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衣收盖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411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车衣收盖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收拢和覆盖汽车车衣的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拢和覆盖汽车车衣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车衣由多块柔性布料拼接成形,使用时直接覆盖于车身上并与车身表面随形。在覆盖与收拢过程中,因车衣面积大,需要多次扯动车衣并将其积于一起,而且在收拢后很凌乱,再次使用时,首先需要将车衣进行理顺,覆盖时需要通过多次扯动与调整车衣,常需要二人配合,使车衣与车身表面相吻合,致使在覆盖与收拢过程,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汽车车衣覆盖和收拢的车衣收盖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条状架体,所述条状架体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

本实用新型用于收拢和覆盖车衣的操作过程:用于收拢覆盖于车身上的车衣时,首先将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放置于车身的车衣上(如车身顶面的车衣上),由于所述磁性构件相对于车身表面金属板件的吸附作用,使车衣相对的固定于车身的外表面,并以所述条状架体为“芯骨”,将所述条状架体一侧的车衣绕该条状架体向另一侧反转而折拢,然后以所述条状架体为“芯骨”,并转动所述的条状架体,以类似于卷收布匹的方式,将车衣卷收于所述的条状架体上,而将覆盖于车身上的车衣呈圈状形式收拢,最后人工将呈圈状的车衣取下,车衣连同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一并收藏。再次覆盖时,首先将呈圈状的车衣放置于车身上的相应部位,按照收拢时的反向操作逐一地将车衣展开或伸展,直至将车衣覆盖于车身外表面,然后人工取下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结构是:

所述条状架体为单件圆柱体、或单体椭圆柱体、或单体板件、或单体框架件。

所述条状架体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轴线短段圆柱体构成,相邻的短段圆柱体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连接,其中的一短段圆柱体可绕所述挠性构件朝向相邻的短段圆柱体翻转而折叠。

所述条状架体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轴线短段椭圆柱体构成,相邻的短段椭圆柱体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连接,其中的一短段椭圆柱体可绕所述挠性构件朝向相邻的短段椭圆柱体翻转而折叠。

所述条状架体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轴线短板件构成,相邻的短板件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连接,其中的一短板件可绕所述挠性构件朝向相邻的短板件翻转而折叠。

所述条状架体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轴线短段框架件构成,相邻的短段框架件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连接,其中的一短段框架件可绕所述挠性构件朝向相邻的短段框架件翻转而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条状架体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其一是,在车衣收拢时,将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放置于车身上的车衣后,能够使车衣相对的固定于车身上,在收拢过程中可避免车衣在车身表面产生移动;其二是,以条状架体为“芯骨”对车衣各部位进行逐一收拢,直至将车衣收拢呈圈状或将呈圈状的车衣再次折叠的形式,避免收拢后的车衣产生凌乱现象;其三,使用本实用新型收拢和覆盖车衣时,由于磁性构件的作用可对车衣进行相对的固定,在收拢和覆盖过程中可避免车衣产生移动,而且所述条状架体可作为车衣逐步收拢和覆盖的“芯骨”及支撑定位,便于一人实现车衣的收拢和覆盖,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条状架体为单体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条状架体为单体椭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A-A放大结构视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条状架体为单体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放大结构视图;

图7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条状架体为单体框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C放大结构视图;

图9为条状架体由两件短段构件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条状架体由两件短段构件构成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挠性构件为板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条状架体由两件短段构件构成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挠性构件为4根条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体位于车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体位于引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体位于尾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体位于侧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磁性构件2为一件磁性构件,位于所述条状架体1的中部或端部。

实施例2,参见图2。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为单体圆柱体,截面为圆形,所述磁性构件2为两件,分别位于所述单体圆柱体的两端部。

实施例3,参见图3、图4。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为单体椭圆柱体,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磁性构件2为两件,分别位于单体椭圆柱体的两端部。

实施例4,参见图5、图6。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为单体板件,实施中,其截面优选为横置的长方形,所述磁性构件2为两件,分别位于单体板件的两端部。

实施例5,参见图7、图8。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为单体框架件,所述磁性构件2为两件,分别位于单体框架件的两端部。

