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和棒球锁的防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980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和棒球锁的防撬方法与流程
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和棒球锁的防撬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锁具,特别是涉及汽车方向盘防盗锁,尤其是涉及汽车方向盘防盗棒球锁。

背景技术:
汽车方向盘防盗锁包括棒球锁,参见图25和图26,棒球锁包括设有腰形锁孔11的锁管10、锁栓板20、前支架和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又包括锁头、锁芯、弹性元件、棘爪和棘轮,该锁栓板20中部设有卡住汽车方向盘外圈9的锁钩21,锁栓板20的前后两端均被折弯成第一竖立部22和第二竖立部23,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和第二竖立部23能转动地设置在锁管10内,前支架设置在锁管10前端,锁头设置在前支架上,锁芯设置在锁头内,弹性元件和棘爪设置在锁头上,受锁芯控制,棘轮能转动地设置在锁管10前端,能被受锁芯控制的棘爪锁住,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棘轮上,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能转动地设置在锁管10后端,锁栓板20能随棘轮转动,也随棘轮受棘爪锁住。该现有技术棒球锁的不足之处是,因为锁栓板20不能采用太厚的金属材料制作,否则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和第二竖立部23很难折弯过来,这样一来,当棒球锁将汽车方向盘外圈9锁住时,盗窃者很容易用工具从图26的缝隙I中伸进,将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撬弯后,使棘轮与棘爪分离,从而将棒球锁从汽车方向盘外圈9上拿走后盗窃汽车;或者是,盗窃者很容易用工具从图26的缝隙I中伸进并敲击锁头底部,使锁头从前支架退出,造成棘轮与棘爪分离,从而将棒球锁从汽车方向盘外圈9上拿走后盗窃汽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棒球锁的防撬方法,以及按照该方法制造的一种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采用该棒球锁的防撬方法和使用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可以防止盗窃者将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撬弯和防止盗窃者将锁止元件从前支架退出,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包括设有锁孔的锁管、锁栓板、设有第一中心通孔的前支架和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又包括锁头、锁芯、弹性元件、棘爪和棘轮;所述锁栓板中部设有卡住汽车方向盘外圈的锁钩,锁栓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竖立部和第二竖立部;所述锁头设有相互连通的锁芯安装孔和棘爪安装孔;所述前支架设置在所述锁管前端,所述锁头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锁头的锁芯安装孔内,所述弹性元件和棘爪设置在所述锁头的棘爪安装孔内,所述棘爪受所述锁芯控制,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棘爪复位,所述棘轮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前端,能被受所述锁芯控制的棘爪锁住,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固定在所述棘轮上,所述锁栓板的第二竖立部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后端,所述锁栓板能随所述棘轮转动,也随所述棘轮受所述棘爪锁住;所述棒球锁还包括设有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的防撬结构,该防撬结构采用紧固件与所述锁止元件的锁头或棘轮相连接地设置在所述锁管前端并位于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内侧。所述紧固件是第一螺母;所述棘轮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设有第三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固定在所述棘轮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该第一凸圆柱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螺母适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锁头从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第三中心通孔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之棘爪安装孔内的棘爪端位于所述棘轮的内腔内,所述锁头的第一凸圆柱(36)从所述棘轮的第二中心通孔穿越,所述第一螺母拧紧在所述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一外螺纹上,该第一螺母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一螺母,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紧固件是第一螺丝;所述棘轮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设有第三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固定在所述棘轮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该第一凸圆柱的端面往里设有与第一螺丝适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锁头从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第三中心通孔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之棘爪安装孔内的棘爪端位于所述棘轮的内腔内,所述锁头的第一凸圆柱位于所述棘轮的第二中心通孔内,所述第一螺丝拧紧在所述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一内螺纹内,该第一螺丝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一螺丝,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紧固件是第二卡环;所述棘轮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设有第三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固定在所述棘轮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该第一凸圆柱上设有一圈第二凹槽;所述锁头从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第三中心通孔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之棘爪安装孔内的棘爪端位于所述棘轮的内腔内,所述锁头的第一凸圆柱从所述棘轮的第二中心通孔穿越,其上的第二凹槽位于所述棘轮之底部的外面,所述第二卡环卡在所述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二凹槽内,该第二卡环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卡环,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紧固件是第二销钉;所述棘轮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设有第三中心通孔,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固定在所述棘轮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该第一凸圆柱上设有第二孔位;所述锁头从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第三中心通孔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之棘爪安装孔内的棘爪端位于所述棘轮的内腔内,所述锁头的第一凸圆柱从所述棘轮的第二中心通孔穿越,其上的第二孔位位于所述棘轮之底部的外面,所述第二销钉固定在所述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