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行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092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陆行直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交通工具,尤其涉及陆行直升机。



背景技术:

通用小型固定翼飞机驾驶容易,但需要设置专门的小型机场,不适于家庭使用,直升机虽然能够实现垂直起降,但其旋翼巨大,需要专用的停机坪,不能进入普通家庭,具有一定局限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为方便的飞行式汽车,既可飞行又可在陆地行驶,这种交通工具既可方便停放,又可在需要时腾空而起,进行中短距离飞行,迅速通过不便于陆地通行的地方。现在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成本和故障率低、载重量大且占地面积小的安全型陆行直升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陆行直升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陆行直升机,包括车体、动力装置、方向控制装置、桨轴、桨毂和旋翼,所述车体顶部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安装有所述动力装置,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安装在动力装置上方,所述桨轴下端连接在所述动力装置上,所述桨轴上固定套装有联结装置,所述桨毂通过联结装置连接在桨轴上方,所述旋翼固定安装在桨毂上,所述方向控制装置通过在上方与所述旋翼连接而控制桨毂角度倾斜,所述动力装置、方向控制装置均通过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进一步,所述车体的前部和侧部均设有车窗,所述车体底部设有车轮。

进一步,所述车轮均为从动轮,前部的车轮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车轮均安装有制动装置,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均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所述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离合器相连,所述变速器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离合器相连,所述变速器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桨轴。

进一步,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旋转斜盘装置、俯仰控制杆、拉杆和拉杆控制装置,所述拉杆控制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拉杆,所述旋转斜盘装置套装在桨轴上,所述旋转斜盘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连接的上盘和下盘,所述上盘上方连接有多个俯仰控制杆,所述下盘下方连接有所述拉杆,俯仰控制杆上端与旋翼连接,上盘在俯仰控制杆作用下随旋翼同步旋转,下盘通过拉杆控制倾斜一定角度。

进一步,所述车体顶部的前部和后部所安装的旋翼的运行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车体上安装直升机旋翼,实现了车体垂直起降,且前后两个旋向相反的旋翼产生的水平力矩和侧向倾翻力矩可自动抵消,稳定性好;使用汽油机为系统提供动力,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易维护;方向控制装置采用直升机倾斜器控制模式,控制灵活便捷。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汽车与直升机两者的优点,具有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成本低的特点,适于在交通条件复杂地区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动力装置2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4是方向控制装置3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所示,陆行直升机,包括车体1、动力装置2、方向控制装置3、桨轴4、桨毂5和旋翼6,所述车体1顶部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安装有所述动力装置2,所述方向控制装置3安装在动力装置2上方,所述桨轴4下端连接在所述动力装置2上,所述桨轴4上固定套装有联结装置41,所述联结装置41为类似于万向节的结构,在直升机技术领域属于现有技术,这种联结装置41可在将桨轴4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旋翼6的同时还可允许动态旋转的旋翼6整体保持一定角度的偏转状态,从而为车体1飞行状态的左右转向和前后运动提供水平分力,所述桨毂5通过联结装置41连接在桨轴4上方,所述旋翼6固定安装在桨毂5上,在旋转过程中,所述旋翼6端部不超出车体1顶部边沿,由于在运行状态前后方的旋翼6转向相反,所以在旋翼6安装的过程中,旋翼6安装方式有所区别,要确保旋翼6可在旋转时提供升力,所述方向控制装置3通过在上方与所述旋翼6连接而控制桨毂5角度倾斜,在直升机技术领域,桨毂5和多个桨翼6构成桨盘,方向控制装置3实际控制的是桨盘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动力装置2、方向控制装置3均通过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具体地,驾驶人员可在驾驶室通过操作控制系统的操纵杆、电子控制器以实现对陆行直升机的整体控制。

所述车体1的前部和侧部均设有车窗11,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车轮12。所述车轮12均为从动轮,前部的车轮12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车轮12均安装有制动装置,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均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发动机21、离合器22和变速器23,所述发动机21为汽油发动机,所述发动机21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离合器22相连,所述变速器23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离合器22相连,所述变速器23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桨轴4,前后方的动力装置2的传动系统和供油系统均为独立设置,增强了设备整体的可靠性。所述方向控制装置3包括旋转斜盘装置31、俯仰控制杆32、拉杆33和拉杆控制装置34,所述拉杆控制装置34上连接有多个拉杆33,所述旋转斜盘装置31套装在桨轴4上,所述旋转斜盘装置31包括通过轴承连接的上盘311和下盘312,所述上盘311上方连接有多个俯仰控制杆32,所述下盘312下方连接有所述拉杆33,俯仰控制杆32上端与旋翼6连接,上盘311在俯仰控制杆32作用下随旋翼6同步旋转,下盘312通过拉杆33控制倾斜一定角度。所述车体1顶部的前部和后部所安装的旋翼6的运行旋转方向相反。

在实际使用时,陆行直升机分为两种运行状态,飞行状态和陆行状态。

在陆行直升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控制发动机21油门使旋翼6转速逐渐提高,从而使升力大于重力,陆行直升机上升,在飞行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方向控制装置3,使旋转斜盘装置31产生对应角度方向的偏转,从而使陆行直升机在空中前进、后退、左转或右转。

在陆行直升机处于陆行状态时,控制发动机21的油门,使旋翼6产生的升力小于陆行直升机的重力,这样,通过控制方向控制装置3即可控制陆行直升机在地面的正常行驶,需要注意的是,在地面进行左右转向时,必须要操作前部车轮12的转向装置,从而实现转向过程,在公路上行驶时,不需额外动力,只需通过对旋翼6的控制以获得一定方向的水平分力即可实现。

当然,可以轻易想到,在陆行状态,可在车轮12上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是内燃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电动驱动装置,如此即可实现陆行直升机陆行状态与普通汽车具有相同的工作模式,这种方式可提高行驶速度,但不利于充分利用旋翼6驱动的优势,在陆行状态通过旋翼6驱动可降低陆行直升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在实际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并不排除在车轮12上设置驱动装置的情形,而且具体的技术手段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轻易想到的。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