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190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即使从车辆宽度方向施加较强的负荷也难以从车辆面板脱落且组装作业性优异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本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具备:车辆面板,其具有地板面板以及侧方梁板;地毯,其具有地板部以及侧部;以及前围侧装饰件,其以从车厢内侧覆盖侧部的方式安装于车辆面板。而且,在上述侧方梁板的上表面部与地毯的侧部之间设置有隔离物,在隔离物设置有供设置于前围侧装饰件的插入爪插入且限制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插入部,在地毯的侧部设置有使插入部以及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厢内侧边缘部露出的开口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更详细地说,涉及从车辆宽度方向施 加强负荷也难以从车辆面板脱落的组装作业性方面优异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 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以往的车辆地板构造,已知有具备前围侧装饰件(车颈侧装饰件)和配置为从 上方覆盖该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后方端侧的车门框板(护板)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4 一 24848号公报))。近年来,基于零件个数以及成本降低等观点,谋求不具 备上述车门框板的车辆地板构造。在这种车辆地板构造中,例如,如图11所示,提出了在构 成车辆面板102的侧方梁板107的上表面部119与地毯103的侧部103b之间设置隔离物 120,以从车厢内侧覆盖地毯103的侧部103b的方式利用夹紧件等将前围侧装饰件104安 装于侧方梁板107的技术。
[0003]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具备从上方覆盖前围侧装饰件104的车辆后方 端侧的车门框板,即没有在前围侧装饰件104设置任何力承受构造,因此,例如若使用者进 入车辆时误踢到前围侧装饰件104而从车辆宽度方向P对前围侧装饰件104施加较强的负 荷,则存在前围侧装饰件104的末端从侧方梁板107脱落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考虑使用相 对于前围侧装饰件104独立的夹紧件等构成力承受构造,但在该情况下,会担心前围侧装 饰件104的组装作业性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从车辆宽度方向施加 较强的负荷也难以从车辆面板脱落的作业性优异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
[0006]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具备:车辆 面板,其具有地板面板以及从该地板面板的端部立起的侧方梁板;地毯,其具有铺设在上述 地板面板上的地板部以及从该地板部的端部沿着侧方梁板立起的侧部;以及前围侧装饰 件,其以从车厢内侧覆盖上述侧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车辆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方梁 板的上表面部与上述地毯的上述侧部之间设置有隔离物,在上述隔离物设置有插入部,该 插入部供设置于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插入爪插入且限制该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宽度方向 上的移动,在上述地毯的上述侧部设置有使上述插入部以及上述隔离物的上述插入部的车 厢内侧边缘部露出的开口部。
[0008]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上述插入部形 成为在上述隔离物的车辆前方端侧开口的缺口状。
[0009]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上述插入爪 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曲面部,在上述插入爪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 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
[0010]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上述车辆面板 具备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固定部的仪表板,该仪表板划分出车厢与发动机室,在上述前 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插入孔,上述固定部借助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宽 度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到该插入孔。
[0011]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在上述前围侧 装饰件的背面侧设置有夹紧件,该夹紧件借助该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 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插入并卡合于形成在上述侧方梁板的安装孔。
[0012]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在上述插入爪 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曲面部,在上述插入爪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 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
[0013]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上述车辆面板 具备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固定部的仪表板,该仪表板划分出车厢与发动机室,在上述前 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插入孔,上述固定部借助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宽 度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至该插入孔。
[0014]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在上述前围侧 装饰件的背面侧设置有夹紧件,该夹紧件借助该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 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并卡合于形成在上述侧方梁板的安装孔。
