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机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402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踏步机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踏步机离合机构,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步机离合机构,让踏步机能在自动和手动收放踏板两种模式间转换。技术方案是:踏步机离合机构,包括定板、动板及导向铆柱;定板和动板滑动连接,导向铆柱在定板上以固定圆弧线为运动轨迹与定板滑动连接,动板上设有针对导向铆柱的滑动轨道,导向铆柱通过该滑动轨道与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铆柱相对于定板的滑动方向、导向铆柱相对于动板的滑动方向、及定板相对与动板的滑动方向均不相同。有益效果是:踏步机能在自动和手动收放踏板两种模式间转换,尤其是可防止电机故障时踏板无法收放;与定板和动板滑动连接直接拉动动板实现离合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机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且更省力。
【专利说明】踏步机离合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踏步机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踏步机是一种安装在汽车车门位置的设备,作用是方便乘客上下车,一般多出现在房车、大巴等大型车辆上。
[0003]踏步机踏板机构通常设有一个放置踏板的踏板架、一个与车门相对固定的底架、以及一组两端分别与踏板架和底架铰接的悬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调节悬臂及踏板架的位置,实现收起或放出踏板的动作。调节踏板由驱动悬臂运动来实现的,动力源可以是自动设备,也可以是人力。
[0004]当收放踏板的动力源为自动设备如电机时,电机一方面提供动力,另一方面也会卡住悬臂,此时如果用人力的方式驱动悬臂比较困难且会损伤电机。所以需要一种离合机构实现两个驱动模式间的转换。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步机离合机构,让踏步机可以在自动收放和手动收放踏板两种模式间转换。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踏步机离合机构,包括定板、动板及导向铆柱;定板和动板滑动连接,导向铆柱在定板上以固定圆弧线为运动路径与定板滑动连接,动板上设有针对导向铆柱的滑动轨道,导向铆柱通过该滑动轨道与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铆柱相对于定板的滑动方向、导向铆柱相对于动板的滑动方向、及定板相对与动板的滑动方向均不相同。
[0007]进一步的:定板上设有弧形长孔,所述导向铆柱通过弧形长孔与定板滑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扣板,扣板与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铆柱设置在扣板上,弧形长孔与扣板转动时导向铆柱的转动轨迹相适应。
[0009]进一步的:动板上针对导向铆柱的滑动轨道为导向长孔。
[0010]进一步的:动板和定板上设有成对的滑孔和铆柱,动板和定板通过所述成对的滑孔和铆柱滑动连接。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踏步机可以在自动收放和手动收放踏板两种模式间转换,尤其是可防止电机故障时踏板无法收放;与定板和动板滑动连接直接拉动动板实现离合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机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且更省力,另外踏板机构更紧凑,方便布置防尘机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踏步机离合机构I状态时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踏步机离合机构II状态时的示意图;[0014]其中I状态时动板以虚线表示;II状态时动板以双点画线表示;
[0015]附图中的标记为:1-定板、11-弧形长孔、12-滑孔、2-动板、21-导向长孔、22-铆柱、23-电机安装位置、3-扣板、31-导向铆柱、311-转动轨迹(导向铆柱相对于定板)、3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踏步机离合机构,包括定板1、动板2及导向铆柱31 ;定板I和动板2滑动连接,导向铆柱31在定板I上以固定圆弧线为运动路径与定板I滑动连接,动板2上设有针对导向铆柱31的滑动轨道,导向铆柱31通过该滑动轨道与动板2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滑动方向、导向铆柱31相对于动板2的滑动方向、及定板I相对与动板2的滑动方向均不相同。
