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纵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216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车顶纵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车顶纵梁,其包括:构造成组装在车辆的车顶上的支承构件;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一盖,第一盖包括固定至支承构件的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和由支承构件支承成可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和收缩的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以及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二盖,第二盖由支承构件支承成可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和收缩,第二盖包括组装至第一盖的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纵向方向端部部分,其中,第一盖的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第二盖的纵向方向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彼此共面。
【专利说明】车顶纵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基本上涉及一种车顶纵梁。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如JP2001-239892A (下文中被称作专利文献I)中所描述的,已知一种组装在车辆的车顶上表面上的车顶纵梁。专利文献I的已知的车顶纵梁包括布置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纵梁主体和组装至车顶纵梁主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帽。车顶纵梁主体和帽中的每一者都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帽形成为具有中空结构。在帽的后端部部分处设置有开口部。车顶纵梁主体的前端部部分从开口部插入到帽中。因此,车顶纵梁主体的前端部部分被帽覆盖。根据此构型,在车顶纵梁主体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和/或收缩的情况下,车顶纵梁主体的前端部可在帽中沿前后方向膨胀以及收缩。因此,限制车顶纵梁主体的前端部和帽的开口部以车顶纵梁主体的前端部变成相对于帽的开口部向后定位的方式沿车辆前后方向相互远离。即,限制在车顶纵梁主体与帽之间形成缝隙。
[0003]根据专利文献I的已知车顶纵梁,在车顶纵梁主体与帽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阶梯部。因此,有损车顶纵梁的外观。另外,在车辆行进时在车顶上或者上方产生的气流冲击或者撞击该阶梯部,由此,会产生风噪。
[0004]因此,需要一种不会受上述缺点影响的车顶纵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车顶纵梁包括: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造成组装在车辆的车顶的上表面上;第一盖,所述第一盖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盖包括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和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所述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固定至所述支承构件,所述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由所述支承构件支承成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膨胀和收缩;以及第二盖,所述第二盖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盖由所述支承构件支承成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膨胀和收缩,所述第二盖包括组装至所述第一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纵向方向端部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彼此共面。
[0006]该情况下,可以在第一盖的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以及第二盖的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形成彼此接合的配合部。
[0007]此外,在该情况下,所述配合部可以包括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盖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沿车辆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盖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相对于支承构件的第一盖的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被固定于支承构件。因此,在将第一盖组装于车顶时,只要使第一盖的端部(例如前端部)与车顶的端部(例如前端部)一致,则即便在第一盖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膨胀和收缩的情况下,第一盖的该端部的位置与车顶的该端部的位置之间的错位仍然较小。另外,第二盖的第一端部部分被组装于第一盖的第二端部部分,并且第一盖的第二端部部分以及第二盖被支承构件支承为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和收缩。在第一盖以及第二盖被固定于支承构件的情况下(即,无法进行膨胀和收缩的情况下),当第一盖以及第二盖欲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和收缩时,在第一盖以及第二盖中被固定于支承构件的部分会作用有过大的力,有可能导致第一盖以及第二盖破损。