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中的操作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311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中的操作控制面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中的操作控制面板、优选如下操作控制面板,该操作控制面板可设置在机动车的仪表盘区域中或在机动车的中控台中,所述操作控制面板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



背景技术:

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的已知的操作控制面板已经充分已知。这样的操作控制面板是机动车的操作元件的聚集,这些操作元件在机动车的一个位置上合并并且布置在那里。这样的操作控制面板及其操作元件大多被照明。

但已经被证明的是,对机动车的操作控制面板的构造和照明的要求多年以来基于设计定位而连续提高。因此,例如对操作控制面板的各个操作元件的照明应该能在其亮度和/或颜色方面被个性化地调节。对于在汽车领域中并且尤其是在机动车中的应用,如在先说明的这种操作控制面板还未已知。当然,已经由其他领域已知在光强和颜色方面可个性化地调节的照明单元。

因此,由de202010003621u1已知一种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透明支架板,所述第一表面至少部分地涂敷有至少一个不透光层。所述照明单元具有布置在透明支架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可以至少部分地反射光束。此外,存在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与透明支架板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空间中的发光器件,其中,由所述发光器件产生的光束可以至少部分地进入到透明支架板中。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漫反射表面。

由de102011108803a1已知一种具有用于多模式输入装置的导线的塑料薄膜。多模式输入装置尤其是将触控模块与操作元件相结合的输入装置。这样的输入装置用在机动车的中控台中、在冲洗机或洗衣机、电话或类似设备中。借助导体以几何扭曲矩阵的形式在唯一的塑料薄膜(该塑料模片形成用于组合式输入仪器的载体)上的布局,可以将触控模块和操作元件连接。为此,在触控模块的导体线路矩阵的边缘区域中扩展导体线路并且将这些导体线路连接到操作元件上。以这种方式在塑料薄膜上产生导体的几何扭曲矩阵。

由de102004026730a1已知一种具有电消耗器、尤其是发光器件的面。通过发光器件借助所述面可获得特别的光学效果。所述效果包括单个光点、以及图像式、文字式或图案式地布置的光点直到在整个面上面式地发射光。在此,所述发光器件可以是单色地、彩色地或色彩地可调的。为此规定使用rgb-led。在此,所述发光器件可以全部一起(串联/并联电路)操控、成组地或单独地操控。在色彩可调的发光器件的单独或成组的操控中,类似运行的色彩监视器是可能的。

由de29923151u1已知一种照明体,该照明体尤其是用于作为在朝向观察者的一侧上的顶棚元件和/或壁元件使用,该照明体包括框架元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对于光至少部分可透过的介质。在所述介质后面设有许多单个光源,各所述单个光源布置在至少一个平面中并且分别能单独地且个性化地通过控制单元加载电压。

由de102008037977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器被固定或可被固定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照明设备,利用该照明设备可产生环绕显示器的照明。此外,存在用于控制由照明设备产生的照明的控制单元。

由de10018336a1已知一种用于布置在机动车的仪表盘上的显示器。该显示器构成为具有多个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作为用于显示行驶状态和车辆部件的故障状态的显示区域的像素元件可选择性地接通,其中,所述显示器也可以在颜色方面不同地调整(vermitteln)。

由de102006038175a1已知一种具有显示面的用于机动车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具有用于示出固定设置的符号的符号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还具有用于示出变化的显示内容的矩阵区域。

由de4305796a1已知一种组件,该组件用于补偿在作为用于显示器的背光的白炽灯或卤素灯变暗时的色偏。附加于白灯,在照明设备中布置有蓝灯,从而在往下变暗时补偿白光的移动到红色光谱中的色位。

