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790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盖的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安装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主要有三种,其中:

结构一:上安装板侧装饰盖材料为软性塑胶TPO(Thermoplastic polyolefin,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上端使用卡钩钩住翼子板翻边,中部用圆销形卡销卡入翼子板,下端使用卡角与上安装板装饰主体连接。

存在问题:

1、中部圆销形卡销结构对翼子板孔的精度和位置度要求高。

2、中部圆销形卡销结构因材质软,装配困难,不利于装配,降低装配效率。

3、高温暴晒后,配合结构软,易松脱。

4、对材料弹性和硬度要求高,材料成本高。

结构二:上安装板侧装饰盖材料为软性塑胶TPO,上端使用卡钩结构,内侧卡钩钩入玻璃,外侧卡钩钩入翼子板翻边,下端使用卡角与上安装板装饰主体连接。

存在问题:

1、侧装饰盖尺寸小,安装卡钩多,盲装,不利于装配,降低装配效率。

2、对玻璃与翼子板相对距离要求高,外观间隙一致性难控制。

3、对材料弹性和硬度要求高,材料成本高。

结构三:上安装板侧装饰盖为双色注塑,软胶材料为TPO,硬胶材料为PP(聚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T(滑石粉)20,又称改性PP, 橡胶增韧含矿物,20%(滑石粉)的专用改性材料,与前挡玻璃间隙配合,上端使用卡钩钩住翼子板翻边,中部用卡角卡入翼子板,下端使用定位销+卡角的方式与上安装板装饰主体连接

存在问题:

1、与前挡玻璃间隙配合,易产生风噪,影响整车性能。

2、与翼子板配合的卡角结构对材料弹性要求高,材料成本高。

3、与翼子板配合的卡角结构多次拆装后,易变形或断裂。

4、安装结构多,复杂,模具复杂,影响模具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前挡风玻璃、翼子板和上安装板装饰组件,其中,所述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包括双色注射成型的硬胶主体和软胶边缘,所述软胶边缘包裹所述硬胶主体的边缘,所述软胶边缘分别与所述前挡风玻璃、翼子板、上安装板装饰组件为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胶主体的上端设有上端卡钩,所述翼子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插入所述上端卡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胶主体的下端设有下端卡钩,所述翻边插入所述下端卡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胶主体的中端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翼子板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分别与所安装孔为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为5毫米×12毫米的X方向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所述硬胶主体的下端设有下端限位卡扣,所述下端限位卡扣与所述车身为Z方向的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胶主体的下端边缘为下端卡角,所述下端卡角与所述上安装板装饰组件卡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挡风玻璃、软胶边缘之间夹设有前挡风玻璃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胶主体为PP-T20注塑成型,所述软胶边缘为TPO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a.成本低:装饰盖取消使用3M胶带,有效降低零件成本;

b.强度高:对硬胶材料的弹性要求不高,可进行多次拆装,整体结构强度好;

c.轻量化:装饰盖采用轻质弹性材料,重量轻,符合轻量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前挡风玻璃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上安装板装饰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前挡风玻璃胶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翼子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翼子板的安装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翼子板与第一卡扣8、第二卡扣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车身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发动机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的下端卡角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11中的附图标号为:硬胶主体1;软胶边缘2;前挡风玻璃3;前挡风玻璃胶条4;翼子板5;上安装板装饰组件6;上端卡钩7;第一卡扣8;第二卡扣9;下端限位卡扣10;下端卡钩11;发动机罩12;下端卡角13;车身14。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前挡风玻璃3、翼子板5和上安装板装饰组件6,其中,所述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包括双色注射成型的硬胶主体1和软胶边缘2,所述软胶边缘2包裹所述硬胶主体1的边缘,所述软胶边缘2分别与所述前挡风玻璃3、翼子板5、上安装板装饰组件6为过盈配合,有效地吸收车身装配的制造误差,同时能有效避让前挡风玻璃胶条4。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硬胶主体1的上端设有上端卡钩7,所述翼子板5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插入所述上端卡钩7内,保证上安装板装饰盖的圆角特征与翼子板5对齐且起防脱功能。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硬胶主体1的下端设有下端卡钩11,所述翻边插入所述下端卡钩11内。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硬胶主体1的中端设有第一卡扣8和第二卡扣9,所述翼子板5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扣8、第二卡扣9分别与所安装孔为卡扣连接。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安装孔为5毫米×12毫米的X方向长孔,第一卡扣8为卡角安装孔上孔边,第二卡扣9为卡角安装孔下孔边,既能控制侧装饰盖Z向保证特征对齐,同时又可在X方向上吸收车身14的制造误差,安装时只需轻轻摁入第一卡扣8、第二卡扣9使其卡进翼子板5的安装孔即可实现装配。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14,所述硬胶主体1的下端设有下端限位卡扣10,所述下端限位卡扣10与所述车身14为Z方向的卡扣连接,避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下塌。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硬胶主体1的下端边缘为下端卡角13,所述下端卡角13与所述上安装板装饰组件6卡紧连接。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前挡风玻璃3、软胶边缘2之间夹设有前挡风玻璃胶条4。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硬胶主体1为PP(聚丙烯)-T(滑石粉)20注塑成型,所述软胶边缘2为TPO(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注塑成型。

如图1至图11所示,硬胶主体1的下端卡钩11与翼子板5的翻边卡接,同时匹配发动机罩12外边沿,控制硬胶主体1与翼子板5、发动机罩12配合间隙;下端卡角13与上安装板装饰组件6卡紧配合防止下端翘曲密封不严,影响NVH性能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a.成本低: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取消使用3M胶带,有效降低零件成本。

b.强度高:对硬胶材料的弹性要求不高,可进行多次拆装,整体结构强度好。

c.轻量化: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采用轻质弹性材料,重量轻,符合轻量化要求。

d.效率高: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与翼子板5使用卡扣安装,定位好,安装牢固,有效避免侧装饰盖下沉和松脱。

e.外观感知质量好: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通过两端与前挡风玻璃3过盈配合,解决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两端翘起变形与前挡风玻璃3离空问题,提升感知质量。

f.提升NVH质量,改善车辆行驶过程风噪问题。

g.提升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与前挡风玻璃3密封性能。

h.提升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与翼子板5密封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