用,并且对底盘有较大的改变,容易出现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发动机冷风系统、尾气加热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出风口。其特征是,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空调管路连接,冷凝器通过空调管路和三通接口与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连接,车内控制器和驾驶室控制器通过电子线路与冷凝器、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相连,车厢蒸发器与车厢冷风通过空调管路相连。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通过空调管路和三通接口与压缩机相连。发动机排气管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与尾气加热器和排气管相连,车内控制器通过电子线路控制尾气加热器工作,尾气加热器通过空调管路和三通接口与尾气管和车厢暖风相连。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6]1.减小消耗:使用发动机的空调系统和尾气加热系统共同提供能源,减小了消耗;
[0007]2.节省空间:发动机伸出管路,尾气加热系统放置在方舱前面,节省了空间,没有对原有底盘有太多改造,在舱体内部也只需开几个通风孔;
[0008]3.操作简单:直接利用已有的装置加上一些简单管路和电控系统即可完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3]由图1-图2可知,压缩机I和冷凝器2通过空调管路10连接,冷凝器2通过空调管路10和三通接口 11与车厢蒸发器5和驾驶室蒸发器4连接,车内控制器和驾驶室控制器3通过电子线路12与冷凝器、车厢蒸发器5和驾驶室蒸发器4相连,车厢蒸发器5与车厢冷风8通过空调管路10相连。车厢蒸发器5和驾驶室蒸发器4通过空调管路10和三通接口 11与压缩机I相连。
[0014]发动机排气管6通过管路10和三通接口 11与尾气加热器7和排气管9相连,车内控制器3通过电子线路12控制尾气加热器7工作,尾气加热器7通过空调管路10和三通接口 11与尾气管9和车厢暖风8相连。
[0015]工作原理
[0016]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可使用市场常见的底盘进行改制。
[0017]发动机冷风系统由电控系统控制压缩机带动冷凝器,控制系统控制驾驶室蒸发器和车厢蒸发器是否工作,和提供冷风的多少,再通过管路由通风口出风并且返回压缩机循环利用。
[0018]发动机暖风系统由发动机发出的尾气由控制系统决定是进入尾气加热器还是直接进入排气管,如果进入尾气加热器就由尾气加热器提供暖风并且在排气管排出尾气,否则就直接通过排气管排出尾气。
[0019]车厢内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尾气是否通过尾气加热器,和是否经过车厢蒸发器,可以自由控制是暖风还是冷风。
[0020]驾驶室的控制器也可以单独的控制暧风还是冷风。
【权利要求】
1.新型车载冷暖--调系统,包括:发动机冷风系统、尾气加热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出风口,其特征是,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空调管路连接,冷凝器通过空调管路和三通接口与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连接,车内控制器和驾驶室控制器通过电子线路与冷凝器、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相连,车厢蒸发器与车厢冷风通过空调管路相连,车厢蒸发器和驾驶室蒸发器通过空调管路和三通接口与压缩机相连,发动机排气管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与尾气加热器和排气管相连,车内控制器通过电子线路控制尾气加热器工作,尾气加热器通过空调管路和三 通接口与尾气管和车厢暖风相连。
【文档编号】B60H1/18GK203637508SQ201320766792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刘睿, 郭鹏程, 万家龙, 杨刚 申请人:辽宁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