由de102011007493a1已知一种具有电路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所述电路组件用于产生操控液晶单元的信号。所述电路组件用于产生附加信号,所述附加信号在操控信号变化过程中在时间上在真正的操控信号之前或之后被嵌入并且用于避免与串扰相关的显示器闪烁。这样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长期以来是已知的并且大多数以具有lcd单元的lcd模块的形式存在。lcd单元例如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玻璃板,液晶处于所述两个玻璃板之间。所述板中的一个板全面积地被涂敷竖直延伸的透明列导体线路,而另一个板全面积地被涂敷水平延伸的透明的行导体线路。这些导体线路的交叉点构成lcd单元的像点(像素)。通过列驱动器和行驱动器可以给列导体线路和行导体线路施加不同形状的电压脉冲。这些电压脉冲由控制电子装置借助所谓的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产生。所述控制电子装置经由一个例如汇流导线或总线形式的控制导线与行驱动器连接并且经由同样是汇流导线或总线的形式的另一个控制导线与列驱动器连接,并且将相应的用于选择相应期望的要用于显示的像素的驱动信号输送给这些驱动电路。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经由导线与lcd单元连接并且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将行信号和列信号施加到该lcd单元上,通过这些行信号和列信号选择相应被选出的图像元件并且激励这些图像元件用于像点显示。在显示内容每次变化时必须更新图像示出,其中,lcd矩阵单元的行和/或列以新的图像数据描绘。需要的像素电压通过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以多路传输法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即,提供一种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的操作控制面板,该操作控制面板能够实现对操作控制面板的照明进行个性化。

该任务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

本发明的有利构造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其他说明中并且尤其是借助实施例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中的操作控制面板,该操作控制面板具有由基本上不透光的材料制成的隔板。所述隔板具有至少一个操作区域和以至少一个凹槽或至少一个透光的区域形式的至少一个可视化区域。每个操作区域或每个可视化区域配置有至少一个照明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照明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是rgb发光二极管。隔板的各照明位置在一个矩阵结构中电连接。在矩阵结构中的该连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使得每个所述照明位置单独地且个性化地或多个所述照明位置共同地能由电子控制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操控,即,每个所述照明位置的颜色和亮度能单独地且个性化地被调节或多个所述照明位置能共同地在其亮度和颜色方面被调节。

经由照明位置在一个矩阵结构中的电连接,减少布线耗费并且因此同时低成本地实现在照明方面可个性化调节的操作控制面板。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地规定,照明位置的矩阵结构以照明位置成行和成列的电气布置结构构成。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地规定,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是rgb发光二极管或rgbw发光二极管。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地规定,操作区域是开关或按键或旋转调节器或滑动件,并且可视化区域是显示器、操作区域的部分边框或隔板的透光区域。也可以设置触摸表面或触摸区域代替按键。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地规定,以led多路传输实现对各照明位置的操控。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地规定,一个操作区域实现用于机动车中的驾驶员座位的座椅加热装置的按键或开关,通过所述按键或开关以多个可选择的等级实现到驾驶员座位的座椅加热装置中的能源输送的强度,其中,所述开关或按键布置在操作控制面板的在背面的凹槽中,并且所述按键作为感应的或电容的操作元件或作为触摸操作元件布置在隔板后面或集成在隔板中,其中,所述开关或按键本身在其操作表面上具有透光区域并且所述凹槽由可视化区域包围,其中,配置给所述开关或按键的照明位置布置在隔板后面,使得该照明位置不仅从后面照射包围所述开关或按键的可视化区域而且从后面照射开关或按键本身。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规定,电子控制单元这样操控照明位置,使得根据所选择的能源输送强度实现照明位置的亮度和/或颜色。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地规定,经由一个旋转开关或旋转调节器可调节机动车中的内部空间通风,其中,所述旋转开关或旋转调节器布置在隔板和操作控制面板的凹槽中并且该凹槽由隔板中的可视化区域包围,并且配置给所述旋转开关或旋转调节器的照明位置能由电子控制单元这样操控,使得根据产生空气流的电气通风器的所选择的转速实现照明位置的亮度和/或颜色。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规定,包围操作区域的可视化区域具有与由可视化区域部分包围的操作区域基本上相同的基本形状。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有利地规定,借助电子控制单元可调节各照明位置的亮度和/或颜色。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具体实施例根据图1至图5阐述本发明。

借助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制于该具体实施例。

其中:

图1示出具有多个操作单元的操作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具有多个操作单元的操作控制面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3示出发光二极管的电气接线的示意结构;