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盖的第二端部部分以及第二盖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和收缩,由所述膨胀和收缩而引起的力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盖以及第二盖。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盖以及第二盖发生破损。另外,也可以将第一盖以及第二盖形成为一体,但在该情况下,由于需要较大的模具,所以成本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将盖构件分为第一盖和第二盖。并且,构成为第一盖的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外表面与第二盖的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即,在第一盖与第二盖的边界部不会形成如以往的车顶纵梁那样的台阶。因此,相比以往能够提高车顶纵梁的外观品质,并且能够抑制风噪。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从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具体描述中,本公开的前述以及其它特点和特征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0010]图1为示出组装有根据文中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顶纵梁的车辆的车顶的示意图;
[0011]图2为车顶纵梁的分解立体图;
[0012]图3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定位部的仰视图;
[0013]图4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盖构件的定位部的、与车顶纵梁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且从后方观察的横截面图;
[0014]图5为盖构件的腿部的、与车顶纵梁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且从后方观察的横截面图;
[0015]图6为车顶纵梁附接至车顶的附接部的、与车顶纵梁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且从后方观察的横截面图;
[0016]图7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前盖的后端部部分的立体图;
[0017]图8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盖的前端部部分的立体图;
[0018]图9为沿车顶纵梁的纵向方向截取的横截面图,图9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处于锁定件插入凹进部中的状态的配合部;
[0019]图10为沿车顶纵梁的纵向方向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0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处于锁定件插入通孔中的状态的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将描述与文中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关的车顶纵梁10。首先,将描述组装有车顶纵梁10的车辆的车顶R的构型。车顶R包括主嵌板R1、侧嵌板R2以及内嵌板R3,主嵌板R1、侧嵌板R2以及内嵌板R3彼此进行结合,并且主嵌板R1、侧嵌板R2以及内嵌板R3中的每一者形成板状(参照图1和图6)。因为车顶R形成并且布置成以车顶R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中心左右对称,所以下文将描述车顶R右侧的部分,并且省略对车顶R左侧的部分的说明。主嵌板Rl形成为覆盖车厢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侧嵌板R2形成为覆盖车厢的右端部部分。在主嵌板Rl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右端部部分处设置有形成阶梯式构型的阶梯部R11。在阶梯部Rll的下端部处设置有凸缘部R12。阶梯部Rll和凸缘部R12中的每一者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主嵌板Rl的右端部部分向下弯曲,并且因此,形成阶梯部Rll和凸缘部R12中的每一者。在侧嵌板R2的左端部部分处设置有分别与阶梯部Rll和凸缘部Rl2相似的阶梯部R21和凸缘部R22。另外,内嵌板R3布置在主嵌板Rl和侧嵌板R2下面。凸缘部R12、凸缘部R22以及内嵌板R3以凸缘部R12、凸缘部R22和内嵌板R3彼此交叠的状态焊接至彼此,并且由此在车顶R的上表面处形成或者限定有凹槽部D。凹槽部D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向上开口。车顶纵梁10以凹槽部D由车顶纵梁10覆盖的方式安置在凹槽部D上面。
[0021]如图2中所示,车顶纵梁10包括支承构件20和盖构件50,支承构件20组装在凹槽部D上,盖构件50以支承构件20被盖构件50覆盖的方式安置在支承构件20上。支承构件20包括前支承构件30和后支承构件40,前支承构件30和后支承构件40中的每一者都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后支承构件40的前端部部分连接至前支承构件30的后端部部分,由此形成支承构件20。前支承构件30的沿纵向方向即较长方向的长度基本上等于后支承构件40沿纵向方向的长度。前支承构件30和后支承构件40中的每一者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条形的金属板而形成。
[0022]前支承构件30包括底板部31,底板部3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支承盖构件50的多个基部B设置在底板部31处。多个基部B布置成在多个基部B之间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有一段距离。每个基部B的上表面定位成稍高于底板部31的其它部分(即底板部31的未设置有基部B的部分)的上表面。在每一个基部B的中央部处设置有形成为从基部B的上表面至下表面穿过即穿透基部B的通孔H1。用于支承盖构件50的螺钉SCl插入或者螺旋连接在每一个通孔Hl中。另外,在底板部31的其他部分处设置有通孔H2和通孔H3,例如多个通孔H2和多个通孔H3。用于将支承构件20组装在车顶R上的螺钉SC2螺旋连接在通孔H2中。通孔H3用于减小支承构件20的重量。通孔H2和通孔H3中的每一者形成沿前后方向伸长的形状。另外,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在底板部31的前端部部分处设置有定位孔H4,盖构件50的突出部611d—一下文中将进行描述一插入定位孔H4。
