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281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包括:一固定架;一抬脚载体;连接于固定架与抬脚载体之间的一对连杆构件;设置于固定架的一驱动器;受动于驱动器而旋转的一螺杆;以及设置于二连杆构件之间的一螺套,螺套活动地与该螺杆螺接而能跟随该螺杆来回移动,螺套并选择性带动二连杆构件伸展和收合。本实用新型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的伸展和收合的动作速度快且不需设置减速齿轮组。
【专利说明】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抬脚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关于抬脚装置,特别是应用于车内的抬脚装置,以让乘客在乘坐时的双脚能舒适地被抬高至适当高度。
[0003]现有的抬脚装置包括固设于座椅底侧的固定架、供脚支撑的脚垫、连接于固定架与脚垫之间的连杆、固设于固定架并用以带动连杆的驱动马达以及设置于驱动马达与连杆之间的减速齿轮组,以在减速齿轮组的作用下,让驱动马达以适当的速度带动连杆,并经由连杆的动作而带动脚垫升起或收回,从而能在脚垫升起时据以支撑乘客的双脚。
[0004]但是,现有抬脚装置的升起和收回动作采用凸轮摆动式的动作方式,因此动作速度慢(约需30秒);再者,现有抬脚装置必须设置减速齿轮组,因此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也较为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通过驱动器、螺杆和螺套作用于固定架与二连杆构件之间,从而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伸展和收合动作。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通过螺杆带动螺套进而连动二连杆构件,可避免设置减速齿轮组,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包括:
[0009]一固定架;
[0010]一抬脚载体;
[0011]一对连杆构件,连接于该固定架与该抬脚载体之间;
[0012]—驱动器,设置于该固定架;
[0013]一螺杆,受动于该驱动器而旋转;以及
[0014]一螺套,设置于该对连杆构件之间,该螺套活动地与该螺杆螺接而能跟随该螺杆来回移动,该螺套并选择性带动该对连杆构件伸展和收合。
[0015]作为优选方案,该驱动器为一步进马达。
[0016]作为优选方案,该固定架连接有一第一支架,该驱动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
[0017]作为优选方案,该快速型抬脚装置包括一衔接梁,该衔接梁跨接于该对连杆构件之间,该螺套设置于该衔接梁。
[0018]作为优选方案,该衔接梁设有一第二支架,该螺套转动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架。
[0019]作为优选方案,该对连杆构件均包含具有两端的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第三连杆和一第四连杆,该第四连杆为弯曲状,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该固定架,该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该抬脚载体,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四连杆的两端之间,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一连杆的两端之间而形成一枢接处,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彼此枢接。
[0020]作为优选方案,该快速型抬脚装置包括一衔接梁,该衔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各该第一连杆的该另一端与该枢接处之间,该螺套则设于该衔接梁。
[0021]作为优选方案,该衔接梁设有一第二支架,该螺套转动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架。
[0022]作为优选方案,该抬脚载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抬脚面和一连接面,该连接面设置有一对连接架,该对连杆构件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架,该对连杆构件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于该对连接架。
[0023]作为优选方案,该螺杆的轴心线平行于该对连杆构件的伸展、收合方向。
[0024]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伸展和收合的动作速度快,且不需设置减速齿轮组,可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型抬脚装置于一视角时的收合状态立体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型抬脚装置依据图1的伸展状态立体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型抬脚装置于另一视角时的收合状态立体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型抬脚装置依据图3的伸展状态立体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型抬脚装置使用于车内的收合状态侧视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型抬脚装置依据图5的伸展状态侧视图。
[0031]【符号说明】
[0032]I...固定架
[0033]101…相对侧部
[0034]11…第一支架
[0035]2…连杆构件
[0036]21…第一连杆
[0037]211…枢接处
[0038]22…第二连杆
[0039]23…第三连杆
[0040]24…第四连杆
[0041]241…弯曲部
[0042]3…衔接梁
[0043]31…第二支架
[0044]4…驱动器
[0045]5…螺杆
[0046]6…螺套
[0047]7…抬脚载体
[0048]701…抬脚面
[0049]702…连接面[0050]71…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为使用于车内并固定于座椅底侧。如图广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抬脚装置包括:一固定架1、一对连杆构件2、一驱动器4、一螺杆5、一螺套6以及一抬脚载体7,较佳者还包括一衔接梁3,驱动器4则可为一步进马达。
[0053]固定架I两侧各具有一相对侧部101,且二相对侧部101之间的固定架I底侧还连接有一第一支架11,驱动器4则架设于第一支架11。
