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260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和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和一种具有该控制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汽车功能配置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于汽车的需求,已不单单是满足代步与使用,对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更多的需求。

例如,氛围灯伴随着车辆的舒适性应运而生,起初,氛围灯仅应用于高端车型,但随着氛围灯销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成本的逐年降低,氛围灯在中低端车型中也开始普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氛围灯进行调节,满足用户对车辆舒适性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的一种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包括:照明灯开关,所述照明灯开关用以接收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氛围灯装置;氛围灯调节开关,所述氛围灯调节开关用以接收所述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车身控制单元,所述车身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照明灯开关和所述氛围灯调节开关相连,且所述车身控制单元连接到整车通信网络以将所述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所述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整车通信网络;氛围灯控制单元,所述氛围灯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整车通信网络以与所述车身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所述氛围灯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照明灯开启的指令时控制所述氛围灯装置开启,并根据所述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氛围灯装置的亮度和配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通过照明灯开关接收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并通过氛围灯调节开关接收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车身控制单元将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发送至整车通信网络,氛围灯控制单元通过连接到整车通信网络以与车身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并在接收到照明灯开启的指令时,控制氛围灯装置开启,同时根据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调节氛围灯装置的亮度和配色。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氛围灯进行调节,满足用户对车辆舒适性需求。

具体地,所述照明灯开关对应控制的照明灯为车辆的前照灯或后照灯。

具体地,所述氛围灯装置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色不同。

具体地,所述氛围灯调节开关为双翘板复位式开关。

具体地,所述整车通信网络可以为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网络。

进一步地,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还包括车载多媒体装置,所述车载多媒体装置连接到所述整车通信网络以分别与所述车身控制单元和所述氛围灯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所述车载多媒体装置包括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所述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接收所述调节指令,所述车载多媒体装置通过所述整车通信网络将所述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氛围灯控制单元,所述氛围灯控制单元调节所述氛围灯装置的亮度和配色,并获取所述氛围灯装置的工作状态参数,以及将所述工作状态参数反馈至所述车载多媒体装置,以通过所述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还包括门状态开关,所述门状态开关与所述车身控制单元相连,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门状态开关检测到车辆的门打开时输出门打开指令至所述整车通信网络,所述氛围灯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门打开指令时提高所述氛围灯装置的亮度等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氛围灯进行调节,满足用户对车辆舒适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和具有该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的车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100包括:照明灯开关10、氛围灯装置20、氛围灯调节开关30、车身控制单元40和氛围灯控制单元50。

其中,照明灯开关10用以接收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氛围灯调节开关30用以接收氛围灯装置20的调节指令。车身控制单元40分别与照明灯开关10和氛围灯调节开关30相连,且车身控制单元40连接到整车通信网络以将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氛围灯装置20的调节指令发送至整车通信网络。氛围灯控制单元50连接到整车通信网络以与车身控制单元40进行通信,氛围灯控制单元50在接收到照明灯开启的指令时控制氛围灯装置20开启,并根据氛围灯装置20的调节指令调节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其中,整车通信网络可以为CAN网络。

具体地,照明灯开关10对应控制的照明灯可以为车辆的前照灯或后照灯。

氛围灯装置20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的光色可以不同。例如,氛围灯装置20可包括多个LED灯,并且每个LED灯均具有多种不同的光色,具体设置个数以及光色种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氛围灯调节开关30可包括两个机械结构的调节开关,其中一个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调节输入,另一个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配色调节输入。例如,可以采用双翘板复位式开关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调节输入,用户每按一次“+”时,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等级将增加一个等级;每按一次“-”时,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等级将减少一个等级。同时,可采用旋钮式开关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配色调节输入,用户可根据旋钮式开关上的颜色标记来选择相应的氛围灯装置20的配色。可以理解的是,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调节输入也可以采用旋钮式开关,氛围灯装置20的配色调节输入也可以采用双翘板复位式开关,具体这里不做限制。

当车辆在夜间行驶时,用户会开启照明灯,用户通过按下照明灯开关10以发出照明灯开启的指令,此时车辆的前照灯或后照灯开启,同时车身控制单元40在接收到照明灯开启的指令后,控制氛围灯装置20开启,并按照默认的亮度和配色对氛围灯装置20进行控制。在氛围灯装置20开启后,如果用户感觉当前氛围灯的亮度和配色不符合个人需求,则可以通过氛围灯调节开关30输入自身所需的亮度和配色,车身控制单元40在接收到亮度和配色的调节指令后,通过CAN网络将其发送至氛围灯控制单元50,氛围灯控制单元50根据调节指令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氛围灯能够根据用户输入进行响应,满足用户对车辆舒适性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100还包括:车载多媒体装置60。车载多媒体装置60连接到整车通信网络以分别与车身控制单元40和氛围灯控制单元50进行通信,车载多媒体装置60可以包括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61,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61接收调节指令,车载多媒体装置60通过整车通信网络将调节指令发送至氛围灯控制单元50,氛围灯控制单元50调节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并获取氛围灯装置20的工作状态参数,以及将工作状态参数反馈至车载多媒体装置60,以通过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61进行显示。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机械结构的调节开关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还可以通过触摸装置等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同时为了减少硬件设施的增加,可通过车载多媒体装置60(如车载娱乐系统)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对氛围灯装置20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车载多媒体装置60的应用软件中单独设计一操作界面作为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61。在氛围灯装置10开启后,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氛围灯显示与操作界面61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在调节过程中,还可以预览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并在用户按下确认键后,将亮度和配色的调节指令直接发送至氛围灯控制单元50。氛围灯控制单元50根据调节指令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同时,氛围灯控制单元50还可获取实际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并将其反馈至车载多媒体装置60,以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氛围灯调节开关30和车载多媒体装置60配合使用,例如,将氛围灯调节开关30设置为一个双翘板复位式开关,以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调节输入,同时将车载多媒体装置60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配色调节输入。具体这里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100还可包括:门状态开关70。门状态开关70与车身控制单元40相连,其中,车身控制单元40通过门状态开关70检测到车辆的门打开时输出门打开指令至整车通信网络,氛围灯控制单元50接收到门打开指令时提高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等级。