二孔位内,该第二销钉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锁头之第一凸圆柱的第二孔位和第二销钉,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前支架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九通孔;所述锁头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九通孔同等数量的第一凸块和一个第二凸块,各第一凸块上均设有第九内螺纹,所述棘爪安装孔设置在所述锁头的第二凸块上,所述锁头后端还设有与所述锁芯安装孔同一中心轴线的棘轮容腔,该棘轮容腔与所述锁芯安装孔和棘爪安装孔相连通;所述棘轮是外棘轮,包括前端的外棘齿部和后端的固定安装部;所述前支架固定在所述锁管前端,借助各第九螺丝穿过各第九通孔并拧入到各自对应的第九内螺纹内,所述锁头后端面固定在所述前支架上,以阻挡所述锁头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的各第九通孔、所述锁头的各第一凸块上的第九内螺纹和各第九螺丝,以及它们的固定位置关系就构成了阻挡所述锁头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的锁头限位结构;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设有第三中心通孔;所述棘轮的外棘齿部位于所述锁头的棘轮容腔内,所述棘轮的固定安装部穿越所述前支架的第一中心通孔和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第三中心通孔后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前支架和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内侧,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紧固件是第二螺母;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二凸圆柱,该第二凸圆柱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螺母适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母拧紧在所述棘轮之第二凸圆柱的第二外螺纹上,该第二螺母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之第二凸圆柱的第二外螺纹和第二螺母,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紧固件是第二螺丝;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后端面往里设有与第二螺丝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螺丝拧紧在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第二内螺纹内,该第二螺丝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第二内螺纹和第二螺丝,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紧固件是第三卡环;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后端设有一圈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卡环卡在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第三凹槽内,该第三卡环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第三凹槽和第三卡环,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所述紧固件是第三销钉;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后端设有第三孔位;所述第三销钉固定在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第三孔位内,该第三销钉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之固定安装部的第三孔位和第三销钉,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得到实施:一种棒球锁的防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设有锁孔的锁管、设有第一中心通孔的前支架、锁栓板、锁头、锁芯、弹性元件、棘爪和棘轮按照以下连接关系连接起来;所述锁栓板中部设有卡住汽车方向盘外圈的锁钩,该锁栓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竖立部和第二竖立部;所述锁头设有相互连通的锁芯安装孔和棘爪安装孔;所述前支架设置在所述锁管前端,所述锁头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锁头的锁芯安装孔内,所述弹性元件和棘爪设置在所述锁头的棘爪安装孔内,所述棘爪受所述锁芯控制,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棘爪复位,所述棘轮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前端,能被受所述锁芯控制的棘爪锁住,所述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固定在所述棘轮上,所述锁栓板的第二竖立部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后端,所述锁栓板能随所述棘轮转动,也随所述棘轮受所述棘爪锁住;其中所述锁头、锁芯、弹性元件、棘爪和棘轮为锁止元件;在所述锁管前端并位于所述锁栓板之第一竖立部的内侧设置防撬结构,该防撬结构是采用紧固件与锁止元件的锁头或棘轮相连接,以阻挡在撬锁时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和棒球锁的防撬方法之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有阻挡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的防撬结构,这样当棒球锁将汽车方向盘外圈锁住时,就可以防止盗窃者将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撬弯和防止盗窃者将锁止元件的锁头从前支架退出,棘轮与棘爪不会分离;因此本发明棒球锁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实施例一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细实线A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一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4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一之锁头和棘爪装配在一起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5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一之棘轮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6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二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细实线B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三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细实线C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所述棒球锁一种实施例之锁头、棘爪和第二卡环装配在一起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11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四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细实线D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所述棒球锁另一种实施例之锁头、锁芯、棘爪和第二销钉装配在一起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14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五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细实线E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16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