[0054]抬脚载体7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抬脚面701和一连接面702,抬脚面701用以接触并支撑人脚,连接面702则设置有一对连接架71。
[0055]请搭配参阅图6所示,各连杆构件2分别连接于固定架I的各相对侧部101与抬脚载体7的各连接架71之间。各连杆构件2均包含具有两端的一第一连杆21、一第二连杆
22、一第三连杆23和一第四连杆24。其中,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的一端分别枢接于相对侧部101的前、后位置,第三连杆23、第四连杆24的一端分别枢接于连接架71的前、后位置,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枢接于第四连杆24的两端之间,至于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则枢接于第一连杆21的两端之间而形成一枢接处211,且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24的另一端彼此枢 接;此外,第四连杆24具有一弯曲部241而形成两端均朝上弯曲的弯曲状,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并枢接于第四连杆24的另一端与弯曲部241之间且靠近于弯曲部 241。
[0056]螺套6设置于二连杆构件2之间,例如将螺套6可转动地架设于任一连杆构件2 (图中未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则在二连杆构件2之间连接有所述衔接梁3,衔接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各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与枢接处211之间,再搭配螺杆5的直线往复带动,以使二连杆构件2的动作为同心式动作,除了动作速度较快,更具有不易产生异音的功效。此外,衔接梁3还设有一第二支架31 (见图4),螺套6则可转动地架设于第二支架31。
[0057]螺杆5受到驱动器4的带动而旋转,且螺杆5螺接于螺套6,反过来说,螺套6可活动地被螺杆5所螺接,通过螺杆5的旋转,使螺套6能依据螺杆5的轴心线(图中未示)来回移动,进而带动二连杆构件2伸展(如图2、图4所示)或收合(如图1、图3所示),并因为螺杆5依据二连杆构件2的伸展、收合方向设置,也就是螺杆5的轴心线平行于二连杆构件2的伸展、收合方向,故能让螺套6顺势带动二连杆构件2动作。
[0058]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快速型抬脚装置通过固定架I固定于车内的任一座椅底侧(图中未示)。当有需要抬脚时,经由控制步进马达型式的驱动器4,以带动螺杆5旋转并因此而驱动螺套6前进或后退,使受到螺套6带动的二连杆构件2能迅速且精准地带动抬脚载体7移动至所需高度,从而支撑乘客的双脚,以让乘客在乘坐时的双脚能舒适地被抬高至所需的适当高度。
[0059]此外,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步进马达型式的驱动器4还具有多数个感应器(图中未示),通过这些感应器能控制抬脚载体7的来回移动范围;通过螺杆5带动螺套6前后移动,再以螺套6带动连杆构件2旋转的动作方式,使本实用新型抬脚装置在伸展(抬起)时为往前且朝上旋转,在收合时则为往后且朝下旋转。
[006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以下功效:通过驱动器4、螺杆5和螺套6作用于固定架I与二连杆构件2之间,从而能以较现有抬脚装置快超过一倍的速度(约仅需14秒)进行伸展和收合动作;通过使用螺杆5以及可被螺杆5带动的螺套6来带动二连杆构件2,因此不需设置减速齿轮组,结构趋于简单,相对使成本下降。
[00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固定架; 一抬脚载体; 一对连杆构件,连接于该固定架与该抬脚载体之间; 一驱动器,设置于该固定架; 一螺杆,受动于该驱动器而旋转;以及 一螺套,设置于该对连杆构件之间,该螺套活动地与该螺杆螺接而能跟随该螺杆来回移动,该螺套并选择性带动该对连杆构件伸展和收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为一步进马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连接有一第一支架,该驱动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快速型抬脚装置包括一衔接梁,该衔接梁跨接于该对连杆构件之间,该螺套设置于该衔接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梁设有一第二支架,该螺套转动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连杆构件均包含具有两端的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第三连杆和一第四连杆,该第四连杆为弯曲状,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该固定架,该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该抬脚载体,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四连杆的两端之间,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一连杆的两端之间而形成一枢接处,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彼此枢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快速型抬脚装置包括一衔接梁,该衔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各该第一连杆的该另一端与该枢接处之间,该螺套则设于该衔接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梁设有一第二支架,该螺套转动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抬脚载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抬脚面和一连接面,该连接面设置有一对连接架,该对连杆构件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架,该对连杆构件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于该对连接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的快速型抬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杆的轴心线平行于该对连杆构件的伸展、收合方向。
【文档编号】B60N2/44GK203780365SQ20142017445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郑仙权, 廖伟杰 申请人: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