[0015] 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在侧方梁板的上表面部与地毯的侧 部之间设置有隔离物,在隔离物设置有供设置于前围侧装饰件的插入爪插入且限制前围侧 装饰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插入部,在地毯的侧部设置有使插入部以及隔离物的插 入部的车厢内侧边缘部露出的开口部。这样,由于向隔离物的插入部插入前围侧装饰件的 插入爪而构成力承受构造,因此,例如即使使用者进入车辆时误踢到前围侧装饰件而从车 辆宽度方向对前围侧装饰件施加较强的负荷,插入爪卡止于插入部,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 的末端难以从车辆面板脱落。此外,若使前围侧装饰件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向车厢 外侧移动,插入爪经由开口部在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厢内侧边缘部的表面滑动并顺畅地插 入到插入部,并且使前围侧装饰件被安装于车辆面板。由此,提高了前围侧装饰件的组装作 业性。
[0017] 此外,在上述插入部形成为在上述隔离物的车辆前方端侧开口的缺口状的情况 下,当插入爪在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厢内侧边缘部的表面滑动时,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厢 内侧边缘部容易向下方挠曲。由此,插入爪更加顺畅地插入到插入部。
[0018] 此外,若在上述插入爪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曲面部,在 上述插入爪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的情况下,插入爪的曲面部 容易在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向内侧边缘部的表面滑动,插入爪更加顺畅地插入到插入部。 此外,即使从车辆宽度方向对前围侧装饰件施加较强的负荷,插入爪的平面部稳固地卡止 于插入部,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的末端更难脱落。
[0019] 并且,上述车辆面板具备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固定部的仪表板,该仪表板划分 出车厢与发动机室,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上述固定部借助上述前围 侧装饰件的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的插入孔的情况下,若 使前围侧装饰件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向车厢外侧移动,则固定部在不与前围侧装饰 件相干涉的情况下插入到插入孔。并且,固定部插入到插入孔,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被安装 于仪表板。
[0020] 并且,若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背面侧设置有借助该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宽度 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并卡合于形成在上述侧方梁板的安装孔的夹 紧件的情况下,夹紧件卡止于安装孔,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被安装于侧方梁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本实用新型中列举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例子,参照言及的 多幅附图并利用以下详细记述进一步进行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幅附图中表示相同的 零件。
[0022] 图1是实施例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0023] 图2是表示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取下前围侧装饰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4]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0025] 图4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
[0026] 图5是图1的V-V线剖视图。
[0027] 图6 (a)、图6 (b)是用于对实施例的前围侧装饰件说明的立体图,其中,图6 (a) 表示从表面(外观面)观察时的状态,图6 (b)表示从背面观察时的状态。
[0028] 图7是图6 (b)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9] 图8是图3的VIII-VIII线剖视图。
[0030] 图9是用于对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1] 图10是用于对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2] 图11是用于对现有技术的车辆地板构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在此所示的事项是例示且用于例示性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叙述 该事项的目的在于提供认为是能够最有效且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概念性特征 的说明的内容。在这一点,并不打算为了超过从根本上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需要而过度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实际中如何利用配合附图进行的说明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几个方 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34] 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
[0035] 本实施方式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1具备:车辆面板2,其具有地板面板6以 及从地板面板的端部立起的侧方梁板7 ;地毯3,其具有铺设在地板面板上的地板部3a以及 从地板部的端部沿着侧方梁板立起的侧部3b ;以及前围侧装饰件4,其以从车厢内侧覆盖 侧部的方式安装于车辆面板(例如,参照图1?图3等)。并且,在上述侧方梁板7的上表面 部19与地毯3的侧部38之间设置有隔尚物20,在隔尚物设置有插入部23,该插入部23供 设置于前围侧装饰件4的插入爪10插入且限制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宽度方向P上的移动, 在地毯3的侧部3a设置有使插入部23以及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向内侧边缘部20a露出的 开口部24 (例如,参照图3等)。
[0036]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出上述插入部23形 成为在隔离物20的车辆前方端侧开口的缺口状的方式(例如,参照图8等)。
[0037]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出以下方式:上述插 入爪10在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曲面部13,在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 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12 (例如,参照图7等)。