五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17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五之锁头、弹性元件和棘爪还没有装配时位置关系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18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五之棘轮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19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六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中的第二螺丝还未拧进去;图20是图19所示细实线F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中的第二螺丝还未拧进去;图21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七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细实线G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23是所述棒球锁实施例八的正投影主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图24是图23所示细实线H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25是所述棒球锁之锁栓板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26是所述棒球锁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上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26,一种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包括设有锁孔11的锁管10、锁栓板20、设有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前支架81和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又包括锁头30、锁芯40、弹性元件50、棘爪60和棘轮70;所述锁栓板20中部设有卡住汽车方向盘外圈的锁钩21,锁栓板2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竖立部22和第二竖立部23,所述锁头30设有相互连通的锁芯安装孔31和棘爪安装孔32;所述前支架81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锁头30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上,所述锁芯40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锁芯安装孔31内,所述弹性元件50和棘爪60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棘爪安装孔32内,所述棘爪60受所述锁芯40控制,所述弹性元件50使所述棘爪60复位,所述棘轮70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能被受所述锁芯40控制的棘爪60锁住,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上,所述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后端,所述锁栓板20能随所述棘轮70转动,也随所述棘轮70受所述棘爪60锁住;所述棒球锁还包括设有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的防撬结构,该防撬结构采用紧固件与所述锁止元件的锁头30或棘轮70相连接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并位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侧。所述紧固件包括螺丝、螺母、销钉或卡环。参见图1、图3、图6、图8、图11、图14、图16、图19、图21、图23和图26,标号为90的是钥匙,标号为91的是后支架,标号为92的是手柄;后支架91固定在所述锁管10后端,所述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固定在手柄92的前端,手柄92前端能转动地设置在后支架91上,这样就使所述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后端,而且在没有锁住的状态下,只需要转动手柄92,就可使所述锁栓板20跟着转动。锁管10上的锁孔11一般设计成腰形锁孔。所述弹性元件50包括弹簧。参见图1至图24,所述棒球锁还包括设有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的锁头限位结构,该锁头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并位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外侧。参见图1至图7,所述前支架81呈凸形,包括前端的第一突部811和后端的第一底部812,第一中心通孔813贯穿所述第一突部811和第一底部812;所述锁头30前端设有一圈第一限位台阶39;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底部812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朝向所述锁管10前端的出口,所述锁头30后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内,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突部811的端面顶在所述锁头30的第一限位台阶39上,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和所述锁头30的第一限位台阶39,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锁头限位结构。参见图8和图9,所述棒球锁还包括第一卡环82;所述前支架81呈凸形,包括前端的第一突部811和后端的第一底部812,第一中心通孔813贯穿所述第一突部811和第一底部812;所述锁头30前端设有一圈第一凹槽38;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底部812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朝向所述锁管10前端的出口,所述第一卡环82卡在所述锁头30的第一凹槽38内,所述锁头30后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内,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突部811的端面顶在位于所述锁头30之第一凹槽38内的第一卡环82上,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锁头30的第一凹槽38和第一卡环82,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锁头限位结构。参见图11和图12,所述棒球锁还包括第一销钉83;所述前支架81呈凸形,包括前端的第一突部811和后端的第一底部812,第一中心通孔813贯穿所述第一突部811和第一底部812,所述第一突部811上设有第一孔位8111;所述锁头30上设有第二孔位37;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底部812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朝向所述锁管10前端的出口,所述锁头30后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内,所述第一突部811的第一孔位8111和所述锁头30的第二孔位37对齐,所述第一销钉83固定在所述第一突部811的第一孔位8111和所述锁头30的第二孔位37内,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突部811的第一孔位8111、锁头30的第二孔位37和第一销钉83,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锁头限位结构。