[0023]另外,前支承构件30包括形成为从底板部31的右端部部分向上延伸的侧板部32和形成为从底板部31的左端部部分向上延伸的侧板部33(参照图2和图5)。在侧板部32的上端部处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4。在侧板部33的上端部处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5。凸缘部34的宽度(即,凸缘部34的沿与凸缘部34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大于凸缘部35的宽度。在凸缘部34的端部部分处在车辆外侧设置有多个锁定部ST,多个锁定部ST中的每一个锁定部保持盖构件50的突片部N。多个锁定部ST布置成在多个锁定部之间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有一段距离。每一个锁定部ST以凸缘34的右端部部分的一部分展开并且向上凸起的方式形成。
[0024]后支承构件40包括分别与底板部31、侧板部32、侧板部33、凸缘部34以及凸缘部35相似的底板部41、侧板部42、侧板部43、凸缘部44以及凸缘部45。锁定部ST设置在凸缘部44的右端部部分处。后支承构件40的前端部部分由螺钉紧固至前支承构件30的后端部部分。
[0025]盖构件50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盖构件50包括前盖60 (即第一盖)和后盖70 (即,第二盖)。前盖60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与后盖70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前盖60安置在支承构件20的前端部部分侧上面从而覆盖支承构件20的前端部部分侧。后盖70安置在支承构件20的后端部部分侧上面从而覆盖支承构件20的后端部部分侧。前盖60和后盖70中的每一者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形成。S卩,前盖60和后盖70中的每一者由合成树脂制成。前盖60比前支承构件30更长。前盖60形成为在向下方向和向后方向上开口,并且安置在为从前支承构件30的前端部到后支承构件40的前端部部分的部分上面。前盖60包括上壁部61,上壁部61形成板状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上壁部61稍弯曲从而朝向其前端部部分侧变低。另外,前盖60包括侧壁部62和侧壁部63,侧壁部62和侧壁部63中的每一者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侧壁部62的上端部部分连接至上壁部61的右端部部分。侧壁部62的下端部部分相对于侧壁部62的上端部部分定位在外侧(即,车顶R的右端部侧)。即,侧壁部62相对于上壁部61的上表面倾斜。另一方面,侧壁部63的上端部部分连接至上壁部61的左端部部分。侧壁部63与上壁部61的上表面基本上垂直。
[0026]确定盖构件50的前端部部分的沿前后方向相对于支承构件20的位置的定位部611设置在上壁部61的前端部部分的下表面(参照图4)。定位部611包括侧板部61 Ia和侧板部611b,侧板部611a和侧板部611b中的每一者形成为从上壁部6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定位部611还包括形成在侧板部611a的下端部部分与侧板部611b的下端部部分之间的底板部611c。另外,定位部611包括突出部611d,突出部611d从底板部611c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如图3中所示,当从下面进行观察时,突出部611d形成环形形状。突出部611d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与通孔H4——即,定位孔H4——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基本上相等。
[0027]如图5中所示,在上壁部61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分别由多个基部B支承的多个腿部F。多个腿部F布置成在多个腿部F之间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有一段距离。每一个腿部F包括一对底板部Fa、Fb,一对底板部Fa、Fb中的每一者形成与上壁部61平行的板的形状。底板部Fa布置在右侧并且底板部Fb布置在左侧。底板部Fa的左端面S2和底板部Fb的右端面SI彼此面对。即,在左端面S2与右端面SI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一个腿部F包括侧板部Fe、Fd,侧板部Fe、Fd中的每一者形成为从上壁部6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底板部Fa、Fb分别连接至侧板部Fe、Fd的下端部部分。
[0028]如图6中所示,上壁部61包括通孔H5,通孔H5形成为从上壁部61的上表面至下表面穿过上壁部61。通孔H5布置成在盖构件50组装在支承构件20上的状态下定位在支承构件20的通孔H2正上方(参照图2)。通孔H5被帽构件CP覆盖。可相对于上壁部61移开帽构件CP。
[0029]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唇缘构件L粘附于侧壁部62和侧壁部63中的每一者的内表面。唇缘构件L由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橡胶或者合成树脂的弹性或者弹力材料制成。唇缘构件L的下端部部分位于侧壁部62和侧壁部63中的每一者的下端面下面。另外,分别锁定在多个锁定部ST处的多个突片部N设置在侧壁部62的内侧表面处。