[0038]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出以下方式:上述车 辆面板2具备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固定部27的仪表板26,该仪表板26划分出车厢与发 动机室,在前围侧装饰件4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插入孔28,固定部27借助前围侧装饰件 的从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到该插入孔28 (例如,参照图 5以及图10等)。
[0039]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出以下方式:在上述 前围侧装饰件4的背面侧设置有夹紧件(夹子)16,该夹紧件16借助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 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并卡合于形成在侧方梁板7的安装孔17 (例如,参照图5以及图6 (a)、图6 (b)等)。由此,夹紧件卡止于安装孔,从而前围侧装饰 件被安装于侧方梁板。
[0040] 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方法
[0041] 本实施方式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方法是前围侧装饰件4的安装方法,其中,车 辆面板2具有地板面板6以及从地板面板的端部立起的侧方梁板7,地毯3具有铺设在地 板面板上的地板部3a以及从地板部的端部沿着侧方梁板立起的侧部3b,该前围侧装饰件4 以覆盖侧部的端部的方式安装于车辆面板(例如,参照图1?图3等)。并且,在上述侧方梁 板7的上表面部19与地毯3的侧部3b之间设置有隔尚物20,在隔尚物设置有插入部23, 该插入部23供设置于前围侧装饰件4的插入爪10插入以限制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宽度方 向P上的移动,在地毯3的侧部3b设置有使插入部23以及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厢内侧边 缘部20a露出的开口部24 (例如,参照图3等)。并且,借助前围侧装饰件4的从车辆宽度 方向P的车厢内侧向车厢外侧的移动,插入爪10经由开口部24在隔离物的插入部的车厢 内侧边缘部20a的表面滑动并插入到插入部,并且,在车体面板2安装前围侧装饰件4 (例 如,参照图3等)。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方法例如能够应用在上述前围 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中说明的结构。
[004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 具体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0043] 实施例
[0044] 以下,使用附图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 示出右舵车的驾驶席侧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
[0045] ( 1)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的结构
[004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1具备以下所述的车辆面板2、 地毯3以及前围侧装饰件4。
[0047]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上述车辆面板2具有构成车辆地板面的金属制的地板面板 6以及从该地板面板6的车辆宽度方向P的端部立起的金属制的侧方梁板7。该侧方梁板 7具备内侧板7a和外侧板7b。在内侧板7a、外侧板7b的对接部位形成有向上方立起的凸 缘部8。在该凸缘部8安装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外露翻边饰条(车身内部被覆物)9 (也被 称作密封条。)。前围侧装饰件4的车厢外侧的端部压接于该外露翻边饰条9的上表面侧。
[0048] 如图1?图3所示,上述地毯3具有铺设在地板面板6上的地板部3a以及从该地 板部3a的车辆宽度方向P的端部沿着侧方梁板7立起的侧部3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 为上述地毯3,采用在表皮层的背面层叠有由无纺布构成的吸音层的地毯。此外,也可以在 上述地毯3的地板部3a与地板面板6之间夹装具有缓冲性的铺设材料。
[0049] 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上述前围侧装饰件4以覆盖地毯3的侧部3b的端部的方式 配置于落座于驾驶席的乘坐人员的脚下附近。该前围侧装饰件4为树脂制且具有挠性。
[0050] 如图6 (a)、图6 (b)所示,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4的背面,在车辆后方端侧形成有 插入爪10。如图7所示,该插入爪10具备从前围侧装饰件4的背面立起的横截面大致U字 状的立壁11。该立壁11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Q延伸的第1立壁11a和从该第1立壁11a 的车辆前后方向Q的端侧向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外侧延伸的第2立壁lib。在该第1立 壁11a的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12。并且,在第2立壁lib的 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倒圆角部亦即曲面部13。另外,在各立壁lla、llb连接有从前 围侧装饰件4的背面立起的加强肋。
[0051] 如图6(a)、图6(b)所示,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4的背面形成有多个(图中为2个) 夹紧件保持座15。在以上各夹紧件座15安装有树脂制的夹紧件16。该夹紧件16借助前 围侧装饰件4的从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并卡合于形成在侧 方梁板7的安装孔17 (参照图5)。
[0052] 如图2?图4所示,在上述侧方梁板7的上表面部19与地毯3的侧部3b之间配 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Q延伸的树脂制的隔离物20。该隔离物20以使用钉钉器钉卡钉21等 的方式安装于地毯3的侧部3b的背面,并载置于侧方梁板7的上表面部19。此外,隔离物 20具有地毯3的侧部3b的体积增大功能以及/或者衬管、线束等沿车辆前后方向Q延伸的 长条物22的容纳功能。
[0053]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上述隔离物20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插入部23,该插入 部23供前围侧装饰件4的插入爪10插入并限制前围侧装饰件4的车辆宽度方向P上的移 动。如图8所示,该插入部23形成为在隔离物20的车辆前方端侧开口的缺口状。此外,在 上述地毯3的侧部3b,在与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孔状的开口部24。插 入部23以及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的车厢内侧边缘部20a借助该开口部24向上方露出。