具体而言,考虑到车辆的车门在打开前后,其车辆内部的亮度是不同的,所以,在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进行调节时,还可以根据车门的状态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进行补充控制。例如,当通过门状态开关70检测到车辆的门打开时,车身控制单元40将控制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等级调高一个等级,而当通过门状态开关70再次检测到车辆的门关闭时,车身控制单元40将控制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恢复至之前的亮度等级。从而实现对氛围灯的补充控制,避免车门打开后对车内亮度产生影响。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来进一步描述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

首先,对相关信号进行定义,如:

EXTERIOR_LAMP_SWITCH表示照明灯状态,1表示照明灯开启,0表示照明灯关闭。

ATMOSPHERE_LEVEL表示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等级,例如,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等级可以分为11等级,分别为0%、10%、20%、…、100%,并且将50%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初始亮度等级。

ATMOSPHERE_CHROMA表示氛围灯装置20的光色,例如,氛围灯装置20的的光色可包括12种,分别为光色1、光色2、光色3、…、光色12,并且将光色6(如蓝色)作为氛围灯装置20的初始配色。

DOOR_OPEN表示车辆的门状态,1表示门打开,0表示门关闭。

然后,来详细描述车内氛围灯的控制过程。

具体而言,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当用户通过照明灯开关10开启照明灯时,车身控制单元40将输出照明灯开启的指令EXTERIOR_LAMP_SWITCH=1,并输出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等级ATMOSPHERE_LEVEL=50%,以及通过CAN网络将其发送至氛围灯控制单元50,同时,车载多媒体装置60输出氛围灯装置20的光色ATMOSPHERE_CHROMA=6,并将其通过CAN网络发送至氛围灯控制单元50。

氛围灯控制单元50在接收到EXTERIOR_LAMP_SWITCH=1、ATMOSPHERE_LEVEL=50%和ATMOSPHERE_CHROMA=6之后,控制氛围灯装置20开启,并按照相应亮度和光色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同时将氛围灯装置20的工作状态参数反馈至车载多媒体装置60以进行显示。

当用户需要对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和配色进行调节调节时,可以通过氛围灯调节开关30的“+”/“-”复位式按键来增加或减小氛围灯装置20的亮度,同时,可通过车载多媒体装置60的显示与操作界面61选择氛围灯装置20的配色。氛围灯控制单元50根据用户的调节指令进行相应调节。

当用户开启车门时,车身控制单元40将通过门状态开关70检测到车辆的门打开,此时车身控制单元40输出车辆的门状态DOOR_OPEN=1,并将其发送至氛围灯控制单元50。氛围灯控制单元50根据门状态DOOR_OPEN=1自动将ATMOSPHERE_LEVEL提高一个等级,并控制氛围灯装置20按照该亮度等级工作;当车辆的车门被关闭时,车身控制单元40输出车辆的门状态DOOR_OPEN=0,此时氛围灯控制单元50按照用户输入的亮度等级控制氛围灯装置20工作。

当用户通过照明灯开关10关闭照明灯时,车身控制单元40将输出照明灯关闭的指令EXTERIOR_LAMP_SWITCH=0,此时氛围灯控制单元50控制氛围灯装置20关闭。而当照明灯开启的指令EXTERIOR_LAMP_SWITCH=1,但车辆的电源关闭,此时,氛围灯控制单元50控制氛围灯装置20开启10s后,再关闭。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通过照明灯开关接收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并通过氛围灯调节开关接收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车身控制单元将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指令、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发送至整车通信网络,氛围灯控制单元通过连接到整车通信网络以与车身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并在接收到照明灯开启的指令时,控制氛围灯装置开启,同时根据氛围灯装置的调节指令调节氛围灯装置的亮度和配色。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氛围灯进行调节,并且能够对氛围灯进行补充控制,满足用户对车辆舒适性需求。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方框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车辆1000包括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100。其中,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100前面已经详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车内氛围灯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氛围灯进行调节,并且能够对氛围灯进行补充控制,满足用户对车辆舒适性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