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联动的杆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4319阅读:19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杆系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同步联动的杆系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各类轮系行走机车产品的左右轮均为同轴结构,因此当机车沿坡度路面的水平方向行走或转弯时,整车车身会产生倾斜现象。当坡度大、车速快,或遇上下坡转弯时,整车极易发生翻车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联动的杆系机构,其通过一组连杆件及销轴与固定机座铰接,形成左右两工作杆件可绕固定机座平行进行左上右下或左下右上的同步联动,实现保持车辆在不平路面平稳行驶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步联动的杆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座,固定机座的上下左右分别设有4个相互对应组成正菱形的铰接基座孔;连杆二正中的孔与固定机座的上基座孔相铰接,连杆二两端的孔分别与两个连杆三的一端相铰接,固定机座两边连杆三的另一端则分别对应与本边连杆五的上端孔相铰接;两个连杆四一端的孔分别与固定机座左右对应的两个基座孔铰接,两边连杆四另一端的孔则分别与本边连杆五的中间孔对应相铰接;两边连杆五的下端孔与本边连杆七的中间孔相铰接,两边连杆五的中间孔则与本边连杆四的另一端和连杆六的一端共同相铰接;两个连杆七为联动机构左右两边的底连杆,两个连杆七一端的孔与固定机座下端的基座孔共同铰接,两边连杆七中间的孔则分别与本边连杆五的下端孔相铰接;位于固定机座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杆八的上端孔均与本边连杆六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杆八的下端孔则与本边连杆七的另一端相铰接。

所述的连杆三是包含了弹性元件的弹簧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通过一组连杆件及销轴与固定机座铰接,形成左右两工作杆件可绕固定机座平行进行左上右下或左下右上的同步联动,可广泛应用于自动机械类的左右两侧同步进行垂直上下动作控制,以及各类轮系机车尤其是耕作农机在坡地行走时左右悬挂轮的自动调整等,尤其在各类轮系行走机车产品上更有独特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机座1,连杆二2,连杆三3,连杆四4,连杆五5,连杆六6,连杆七7,连杆八8,弹性元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固定机座1,固定机座1的上下左右分别设有4个相互对应组成正菱形的铰接基座孔;机座左右两边对应相同的杆系组件和连接机构,每边杆系组件包括有连杆三3、连杆四4、连杆五5、连杆六6、连杆七7及连杆八8。连杆二2正中的孔与固定机座1的上基座孔相铰接,连杆二2两端的孔分别与机座两边的连杆三3的一端相铰接,两边连杆三3的另一端则分别与本边连杆五5的上端孔相铰接;两个连杆四4一端的孔分别与固定机座1左右对应的两个基座孔铰接,两边连杆四4另一端的孔则分别与本边连杆五5的中间孔对应相铰接;两边连杆五5的下端孔与本边连杆七7的中间孔相铰接,两边连杆五5的中间孔则与本边连杆四4的另一端和连杆六6的一端共同相铰接;两边的连杆七7为联动机构的底连杆,两个连杆七7一端的孔与固定机座1下端的基座孔共同铰接,两边连杆七7中间的孔则分别与本边连杆五5的下端孔相铰接;位于固定机座1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杆八8的上端孔均与本边连杆六6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杆八8的下端孔则与本边连杆七7的另一端相铰接。

机座两边的两个连杆三3是包含了弹性元件9的两个相同的弹簧组件,其在整个联动机构中起到拉动、复位和缓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杆系联动机构中,位于固定机座1两侧并与固定机座1上下两基座孔中心连线相互相平行的两个连杆八8分别互为产品的末端工作件,而中间孔与固定机座1上基座孔铰接的连杆二2,通过其两端与位于固定机座1左右两侧的连杆三3的铰接,可同步拉动机构两边的连杆组件绕固定机座1的上基座孔上下跷动。当其中一边的连杆八8受到从下向上的顶力时,此边连杆八8上下两端的中心连线保持与固定机座1上下两基座孔中心连线的平行向上移动,通过本边连杆六6带动连杆五5向上顶动与之铰接的本边连杆三3的一端,连杆三3则跷顶起与之相铰接的连杆二2一端,而被跷压下的连杆二2的另一端则直接将同侧与之铰接的连杆三3向下压,并通过同侧连杆五5、连杆六6、连杆七7的杆系联动,推动此侧的连杆八8平行下移。反之,当其中一边的连杆八8受到从上向下的压力而向下移动时,此侧的连杆三3则拉下与之相连的连杆二2一端而跷起连杆二2的另一端,进而通过同一侧的连杆三3、连杆5、连杆6、连杆7的杆系联动,抬升此侧的连杆八8平行上移。而当机座两边连杆八8的作用力相平衡时,本杆系联动机构在两边连杆三3的弹性元件9的作用下恢复杆系的平衡状态。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行走机车的轮系机构时,可控制行走机车的左右轮随行走路面地势的变化自动调整并保持机身在行进中的稳定避免翻车危险。可广泛应用于自动机械类的左右两侧同步进行垂直上下动作控制,以及各类轮系机车尤其是耕作农机在坡地行走时左右悬挂轮的自动调整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