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星定位的车载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206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北斗星定位的车载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定位系统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北斗星定位的车载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其失窃率也连连攀升,这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安定因素。每年公安财产损失案件车辆被盗案件占所有案件的 30%以上,车辆盗窃已经成了市民较为关注、反映较为强烈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也给被盗车主们造成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

车载GPS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硬件和软件做成GPS定位系统终端用于车辆定位的系统,但光有定位还不行,还要把这个定位信息传到报警中心或者车载GPS定位系统持有人那里,我们称为第三方。所以GPS定位系统中还包含了GSM网络通讯。通过GSM网络用短信的方式把卫星定位信息发送到第三方,通过微机解读短信电文,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车辆位置,这样就现了车载GPS定位系统。与此同时,在车上安装相应的探测传感器,利用车载GPS定位的GSM网络通讯功能,同样能把防盗报警信息发送到第三方,或者把这个报警电话、短信直接发送到车主手机上,完成车载GPS防盗报警。这里可以看出,车载GPS定位的GSM网络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智能手机,可以和第三方互相通讯,还可以把车辆被抢,司机被劫、被绑架等信息发送到第三方, 所以说车载GPS定位是定位、防盗、防劫的。

但GPS毕竟是外国的技术手段,而且传统的车载定位系统耗电巨大、待机时间短,且结构复杂、定位不精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基于北斗星定位的车载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北斗星定位的车载定位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内部系统,内部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定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中心,定位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分别与控制中心连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中心能够与供电系统电连接,外壳与内部系统之间设有减震海绵。

所述的控制中心采用主板。

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能够与主板连接的北斗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和通讯定位模块,通讯定位模块连接有SIM卡槽,SIM卡槽设置在外壳上。

所述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能够与主板连接的振动传感器。

所述的供电系统包括电池、能够使电池与主板电连接的电路。

所述的电池采用蓄电池。

所述的外壳上设有能够与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所述的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设置在外壳上。

所述的内部系统还包括信号发送模块,信号发送模块无线连接有信号接收处。

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判断车辆在室内还是室外,以此便于更换定位方式从而有利于减小本实用新型的耗电量,通过设置减震海绵能够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有利于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在经过减震海绵的缓冲吸震之后再传递到内部系统,以此有利于减小内部系统之间的磨损,并防止各系统的节点处受到破坏以及防止内部电路受到破坏,从而有利于保护内部系统的使用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北斗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和通讯定位模块三种定位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支持的定位方式多,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的精度以及可靠性,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场地适配不同的定位系统,从而能够在屏蔽物对北斗卫星的定位造成影响时,采取其他的定位方式;

(3)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振动传感器能够通过对振动的检测判断车辆是在行驶的过程中还是处于静止状态,以此便于更换定位方式,从而进行变更定位方式,以此有利于提高定位精度并有利于节约电池电量;

(4)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蓄电池便于电池电量耗尽之后能够进行充电,以此有利于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并避免环境污染,通过设置充电接口,方便为蓄电池实时充电,避免电池电量损耗,有利于延长本实用新型的待机时长;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信号发送模块能够将定位信息向信号接收处发射,以便于告知信号接收处车辆所在的位置,从而有利于降低车辆被盗风险并增加被盗车辆被找回的几率;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盘,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内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部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外壳的机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主板,3—北斗定位模块,4—通讯定位模块,5—wifi定位模块,6—振动传感器,7—信号发送模块,8—电池,9—SIM卡槽,10—充电接口,11—开关,12—吸盘,13—减震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北斗星定位的车载定位装置,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内部系统,内部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定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中心,定位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分别与控制中心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中心采用主板2,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能够与主板2连接的北斗定位模块3、wifi定位模块5和通讯定位模块4,通讯定位模块4连接有SIM卡槽9,如图1、图2所示,SIM卡槽9设置在外壳1上,定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中心能够与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的供电系统包括电池8、能够使电池8与主板2电连接的电路,外壳1与内部系统之间设有减震海绵13,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反馈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判断车辆在室内还是室外以及车辆是否在行驶,以此便于更换定位方式,例如:如果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则利用北斗定位模块3通过采用北斗号航进行定位;当车辆在室内,如果有3G/4G网络信号,则通过3G/4G网络对通讯定位模块4进行定位;如果有能够连接的wifi信号,则利用wifi网络对wifi定位模块5进行定位。不同的定位方式对电量的消耗不同,因此根据车辆所在的环境选择不同的定位方式有利于减小本实用新型的耗电量。通过使用北斗定位模块3、wifi定位模块5和通讯定位模块4三种定位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支持的定位方式多,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的精度以及可靠性,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场地适配不同的定位系统,也能够在屏蔽物对北斗卫星的定位造成影响时,采取其他的定位方式。通过设置减震海绵13能够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有利于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在经过减震海绵13的缓冲吸震之后再传递到内部系统,以此有利于减小内部系统之间的磨损,并防止各系统的节点处受到破坏以及防止内部电路受到破坏,从而有利于保护内部系统的使用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能够与主板2连接的振动传感器6,通过使用振动传感器6能够通过对振动的检测判断车辆是在行驶的过程中还是处于静止状态,以此便于更换定位方式,从而进行变更定位方式,以此有利于提高定位精度并有利于节约电池电量。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8采用蓄电池,通过使用蓄电池便于电池8电量耗尽之后能够进行充电,以此有利于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并避免环境污染。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能够与电池8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0,通过设置充电接口10,方便为蓄电池实时充电,避免电池8电量损耗,有利于延长本实用新型的待机时长。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11,控制开关11设置在外壳1上,通过设置控制开关1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关闭本实用新型以便于节省电池8的电量。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部系统还包括信号发送模块7,信号发送模块7无线连接有信号接收处,通过设置信号发送模块7能够将定位信息向信号接收处发射,以便于告知信号接收处车辆所在的位置,从而有利于降低车辆被盗风险并增加被盗车辆被找回的几率,能够利用主板2控制发射信号的频率,以便于做到定期或实时发射信号。

实施例6: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吸盘12,通过设置吸盘12,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吸附在车辆上,以此有利于增加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且有利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隐蔽的地方而不易脱落,有利于增加被盗车辆找回的几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