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754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雨刮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涉及雨刮器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雨刮条。



背景技术:

所谓的雨刮条是指雨刮器上与挡风玻璃直接接触的部件,其在雨刮驱动器的带动不断做往复摆动从而对车辆的前后挡风玻璃表面进行清理。但是当车辆停车时,上述的雨刮器的雨刮条仍然一直与挡风玻璃紧贴,这就导致空气中的灰尘不断的从挡风玻璃上滑落并堆积于雨刮条与挡风玻璃的贴合处上方。这就导致雨刮器进行使用过程中,雨刮条上堆积的灰尘将会随着雨刮条的摆动涂抹在挡风玻璃上,而灰尘中含有的砂粒不仅会造成挡风玻璃的划伤,而且,车辆行驶过程中,在雨刮器启动的初期,由于上述堆积的灰尘将会导致挡风玻璃模糊而产生驾驶人员实现模糊的问题,其将会产生较大的驾驶安全风险。另外,在冬季,容易造成雨刮条与挡风玻璃冻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刮条,其在雨刮器停止工作状态下不会造成雨刮条和挡风玻璃之间形成积灰,同时也避免了雨刮条与挡风玻璃冻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雨刮条,它包括用于与雨刮器的摇臂连接的外壳,安装于外壳上的胶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条本体包含有安装端和工作端,位于胶条本体上部的安装端沿自身轴线与外壳转动配合,位于胶条本体下部的工作端固定于安装端上,所述安装端与工作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工作端内设有内腔和用于供给内腔清洁液的进液通道,内腔沿工作端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长条形结构,进液通道的一端与内腔连通,进液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端内且与安装端内的供液管连通,所述工作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嘴孔,全部喷嘴孔均通过支管与内腔连通。

所述的工作端为两个,两个工作端沿安装端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的安装端的外侧壁上位于两个工作端之间的位置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安装端的外侧壁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沿安装端的径向朝外延伸。当雨刮器停止工作时,安装端相对外壳转动,从而使工作端与车辆的挡风玻璃远离,同时所述的支撑杆与挡风玻 璃相抵靠。

所述工作端的宽度为上大下小,且工作端宽度较大的上部与安装端的下部连接。

所述工作端位于宽度较大的上部和宽度较小的下部之间的外侧壁上沿工作端的宽度方向朝内内凹形成弧面。

所述工作端沿宽度方向所对应的两侧均各自设有一弧面,各弧面上分别设有喷嘴孔。

胶条本体的工作端内位于各弧面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均压腔,均压腔与各自对应的弧面上的全部喷嘴孔连通,各均压腔分别通过各自的支管与内腔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雨刮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清洁剂直接通过胶条本体上的喷嘴孔喷出,因此随着胶条本体的摆动,自然均匀的涂覆于挡风玻璃上,其清洁的效果好,同时清洁剂的利用率高,其次,通过在胶条本体的两侧面均设置喷嘴,可以在胶条本体往复摆动的时候,通过弹性的胶条本体一面变形受压使喷嘴孔闭塞,而另一面拉伸使喷嘴孔扩张的原理,达到胶条本体往复摆动的过程中一面出水一面闭塞的目的,提高了清洁效率,最后,通过胶条本体的工作端与安装端的转动配合,可以使雨刮器停止时工作端转动至脱离挡风玻璃的位置,从而避免了雨刮条与挡风玻璃之间积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雨刮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胶条本体,2、安装端,2.1、供液管,3、工作端,4、内腔,5、进液通道,6、喷嘴孔,7、支管,8、弧面,9、均压腔,10、外壳,1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文中所述的上部、下部均是指附图1中的方向,其旨在便于技术人员的理解,而不应当解读为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刮条,它包括用于与雨刮器的摇臂连接的外壳10,安装于外壳10上的胶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条本体1包含有安装端2和工作端3,位于胶条本体1上部的安装端沿自身轴线与外壳10转动配合,位于胶条本体1下部的工作端3固定于安装端2上,所述安装端2与工作端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工作端3内设有内腔4和用于供给内腔4清洁液的进液通道5,内腔4沿工作端3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长条形结构,进液通道5的一端与内腔4连通,进液通道5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端2内且与安装端2内的供液管2.1连通,所述工作端3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嘴孔6,全部喷嘴孔6均 通过支管7与内腔4连通。

所述的工作端3为两个,两个工作端3沿安装端2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的安装端2的外侧壁上位于两个工作端3之间的位置设有一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一端与安装端2的外侧壁固定,支撑杆11的另一端沿安装端2的径向朝外延伸。

所述工作端3的宽度为上大下小,且工作端3宽度较大的上部与安装端2的下部连接。

所述工作端3位于宽度较大的上部和宽度较小的下部之间的外侧壁上沿工作端3的宽度方向朝内内凹形成弧面8。

所述工作端3沿宽度方向所对应的两侧均各自设有一弧面8,各弧面8上分别设有喷嘴孔6。

胶条本体1的工作端3内位于各弧面8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均压腔9,均压腔9与各自对应的弧面8上的全部喷嘴孔6连通,各均压腔9分别通过各自的支管7与内腔4连通。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