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车前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19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车前扶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车前扶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包括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和扶手段,所述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分别连接在扶手段两端,所述第一固连端通过第一鹅颈段连接扶手段,所述第二固连端通过第二鹅颈段连接扶手段,所述扶手段包括四条直边,相邻两条直边之间圆弧过度,相邻两条直边构成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为扁平的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车前扶手,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安装后牢固性好,该扶手设置由多段直边构成,且相邻直边之间圆弧过度,利于在不同条件下从不同方向使用,并且具有好的手感。
【专利说明】一种重型车前扶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型车前扶手。

【背景技术】
[0002]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为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进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质量,决定着汽车的使用寿命。
[0003]在重型车领域,所用的扶手都是具有一定的圆弧度,但扶手安装后的走向基本都是在一个方向上,一般都是水平或垂直方向,扶手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时,不能从各个方向便于手扶,而且传统的扶手设计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车前扶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重型车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和扶手段,所述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分别连接在扶手段两端,所述第一固连端通过第一鹅颈段连接扶手段,所述第二固连端通过第二鹅颈段连接扶手段,所述扶手段包括四条直边,相邻两条直边之间圆弧过度,相邻两条直边构成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为扁平的中空结构,固连端为扁平状便于通过紧固件安装扶手,设置成中空结构的扁平状可使固连端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紧固件安装时,固连端可以发生适度的形变,可使紧固件旋的更紧,而且螺帽还能凹进去。
[0007]所述扶手段由钢管弯制而成,该结构的扶手不仅重量轻巧,而且具有塑料扶手无法相比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钢管内还可充满填充物,以实现减震的目的。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车前扶手,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安装后牢固性好,该扶手设置由多段直边构成,且相邻直边之间圆弧过度,利于在不同条件下从不同方向使用,并且具有好的手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3所示,一种重型车前扶手,包括第一固连端1、第二固连端3和扶手段2,第一固连端1、第二固连端3分别连接在扶手段2两端,第一固连端I通过第一鹅颈段4连接扶手段2,第二固连端3通过第二鹅颈段5连接扶手段2,扶手段2包括至少四条直边,相邻两条直边之间圆弧过度,相邻两条直边构成的夹角均为钝角,第一固连端1、第二固连端3为扁平的中空结构。
[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型车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和扶手段,所述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分别连接在扶手段两端,所述第一固连端通过第一鹅颈段连接扶手段,所述第二固连端通过第二鹅颈段连接扶手段,所述扶手段包括四条直边,相邻两条直边之间圆弧过度,相邻两条直边构成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一固连端、第二固连端为扁平的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前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段由钢管弯制而成。
【文档编号】B60N3/02GK204210346SQ20142060990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陈昌志, 蒋涛, 张栋平, 陈昌义, 陈文慧 申请人: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