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378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包括与轮毂相契合的胎体,其顶侧为带有防滑纹的胎冠、两侧为胎中、底侧为含有加强筋的胎座,胎体的内腔由2~10个弧形减震凹组成,相邻减震凹之间设有支撑带,胎中内部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散热孔。所述的胎体与轮毂相接处的表面设有防滑颗粒或防滑纹。本实用新型减小了轮胎的壁厚,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增大了轮胎内部面积,增大了轮胎的弹性,使轮胎能够承受来自外界各方面的震动以及压力;结合散热孔设计,使轮胎具有强散热、轻便、抗震、成本低等特点。胎中与胎冠连接使用帘布,与传统粘合剂粘结相比,更加牢固、耐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节能环保、防与轮毂打滑、寿命长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领域,涉及一种空心轮胎,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满足人们对车带不用充气、不怕扎带等需求,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免充气的空心轮胎。然而,目前市场上所售出的免充气空心轮胎胎体又重又厚,车辆运行起来比较笨重,费油费电、散热效果差,其抗震效果也远低于充气轮胎,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免充气空心轮胎的推广与使用。此外,在紧急刹车时,轮毂受到刹车的强制制动而停止转动,轮胎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即轮胎与轮毂之间发生打滑,极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强散热、抗震、防打滑的免充气空心轮胎。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包括与轮毂相契合的胎体,其顶侧为带有防滑纹的胎冠、两侧为胎中、底侧为含有加强筋的胎座,胎体的内腔由2?10个弧形减震凹组成,相邻减震凹之间设有支撑带,胎中内部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散热孔。
[0005]所述的胎体与轮毂相接处的表面设有防滑颗粒或防滑纹。
[0006]所述的胎座两侧的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
[0007]所述的胎冠与胎中的连接处设有帘布。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胎体内腔的弧形减震凹,减小了轮胎的壁厚,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增大了轮胎内部面积,增大了轮胎的弹性,相邻减震凹之间设有支撑带,有效防止轮胎因变薄而影响轮胎抗压性能,使轮胎能够承受来自外界各方面的震动以及压力;结合散热孔设计,使轮胎具有强散热、轻便、抗震、成本低等特点。胎中与胎冠连接使用帘布,与传统粘合剂粘结相比,更加牢固、耐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节能环保、防与轮毂打滑、寿命长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代表胎冠、2代表帘布、3代表胎中、4代表散热孔、5代表支撑带、6代表加强筋、7代表胎座、8代表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包括与轮毂相契合的胎体,其顶侧为带有防滑纹的胎冠I。胎体两侧为发泡聚氨酯材料的胎中3,其内部设有均匀排布与内腔相通的散热孔4,达到散热的目的。胎体的内腔由6个弧形减震凹组成,相邻减震凹之间设有支撑带5。胎体与轮毂相接处的表面设有防滑颗粒或防滑纹8。胎冠I与胎中3的连接处设有帘布2。胎体底侧为含有加强筋6的发泡聚氨酯材料的胎座7,胎座7两侧的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包括与轮毂相契合的胎体,其顶侧为带有防滑纹的胎冠(I)、两侧为胎中(3)、底侧为含有加强筋(6)的胎座(7),其特征在于:胎体的内腔由2?10个弧形减震凹组成,相邻减震凹之间设有支撑带(5),胎中(3)内部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散热孔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体与轮毂相接处的表面设有防滑颗粒或防滑纹(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座(7)两侧的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强散热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冠(I)与胎中⑶的连接处设有帘布⑵。
【文档编号】B60C9/18GK203818930SQ201420221072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杨根茂 申请人:河北超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