[0054] 如图5所示,上述车辆面板2具有划分出车厢与发动机室的金属制的仪表板26。 在该仪表板26设置有朝向车辆后方突出的轴状的固定部27 (例如螺柱等)。该固定部27 插入形成于前围侧装饰件4的车辆前方端侧的插入孔28。并且,通过将螺母体29螺合于固 定部27的顶端侧而将前围侧装饰件4安装于仪表板26。另外,在上述仪表板26与地毯3 之间夹装有具有隔音功能等的仪表板消声器40。
[0055] 如图10所示,上述插入孔28形成为固定部27借助前围侧装饰件4的从车辆宽度 方向P的车厢内侧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的形状。具体地,插入孔28在前围侧装饰件4 中横跨沿车辆宽度方向P延伸的面部41a以及从面部41a的一端侧向车辆后方延伸的面部 41b形成。
[0056] (2)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方法
[0057]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前围侧装饰件4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在车辆地面铺设地 毯3,并且在侧方梁板7的凸缘B安装外露翻边饰条9。从该状态,如图9所示,使前围侧装 饰件4对准安装位置并从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移动。于是,插入爪10 的曲面部13经由开口部24抵接于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的车厢内侧边缘部20a并在其表 面滑动。此时,车厢内侧边缘部20a借助插入爪10的按压向下方挠曲,插入爪10插入到插 入部23 (参照图3)。
[0058] 此外,如图10所示,借助上述前围侧装饰件4的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固定部27 插入到插入孔28,并且如图5所示,夹紧件16卡合于安装孔17,从而前围侧装饰件4被安 装于侧方梁板7。并且,将螺母体29螺合于固定部27,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4被安装于仪 表板26。
[0059] (3)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的作用
[0060] 接下来,对上述构成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1的作用进行说明。例如,即便使 用者进入车辆时误踢到前围侧装饰件4,插入爪10的平面部12也会稳固地卡止于隔离物 20的插入部23,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4的末端难以从车辆面板2脱落。
[0061] (4)实施例的效果
[0062]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1,在侧方梁板7的上表面部19与 地毯3的侧部3b之间设置有隔离物20,在隔离物20设置有供设于前围侧装饰件4的插入 爪10插入且限制前围侧装饰件4的车辆宽度方向P上的移动的插入部23,在地毯3的侧 部3b设置有使插入部23以及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的车厢内侧边缘部20a露出的开口部 24。这样,由于向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插入前围侧装饰件4的插入爪10而构成力承受构 造,因此,例如即使使用者进入车辆时误踢到前围侧装饰件4而从车辆宽度方向P对前围侧 装饰件4施加较强的负荷,插入爪10也会卡止于插入部23,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4的末端 难以从车辆面板2脱落。此外,若使前围侧装饰件4从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向车厢 外侧移动,则插入爪10经由开口部24在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的车向内侧边缘部20a的 表面滑动而顺畅地插入到插入部23,并且前围侧装饰件4被安装于车辆面板2。由此,提高 了前围侧装饰件4的组装作业性。
[0063]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插入部23形成为在隔离物20的车辆前方端侧开口的缺口 状。由此,当插入爪10在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的车厢内侧边缘部208的表面滑动时,隔 离物20的插入部23的车厢内侧边缘部20a容易向下方挠曲。由此,插入爪10更加顺畅地 插入到插入部23。
[006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插入爪10的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 有曲面部13,在车宽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12。由此,插入爪10的 曲面部13容易在隔离物20的插入部23的车厢内侧边缘部20a的表面滑动,插入爪10更 顺畅地插入到插入部23。此外,即使从车辆宽度方向P对前围侧装饰件4施加较强的负荷, 插入爪10的平面部12也会稳固地卡止于插入部23,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4的末端更难以 脱落。
[0065]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车辆面板2具备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固定部27的仪表板 26,该仪表板26划分出车厢与发动机室,在前围侧装饰件4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插入孔 28,固定部27借助前围侧装饰件4的从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 插入到该插入孔28。由此,若使前围侧装饰件4从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向车厢外侧 移动,则固定部27在不与前围侧装饰件4干涉的前提下插入到插入孔28。并且,固定部27 插入到插入孔28,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4被安装于仪表板26。
[0066] 与此相对,若要使前围侧装饰件向车辆前方移动而使固定部插入到插入孔,同时 使前围侧装饰件向车辆外侧移动而利用夹紧件等固定于侧方梁板,由于安装方向为双方向 (或双方向以上),因此需要使前围侧装饰件自身挠曲来进行安装,安装作业性较差。
[0067]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前围侧装饰件4的背面侧设置有夹紧件16,该夹紧件16借 助前围侧装饰件4的从车辆宽度方向P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并卡合于形 成在侧方梁板7的安装孔17。由此,夹紧件16卡止于安装孔17,从而使前围侧装饰件4被 安装于侧方梁板7。
[0068]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根据目的、用途形成在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后的实施例。即,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在隔离物20的车辆前方端侧 开口的缺口状的插入部23,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在隔离物20的车辆前方端 侧开口的孔状的插入部。此外,也可以是不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凹状的插入部。
