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95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常见的工具,可用于牵引和驱动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因其作业领域的特殊性,多用于农田、凹凸路面、泥泞地带等复杂路段,常常被迫陷入坑洞或泥沼。

现有技术多采用改变轮子结构增加受力面积来克服上述问题,如申请号为201520913984.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半履带式的拖拉机结构,环形履带套装在驱动轮、导向轮、多个支重轮和张紧轮上,环形履带与驱动轮啮合。多个轮体和皮带结构虽加大受力面积,但无法完全克服轮陷问题。若机体已然陷坑,无法自行脱困,使用抬升工具时,人工操作或等待大型机械救助皆十分不便;又如申请号201520840769.4公开了一种轮式拖拉机防陷自起装置,通过设置支撑钢板,使用液压装置实现收放,在轮陷时利用液压自起。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支撑钢板面积大,利用率不高;支撑钢板与车底板之间贴合,不利于机底部分部件的维修;在使用过程中大块钢板折损可能性大,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解决现有拖拉机在复杂路面车轮易滑陷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包括拖拉机本体、千斤顶装置、导轨,所述导轨横向安装于前后轮间底板,千斤顶装置上下倒置,千斤顶装置底座与拖拉机机体通过导轨连接,从而实现了千斤顶装置在拖拉机下部自由移动。

作为本发明上述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一端设有推杆轴可伸缩的推杆,推杆尾部与拖拉机连接,推杆头部与千斤顶底座连接,通过推杆可较为准确的确定千斤顶装置的工作位置。

作为本发明上述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千斤顶装置采用电动卧式千斤顶,我是千斤顶可在竖直方向收缩至较小高度,且其支撑强度大,举臂长度可根据不同机型进行选择,装置简单,成本低。

作为本发明上述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卧式千斤顶装置底座开有与导轨尺寸匹配的装配孔,导轨穿过装配孔实现千斤顶装置与拖拉机机体的连接,使用孔径连接,装置简易且不易掉落。

作为本发明上述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千斤顶装置,推杆行程为1/2~1前后两轮距离,若长度低于1/2前后两轮,推杆不能将千斤顶装置推送至底部中点的另一侧,则无法单独抬起另一侧机体;若采用行程大于前后两轮距离的推杆浪费成本,也会导致千斤顶与导轨固定装置发生机械碰撞,产生损耗。

作为本发明上述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下部固定支撑板,尺寸为车底部面积的1/9~1/2,厚度为1~5cm,若支撑板太小、太薄无法承受机体的压应力,太大、太厚则会给拖拉机的行驶和维修带来不便。

本实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脱陷工作时,启动推杆调节千斤顶装置到所需位置,后启动千斤顶装置对整体或部分进行提升,提升到达指定高度后,利用拖拉机自身驱动带动拖拉机机体驶离滑陷区域,若提升整个拖拉机机体,千斤顶装置移动到中心平衡位置进行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可移动千斤顶装置来局部或整体抬升拖拉机机体,实现脱陷自救。设置滑动导轨,在推杆的推动作用下来实现指定部分的抬升,也可作为基础维修工具千斤顶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独立脱陷的拖拉机结构示意图;

图2千斤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4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前部陷入自救示意图;

图5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后部陷入自救示意图;

图6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前后部均陷入自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号:1、拖拉机本体,2、导轨,3、千斤顶装置,4、推杆,5支撑板,6、千斤顶装置底座,7、千斤顶装置顶座,8、圆形装配孔,9、上下举臂,10、螺杆,11、电机,12、减速器,13、推杆轴销,14、推杆轴,15、推杆套,16,推杆电机,17、推杆底座,18、推杆尾销。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独立脱陷的拖拉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拖拉机本体1、千斤顶装置3、导轨2,本实例使用的千斤顶装置3为电动卧式千斤顶,由电机11、减速箱12、上下举臂9、螺杆10、千斤顶装置顶座7和千斤顶装置底座6组成,可实现电动和手动的快速转换。卧式千斤顶3支撑强度大,上下举臂9长度可根据不同机型进行选择,在非工作条件下可收缩为较小高度,装置简单,成本低。