图4示出发光二极管的电气接线的另一示意结构;以及

图5示出发光二极管的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至图5的具体实施例借助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的操作控制面板的一种实施构造示出本发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为了更好的条理清晰性,在各附图和所属的附图说明中对于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具有多个操作单元的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的操作控制面板。操作控制面板1设置用于装入机动车中的仪表盘中。优选在仪表盘中设有凹陷部或凹槽,操作控制面板1可被嵌入到所述凹陷部或凹槽中。操作控制面板1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容纳在仪表盘中。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构造方案中,操作控制面板1能借助卡扣支架(操作控制面板卡入到该卡扣支架中)或多个螺纹件固定在仪表盘中。

操作控制面板1包括优选由塑料制成的隔板2。隔板2的材料基本上是不透光的。隔板2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构造方案中构造为薄膜,该薄膜在塑料注塑过程中从后面被注射,从而隔板2构成操作控制面板1在已装入仪表盘中的状态下的所谓的可视面。

各操作元件和各功能元件能在背侧被插入到操作控制面板1中,所述操作元件和功能元件能经由操作控制面板1的前侧操作和/或看见。此外,存在用于警告指示或操作调节的显示器。

在具有隔板2的操作控制面板1的具体构造中,在隔板2和操作控制面板1中存在用于由用户操作的区域和用于给用户或者说为用户显示信息的区域。具体存在八个按键3至10,其中相应地,四个按键3、4、5、6布置在相对于操作控制面板1的竖直中轴线的左边区域中并且四个按键7、8、9、10布置在操作控制面板1的右边区域中。也可以使用触摸键(taste)代替按键。

这四个按键3、4、5和6与四个按键7、8、9和10关于操作控制面板2的竖直中轴线轴对称地布置。

按键3用于调节机动车的esp(电子稳定程序)的灵敏度。在起动机动车之后,将esp首先调节至最灵敏的等级并且该esp在车辆面临要侧滑的危险时非常早地介入并且及早地对该车辆进行制动。按键3由分别布置在按键3上方和下方的并且配置给按键3的两个照明弧形段15-1和15-2包围,所述照明弧形段实现为隔板2中的凹槽或以隔板2中的透光区域的形式实现。在操作控制面板2的背侧中存在凹槽,按键3的部件和输电器件或者说导线可被插入所述凹槽中。相对于按键3居中地布置有透光地构成的图标23。在按键3后面布置有色发光二极管、优选rbg发光二极管(在图1中未示出),所述有色发光二极管从后面照射按键3以及照明弧形段15-1和15-2并且所述有色发光二极管的光穿过图标23和所述两个照明弧形段15-1和15-2。

借助在图1中未示出的配置给操作控制面板1的控制单元可调节有色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在有色发光二极管构造为rbg发光二极管、即由原色红、绿和蓝的能单独操控和调节(尤其是也在要发出的光量和强度方面)的三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和发射每种对于人眼可察觉的颜色。例如借助脉冲宽度调制对有色发光二极管进行操控。

根据esp的灵敏度的调节等级的数量,可以通过选择由有色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以及因此按键3和照明弧形段15-1和15-2的背光的亮度和/或颜色将所选择的esp设置呈现给用户(机动车驾驶员)并且可视化。

在本发明的按照图1的构造方案中,esp具有三个调节等级,即“灵敏度高的esp开启”、“灵敏度小的esp开启”和“esp关闭”。在按照图1的构造方案中,在调节等级“灵敏度高的esp开启”的情况下出现具有中等光强的绿色背光,在调节等级“灵敏度小的esp开启”的情况下出现具有较大光强的黄色背光,并且在调节等级“esp关闭”的情况下出现具有最大光强的红色背光。

按键4用于激活可加热的后窗玻璃。在按键4上居中地布置有示出用于可加热后窗玻璃的符号的图标24。图标24构造为透光的。这有利地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隔板2构成为薄膜并且该区域以及因此图标24在薄膜中构造为透明且透光的区域。

在按键4后面也布置有色发光二极管、优选rgb发光二极管,该rgb发光二极管在其光输出的强度和颜色方面是可调节的。按键4也由两个照明弧形段16-1和16-2包围。这些照明弧形段类似于图标24构造,从而来自所布置的有色发光二极管的光可以从后面照射并且照明所述照明弧形段。规定的是:在未激活后窗玻璃时,以白光进行照明或不进行背光照射,在经由按键4激活后窗玻璃加热装置时,调节至红色背光,即,所属的有色发光二极管的光输出由控制单元调节至“红”颜色并且提高光输出强度。

