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启除雾功能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158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启除雾功能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启除雾功能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汽车内外温差较大时,水蒸气容易凝结在汽车挡风玻璃和车窗上,形成水雾,影响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视线,甚至由于驾驶员无法正常辨识路况产生突发的交通事故;当雾霾天气时,由于道路的能见度大大降低,驾驶员的视野受到阻碍,使得雾霾天气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汽车清洁系统以及雾灯装置。

现如今,由于科技的进步,汽车智能化发展一直势头强劲,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利用安装在汽车上的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环境的编号,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的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能够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但对于开启车辆辅助功能却一直没有相应的设计,比如现有技术中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只能由驾驶员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手动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综上,现有技术还没有一种自动开启除雾功能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启除雾功能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自动开启除雾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启除雾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车载设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外部环境;

所述车载设备获取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启除雾功能的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包括:

第一调用模块,用于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外部环境;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处理模块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设备通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计算获取的图像的对比度,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采用本发明的方式,根据车载设备中已有的摄像头中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启动车辆除雾功能,无需手动开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除雾功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辆后视镜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辆开启除雾功能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除雾功能的车载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雾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雾灯的车载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车辆辅助功能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车载设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外部环境;

步骤102:所述车载设备获取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

步骤103: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在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设备通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计算获取的图像的对比度,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采用本发明的方式,根据车载设备中已有的摄像头中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启动车辆辅助功能,无需手动开启。

其中,所述车载设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调用:

所述车载设备周期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

其中,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可以是用户设置。比如车载设备提供用户设置的功能,用户点击设置功能,在界面中对周期进行设置。

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还可以是车载设备根据车辆周围环境进行设置。例如,当车辆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变化较为频繁时,说明此时车辆所处环境车窗内部产生水雾或者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大,故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短的周期,如30s;如果车载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无明显波动时,说明车辆所处环境无明显的变化,车窗上产生水雾和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小,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长的周期,如10min。

可选的,在所述车载设备根据获取的图像的对比度,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之前,所述车载设备计算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所述车载设备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所述车载设备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

如果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不处于预设范围内,则车载设备可以不进行任何操作;如果雾灯开启也可以关闭车辆的雾灯;如果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开启也可以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下面简单介绍计算图像平均亮度的方法:

车载设备遍历调用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中的所有点的亮度值;

将所有点的亮度值相加;

所有点的亮度值的总和除以图像的长宽对应的像素值,最后所得数值即为图像的平均亮度。

其中,预设范围是车载设备根据摄像头的性能和及起雾图像的平均亮度所设定的亮度范围。

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车载设备根据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相应的操作,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可选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起雾可能性较小,且车窗内部不存在水雾,如果此时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可选的,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车载设备根据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相应的操作,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其中,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有起雾的可能或者挡风玻璃上有水雾,而此时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可能为起雾状态,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开启车辆的雾灯。

可选的,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其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起雾可能性较小,且车窗内部不存在水雾,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不是起雾状态,如果此时车辆当前开启雾灯,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关闭车辆的雾灯。

在实施例中,图像的对比度可以利用图像的均方差或者熵来评定,其中均方差的计算过程如下:

车载设备遍历图像中所有点的亮度值;

计算所有点的亮度值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其中M和N表示图像的长和宽的像素值,Y(i,j)表示以横纵像素值为单位点(i,j)处的亮度值,Y表示亮度的平均值;

计算图像的方差,计算公式为其中M和N表示图像的长和宽的像素值。

需要说明是的,均方差和熵都是举例说明,凡是能评定图像的对比度的参数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定可以根据经验值、仿真等方式进行设置。

在实施例中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下面针对每种情况进行相应的介绍:

情况一,车载设备首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车载设备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车辆当前开启雾灯之后,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情况二,车载设备首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车载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关闭车辆的雾灯。

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情况三,车载设备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在实施中,第一摄像头拍摄挡风玻璃置于内部,比如可以置于前挡风玻璃之后,也可以置于后挡风玻璃前;第二摄像头拍摄车辆外部环境,可以置于车辆后方,也可以置于车辆侧面、前方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车头前的外部环境;或

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后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车尾后的外部环境。

