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格栅主动窗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5771发布日期:2018-07-17 23:3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类似装置可以包括窗板装置,有时称为用于散热器格栅的主动窗板,或者也可以作为受控空气入口模块。这种类似的装置通常由首字母缩略词ags指定,其源自英语术语“activegrilleshutter(主动式格栅窗板)”。该装置允许通过要打开或关闭的机动车辆的散热器格栅进入空气。在打开位置,空气可以通过散热器格栅循环并且可以参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在关闭位置,空气不会通过散热器格栅穿过,从而减小了阻力,因此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当发动机不需要由室外空气冷却时,ags允许消耗能量和污染减少。



背景技术:

有帮助的是,在机动车辆的设计阶段确保在事故过程中将机动车辆撞击障碍物的事故的后果降至最低。尤其适合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特别是当行人被机动车撞倒时),而且减少对机动车本身的材料损害。

ags通常包括用于控制允许打开或关闭空气入口的窗板的起动器(也称为致动器)。承载这些窗板的ags的窗板和框架通常由塑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重量轻、价格便宜的优点。另外,塑料在撞击时容易变形或破裂,从而吸收撞击并降低严重损坏的风险。但最好不要损坏ags。另外,致动器是相对昂贵的装置,其也非常重。在发生撞击时,致动器经常损坏,这涉及很高的维修成本。此外,在与行人撞击的情况下,致动器可能比仅由ags的窗板造成的致伤更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改善这种情况。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其包括:

用于引导经由机动车辆散热器格栅进入的空气的柔性管道以及

固定在柔性管道中的窗板装置,

所述空气入口管理装置被构造为经由所述柔性管道固定在机动车辆中,所述窗板装置然后经由所述柔性管道悬挂在所述机动车辆中。

这样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尤其有利的是在于,在撞击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低速撞击的情况下,挠性管道变形并因此能够通过防止对窗板装置造成损坏来吸收由撞击产生的能量。此外,悬挂窗板装置保护其不受来自例如机动车辆的车轮或发动机的振动的影响。术语柔性管道被理解为表示该管道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保持ags处于正常状态(或在撞击之前)并且具有足够的柔性,以便在发生撞击时允许窗板装置的弹回以及必要时返回初始位置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柔性导管能够保持ags并且能够变形而不会破裂,从而允许ags的弹回。管道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变形以在撞击后返回到初始位置。某些热塑性聚合物,例如聚丙烯和乙烯丙烯二烯单体显示出这样的性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其中柔性管道被模制到窗板装置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其中柔性管道卡合在窗板装置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其中柔性管道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特别是聚丙烯或乙烯丙烯二烯单体制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其中柔性管道被构造成通过一个末端固定到机动车辆的散热器格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其中柔性管道被构造成通过一个末端固定到用于散热器的支撑件或热交换器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这纯粹是说明性的,必须在考虑附图的情况下阅读,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备有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机动车辆的纵向竖直截面;

-图2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备有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事故损坏机动车辆的纵向竖直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了机动车辆沿该车辆纵向的竖直截面。该车辆包括挡板梁1,在其上方和下方定位有前板栅格2。这些栅格是固定的,并保持在打开的位置。该车辆还包括柔性管道3,其围绕固定到所述柔性管道的窗板装置4(ags)。柔性管道3将经由散热器格栅(经由栅格2)进入的空气引导远至ags4,并且将从ags排出的空气引导远至冷凝器5。柔性管道固定至用于散热器7的支撑件6(通常用英语表示为bolster(支撑物)或bulkhead(闷头))。

图2示出了与图1所示相同但涉及事故的机动车辆。因此可以认识到,车辆撞击位于挡板梁1下方的障碍物8。由该事故引起的震动使柔性管道3的底部变形并且使ags4移位。然而,ags4是完整的,并且可以在发生事故损坏的车身修理后,请将其放回原位。

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柔性管道3,用于引导经由机动车辆的散热器格栅进入的空气。