[0018]动板2和定板I分别为电机的安装板和离合机构与踏步机固定的固定板。动板2和定板I滑动连接,连接方式具体的讲可以是滑轨机构、滑孔铆柱结构等方式。导向铆柱31与定板I滑动连接,并将其运动轨迹限定为弧形,具体方式可以是:1、在定板I上设置如弧形的长孔或其它形制的滑动轨道,导向铆柱31通过这些种类的滑轨与定板I滑动连接;2、将导向铆柱31设置在扣板3上,该扣板3与定板I转动连接,导向铆柱31随扣板3转动,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运动轨迹为弧形;3、结合上述1、2两种方式。动板2与导向铆柱31滑动连接,且使用滑动轨道限制导向铆柱31相对于动板2的运动路径,滑动导向结构可以是长孔、轨道等结构。
[0019]所述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运动方向受所述固定圆弧限制;导向铆柱31相对于动板2的运动方向受所述滑动轨道限制;定板I相对于动板2的滑动方向受两者之间的滑动连接机构限制,离合机构在任一需要由导向铆柱31带动定板I和动板2相对运动的状态时,三处滑动连接的滑动方向均不相同。其中滑动方向具体的讲分两种情况:1、当两部件运动轨迹为直线时,运动方向为其移动位移方向;2、当运动轨迹为弧线时,运动方向为弧线上每小段位移的终点的切线方向。三处滑动连接的滑动方向均不同的作用是:使导向铆柱31带动动板2相对于定板I在定板2与动板I滑动连接方向上滑动的同时,避免出现使机构卡死的死点。
[0020]除三处滑动连接的滑动方向均不同外,可能存在的情况有:1、所述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滑动方向,与导向铆柱31相对于动板2的滑动方向相同,导向铆柱31运动时,动板I与定板2不会相对运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离合机构不限制机构中出现此种情况,但出现此情况的点并不起离合作用,且两处滑动运动的轨迹不能完全重合;2、所述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滑动方向,与定板I相对与动板2的滑动方向相同,此种情况时,导向铆柱31会被卡死,处于这种情况的点可以是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滑动的起点和终点,但同样不会起离合作用;3、导向铆柱31相对于动板2的滑动方向,与定板I相对与动板2的滑动方向相同,此种情况同第2种情况类似。
[0021]以外力使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和动板2运动,因为导向铆柱31相对两者的运动轨迹不同,定板I和动板2会发生相对运动。又由于定板I和动板2之间滑动连接,使得定板I和动板2的相对运动被限定在该滑动连接的方向上。[0022]现以电机安装位置23在动板2上为例:电机安装在动板2上,离合器通过定板I安装在踏步机上,踏板的收放靠踏步机的悬臂驱动,设离合机构I状态时(图1),电机与起收放踏板作用的悬臂连接;需要换到手动驱动收放踏板模式时,移动导向铆柱21使离合机构转换到II状态(图2),电机安装位置23相对于定板I的位置,即就是电机安装位置23相对于踏步机位置发生变化,电机与踏板机构的悬臂脱离。
[0023]有益效果是:踏步机可以在自动收放和手动收放踏板两种模式间转换,尤其是可防止电机故障时踏板无法收放;与定板和动板滑动连接直接拉动动板实现离合的方法相t匕,本发明机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且更省力,另外踏板机构更紧凑,方便布置防尘机构。
[0024]前文提到了 3种将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运动轨迹限定为弧形的办法,采用第I种方法:即在定板I上设置如弧形的长孔或其它形制的滑动轨道,导向铆柱31通过这些种类的滑轨与定板I滑动连接,具体的讲:定板I上设有弧形长孔11,所述导向铆柱31通过弧形长孔11与定板I滑动连接。
[0025]导向铆柱31穿过弧形长孔11,且能在弧形长孔11中滑动,弧形长孔11的中线即为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运动路径。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比较简单,稳定性好,导向铆柱31与定板I相对的运动轨迹明确。
[0026]前文提到了 3种将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运动轨迹限定为弧形的办法,采用第3种方法:即在为导向铆柱31在定板I上设置弧形滑动轨道的同时,设置与定板I转动连接的扣板3,并将导向铆柱31设置在扣板3上,具体的讲:定板I上设有弧形长孔11,所述导向铆柱31通过弧形长孔11与定板I滑动连接,还包括扣板3,扣板3与定板I转动连接,所述导向铆柱31设置在扣板3上,弧形长孔11与扣板3转动时导向铆柱31的转动轨迹311相适应弧形长孔11。