按键5涉及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座椅加热的调节选择。这能在三个等级——轻微加热、中等加热和高度加热中选择。在按键5上示出实现“座椅供暖”或者说“座椅加热”功能的图标25。如先前已经对按键3和4说明的那样,按键5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使得光能够从后面穿过隔板2。按键5也由两个照明弧形段17-1和17-2包围。根据所选择的座椅加热强度,这通过提高光强或通过变化颜色、例如从淡红色向暗红色变化或从例如表示“座椅加热关闭”的蓝色向表示“座椅加热打开”的红色变化来显示。这也通过在图1中未示出的控制单元控制地来实现,该控制单元的功能类似于已经在按键3和4中说明的那样设计。

在操作控制面板1的右侧布置有按键8。按键8也具有示出用于报警闪光灯的功能的图标27。按键8由两个照明弧形段18-1和18-2包围。在激活按键8时规定以红颜色从后面照射。如果该功能未被选择,则以白光从后面照射。功能和构造类似于已经说明的按键3、4和5实现。

在该按键8之下布置有另一个按键9。该按键9激活接通和切断副驾驶员安全气囊的功能。当在车辆中在副驾驶员座上可能在为其设置的承载容器中携带有儿童时,这是必需的。通过按压按键9上可激活或可解除副驾驶员安全气囊。按键9或围绕按键9的区域具有文字标记“乘客安全气囊关闭”,该文字标记如已经在按键3、4、5的在先图标23、24、25的情况下说明的那样构造。所述文字标记构造为透光的。按键9同样由两个照明弧形段19-1、19-2包围。如果该按键9已被操作并且功能已被选择,则从后面照射按键9和所属的区域。如果按键9未被操作,则不进行背光照射。也可以又通过选择背光的颜色、例如红色或绿色对副驾驶员安全气囊的激活以及副驾驶员安全气囊的解除进行可视化,其中,例如在背光为红色时功能被解除、即副驾驶员安全气囊被关闭,在背光为绿色时这例如将表示副驾驶员安全气囊被激活。

在按键9之下设有由两个照明弧形段20-1、20-2包围的按键10。示出座椅加热的图标29。工作原理类似于已经说明的按键5。

在操作控制面板1的左侧大致居中地布置有按键6。按键6用于激活空调设备。布置有例如也能以图标形式示出的标记“a/c”26,该标记用于车辆中的空调设备,存在于按键6上。按键6由两个照明弧形段21-1和21-2包围。配置给该按键6的激活和解除空调设备的功能的激活或未激活又通过背光或通过选择背光的颜色和/或强度(如已经于在先的按键3、4、5、9、10中说明的那样)来可视化,例如蓝色代表已被激活,而白色代表未被激活。

关于操作控制面板1的竖直中心相对于按键6轴线镜像对称地布置有按键7。该按键是无功能的。在那里可以接收另外的功能。按键7又由照明弧形段21-1和21-2以类似的工作原理包围,如已经于在先的按键中说明的那样。

此外,在操作控制面板1的左侧设有显示器30。显示器30构造成具有当发动机超过其正常运行温度时象征性进行指示的图标。对于所述控制单元由上级的探测内燃机的该状态的另一控制单元操控地激活该显示器30的情况,所述控制单元以红颜色并且以高强度从后面照射显示器30的区域。如果发动机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中,则以绿色从后面照射显示器30或不发生背光照射。

此外,在操作控制面板1的左侧设有旋转调节器11。旋转调节器11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使得该旋转调节器能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此外,所述旋转调节器具有摇杆按键功能,从而能够通过向上或向下或向右或向左倾斜来选择一个存储的功能。在按照图1的构造中规定,在对旋转调节器11向左或向右旋转时,可选择借助相应的图标31或32示出的那个功能。通过在下方区域中按压旋转调节器11,激活在那里的借助图标33示出的功能。