实施例6,参见图9。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优选由两件同轴线的短段圆柱体构成,相邻的短段圆柱体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3连接,其中的一短段圆柱体可绕所述挠性构件朝向相邻的短段圆柱体翻转而折叠,所述的磁性构件2设置在其中的一短段圆柱体上;实施中,设置在所述一短段圆柱体的所述磁性构件2为一件或多件,可位于该短段圆柱体的左端,或中部,或右端等相应部位。

实施例7,参见图9。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优选由两件同轴线的短段椭圆柱体构成,相邻的短段椭圆柱体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3连接,其中的一短段椭圆柱体可绕所述挠性构件朝向相邻的短段椭圆柱体翻转而折叠,所述的磁性构件2设置在其中的一短段椭圆柱体上;实施中,设置在所述一短段椭圆柱体的所述磁性构件2为一件或多件,可位于该短段椭圆柱体的左端,或中部,或右端等相应部位。

实施例8,参见图9。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优选由两件同轴线的短板件构成,相邻的短板件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3连接,其中的一短板件可绕所述挠性构件3朝向相邻的短板件翻转而折叠,所述的磁性构件2设置在其中的一短板件上;实施中,设置在所述一短板件上的所述磁性构件2为一件或多件,可位于该短板件的左端,或中部,或右端等相应部位。

实施例9,参见图10、图11。包括条状架体1,条状架体1上至少设有一件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所述条状架体1优选由两件同轴线的短段框架件构成,相邻的短段框架件端部之间由挠性构件3连接,参见图10挠性构件3为板状,参见图11挠性构件3为四根条状,其中的一短段框架件可绕所述挠性构件3朝向相邻的短段框架件翻转而折叠,所述的磁性构件2设置在其中的一短段框架件上;实施中,设置在所述一短段框架件上的所述磁性构件2为一件或多件,可位于该短段框架件的左端,或中部,或右端等相应部位。

参见图12,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位于车顶位置时,使用收拢过程中,并以所述条状架体1为“芯骨”,将所述条状架体1一侧的车衣4绕该条状架体1向另一侧反转而折拢,然后以所述条状架体1为“芯骨”,并转动所述的条状架体1,以类似于卷缩布匹的方式,将车衣4卷收于所述的条状架体1上,而将覆盖于车身上的车衣4呈圈状形式收拢,然后将条状架体1两边多余车衣4对折于条状架体1上,最后人工将呈圈状折叠的车衣4取下,车衣4连同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一并收藏。参见图9,当收盖支架至少由两件条状架体1构成时,使用收拢过程类同,当车衣4卷收于所述的条状架体1上后,以其中一件条状架体1端可绕所述挠性构件3朝向相邻的条状架体1翻转连同车衣4而折叠,连同车衣4折叠。

参见图13,当条状架体1为单件或多件时并位于引擎盖位置时,先将车头部分车衣4翻折,再向后收卷,使用收拢过程类同于车顶位置。

参见图14,当条状架体1为单件或多件时并位于尾箱盖位置时,先将车后部分车衣4翻折,再向前收卷,使用收拢过程类同于车顶位置。

参见图15,当条状架体1为单件或多件时并位于侧门板位置时,首先将收盖支架放置于侧门板上并以所述条状架体1端翻转于车顶,其余步骤类同于车顶位置。

实施中,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可与车衣连接为一体,与车衣连接为一体时,可连接于车衣的顶部,或车衣的前部,或车衣的后部,或车衣的侧部,或连接多个配合使用;优选连接于车衣的顶部;实施中,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与车衣的连接优选为可拆卸式连接,如插装式、或铆扣式、或按扣式连接等,以便于车衣的清洗;当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与车衣连接为一体时,条状架体1上可吸附于车身的磁性构件2,可固定在车衣上;车衣收拢后与车衣一并存贮,车衣覆盖于车身后,即随车衣置于车身上。

实施中,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可与局部车衣配合使用,局部车衣常见为前挡玻璃罩车衣、半罩车衣,可作为单体支架配合使用,或与局部车衣连接为一体作为带收盖支架的局部车衣;使用收盖过程、与车衣的结合方式均类同于全车车衣,本车衣收盖辅助装置与前挡玻璃罩车衣、半罩车衣配合使用时,所述磁性构件2可以用吸盘代替,吸附固定在玻璃和车身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