参见图14至图24,所述前支架81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九通孔819;所述锁头30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九通孔819同等数量的第一凸块35和一个第二凸块34,各第一凸块35上均设有第九内螺纹351,所述棘爪安装孔32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第二凸块34上,所述锁头30后端还设有与所述锁芯安装孔31同一中心轴线的棘轮容腔33,该棘轮容腔33与所述锁芯安装孔31和棘爪安装孔32相连通;所述棘轮70是外棘轮,包括前端的外棘齿部78和后端的固定安装部76,一般地该外棘轮70还包括中间的圆柱部77,所述棘轮70之圆柱部77的直径大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所述前支架81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借助各第九螺丝99穿过各第九通孔819并拧入到各自对应的第九内螺纹351内,所述锁头30后端面固定在所述前支架81上,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的各第九通孔819、所述锁头30的各第一凸块35上的第九内螺纹351和各第九螺丝99,以及它们的固定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锁头限位结构;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设有第三中心通孔222;所述棘轮70的外棘齿部78位于所述锁头30的棘轮容腔33内,所述棘轮70的固定安装部76穿越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和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第三中心通孔222后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前支架和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侧,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外棘轮70一般还包括中间的圆柱部77,所述棘轮70之圆柱部77的直径大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此时所述棘轮70之外棘齿部78的直径不作特殊要求,可以大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当然,外棘轮70也可以没有中间的圆柱部77,此时所述棘轮70之外棘齿部78的直径必须大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参见图1至图25,一种棒球锁的防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设有锁孔11的锁管10、设有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前支架81、锁栓板20、锁头30、锁芯40、弹性元件50、棘爪60和棘轮70按照以下连接关系连接起来;所述锁栓板20中部设有卡住汽车方向盘外圈的锁钩21,该锁栓板2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竖立部22和第二竖立部23;所述锁头30设有相互连通的锁芯安装孔31和棘爪安装孔32;所述前支架81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锁头30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上,所述锁芯40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锁芯安装孔31内,所述弹性元件50和棘爪60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棘爪安装孔32内,所述棘爪60受所述锁芯40控制,所述弹性元件50使所述棘爪60复位,所述棘轮70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能被受所述锁芯40控制的棘爪60锁住,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上,所述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后端,所述锁栓板20能随所述棘轮70转动,也随所述棘轮70受所述棘爪60锁住;其中所述锁头30、锁芯40、弹性元件50、棘爪60和棘轮70为锁止元件;在所述锁管10前端并位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侧设置防撬结构,该防撬结构是采用紧固件与锁止元件的锁头30或棘轮70相连接,以阻挡在撬锁时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紧固件包括螺丝、螺母、销钉或卡环。该防撬结构可采用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防撬结构。在所述锁管10前端并位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外侧还设置锁头限位结构,以阻挡在撬锁时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该锁头限位结构可采用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锁头限位结构。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图25和图26,一种设有防撬结构的棒球锁,包括设有锁孔11的锁管10、锁栓板20、设有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前支架81和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又包括锁头30、锁芯40、弹性元件50、棘爪60和棘轮70;所述锁栓板20中部设有卡住汽车方向盘外圈9的锁钩21,锁栓板2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竖立部22和第二竖立部23,所述锁头30设有相互连通的锁芯安装孔31和棘爪安装孔32;所述前支架81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一般将前支架81焊接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锁头30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上,所述锁芯40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锁芯安装孔31内,所述弹性元件50和棘爪60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棘爪安装孔32内,所述棘爪60受所述锁芯40控制,所述弹性元件50使所述棘爪60复位,所述棘轮70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能被受所述锁芯40控制的棘爪60锁住,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上,所述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后端,所述锁栓板20能随所述棘轮70转动,也随所述棘轮70受所述棘爪60锁住;所述前支架81呈凸形,包括前端的第一突部811和后端的第一底部812,所述第一中心通孔813贯穿第一突部811和第一底部812;所述锁头30前端设有一圈第一限位台阶39;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底部812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朝向所述锁管10前端的出口,所述锁头30后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内,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突部811的端面顶在所述锁头30的第一限位台阶39上,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和所述锁头30的第一限位台阶39,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的锁头限位结构;所述棒球锁还包括设有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的防撬结构,该防撬结构采用紧固件与所述锁止元件的锁头30相连接地设置在所述锁管10前端并位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侧。所述紧固件是第一螺母84;所述棘轮70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79;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设有第三中心通孔222,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一般采用两枚螺丝93分别穿越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两个通孔221后拧入到棘轮70之两个凸耳71上的内螺纹孔711内就可将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30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36,该第一凸圆柱36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螺母84适配的第一外螺纹361;所述锁头30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第三中心通孔222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30之棘爪安装孔32内的棘爪60端位于所述棘轮70的内腔内,所述锁头30的第一凸圆柱36从所述棘轮70的第二中心通孔79穿越,所述第一螺母84拧紧在所述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一外螺纹361上,该第一螺母84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70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79、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一外螺纹361和第一螺母84,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在实施例一中也可以不用设置锁头限位结构,但是防撬结构是必须设置的。