如附图2所示,千斤顶装置底座6开有与导轨2尺寸匹配的半径为3cm的圆形装配孔8,导轨2穿过装配孔8,千斤顶装置3上下倒置,千斤顶装置底座6可滑动地安装于导轨2上,采用导轨连接稳定性好,千斤顶装置3不易掉落。装配孔8宜采用圆形孔径,在同等面积的条件下圆的边长最短,在使用同样横截面积轨道的情况下,圆形轨道2可减少滑动摩擦。

穿过千斤顶装置底座6的导轨2横向安装于前后轮间底板。在力矩大小一定的条件下,力臂越长,所需力越小,若单独抬升前部或后部机体,非提升部分轮与地面接触位置的中点为矩心,矩心到千斤顶装置3垂直方向的距离为力臂,M=Fh,在不影响轮轴工作情况下,应使导轨2尽量长,本实施例导轨2长度为前后轮间距。

如图附图3所示,导轨2一端设有推杆轴14可伸缩的推杆4装置,拖拉机1工作环境多为复杂路况,不易手动调节千斤顶装置3的作用位置,使用自动调节方便安全。本实例使用可控性较好的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由推杆轴销13,推杆轴14,推杆套15,推杆电机16,推杆底座17,推杆尾销18构成,推杆尾销18与拖拉机1连接,推杆轴销13与千斤顶装置底座6连接。

本实例推杆4行程等于前后两轮距离,若推杆4行程长度低于1/2前后两轮,推杆4不能将千斤顶装置3推送至底部中点的另一侧,无法单独抬起另一侧机体,若采用行程大于前后两轮距离的推杆4浪费成本,也会导致千斤顶装置3与导轨2固定部位发生机械碰撞,造成损耗。由前部论述可知若单独抬升前部或后部机体,非提升部分的车轮与地面接触位置的中点为矩心,矩心到千斤顶装置3垂直方向的距离为力臂,M=Fh,为使力臂最长,配合导轨2,本实施例推杆4行程为前后两轮距离。

所述顶座6下部固定支撑板5,固定的支撑板5采用光滑钢板,光滑板可减少脱陷时的摩擦阻力,尺寸为拖拉机本体1底面积的1/9,厚度为1cm,若支撑板5较小,千斤顶装置3在泥泞地带也会下陷无法工作;支撑板5较薄易产生范性形变无法使用;支撑板5较大会给拖拉机底部维修、除尘带来不便;支撑板5较厚会使千斤顶装置3、导轨2负载过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当遇到后部滑陷时:如图4所示,打开千斤顶装置3开关,千斤顶装置3的上下举臂9伸展推动底部支撑板5向下运动,接触地面直至将后部车体提升到所需的位置,利用前轮驱动带动拖拉机1驶离滑陷区域。

2、当遇到前部滑陷时:如图5所示,打开推杆4,推动千斤顶装置3向前轮移动,到达所需位置,打开千斤顶装置3,千斤顶装置3的上下举臂9伸展推动底部支撑板5向下运动,接触地面直至将前部车体提升到需要的位置,利用后轮驱动带动拖拉机1驶离滑陷区域。

3、当遇到四轮均滑陷情况:如图6所示,打开推杆4,推动千斤顶装置3向前轮移动,到达中间平衡位置,打开千斤顶装置3,千斤顶装置3的上下举臂9伸展推动底部支撑板5向下运动,可将整个机身抬到所需高度,利用四轮驱动向前滑动,脱离滑陷区域,如需千斤顶装置3的基础维修抬升作用,与四轮均滑陷抬升工作原理同。

本实施例的千斤顶装置的作用位置可根据陷入情况和地面环境进行综合选择,选择利于支撑的地面位置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二次深陷的可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