图标33是雪花并且表示可将机动车通风调节至“制冷”。

图标31、32和33以及围绕图标31、32、33的区域又构造为透光的并且可被从后面照射。根据相应的功能被选择还是未被选择,有色地并且与光强相关地从后面照射。具有摇杆按键功能的旋转调节器11由两个半框34-1、34-2包围,所述两个半框在视觉上辅助旋转调节器11的功能和调整或构造。这些半框34-1、34-2又构造为透光的,从而经由相应地布置在操作控制面板1的背面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优选rgb发光二极管通过控制单元可调整色彩选择或发光强度。

居中地布置有旋转调节器12。旋转调节器12附加地具有传感器滑动功能。旋转调节器12实现通风器速度的选择,所述通风器对到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输送进行调节。通过对旋转调节器12向左或向右旋转,可以经由通风器转速调整空气流的强度,从在左边作为带有数字“0”的图标36-1可视化的“0”开始,并随着实现为升高条的图标36-2向右升高,直到与“0”相对置的一侧上带有“max”的图标。图标36-1、36-2-36-3又以已经说明的方式构造,使得这些图标能通过背光照射而被可视化。旋转调节器12由两个半框35-1、35-2包围,所述两个半框以已经说明的方式构造为透光的并且可从后面被照射。

此外,在旋转调节器12上集成传感器滑动功能,从而通过用户手指在由图标36-2标出的传感器区域上的运动,通过在传感器区域上移动手指能够提高或降低用于通风的通风器的转速。通风器的转速选择通过如下方式显示,即,在背景中的光强和/或颜色如在其他按键和旋转调节器中说明的那样是可变化的,例如从代表“关闭”的蓝颜色,经过代表小转速的和中等转速的绿颜色和黄颜色,以及用于最大转速的红颜色。

在旋转调节器12旁示出另一个具有摇杆按键的旋转调节器13。功能类似于旋转调节器11,然而在旋转调节器13中选择空气分配的功能——图标39表示向上的空气分配、图标40表示至中心的空气分配、图标41表示向下的和至中心的空气分配。图标38示出用于挡风玻璃的最大除霜的功能。功能选择以及所选择的功能的显示如已经于在先的旋转调节器11、12中说明的那样借助背光的光强和/或颜色的调节来实现。

此外设有发光带,所述发光带局部以部分区段14-1、14-2和14-3环绕隔板2并且因此也环绕操作控制面板1。这是隔板2的视觉区分。发光带14-1、14-2和14-3以隔板2的开头所述的方式制造并且是透光的。利用布置在隔板2或者说操作控制面板1后面的例如以rgb发光二极管形式的照明元件,发光带14-1、14-2、14-3在发光强度以及在颜色方面是可变化的。

在图2中示出图1中的操作控制面板1,然而以这样方式示出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的剖面,使得可看出在图2中构造为rgb二极管的照明元件d1至d14。可看出的是,二极管d1至d6用于从后面照射发光带14-1至14-3。二极管d2用于从后面照射按键3。二极管d3用于从后面照射按键4,二极管d4用于从后面照射按键5等。二极管d11-1至d11-4用于从后面照射旋转调节器11,二极管d13-1至d13-6用于从后面照射旋转调节器12,二极管d14-1至d14-4用于从后面照射旋转调节器13。

在图3中示出发光二极管d1至d14的电气接线的示意结构。发光二极管d1至d14布置在一个矩阵中并且被接线。所述矩阵分成行和列。二极管d1至d14按照列配置给要照明的按键或要照明的旋转调节器。用于从后面照射和照明图1和图2中的发光带14-1至14-3的发光二极管d1-1至d1-6彼此布置在一列中。发光二极管d2至d10和d12彼此并联地分别布置在一列中,发光二极管d11-1至d11-4类似于发光二极管d1-1至d1-6布置在一列中。这同样适用于发光二极管d13-1至d13-6以及d14-1至d14-4。

此外,对于每个二极管串联布置结构存在各一个串联电阻r和各一个开关sr1至sr6以及对于每列存在一个开关ss1至ss14。开关sr1至sr6以及ss1至ss14能由控制单元操控。未示出的控制单元此时可以通过切换用于各行的各个开关sr1至sr6以及用于各列的各个开关ss1至ss14使二极管d1至d14中的每个单独的二极管发光。

