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式软体车厢自由行活动顶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832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手拉式软体车厢自由行活动顶蓬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顶蓬,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手拉式软体车厢自由行活动顶蓬。



背景技术:

蓬布是一种较粗厚的棉织物或麻织物。因最初用于船帆而得名。一般多采用平纹组织,少量的用斜纹组织,经纬纱均用多股线。

蓬布通常分粗蓬布和细蓬布两大类。

粗蓬布又称蓬盖布,织物坚牢耐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用于汽车运输和露天仓库的遮盖以及野外搭帐蓬。

细蓬布经纬纱用于制作,劳动保护服装及其用品。经染色后也可用作鞋、旅行袋、背包等面料。此外,还有橡胶蓬布,防火、防辐射用的屏蔽蓬布,造纸机用的蓬布。

1、纱支: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

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

32支单纱-------表示为:32S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根并捻既为:42S/3。

2、密度:

蓬布织物密度的计算单位以公制计,是指10cm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厚度,强力,抗折性,透气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机械指标,同时他也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大小。

(一)

间接测试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大的,纱线特数小的规则组织的织物。首先经过分析织物组织及其组织循环经纱数

(组织循环纬纱数),然后乘以10cm中组织循环个数,所得的乘积即为经(纬)纱密度。

(二)

直接测数法

直接测数法是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织物密度分析镜的刻度尺长度为5cm,在分析镜头下面,一块长条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条红线,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线和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5cm刻度线为此。输出之纱线根数乘以2,即为10cm织物的密度值。

在点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超过0.5根,而不足一根时,应按0.75根算。

若不足0.5根时,则按0.25根算。织物密度一般应测得3-4个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现在市面上的软体车厢蓬布通过滑轮结构装饰配合使用,用于软体车厢顶部的盖合,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蓬顶在装货时,在蓬布的一侧会有一个盲区,无法从上方继续往下装货,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拉式软体车厢自由行活动顶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拉式软体车厢自由行活动顶蓬,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式软体车厢顶蓬包括:

设置在车厢两侧壁端面上、做为滑动载体的滑轨;

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与滑轨配合连接的滑动组件;

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之间、用于帆布支撑的蓬杆;

固定设置在所述蓬杆下端、用于相邻的蓬杆之间固定的全自动固定机构;

一与所述滑轨上最左侧滑动组件固定连接、用于牵引滑轮组件的绳索。

优选为,所述全自动固定机构包括: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最左侧滑动组件上、用于红外光发射的红外发射器;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上、用于接收红外光来判断滑动组件是否到位的红外接收器;

一设置在所述红外接收器上、与红外接收器相连接、用于信号发射的无线发射模块;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最左侧滑动组件、车厢滑轨最右侧滑动组件上、用于相邻的蓬杆之间固定的机械固定结构;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最右侧滑动组件上、与机械固定结构相连接、用于控制机械固定结构相互扣合的控制器;

以及一与所述控制其相连接、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接收模块。

优选为,所述机械固定结构包括:

一固定设置在车厢滑轨最左侧滑动组件下端的拉杆;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最右侧滑动组件下端、用于与拉杆配合作用、且能够转动的挂钩。

优选为,所述机械固定结构包括:

一与车厢滑轨最左侧滑动组件下端相连接、能够沿着滑轨滑动的滑杆;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最右侧滑动组件下端、用于与滑杆配合作用、且能够转动的挂钩。

优选为,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一滑轮安装座;

若干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座上、与滑轨相配合连接、沿着滑轨滑动的滑轮机构;

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座上、用于蓬杆槽焊接的蓬杆槽焊接座。

所述滑轮机构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安装座上的滑轮安装杆;

一套装在所述滑轮安装杆上、能够绕滑轮安装杆转动的滑轮;

一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杆上、将滑轮卡接在滑轮安装杆上的卡接装置。

所述卡接装置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杆上的贯穿通孔;

一卡接在所述贯穿通孔内、用于防止滑轮松动的销轴。

优选为,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一与轨道相配合安装、能够沿着轨道滑动的轴承组件;

一转动连接或者向上倾斜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组件上、用于调节蓬杆形状的蓬杆槽;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

一用于轴承安装的轴承安装座;

若干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座上、用于限制轴承组件滑出轨道的限位轴承组件;

若干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座上、使轴承组件沿轨道滑动的滑动轴承组件;

所述限位轴承组件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安装座上的轴承安装杆;

一套装在所述轴承安装杆上、能够绕轴承安装杆转动的限位轴承;

一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杆上、将限位轴承卡接在轴承安装杆上的卡接装置;

所述滑动轴承组件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安装座上的第二轴承安装杆;

一套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安装杆上、能够绕轴承安装杆转动的滑动轴承;

一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安装杆上、将滑动轴承卡接在第二轴承安装杆上的第二卡接装置;

所述卡接装置、第二卡接装置分别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杆、第二轴承安装杆上的贯穿通孔;

