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118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其包括底座、靠背、头靠,其中,还包括拉手、挡杆、挡杆座、拉伸弹簧;拉手呈纵向设置的条形板状结构,上下可移动地贴服于头靠后表面的上部,下端的后表面设有倾斜的驱动面;靠背上部的中心区域设有纵向延伸的矩形孔;在靠背后表面的上部,矩形孔的两侧设有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多个定位槽;挡杆的两端分别嵌入矩形孔两侧的定位槽中;挡杆座呈板状,挡杆的中部固定于挡杆座的后表面上,拉伸弹簧直接或间接地设于挡杆和头靠之间;拉手的驱动面用于驱动挡杆脱离靠背的定位槽,拉伸弹簧则用于将挡杆紧密地嵌入定位槽。本实用新型可以轻松方便的调整头靠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儿童的需要。
【专利说明】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及汽车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0002]家用小型汽车日益普及,儿童乘坐汽车的时间、频次也在明显增加。由于儿童形体小、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安全意识差或者无安全意识等因素存在,儿童乘坐专为成年人设计的汽车座椅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专为儿童设计的汽车座椅应时而生,但是目前的儿童安全座椅一般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或者高度调整操作不方便、不人性化。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以解决现有座椅一般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或者高度调整操作不方便、不人性化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平放的底座、竖立的靠背、竖立的头靠,所述靠背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后部,所述头靠设于所述靠背上,其中,所述头靠上下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靠背前表面上部;上述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拉手、挡杆、挡杆座、拉伸弹簧;所述拉手呈纵向设置的条形板状结构,上下可移动地贴服于所述头靠后表面的上部,上端设有便于手拉的结构,下端的后表面设有倾斜的驱动面;所述靠背上部的中心区域设有纵向延伸的矩形孔;在所述靠背后表面的上部,所述矩形孔的两侧设有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多个定位槽;所述挡杆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矩形孔两侧的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挡杆座呈板状,所述挡杆的中部固定于所述挡杆座的后表面上,所述拉伸弹簧直接或间接地设于所述挡杆和头靠之间;所述拉手的驱动面用于驱动所述挡杆脱离所述靠背的定位槽,所述拉伸弹簧则用于将所述挡杆紧密地嵌入所述定位槽。
[0006]优选地,在上述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中,还包括固定板,所述拉手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头靠之间;所述拉手的上部设有一纵向的长孔,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通过一连接柱和所述头靠的后表面连接,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拉手的所述长孔,所述拉手的所述长孔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
[0007]优选地,在上述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中,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拉伸弹簧的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所述拉手下部的后表面;所述弹簧座的中心区域设有深孔,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所述深孔中;所述挡杆座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深孔与所述拉伸弹簧连接。
[0008]优选地,在上述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中,所述弹簧座的所述深孔的周围设有一环形的深槽,所述挡杆座的后表面设有一环形的圆筒凸起,所述圆筒凸起的中心设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伸入所述弹簧座的所述深孔中以与所述拉伸弹簧连接,所述圆筒凸起可滑动地插入所述深槽中。
[0009]优选地,在上述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中,所述挡杆座的后表面设有倾斜角度等于所述驱动面的从动面,所述从动面与所述驱动面之间可滑动接触,且所述从动面位于所述驱动面的上方,当所述拉手向上移动,所述驱动面在所述从动面下方随之向上移动,所述驱动面与所述从动面逐渐分离,所述挡杆座与所述头靠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挡杆脱离所述定位槽。
[0010]优选地,在上述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中,所述从动面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挡杆座前表面中心两侧靠近边缘的位置。
[0011]优选地,在上述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中,所述拉手的下部呈倒置的U形,所述拉手下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驱动面。
[0012]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拉手调整挡杆的位置,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轻松方便的调整头靠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儿童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沿其纵向中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头靠、拉手、固定板、挡杆座、弹簧座组合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所述组合沿其纵向中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靠背的后视、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8-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头靠的后视、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11-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拉手的后视、剖面示意图;
[0020]图13-1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固定板的后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15-1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弹簧座的后视、剖面示意图;