窗板装置4固定在柔性管道3中。

因此,当空气入口管理装置安装在机动车辆中时,并且当该机动车辆移动时,经由车辆前方穿透的空气(由于车辆相对于空气的相对速度)由柔性管3朝向窗板装置4引导。

如果后者处于关闭位置,则空气流动被阻止,这减少了车辆的阻力并且因此减少了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另一方面,如果窗板装置4处于打开位置(为了增加发动机的冷却),则空气流继续前进,直到它到达散热器7,在它这样时如此由柔性管道3引导。类似的空气流动导致更高的阻力。因此它增加了车辆的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空气入口管理装置构造成经由柔性管道3固定在机动车辆中。然后,窗板装置4经由柔性管道3悬挂在机动车辆中,而不是直接固定到机动车辆的刚性元件。这在撞击情况下中(在该撞击被柔性管道吸收的程度上)保护窗板装置4。这也保护了通常固定窗板装置的机动车辆的那些部件。实际上,当撞击的能量传递到现有技术的窗板装置时,其也被传递到该窗板装置以刚性方式所固定到的元件上。根据第一实施例,其中通过悬挂而不是通过刚性固定来实现固定,因此即使传播到远至窗板装置4,传递任何撞击的能量也因此被阻止或至少被吸收。同样,在发生撞击的情况下,这样避免的是,损失可能与窗板装置4分离的任何机械部件和/或损失在现有技术中该窗板装置以刚性方式所固定到的一个或多个任何元件。取决于撞击,窗板装置4可能由于柔性管道3的变形而移位。通常,窗板装置4的这种类似位移不会对其造成损坏(在低速撞击的情况下)。然后所有需要的是,在修理了可能已经损坏的车身(或其他元件)的任何元件之后,通过将柔性管道3重新定位在其原始位置,而将窗板装置4放回原位。

悬挂窗板装置4也保护该窗板装置免受振动。例如可能来自风扇、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甚至来自道路的振动,被执行一种解耦形式的柔性管道3过滤。这可以有助于减少车辆内部的可感知的噪音,并且减少组成部件(特别是构成窗板装置4的那些部件)的磨损。

根据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柔性管道3被模制到窗板装置4上。

根据第三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柔性管道3卡合到窗板装置4上。例如,柔性管道包括位于垂直于柔性管道的纵向轴线的平面中的周向凹槽。该凹槽位于柔性导管的内表面上。它被构造成与沿窗板装置的周边布置的相应柔性条带协作。根据一个变型,管道包括多个前述类型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于彼此间隔开,并且被构造为与位于窗板装置的周边上的多个对应的平行柔性条带协作。其他形式的凹槽和柔性条带是可能的。相反,可以在窗板装置中提供一个凹槽(或多个凹槽),并且在柔性管道的内表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对应的柔性条带。这些柔性条带可以由形成在所述柔性管道中的突起构成。

根据第四实施例,根据前述实施例之一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柔性管道3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理论上,它可能由天然或人造橡胶制成,尽管这通常相当昂贵的。

根据第五实施例,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热塑性聚合物是聚丙烯,其尤其表现出廉价、耐疲劳和弯曲、非常轻的并且可再循环的优点。

根据第六实施例,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热塑性聚合物是乙烯丙烯二烯单体(通常以其首字母epdm表示),其尤其表现出耐氧化、耐恶劣天气、耐光、耐冷和耐酸的优点。

根据第七实施例,根据前述实施例之一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柔性管道3构造成通过一个末端固定到机动车辆的散热器格栅。因此,管道由此能够通过散热器格栅引导空气从其入口进入车辆,从而最小化空气损失。

根据第八实施例,根据前述实施例之一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柔性管道3构造成通过一个末端固定到用于散热器7的支撑件6(其通常由英语表达“bolster(支撑物)”)。因此,柔性管道能够将已经经由散热器格栅进入车辆的空气引导远至散热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空气浪费。在装有空调的车辆中,冷凝器通常位于散热器的前方,其用于冷却机动车辆的发动机。与散热器一样,冷凝器也是热交换器,但在此特定情况下,其功能是乘客隔室的空气调节,而不是发动机的冷却。实际上,通过将空气引导远至冷凝器,柔性管道因此也将空气引导远至直接位于其之后的散热器。引导的空气实际上通过冷凝器,然后立即通过散热器。

根据第九实施例,根据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的一个的空气入口管理装置的柔性管道3构造成通过一个末端固定到热交换器。柔性管道3可以例如固定到热交换器的水收集室或盒。该替代方案还允许使用管道将已经经由散热器格栅进入车辆的空气引导远至热交换器,由此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而言,柔性管道可以采用前挡板内部的形式,并且在另一末端可以尽可能接近冷却模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