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上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4012阅读:2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上背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后上背板,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723378.9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板,包括:背板、铰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板由背板A及背板B连接组成;所述的背板上具有多个条形凸出,突出上对应设置圆形凸起;所述背板边缘四周焊接矩形管;所述背板下端两侧固定有铰链安装支架,背板A上部左侧和背板B上部右侧分别设置锁支架及解锁支架;所述的背板B靠背板A段为扶手骨架;所述背板A顶部中段和背板B顶部右段分别设置头枕支架。本背板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同时通过凸出和凸起增强了背板的结构稳固性与靠背时的舒适感,保证了结构在长时间的手里的情况下不易发生变形。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刚性部件较弱,背板支撑性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上背板,以解决现有的背板刚性部件较弱,背板支撑性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上背板,其结构包括后上背板单品、后上背板流出槽、后地板横梁、后排座椅加强件、后排座椅加强件、后上背板加强件、后上背板加强件二、后排座椅卡扣、无线电接收器加强件、安全带固定加强件、行李箱扭力弹簧卡扣,所述后上背板流出槽设在后上背板单品上,所述后排座椅加强件与上背板单品相连接,所述后上背板加强件设在后地板横梁上,所述后上背板加强件二固定连接后地板横梁,所述后排座椅卡扣活动连接后地板横梁,所述安全带固定加强件设在后上背板单品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上背板单品与后地板横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后排座椅加强件。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横梁设有后排座椅加强件。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电接收器加强件与后上背板单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李箱扭力弹簧卡扣固定连接后上背板单品。

进一步地,所述后上背板单品由防锈板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后上背板单品配套后上背板流出槽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后上背板单品提高车身刚性部件,位于汽车的后上背板流出槽与后地板横梁之间的部品,安装于两个组合支撑之间,同时还起着车座安全带回收器安装、儿童座椅用挂钩安装、后玻璃粘接的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上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分解示意图。

图中:后上背板单品-1、后上背板流出槽-2、后地板横梁-3、后排座椅加强件-4、后排座椅加强件-5、后上背板加强件-6、后上背板加强件二-7、后排座椅卡扣-8、无线电接收器加强件-9、安全带固定加强件-10、行李箱扭力弹簧卡扣-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上背板,其结构包括后上背板单品1、后上背板流出槽2、后地板横梁3、后排座椅加强件4、后排座椅加强件5、后上背板加强件6、后上背板加强件二7、后排座椅卡扣8、无线电接收器加强件9、安全带固定加强件10、行李箱扭力弹簧卡扣11,所述后上背板流出槽2设在后上背板单品1上,所述后排座椅加强件4与上背板单品1相连接,所述后上背板加强件6设在后地板横梁3上,所述后上背板加强件二7固定连接后地板横梁3,所述后排座椅卡扣8活动连接后地板横梁3,所述安全带固定加强件10设在后上背板单品1上。所述后上背板单品1与后地板横梁3相连接。所述后地板横梁3固定连接后排座椅加强件4。所述后地板横梁3设有后排座椅加强件5。所述无线电接收器加强件9与后上背板单品1相连接。所述行李箱扭力弹簧卡扣11固定连接后上背板单品1。

在进行使用时,在进行使用时,把后地板横梁3安装在后上背板单品1上,使后排座椅加强件5可以固定住后上背板单品1,方便无线电接收器加强件8对后上背板单品1安装,有效的提高背板在汽车上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中,使用者安装本实用新型在汽车上使,可确保无线电接收器和后排安全带牵引器安装,有效的提高背板在汽车上的安装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