图2是其中一种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布局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车辆后视镜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布局示意图中,第一摄像头位于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后侧,可拍摄前挡风玻璃;第二摄像头位于车外,置于车辆后方,可以拍摄车辆后方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放置位置只是距离说明,只要第一摄像头能够拍摄到前挡风玻璃,第二摄像头能够拍摄到车辆外部环境的任何位置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辆开启辅助功能的过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301,车载设备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数据;

步骤302,车载设备计算第一摄像头的平均亮度;

步骤303,车载设备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平均亮度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310;

步骤304,车载设备计算第一摄像头的对比度;

步骤305,车载设备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对比度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6,否则执行步骤310;

步骤306,车载设备调用第二摄像头的数据图像,并计算第二摄像头的对比度;

步骤307,车载设备判断第二摄像头的对比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8,否则执行步骤309;

步骤308,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步骤309,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空调除雾功能;

步骤310,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空调的除雾功能及雾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启除雾功能的车载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除雾功能的车载设备包括:第一调用模块410、第一获取模块430和第一处理模块430。

第一调用模块410,用于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外部环境;

第一获取模块420,用于获取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

第一处理模块430,用于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处理模块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调用模块410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调用:

所述第一调用模块410周期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

其中,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可以是用户设置。比如车载设备提供用户设置的功能,用户点击设置功能,在界面中对周期进行设置。

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还可以是车载设备根据车辆周围环境进行设置。例如,当车辆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变化较为频繁时,说明此时车辆所处环境车窗内部产生水雾或者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大,故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短的周期,如30s;如果车载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无明显波动时,说明车辆所处环境无明显的变化,车窗上产生水雾和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小,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长的周期,如10min。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420获取的图像的对比度,第一处理模块430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之前,所述车载设备计算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所述车载设备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

如果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不处于预设范围内,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可以不进行任何操作;如果雾灯开启也可以关闭车辆的雾灯;如果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开启也可以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下面简单介绍计算图像平均亮度的方法:

遍历调用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中的所有点的亮度值;

将所有点的亮度值相加;

所有点的亮度值的总和除以图像的长宽对应的像素值,最后所得数值即为图像的平均亮度。

其中,预设范围是车载设备根据摄像头的性能和及起雾图像的平均亮度所设定的亮度范围。

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需要根据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相应的操作,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可选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起雾可能性较小,且车窗内部不存在水雾,如果此时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根据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相应的操作,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其中,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有起雾的可能或者挡风玻璃上有水雾,而此时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可能为起雾状态,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开启车辆的雾灯。

可选的,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其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起雾可能性较小,且车窗内部不存在水雾,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不是起雾状态,如果此时车辆当前开启雾灯,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关闭车辆的雾灯。

在实施例中,图像的对比度可以利用图像的均方差或者熵来评定,其中均方差的计算过程如下: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420遍历图像中所有点的亮度值;

计算所有点的亮度值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其中M和N表示图像的长和宽的像素值,Y(i,j)表示以横纵像素值为单位点(i,j)处的亮度值,Y表示亮度的平均值;

计算图像的方差,计算公式为其中M和N表示图像的长和宽的像素值,Y(i,j)表示以横纵像素值为单位点(i,j)处的亮度值,Y表示亮度的平均值。

需要说明是的,均方差和熵都是举例说明,凡是能评定图像的对比度的参数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定可以根据经验值、仿真等方式进行设置。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下面针对每种情况进行相应的介绍:

情况一,第一处理模块430首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第一处理模块430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的雾灯;

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车辆当前开启雾灯之后,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关闭车辆的雾灯。

情况二,第一处理模块430首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的雾灯,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第一处理模块430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关闭车辆的雾灯。

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车辆当前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情况三,第一处理模块430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关闭车辆空调的除雾功能。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的雾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30关闭车辆的雾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启雾灯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雾灯的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车载设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外部环境;

步骤502:所述车载设备获取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

步骤503: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开启车辆的雾灯。

在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设备通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计算获取的图像的对比度,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采用本发明的方式,根据车载设备中已有的摄像头中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开启车辆的雾灯,无需手动开启。

其中,所述车载设备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调用:

所述车载设备周期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

其中,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可以是用户设置。比如车载设备提供用户设置的功能,用户点击设置功能,在界面中对周期进行设置。

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还可以是车载设备根据车辆周围环境进行设置。例如,当车辆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变化较为频繁时,说明此时车辆所处环境车窗内部产生水雾或者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大,故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短的周期,如30s;如果车载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无明显波动时,说明车辆所处环境无明显的变化,车窗上产生水雾和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小,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长的周期,如10min。