实施例二:参见图5至图7和图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的防撬结构不同,具体如下:所述紧固件是第一螺丝85;所述棘轮70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79;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设有第三中心通孔222,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一般也采用两枚螺丝93分别穿越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两个通孔221后拧入到棘轮70之两个凸耳71上的内螺纹孔711内就可将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30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36,该第一凸圆柱36的端面往里设有与第一螺丝85适配的第一内螺纹362;所述锁头30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第三中心通孔222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30之棘爪安装孔32内的棘爪60端位于所述棘轮70的内腔内,所述锁头30的第一凸圆柱36位于所述棘轮70的第二中心通孔79内,所述第一螺丝85拧紧在所述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一内螺纹362内,该第一螺丝85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70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79、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一内螺纹362和第一螺丝85,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在实施例二中也可以不用设置锁头限位结构,但是防撬结构也是必须设置的。实施例三:参见图5、图8、图9和图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防撬结构和锁头限位结构不同,具体如下:参见图8和图9,所述棒球锁还包括前支架81和第一卡环82;所述前支架81呈凸形,包括前端的第一突部811和后端的第一底部812,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突部811和第一底部812的第一中心通孔813;所述锁头30前端设有一圈第一凹槽38;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底部812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朝向所述锁管10前端的出口,所述第一卡环82卡在所述锁头30的第一凹槽38内,所述锁头30后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内,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突部811的端面顶在位于所述锁头30之第一凹槽38内的第一卡环82上,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锁头30的第一凹槽38和第一卡环82,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的锁头限位结构;参见图5、图8、图9和图25,所述紧固件是第二卡环86;所述棘轮70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79;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设有第三中心通孔222,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一般也采用两枚螺丝93分别穿越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两个通孔221后拧入到棘轮70之两个凸耳71上的内螺纹孔711内就可将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30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36,该第一凸圆柱36上设有一圈第二凹槽363;所述锁头30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第三中心通孔222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30之棘爪安装孔32内的棘爪60端位于所述棘轮70的内腔内,所述锁头30的第一凸圆柱36从所述棘轮70的第二中心通孔79穿越,其上的第二凹槽363位于所述棘轮70之底部的外面,所述第二卡环86卡在所述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二凹槽363内,该第二卡环86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70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79、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二凹槽363和第二卡环86,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在实施例三中也可以不用设置锁头限位结构,但是防撬结构也是必须设置的。实施例四:参见图5、图11、图12和图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防撬结构和锁头限位结构不同,具体如下:参见图11和图12,所述棒球锁还包括前支架81和第一销钉83;所述前支架81呈凸形,包括前端的第一突部811和后端的第一底部812,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突部811和第一底部812的第一中心通孔813,所述第一突部811上设有第一孔位8111;所述锁头30上设有第二孔位37;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底部812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突部811朝向所述锁管10前端的出口,所述锁头30后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内,所述第一突部811的第一孔位8111和所述锁头30的第二孔位37对齐,所述第一销钉83固定在所述第一突部811的第一孔位8111和所述锁头30的第二孔位37内,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突部811的第一孔位8111、锁头30的第二孔位37和第一销钉83,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的锁头限位结构;参见图5、图11、图12和图25,所述紧固件是第二销钉87;所述棘轮70是内棘轮,其底部设有第二中心通孔79;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设有第三中心通孔222,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一般也采用两枚螺丝93分别穿越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两个通孔221后拧入到棘轮70之两个凸耳71上的内螺纹孔711内就可将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前端面上;所述锁头30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一凸圆柱36,该第一凸圆柱36上设有第二孔位364;所述锁头30从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第三中心通孔222穿越后,设置在所述锁头30之棘爪安装孔32内的棘爪60端位于所述棘轮70的内腔内,所述锁头30的第一凸圆柱36从所述棘轮70的第二中心通孔79穿越,其上的第二孔位364位于所述棘轮70之底部的外面,所述第二销钉87固定在所述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二孔位364内,该第二销钉87紧贴或靠近所述棘轮70之底部的外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底部的第二中心通孔79、锁头30之第一凸圆柱36的第二孔位364和第二销钉87,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在实施例四中也可以不用设置锁头限位结构,但是防撬结构也是必须设置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是棒球锁之棘轮70在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内侧,棘轮70为内棘轮的情形,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锁头限位结构和防撬结构可以相互搭配使用。