[0030]在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处设置有配合部64。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配合至配合部64,即与配合部64接合。如图7中所示,配合部64形成为从上壁部62的后端部部分和侧壁部62的后端部部分突出。配合部64的上表面形成为在后盖70与前盖60接合或者配合至前盖60的状态下与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下表面匹配。配合部64包括通孔H6 (B卩,第一限制部)、通孔H7 (即,第一限制部)以及凹进部641 (B卩,第二限制部)。通孔H6形成在配合部64的左端部部分处而从配合部64的上表面到下表面穿过配合部64。通孔H7形成在配合部64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而从配合部64的上表面到下表面穿过配合部64。凹进部641设置在通孔H6与通孔H7之间。凹进部641向上开口。
[0031]后盖70安置在后支承构件40的后端部部分上面从而覆盖后支承构件40的后端部部分。后盖70的构型与前盖60的构型基本上相同。后盖70包括上壁部71,上壁部71形成板状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上壁部71稍稍弯曲从而朝向其后端部部分侧变低。另外,后盖70包括侧壁部72和侧壁部73,侧壁部72和侧壁部73中的每一者都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侧壁部72的上端部部分连接至上壁部71的右端部部分。侧壁部72的下端部部分相对于侧壁部72的上端部部分定位在外侧(即,车顶R的右端部侧)。也就是说,侧壁部72相对于上壁部71的上表面倾斜。另一方面,侧壁部73的上端部部分连接至上壁部71的左端部部分。侧壁部73与上壁部71的上表面基本上垂直。即,后盖70形成为沿向前方向和向下方向开口。
[0032]另外,多个腿部F设置在上壁部71的下表面处。唇缘构件L粘附于侧壁部72和侧壁部73中的每一者的内表面。另外,多个突片部N布置在侧壁部72的内侧表面处。
[0033]配合部74布置在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处。配合部74配合至前盖60的配合部64,即与前盖60的配合部64接合。如图8中所示,配合部74形成在上壁部71的前端部部分处而从上壁部71的前端部部分的下表面向下突出。配合部74包括锁定件741 (即,第一限制部)、锁定件742 (即,第一限制部)以及锁定件743 (即,第二限制部),锁定件741、锁定件742以及锁定件743分别通过插入到前盖60的通孔H6、通孔H7以及凹进部641中进行配合。锁定件741、锁定件742以及锁定件743中的每一者都形成为板状。锁定件741设置在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左端部部分处。沿向前方向突出的突出部Pl设置在锁定件741的前表面的下端部部分处。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设置有两个突出部P1。锁定件742设置在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沿向前方向突出的突出部P2设置在锁定件742的前表面的下端部部分处。锁定件743设置在锁定件741与锁定件742之间。锁定件743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即锁定件743的厚度)等于凹进部641沿前后方向的宽度。
[0034]通过使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从上面更靠近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并且通过将锁定件741、锁定件742以及锁定件743分别插入到通孔H6、通孔H7以及凹进部641中,前盖60和后盖70彼此配合(参照图9和图10)。在锁定件741和锁定件742通过分别插入到通孔H6和通孔H7中进行配合的状态下,突出部Pl与通孔H6的前侧壁部——其为形成通孔H6的其中一个壁部——的下表面接触,并且,突出部P2与通孔H7的前侧壁部——其为形成通孔H7的其中一个壁部——的下表面接触。因此,限制后盖70相对于前盖60沿向上的方向一即,沿车辆高度方向——移动。另外,因为锁定件743的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即,锁定件743的厚度)等于凹进部641沿前后方向的宽度,所以限制后盖70相对于前盖60沿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即,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即,纵向方向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彼此共面。上述外表面对应于在车顶纵梁10组装在车顶R上的状态下从外部可看到的表面。
[0035]包括上述构型的盖构件50以支承构件20被盖构件50覆盖的方式安置在支承构件20上面。首先,将定位部611的突出部611d插入到通孔H4中。接下来,沿向下方向轻推侧壁部63和侧壁部73,并且因此,突片部N分别锁定在锁定部ST处。在此状态下,每一个腿部F的下表面与相应的基部B的上表面接触。如上所述,突出部611d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与通孔H4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基本上相等,并且因此,前盖60的前端部部分(定位部611)由支承构件20所支承从而不沿前后方向移动。S卩,前盖60的前端部部分(即,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固定至支承构件20。接下来,将螺母NTl插入到设置在底板部Fa与底板部Fb之间的间隙中(参照图5)。在螺母NTl的外周面处设置有凹槽NTa。底板部Fa的左端部部分和底板部Fb的右端部部分配合在凹槽NTa中。然后,将螺钉SCl从支承构件20下面插入到通孔Hl中,并且将螺钉SCl紧固至螺母NT1,即,与螺母NTl螺纹接合。因为底板部Fa的左端部部分和底板部Fb的右端部部分配合在凹槽NTa中,所以底板部Fa和底板部Fb不能相对于螺母NTl沿上下方向移动,但是,底板部Fa和底板部Fb可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即,限制盖构件50沿上下方向移动,但是,允许盖构件50的相对于定位部611定位在后侧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移动(膨胀和收缩,即缩短)。
[0036]将包括上述构型的车顶纵梁10组装在车顶R上,其中,在车顶纵梁10与车顶之间插入有间隔件SP,如下文中所描述(参照图6)。首先,将车顶纵梁10安装在凹槽部D上。然后,移开帽构件CP并且将螺钉SC2从通孔H5插入到盖构件50内侧。进一步地,将螺钉SC2插入到通孔H2中和间隔件SP中。螺母NT2被预先组装至内嵌板R3,并且将螺钉SC2螺旋连接到螺母NT2中。因为通孔H2形成为沿前后方向伸长,所以可以对车顶纵梁10相对于车顶R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例如,车顶纵梁10安置成使得车顶纵梁10的前端部的位置和车顶R的前端部的位置彼此匹配。然后,将帽构件CP附接至上壁部61和上壁部71。在车顶纵梁10组装在车顶R上的状态下,唇缘构件L的下端部部分夹在侧壁部62、侧壁部63、侧壁部72以及侧壁部73中的每一者的下端面与车顶R的上表面之间。因此,限制异物进入凹槽部D中。
