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加强辅助机构的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26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外设加强辅助机构的套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套筒。



背景技术:

汽车的悬架臂位于汽车的底部,如果悬挂过软,因离地距离小,在起伏的路面行驶时,容易碰触地面,连接在悬架臂上的套筒也容易因此受到损坏。为了方便安装,该处的套筒多为合金板卷成筒状形成,虽然安装方便了,但抗损坏能力却大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外设加强辅助机构的套筒,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外设加强辅助机构的套筒,包括一合金板,所述合金板卷成筒状形成套筒的筒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金板的左端面上设有内轮廓呈弧形状的弧形凹槽,所述合金板的右端面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的配套的弧形凸起;

所述左端面和所述右端面通过所述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凹槽咬合在一起;

还包括一呈弧状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四个边均焊接在所述筒壁上,所述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凹槽被所述加强板覆盖在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合金板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咬合在一起时,所述右端面上的弧形凸起插入所述左端面的弧形凹槽内,通过凹槽对凸起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限定左端面、右端面的相对位置,使左、右端面相对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更关键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咬合的同时,还增设有加强板,通过加强板焊接筒壁,对咬合缝处的左端面、右端面进行了二次固定,连接强度更强。同时覆盖在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凹槽上的加强板,一方面,可以防止弧形凸起从弧形凹槽内拖出,另一方面,可将咬合缝与套筒外侧隔离,避免水气、污物等影响筒壁寿命、影响咬合强度的影响源从外侧进入咬合缝。

所述加强板的材质与所述合金板的材质相同,仅在所述加强板的远离所述筒壁的一侧表面上镀锌层。

加强板内侧不镀锌,保证了加强板与筒壁的接触面材质相同,降低了焊接难度。加强板外侧镀锌,可有效避免加强板生锈,提高了加强板的寿命,进而提高了套筒的寿命。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弧形凸起不相对的位置,还开有通孔,通孔内填充焊接料。以进一步增加加强板与套筒的连接面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另外,因通孔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焊接料暴露在空气中,减少焊接料中的氧、氮含量,从而解决了焊缝中产生气孔及焊缝的强度、硬度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通孔避开了弧形凸起处,可避免弧形凸起在焊接过程中变形,影响咬合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外设加强辅助机构的套筒,包括一合金板,合金板卷成筒状形成套筒的筒壁11,合金板的左端面上设有内轮廓呈弧形状的弧形凹槽,合金板的右端面设有与弧形凹槽的配套的弧形凸起12;左端面和右端面通过弧形凸起12、弧形凹槽咬合在一起;还包括一呈弧状的加强板13,加强板13的四个边均焊接在筒壁11上,弧形凸起12、弧形凹槽被加强板13覆盖在下方。

本实用新型合金板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咬合在一起时,右端面上的弧形凸起12插入左端面的弧形凹槽内,通过凹槽对凸起12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限定左端面、右端面的相对位置,使左、右端面相对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更关键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咬合的同时,还增设有加强板13,通过加强板13焊接筒壁11,对咬合缝处的左端面、右端面进行了二次固定,连接强度更强。同时覆盖在弧形凸起12、弧形凹槽上的加强板13,一方面,可以防止弧形凸起12从弧形凹槽内拖出,另一方面,可将咬合缝与套筒外侧隔离,避免水气、污物等影响筒壁11寿命、影响咬合强度的影响源从外侧进入咬合缝。

加强板13的材质与合金板的材质相同,仅在加强板13的远离筒壁11的一侧表面上镀锌层。加强板13内侧不镀锌,保证了加强板13与筒壁11的接触面材质相同,降低了焊接难度。加强板13外侧镀锌,可有效避免加强板13生锈,提高了加强板13的寿命,进而提高了套筒的寿命。

加强板13与弧形凸起12不相对的位置,还开有通孔,通孔内填充焊接料。以进一步增加加强板13与套筒的连接面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另外,因通孔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焊接料暴露在空气中,减少焊接料中的氧、氮含量,从而解决了焊缝中产生气孔及焊缝的强度、硬度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通孔避开了弧形凸起12处,可避免弧形凸起12在焊接过程中变形,影响咬合程度。

加强板13的长度与套筒的长度一样,其中加强板13的一端与套筒的一个端面相平齐,加强板13的另一端与套筒的另一个端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加强板13的的长度,使加强板13的长度与套筒的长度一样,以此能够完全固定住左端面和右端面的咬合处,使两者的连接更牢固,不易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