[0069]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孔状的开口部24,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 开设于地毯3的端部的缺口状的开口部。
[0070]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在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曲面部13且在车厢 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12的插入爪10,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车厢外侧 的顶端角侧形成有平面部的插入爪或在车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曲面部的插入爪。
[0071]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将外露翻边饰条9安装于侧方梁板7之后安装前围侧装 饰件4,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将前围侧装饰件4安装于侧方梁板7之后安装外露 翻边饰条9。
[0072]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驾驶席侧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1,但并不局 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副驾驶席侧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或第二排、第三排等的后部 座椅侧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
[0073] 本实用新型除轿车、公共汽车、卡车等之外,也作为在列车、火车等铁道车辆、建筑 车辆、农业车辆、工业车辆等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所涉及的技术广泛应用。
[0074] 前述的例子仅以说明为目的,并不被解释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虽然列举了典 型实施方式的例子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叙述以及图示中使用的语句并非 限定性的语句,而应被理解为说明性以及例示性的语句。如在此详述那样,在本实用新型的 方式中,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者主旨的前提下在附带的实用新型授权权利要 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在此,虽然在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叙述中参考了特定的构造、材料以 及实施例,但并不打算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在此公开的内容,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附带的 实用新型授权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在功能方面等同的构造、方法及使用。
[〇〇75]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示 的范围进行各种变形或者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具备:车辆面板,其具有地板面板以及从该地板 面板的端部立起的侧方梁板;地毯,其具有铺设在上述地板面板上的地板部以及从该地板 部的端部沿着侧方梁板立起的侧部;以及前围侧装饰件,其以从车厢内侧覆盖上述侧部的 方式安装于上述车辆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侧方梁板的上表面部与上述地毯的上述侧部之间设置有隔离物, 在上述隔离物设置有插入部,该插入部供设置于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插入爪插入且限 制该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在上述地毯的上述侧部设置有使上述插入部以及上述隔离物的上述插入部的车厢内 侧边缘部露出的开口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插入部形成为在上述隔离物的车辆前方端侧开口的缺口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入爪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曲面部,在上述插入爪的 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辆面板具备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固定部的仪表板,该仪表板划分出车厢与发 动机室,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插入孔,上述固定部借助上述前围侧 装饰件的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到该插入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背面侧设置有夹紧件,该夹紧件借助该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 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插入并卡合于形成在上述侧方梁板的安装孔。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入爪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外侧的顶端角侧形成有曲面部,在上述插入爪的 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的顶端侧形成有平面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辆面板具备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固定部的仪表板,该仪表板划分出车厢与发 动机室,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车辆前方端侧形成有插入孔,上述固定部借助上述前围侧 装饰件的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至该插入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围侧装饰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前围侧装饰件的背面侧设置有夹紧件,该夹紧件借助该前围侧装饰件的从车辆 宽度方向的车厢内侧朝向车厢外侧的移动而插入并卡合于形成在上述侧方梁板的安装孔。
【文档编号】B60R13/02GK203888725SQ20142012883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松叶康友, 冈本贤治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