如图10所示,锁头30就是采用的实施例一的锁头限位结构和实施例三的防撬结构;而如图13所示,锁头30就是采用的实施例一的锁头限位结构和实施例四的防撬结构。实施例五:参见图14至图18,本实施例与上述四个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防撬结构和锁头限位结构不同,具体如下:所述前支架81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九通孔819;所述锁头30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九通孔819同等数量的第一凸块35和一个第二凸块34,各第一凸块35上均设有第九内螺纹351,所述棘爪安装孔32设置在所述锁头30的第二凸块34上,所述锁头30后端还设有与所述锁芯安装孔31同一中心轴线的棘轮容腔33,该棘轮容腔33与所述锁芯安装孔31和棘爪安装孔32相连通;所述棘轮70是外棘轮,包括前端的外棘齿部78和后端的固定安装部76;所述前支架81固定在所述锁管10前端,借助各第九螺丝99穿过各第九通孔819并拧入到各自对应的第九内螺纹351内,所述锁头30后端面固定在所述前支架81上,以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所述前支架81的各第九通孔819、所述锁头30的各第一凸块35上的第九内螺纹351和各第九螺丝99,以及它们的固定位置关系,就构成了阻挡所述锁头30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的锁头限位结构;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设有第三中心通孔222;所述棘轮70的外棘齿部78位于所述锁头30的棘轮容腔33内,所述棘轮70的固定安装部76穿越所述前支架81的第一中心通孔813和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第三中心通孔222后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前支架和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侧,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一般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上还设有与中心通孔222相连通的凹孔229,而棘轮70的固定安装部76上设有与凹孔229相适配的凸起769,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中心通孔222和凹孔229分别卡在棘轮70的固定安装部76和凸起769上,从而使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固定在所述棘轮70的固定安装部76上;在本实施例中,外棘轮70还包括中间的圆柱部77,所述棘轮70之圆柱部77的直径大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此时所述棘轮70之外棘齿部78的直径不作特殊要求,可以大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外棘轮70也可以没有中间的圆柱部77,此时所述棘轮70之外棘齿部78的直径必须大于所述前支架81之第一中心通孔813的内径;对于下面的实施例六至实施例八,外棘轮70的结构也是如此;所述紧固件是第二螺母88;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后端部往外设有第二凸圆柱75,该第二凸圆柱75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螺母88适配的第二外螺纹751;所述第二螺母88拧紧在所述棘轮70之第二凸圆柱75的第二外螺纹751上,该第二螺母88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之第二凸圆柱75的第二外螺纹751和第二螺母88,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实施例六:参见图17、图19和图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防撬结构不同,具体如下:所述紧固件是第二螺丝89;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后端面往里设有与第二螺丝89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二螺丝89拧紧在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第二内螺纹内,该第二螺丝89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第二内螺纹和第二螺丝89,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实施例七:参见图17、图21和图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防撬结构不同,具体如下:所述紧固件是第三卡环98;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后端设有一圈第三凹槽763;所述第三卡环98卡在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第三凹槽763内,该第三卡环98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第三凹槽763和第三卡环98,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实施例八:参见图17、图23和图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防撬结构不同,具体如下:所述紧固件是第三销钉97;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后端设有第三孔位764;所述第三销钉97固定在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第三孔位764内,该第三销钉97紧贴或靠近所述锁栓板20之第一竖立部22的内表面,以阻挡所述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所述棘轮70之固定安装部76的第三孔位764和第三销钉97,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构成了所述防撬结构。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是棒球锁之棘轮70为外棘轮的情形,该外棘轮70的外棘齿部78在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外侧,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中的锁头限位结构一样,主要是防撬结构不一样。本发明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内侧是指该第一竖立部22朝向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的那一个方向,而锁栓板20的第一竖立部22外侧是指该第一竖立部22背离锁栓板20的第二竖立部23的那一个方向。参见图26,当本发明棒球锁将汽车方向盘外圈9锁住时,即使盗窃者用工具从图26的缝隙I中伸进,由于设有阻挡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向内弯曲和阻挡所述锁止元件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的防撬结构,这样就可以防止盗窃者将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撬弯和防止盗窃者将锁止元件的锁头从前支架退出,棘轮与棘爪不会分离;再加上棒球锁还设有现有技术的阻挡锁头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的锁头限位结构,这样锁止元件不能沿中心轴线向外移动,锁头也不能沿中心轴线向内移动,而且锁栓板的第一竖立部也不能向内弯曲,结果能使棘轮与棘爪不会分离;因此本发明棒球锁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