[0022]图17-1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挡杆座的后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包括底座1、靠背2、头靠3、拉手4、固定板5、弹簧座6、挡杆座7、挡杆8、弹簧9。
[0025]具体而言,底座I平放设置,其余的靠背2、头靠3、拉手4等基本为树立设置。靠背2的底部连接于底座I的后部,头靠3设于靠背2上。
[0026]再如图11-12所示,拉手4呈纵向设置的条形板状结构,上下可移动地贴服于头靠3后表面的上部,上端设有便于手拉的环形结构41,下端的后表面设有倾斜的驱动面43。优选地,如图8-10所示,头靠3的上部也有环形结构31,环形结构41、环形结构31基本对应,便于用户手握。
[0027]再如图5-7所示,靠背2上部的中心区域设有纵向延伸的矩形孔22 ;在靠背2后表面的上部,矩形孔22的两侧设有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多个定位槽21。挡杆8的两端分别嵌入矩形孔22两侧的定位槽21中。挡杆8位于不同的定位槽21中,代表头靠3处于不同的高度。
[0028]再如图17-18所示,挡杆座7呈板状,挡杆8的中部固定于挡杆座7的后表面上,例如挡杆座7的后表面中部设有水平的长槽72,挡杆8插入其中,,然后可以用螺钉等穿过挡杆8之后拧入孔71中,借此将挡杆8固定于挡杆座7。拉伸弹簧9通过弹簧座6设于挡杆8和头靠3之间,以向挡杆8施加一个拉紧挡杆8的力。
[0029]在应用时,拉手4的驱动面43用于驱动挡杆8脱离靠背2的定位槽21,拉伸弹簧9则用于将挡杆8紧密地嵌入定位槽21。当驱动面43上移时,其驱动挡杆座7远离头靠。
[0030]优选地,拉手4位于固定板5和头靠3之间。如图11-12,拉手4的上部设有一纵向的长孔42。如图3、图13-14所示,固定板5上设有一通孔51,连接柱504穿过该通孔51、拉手4的长孔42之后和头靠3后表面的固定孔32连接,拉手4的长孔42的宽度大于连接柱504的外径,这样拉手4的长孔42在套在连接柱504之后,可以自由地上下移动。
[0031]在拉伸弹簧9和挡杆座7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拉伸弹簧9的弹簧座6,弹簧座6固定于拉手4下部的后表面。再如图15-16所示,弹簧座6的上下两端设有通孔62,螺钉穿过该通孔62之后拧入头靠3后表面的螺孔34中,从而将弹簧座6固定于头靠3上。弹簧座6的中心区域设有深孔61,拉伸弹簧9位于深孔61中;挡杆座7的柱形凸起74位于深孔61与拉伸弹簧9连接。
[0032]优选地,弹簧座6的深孔61的周围设有一环形的深槽63,深槽63后部的延伸部分插入头靠3的通孔33中。挡杆座7的后表面设有一环形的圆筒凸起73,圆筒凸起73的中心设有柱形凸起74,柱形凸起74伸入弹簧座6的深孔61中以与拉伸弹簧9连接,圆筒凸起73可滑动地插入深槽63中,具有准确定位、导向的作用。
[0033]如图18所示,挡杆座7的后表面设有倾斜角度等于驱动面43的从动面75,从动面75与驱动面43之间可滑动接触,且从动面75位于驱动面43的上方,当拉手4向上移动,驱动面43在从动面75下方随之向上移动,驱动面43与从动面75逐渐分离,挡杆座7与头靠3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挡杆8脱离定位槽21,随着拉手4、头靠3的上移,挡杆8上移。
[0034]优选地,从动面75为两个,分别位于挡杆座7前表面中心两侧靠近边缘的位置。拉手4的下部呈倒置的U形,拉手4下部的两侧均设有驱动面43。拉手4的下端跨过挡杆座的圆筒凸起73,与圆筒凸起73两侧的从动面75接触。
[0035]应用本优选实施例时,当需要调整头靠3的高度,手握拉手4的环形结构41,向上拉,驱动面43向上,从动面75被向外挤压,挡杆座7向远离弹簧座6的后方移动,挡杆8脱离定位槽21,此时,拉手4和头靠3可以随意移动,当移动至合适高度时,松开拉手4,在拉伸弹簧9的拉力作用下,挡杆座7复位,挡杆8再次嵌入一定位槽21中。
[00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快捷的调整头靠的高度,适合不同儿童的身高。
[0037]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ο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平放的底座、竖立的靠背、竖立的头靠,所述靠背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后部,所述头靠设于所述靠背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的J L童安全座椅还包括拉手、挡杆、挡杆座、拉伸弹簧; 所述拉手呈纵向设置的条形板状结构,上下可移动地贴服于所述头靠后表面的上部,上端设有便于手拉的结构,下端的后表面设有倾斜的驱动面; 所述靠背上部的中心区域设有纵向延伸的矩形孔;在所述靠背后表面的上部,所述矩形孔的两侧设有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多个定位槽;所述挡杆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矩形孔两侧的所述定位槽中; 所述挡杆座呈板状,所述挡杆的中部固定于所述挡杆座的后表面上,所述拉伸弹簧直接或间接地设于所述挡杆和头靠之间; 所述拉手的驱动面用于驱动所述挡杆脱离所述靠背的定位槽,所述拉伸弹簧则用于将所述挡杆紧密地嵌入所述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拉手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头靠之间; 所述拉手的上部设有一纵向的长孔,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通过一连接柱和所述头靠的后表面连接,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拉手的所述长孔,所述拉手的所述长孔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拉伸弹簧的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所述拉手下部的后表面; 所述弹簧座的中心区域设有深孔,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所述深孔中;所述挡杆座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深孔与所述拉伸弹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的所述深孔的周围设有一环形的深槽,所述挡杆座的后表面设有一环形的圆筒凸起,所述圆筒凸起的中心设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伸入所述弹簧座的所述深孔中以与所述拉伸弹簧连接,所述圆筒凸起可滑动地插入所述深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座的后表面设有倾斜角度等于所述驱动面的从动面,所述从动面与所述驱动面之间可滑动接触,且所述从动面位于所述驱动面的上方,当所述拉手向上移动,所述驱动面在所述从动面下方随之向上移动,所述驱动面与所述从动面逐渐分离,所述挡杆座与所述头靠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挡杆脱离所述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面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挡杆座前表面中心两侧靠近边缘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的下部呈倒置的U形,所述拉手下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驱动面。
【文档编号】B60N2/48GK204109835SQ20142055848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章正陆 申请人:章正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