[0037]根据包括上述构型的车顶纵梁10,决定前盖60的前端部部分相对于支承构件20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定位部611设置在前盖60的前端部部分处。因此,通过当车顶纵梁10组装在车顶R上时将前盖60的前端部与车顶R的前端部匹配,即便在盖构件50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膨胀或者收缩的情况下,前盖60的前端部的位置与车顶R的前端部的位置之差仍然很小。另外,因为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组装至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所以前盖60的相对于定位部611定位在后侧的部分和后盖70由支承构件20支承而可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可膨胀和收缩)。在前盖60和后盖70固定至支承构件20的情况下(即,在前盖60和后盖70不可膨胀或者收缩的情况下),当前盖60和后盖70倾向于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或者收缩时,过大的力分别作用于前盖60和后盖70的固定至支承构件20的部分。因此,前盖60和后盖70可能受损。根据此实施方式,前盖60的相对于定位部611定位在后侧的部分和后盖70可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可膨胀和收缩)。因此,归因于上述膨胀和收缩的力几乎不作用于前盖60和后盖70,即减小作用于前盖60和后盖70的力。因此,限制前盖60和后盖70受:损。如盖60和后盖70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但是,在此情形中,需要大尺寸的金属模具,这增大了成本。因此,在此实施方式中,盖构件50包括分开的盖,即前盖60和后盖70。另外,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外表面位于相同平面上,即,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彼此共面。即,防止在前盖60与后盖70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台阶。因此,改善了车顶纵梁10的外观品质,并且限制风噪的发生。
[0038]此公开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多种方式进行适当改变或者改型。
[0039]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前盖60和后盖70彼此配合,即,彼此接合,但是,前盖60和后盖70可以通过使用包括例如螺钉的紧固件彼此连接。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定位部611的突出部611d通过插入到通孔H4中进行配合,并且因此,前盖60由支承构件20支承从而不可相对于支承构件20沿前后方向移动。但是,可替代地,定位部611可以通过使用包括例如螺钉的紧固件紧固至支承构件20的前端部部分。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车顶纵梁10组装在车顶R的凹槽部D上。但是,车顶纵梁10可以组装在具有平面构型的车顶的上表面上。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前盖60的长度与后盖70的长度不同,但是,前盖60和后盖70的长度彼此可以相等。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前支承构件30的长度和后支承构件40的长度彼此相等,但是,前支承构件30的长度和后支承构件40的长度可以彼此不同。
[0040]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车顶纵梁10包括:支承构件20,支承构件20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造成组装在车辆的车顶R的上表面上;前盖60,前盖60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盖60包括固定至支承构件20的前端部部分和由支承构件20支承成可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以及收缩的后端部部分;以及后盖70,后盖70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后盖70由支承构件20支承成可沿车辆方向膨胀以及收缩,后盖70包括组装至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的前端部部分,其中,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彼此共面。前盖60的“前端部部分”(即,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不仅与前盖60的端部部分相对应,而且该“前端部部分”包括前盖60的位于前盖60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相对于前端部部分的中间部分侧的部分。即,前端部部分包括前盖60的在一定程度上更靠近前盖60的中间部分侧定位的部分。另外,“固定”包括前盖60的前端部部分被支承成不能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另外,“外表面”与在前盖60和后盖70以支承构件20被前盖60和后盖70所覆盖的方式安置在支承构件20上面的状态下从外面能够看到的表面一致。
[0041]根据前述实施方式,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设置有配合部64并且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设置有配合部74,并且配合部64和74彼此接合。
[0042]根据前述实施方式,配合部74包括:锁定件741和锁定件742,锁定件741和锁定件742限制后盖70相对于前盖60沿车辆高度方向移动;以及锁定件743,锁定件743限制后盖70相对于前盖60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配合部64包括:通孔H6和通孔H7,通孔H6和通孔H7限制后盖70相对于前盖60沿车辆高度方向移动;以及凹进部641,凹进部641限制后盖70相对于前盖60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