通过利用脉宽调制的操控来选择二极管d1至d14中的一个二极管的光输出的强度。因此,通过足够快速的操控,能够对于每个单独的操作元件个性化地照明/从后面照射操作控制面板,而无须对于每个单独的二极管d1至d14直接存在单独的布线。更确切地说,二极管d1至d14可以根据图3布置、接线和连接。特别有利的是,通过所述布置和接线能够使各个行或列共同响应,从而例如通过共同激活各个二极管d1至d14或多个二极管d1至d14能够均匀地从后面照射整个操作控制面板。

通过将操作装置、如按键或旋转调节器或发光带的发光二极管合并在一列中,能够共同通过相应地操控开关sr1至sr6以及ss1至ss14实现从后面照射例如配置有发光二极管d13-1至d13-6的旋转调节器。

在图4中示出发光二极管d1至d14的电气接线的另一示意结构。发光二极管d1至d14布置在一个矩阵中并且被接线。所述矩阵分为行和列,但在对发光二极管接线时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图4中的示图优化行和列的数量。

这样分别在一列中布置最多六个发光二极管。

那些多个的发光二极管d1-1至d1-6、d11-1至d11-4、d13-1至d13-6和d14-1至d14-4合并在一列中。

发光二极管d2、d3、d4、d5、d6和发光二极管d7、d8、d9、d10、d12此时同样布置在一行中。因此能够减少对于矩阵电路连接所必需的导线的数量并且减少开关的数量。在按照图4的构造中仅还需要用于五列的五个开关ss1至ss5。

在图5中示出发光二极管d1至d14中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构造。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都是rgb二极管。rgb二极管rgb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使得在那里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蓝颜色的发光二极管db、用于绿颜色的发光二极管dg以及用于红颜色的发光二极管dr。在每个二极管db、dg、dr之前必要时设有串联电阻,但无论如何设有用于蓝色发光二极管db的开关srgb1、用于黄色二极管dg的开关srgb2和用于红色二极管dr的开关srgb3。通过单独地和/或共同地激活开关srgb1至srgb3,能够调节应该被发射的颜色。通过合适的脉冲调制操控能够操控二极管db、dg、dr中的一个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并且也能够混合各二极管的颜色并且因此也能够产生白光。

通常rgb二极管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rbg二极管具有三个输入导线,对于每个单独的二极管设置单独的输入导线。通过操控各个二极管、即,红色的二极管、绿色的二极管、蓝色的二极管,可以调节出任意颜色。

在按照图3和图4的具体示图中,实际上对于每个有色二极管、即红色、黄色和蓝色存在一个自身的矩阵。

在本申请文件中公开的全部特征作为对本发明重要的内容而要求保护,只要这些特征单独地或组合地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新颖的。

附图标记列表

1操作控制面板

2隔板

3按键

4按键

5按键

6按键

7按键

8按键

9按键

10按键

11具有摇杆按键的旋转调节器

12具有传感器滑动功能的旋转调节器

13具有摇杆按键的旋转调节器

14-1至14-3以部分边框形式的发光带

15-1、15-2照明弧形段

16-1、16-2照明弧形段

17-1、17-2照明弧形段

18-1、18-2照明弧形段

19-1、19-2照明弧形段

20-1、20-2照明弧形段

21-1、21-2照明弧形段

22-1、22-2照明弧形段

23图标

24图标

25图标

26图标

27图标

28图标

29图标

30图标

31图标

32图标

33图标

34-1、34-2半框

35-1、35-2半框

36-1、36-2、36-3图标

37-1、37-2半框

38图标

39图标

40图标

41图标

d1-1至d1-6rgb发光二极管

d2至d10rgb发光二极管

d11-1至d11-4rgb发光二极管

d12rgb发光二极管

d13-1至d13-6rgb发光二极管

d14-1至d14rgb发光二极管

r阻抗

sr1至sr6开关

ss1至ss14开关

rgbrgb二极管

dr红色led

dg绿色led

db蓝色led

srgb1至srgb3开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