[0027]转动扣板3可带动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运动,扣板3转动时导向铆柱31的转动轨迹311是以扣板转轴32轴线为圆心,轴线到导向铆柱31轴线距离为半径的圆,弧形长孔11是对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运动轨迹的进一步限定。弧形长孔11与扣板3转动时导向铆柱31的转动轨迹311相适应是指:除去弧形长孔11的起点和终点,弧形长孔11不会对运动轨迹311产生其它干涉。一般情况下该运动轨迹即弧形长孔11的中线,该中线是转动轨迹311的一部分,弧形长孔11进一步限定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I的圆弧形运动轨迹,包括限定了该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是:与只设弧形长孔11比,稳定性更高,且由转动扣板3带动导向铆柱31运动的方式更为方便。
[0028]前文提到动板2上针对导向铆柱31的滑动导向结构可以是滑轨、长孔等结构,经优选选用长孔结构,即:动板2上针对导向铆柱31的滑动轨道为导向长孔21,所述导向铆柱31通过导向长孔21与动板2滑动连接。
[0029]导向长孔21可以是方孔、长圆孔、弧形孔等标准形制,也可以是多种标准形制的组合。导向铆柱31设置在导向长孔21内,且能在导向长孔21中运动,从而确定导向铆柱31相对于动板2的运动轨迹,一般情况下运动轨迹为导向长孔21中线。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导向铆柱31与动板2相对的运动轨迹更明确。
[0030]前文提及定板I和动板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滑动连接,在离合机构中,定板I与动板2的滑动距离不需要太大,在考虑成本和可靠性后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滑动连接采用铆柱滑孔结构即:动板2和定板I上设有成对的滑孔12和铆柱22,动板2和定板I通过所述成对的滑孔12和铆柱22滑动连接。
[0031]滑孔12可以是方孔、长圆孔、弧形孔等标准形制,也可以是多种标准形制的组合。一对滑孔12和铆柱22包括一个滑孔12和至少一根铆柱22,当一对中的滑孔12设置在定板I上时,对应的铆柱22设置在动板2上;当一对中的铆柱22设置在定板I上时,对应的滑孔12设置在动板2上。铆柱22可以在滑孔12中移动,滑孔12 —方面为铆柱22提供活动空间,一方面限制定板I和动板2相对的滑动轨迹和距离。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定板I与动板2相对的运动轨迹明确。
【权利要求】
1.踏步机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板(I)、动板(2)及导向铆柱(31); 定板(I)和动板(2)滑动连接,导向铆柱(31)在定板(I)上以固定圆弧线为运动路径与定板(I)滑动连接,动板(2)上设有针对导向铆柱(31)的滑动轨道,导向铆柱(31)通过该滑动轨道与动板(2)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铆柱(31)相对于定板⑴的滑动方向、导向铆柱(31)相对于动板(2)的滑动方向、及定板(I)相对与动板(2)的滑动方向均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机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定板(I)上设有弧形长孔(11),所述导向铆柱(31)通过弧形长孔(11)与定板⑴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步机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板(3),扣板(3)与定板(I)转动连接,所述导向铆柱(31)设置在扣板(3)上,弧形长孔(11)与扣板(3)转动时导向铆柱(31)的转动轨迹(311)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步机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动板(2)上针对导向铆柱(31)的滑动轨道为导向长孔(21)。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踏步机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动板(2)和定板(I)上设有成对的滑孔(12)和铆柱(22),动板⑵和定板⑴通过所述成对的滑孔(12)和铆柱(22)滑动连接。
【文档编号】B60R3/02GK103978938SQ20141022330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廖寅仲, 雷林, 唐定树, 周岳, 李开强, 代勇 申请人: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