可选的,在所述车载设备根据获取的图像的对比度,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之前,所述车载设备计算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所述车载设备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所述车载设备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

如果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不处于预设范围内,则车载设备可以不进行任何操作;如果雾灯开启可以关闭车辆的雾灯。

图像平均亮度的方法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已经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预设范围是车载设备根据摄像头的性能和及起雾图像的平均亮度所设定的亮度范围。

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车载设备根据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相应的操作,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其中,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有起雾的可能或者挡风玻璃上有水雾,而此时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可能为起雾状态,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开启车辆的雾灯。

可选的,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其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起雾可能性较小,且车窗内部不存在水雾,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不是起雾状态,如果此时车辆当前开启雾灯,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关闭车辆的雾灯。

在实施例中,图像的对比度可以利用图像的均方差或者熵来评定,均分差的计算方法已在之前的实施例中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是的,均方差和熵都是举例说明,凡是能评定图像的对比度的参数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定可以根据经验值、仿真等方式进行设置。

在实施例中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下面针对每种情况进行相应的介绍:

情况一,车载设备首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车载设备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车辆当前开启雾灯之后,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情况二,车载设备首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关闭车辆的雾灯。

情况三,车载设备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在实施中,第一摄像头拍摄挡风玻璃置于内部,比如可以置于前挡风玻璃之后,也可以置于后挡风玻璃前;第二摄像头拍摄车辆外部环境,可以置于车辆后方,也可以置于车辆侧面、前方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车头前的外部环境;或

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后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车尾后的外部环境。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启雾灯的车载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开启雾灯的车载设备包括:第二调用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620和第二处理模块630。

第二调用模块610,用于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车辆内部且拍摄车辆的挡风玻璃,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车辆外部且拍摄车辆外部环境;

第二获取模块620,用于获取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

第二处理模块630,用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开启车辆的雾灯。

其中,所述第二调用模块610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调用:

所述第二调用模块610周期调用车辆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

其中,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可以是用户设置。比如车载设备提供用户设置的功能,用户点击设置功能,在界面中对周期进行设置。

调用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和车辆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周期还可以是车载设备根据车辆周围环境进行设置。例如,当车辆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变化较为频繁时,说明此时车辆所处环境车窗内部产生水雾或者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大,故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短的周期,如30s;如果车载设备检测到周围环境温度,亮度等条件无明显波动时,说明车辆所处环境无明显的变化,车窗上产生水雾和遇到雾霾天气的概率较小,可以将周期自行设定为较长的周期,如10min。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20获取的图像的对比度,第二处理模块630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之前,所述车载设备计算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平均亮度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所述车载设备执行对应的响应操作。

如果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不处于预设范围内,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可以不进行任何操作;如果雾灯开启可以关闭车辆的雾灯。

计算图像平均亮度的方法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已经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预设范围是车载设备根据摄像头的性能和及起雾图像的平均亮度所设定的亮度范围。

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根据判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关系执行相应的操作,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开启车辆的雾灯。

其中,获取的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有起雾的可能或者挡风玻璃上有水雾,而此时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不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可能为起雾状态,车载设备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开启车辆的雾灯。

可选的,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

相应的,所述车载设备关闭车辆的雾灯;

其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从车辆内部拍摄的挡风玻璃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起雾可能性较小,且车窗内部不存在水雾,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表明车辆外面所拍摄的图像清晰,说明此时外部环境不是起雾状态,如果此时车辆当前开启雾灯,根据分析判定此时对应的响应操作为关闭车辆的雾灯。

在实施例中,图像的对比度可以利用图像的均方差或者熵来评定,均方差的计算已在之前的实施例中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是的,均方差和熵都是举例说明,凡是能评定图像的对比度的参数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定可以根据经验值、仿真等方式进行设置。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再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下面针对每种情况进行相应的介绍:

情况一,第二处理模块630首先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若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则第二处理模块630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开启车辆的雾灯;

车辆当前开启雾灯之后,若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关闭车辆的雾灯。

情况二,第二处理模块630首先判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若获取的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开启车辆的雾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关闭车辆的雾灯。

情况三,第二处理模块630同时判断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开启车辆的雾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开启车辆的雾灯之后,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的对比度不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30关闭车辆的雾灯。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