[0043]根据前述构型,前盖60相对于支承构件20的前端部部分固定至支承构件20。因此,通过当前盖60组装在车顶R上时将前盖60的端部(例如前端部)与车顶R的端部(例如前端部)匹配,即便在前盖60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膨胀或者收缩的情形中,前盖60的该端部的位置与车顶R的该端部的位置之间的差别或者缝隙仍然很小。另外,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组装至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并且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和后盖70由支承构件20支承成可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以及收缩。在前盖60和后盖70固定至支承构件20的情形中(即,在前盖60和后盖70不可膨胀或者收缩的情形中),当前盖60和后盖70倾向于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或者收缩时,过大的力作用于前盖60和后盖70的固定至支承构件20的部分。因此,前盖60和后盖70会受损。根据前述构型,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和后盖70可沿车辆前后方向膨胀以及收缩。因此,归因于上述膨胀以及收缩的力几乎不作用于前盖60和后盖70。因此,限制前盖60和后盖70受损。前盖60和后盖70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但是,在此情形中,需要大尺寸的金属模具,这增大成本。因此,根据上述构型,盖构件50包括分开的盖,即前盖60和后盖70。另外,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外表面位于相同平面上,即,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彼此共面。即,防止在前盖60与后盖70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台阶。因此,改善车顶纵梁10的外观品质,并且限制风噪的发生。
[0044]根据前述实施方式,前盖60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该长度与后盖70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
[0045]根据前述构型,前盖60的后端部部分和后盖70的前端部部分的位置可以布置成与例如车门的中柱的位置匹配。因此,改善车辆的审美品质或者设计性能。
[0046]在前述说明中,已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以及操作模式。但是,不应当将意于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理解为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应当被看作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由他人进行变形和改型或者采用等同物。因此,明确地期望,落入如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形、改型以及等同物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造成组装在车辆的车顶的上表面上; 第一盖,所述第一盖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盖包括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和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所述纵向方向第一端部部分固定至所述支承构件,所述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由所述支承构件支承成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膨胀和收缩;以及 第二盖,所述第二盖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盖由所述支承构件支承成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膨胀和收缩,所述第二盖包括组装至所述第一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纵向方向端部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端部部分的外表面彼此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纵梁,其中,所述第一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第二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盖的所述纵向方向端部部分中的每一者都设置有配合部,并且所述配合部彼此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纵梁,其中,每一个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盖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沿车辆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盖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纵梁,其中,所述第一盖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盖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盖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文档编号】B60R9/04GK203780615SQ201420143665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涩谷幸秀, 羽田真一, 谷口芳光, 柴田泰宏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