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机踏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402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踏步机踏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踏步机踏板机构涉及汽车配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步机踏板机构,使踏板架受力时,晃动更小。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悬臂、底架和踏板架;悬臂两端分别设有套筒,底架和踏板架上分别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穿过设置在悬臂两端的套筒并与所述套筒配合。其有益效果是:机构更合理,乘客上下车踩踏踏板时,机构受力更均匀,乘客感受到的晃动更小;机构的受力面更大,压强更小,同样的工作环境下各部份零件对材料的要求较低,或同种材料的零件使用寿命更长。
【专利说明】踏步机踏板机构【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踏步机踏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踏步机是一种安装在汽车车门位置的设备,作用是方便乘客上下车,一般多出现在房车、大巴等大型车辆上。
[0003]踏步机通常设有一个放置踏板的踏板架、一个与车门相对固定的底架、以及一组两端分别与踏板架和底架铰接的悬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调节悬臂及踏板架的位置,实现收起或放出踏板的动作。调节踏板由驱动悬臂运动来实现的,动力源可以是自动设备,也可以是人力。
[0004]通常踏步机踏板机构中,悬臂与踏板架和底架的配合关系是简单的铰接,如图5所示踏板架101和底架上设有转轴104,悬臂102上设有通孔,该转轴104穿过该通孔与悬臂102转动配合。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悬臂与踏板架和底架的铰接处接触面较小,铰接并不十分牢固,踏板受力时易产生晃动。乘客上下车踩踏踏板时,上述晃动不但对机构有害,还会使上下车的乘客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步机踏板机构,使踏板架受力时,晃动更小。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悬臂、底架和踏板架;悬臂两端分别设有套筒,底架和踏板架上分别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穿过设置在悬臂两端的套筒并与所述套筒配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设有含油轴承并通过含油轴承与转轴转动配合。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轴套;轴套固定在踏板架上,所述转轴与轴套紧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悬臂的连板部分采用转角结构,转角α取值范围为140。 ^ a ^ 150。。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构更合理,乘客上下车踩踏踏板时,机构受力更均匀,乘客感受到的晃动更小;机构的受力面更大,压强更小,同样的工作环境下各部份零件对材料的要求较低,或同种材料的零件使用寿命更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踏步机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踏步机铰链结构的详图;
[0013]图3是图2的正视图;
[0014]图4是悬臂的示意图;
[0015] 其中附图标记:1-踏板架、2-悬臂、3-套筒、4-转轴、6-轴套、7-底架。[0016]图5是现有技术中悬臂简单铰接的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101-踏板架,102-悬臂、10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踏步机踏板机构,包括悬臂2、底架7和踏板架I ;悬臂2两端分别设有套筒3,底架7和踏板架I上分别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分别穿过设置在悬臂2两端的套筒3并与所述套筒3配合。
[0020]踏步机踏板机构包括踏板架1、悬臂2和底架7。踏板架I的作用是安装踏板;底架7的作用是将踏步机安装在车辆上;悬臂2的作用是连接踏板架I和底架7,是收放踏板架I的机构,通常一个踏步机会设置多条悬臂2。套筒3上设有轴孔,套筒3的作用是增加悬臂2与转轴4的接触面积。
[0021]上述结构与如图5所示的简单铰接相比,因为设置了套筒3,增加了悬臂2与转轴4的接触面积,踏步机机构更合理,乘客上下车踩踏踏板时,机构受力更均匀,乘客感受到的晃动更小;机构的受力面更大,压强更小,同样的工作环境下各部份零件对材料的要求较低,或同种材料的零件使用寿命更长。
[0022]套筒3的工作环境中比较多变,为了使其更好的工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内设有含油轴承并通过含油轴承与转轴4转动配合。
[0023]含油轴承的功 能件是设有轴孔的圆柱体,圆柱面可能设有一系列油孔,其优点是:在较长工作时间内不用加润滑油,特别适用于不易润滑或不允许油脏污的工作环境,并可以满足踏步机在多种环境下使用。
[0024]设置在踏板架I上的转轴4可以有两种安装方式:1、与踏板架I固定,悬臂2相对于转轴4转动;2、与踏板架I转动配合,此时悬臂2可以相对转轴4转动,也可以随转轴4转动。当套筒3内设有含油轴承时,转轴4的安装方式通常为上述第I种情况,此时如果直接将转轴4固定在踏板架I上不但会对安装造成影响,而且转轴4为易损件如果将其直接固定在踏板架I上拆换、维护较为不易。经优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轴套6 ;轴套6固定在踏板架I上,所述转轴4与轴套6紧配合。
[0025]踏步机踏板机构通常设有多条悬臂2,装配时,可先将转轴4设置在轴套6,留有一定余量,待装好悬臂2后再将转轴4与轴套6固定,与将转轴4直接固定在踏板架I上相比,较为方便。另外:因为转轴4和踏板架I没有直接固定在一起,转轴4损坏时,拆卸更换也比较方便,不需要因为一根转轴4更换整个踏板架2。轴套6通常以焊接方式固定在踏板架I上。
[0026]所述悬臂2中部的连板可以是多种形状,常见的为直板。使用过程中,直板形状的连板受力会集中在单个方向上,受力相对较大。经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2的连板部分采用转角结构,转角α取值范围为140° ^ a ^ 150°。
[0027]采用转角结构的连板可将踩踏力分解到两个方向上,从而降低连板材料的要求或提高连板使用寿命。转角角度范围取值为140° ( α <150°是综合考虑了悬臂2支撑踏板架I功能和需要经受的踩踏力的优选。
【权利要求】
1.踏步机踏板机构,包括悬臂(2)、底架(7)和踏板架(1),其特征在于:悬臂(2)两端分别设有套筒(3),底架(7)和踏板架(1)上分别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分别穿过设置在悬臂(2)两端的套筒(3)并与所述套筒(3)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机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内设有含油轴承并通过含油轴承与转轴(4)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步机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6);轴套(6)固定在踏板架(1)上,所述转轴(4)与轴套(6)紧配合。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踏步机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的连板部分采用转角结构,转角α取值范围为140°≤ a ≤ 150°。
【文档编号】B60R3/02GK103963714SQ20141022331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廖寅仲, 雷林, 唐定树, 周岳, 李开强, 代勇 申请人: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