一卡接在所述贯穿通孔内、用于防止限位轴承、滑动轴承松动的销轴。

优选为,所述车厢滑轨最右侧滑动组件右侧铰接一蓬顶尾部压块;所述车厢滑轨最左侧滑动组件左侧铰接一第二蓬顶尾部压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车厢两侧壁端面上、做为滑动载体的滑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与滑轨配合连接的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之间、用于帆布支撑的蓬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蓬杆下端、用于相邻的蓬杆之间固定的全自动固定机构;一与所述滑动组件传动连接、为滑动组件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全自动固定机构相连接;采用以上设计,当货车在装货时,可以先将蓬布往右收起,往货车内装货,当货车内蓬布没有覆盖的区域装完货后,收起的蓬布通过全自动固定机构固定,反方向向左移动,将货车车厢内的没有装货的空间裸露出来,继续进行装货,实现了软蓬顶货车无盲区装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蓬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蓬顶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模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固定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固定结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轨、滑块组件、蓬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蓬顶尾部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蓬顶尾部压块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轴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轨;2、蓬杆;3、红外发射器;4、红外接收器;5、无线发射模块;6、控制器;7、无线接收模块;8、拉杆;9、挂钩; 10、滑杆;11、绳索;14、滑轮安装座;15、蓬杆槽焊接座;16、滑轮安装杆;17、滑轮;18、销轴;19、滑轨;20、车厢侧壁;23、蓬杆槽;24、轴承安装座;25、轴承安装杆;26、限位轴承;27、第二轴承安装杆;28、滑动轴承;29、蓬顶尾部压;30、挂钩电机;31、正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拉式软体车厢自由行活动顶蓬,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式软体车厢顶蓬包括:

设置在车厢两侧壁端面上、做为滑动载体的滑轨1;

设置在所述滑轨1上、与滑轨1配合连接的滑动组件;

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之间、用于帆布支撑的蓬杆2;

固定设置在所述蓬杆2下端、用于相邻的蓬杆2之间固定的全自动固定机构;

一与所述滑轨上最左侧滑动组件固定连接、用于牵引滑轮组件的绳索11。

所述全自动固定机构包括: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1最左侧滑动组件上、用于红外光发射的红外发射器3;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1上、用于接收红外光来判断滑动组件是否到位的红外接收器4;

一设置在所述红外接收器4上、与红外接收器4相连接、用于信号发射的无线发射模块5;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1最左侧滑动组件、车厢滑轨1最右侧滑动组件上、用于相邻的蓬杆2之间固定的机械固定结构;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1最右侧滑动组件上、与机械固定结构相连接、用于控制机械固定结构相互扣合的控制器6;

以及一与所述控制其相连接、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接收模块7。

所述机械固定结构包括:

一固定设置在车厢滑轨1最左侧滑动组件下端的拉杆8;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1最右侧滑动组件下端、用于与拉杆8配合作用、且能够转动的挂钩9。

所述机械固定结构包括:

一与车厢滑轨1最左侧滑动组件下端相连接、能够沿着滑轨1滑动的滑杆10;

一设置在车厢滑轨1最右侧滑动组件下端、用于与滑杆10配合作用、且能够转动的挂钩9。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一滑轮安装座14;

若干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座14上、与滑轨1相配合连接、沿着滑轨1滑动的滑轮17机构;

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座14上、用于蓬杆槽焊接的蓬杆槽焊接座15。

所述滑轮17机构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安装座14上的滑轮安装杆16;

一套装在所述滑轮安装杆16上、能够绕滑轮安装杆16转动的滑轮17;

一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杆16上、将滑轮17卡接在滑轮安装杆16 上的卡接装置。

所述卡接装置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滑轮安装杆16上的贯穿通孔(图中未标出);

一卡接在所述贯穿通孔(图中未标出)内、用于防止滑轮17松动的销轴18。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与其相配合的滑轨19形状为五条纵横交错的直线围城的阿拉伯数字5,滑轮17与其相配连接,能够沿着滑轨19 滑动,滑轨19焊接固定在车厢侧壁20上端面上,且在蓬杆槽焊接座15 之间焊接蓬杆2,形成车厢顶蓬的框架,最后在框架上固定上防水帆布。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一与轨道相配合安装、能够沿着轨道滑动的轴承组件;

一转动连接或者向上倾斜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组件上、用于调节蓬杆2形状的蓬杆槽23;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

一用于轴承安装的轴承安装座24;

若干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座24上、用于限制轴承组件滑出轨道的限位轴承26组件;

若干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座24上、使轴承组件沿轨道滑动的滑动轴承28组件;

所述限位轴承26组件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安装座24上的轴承安装杆25;

一套装在所述轴承安装杆25上、能够绕轴承安装杆25转动的限位轴承26;

一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杆25上、将限位轴承26卡接在轴承安装杆25上的卡接装置;

所述滑动轴承28组件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安装座24上的第二轴承安装杆27;

一套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安装杆27上、能够绕第二轴承安装杆27 转动的滑动轴承28;

一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安装杆27上、将滑动轴承28卡接在第二轴承安装杆27上的第二卡接装置;

所述卡接装置、第二卡接装置分别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杆25、第二轴承安装杆27上的贯穿通孔 (图中未标出);

一卡接在所述贯穿通孔(图中未标出)内、用于防止限位轴承 26、滑动轴承28松动的销轴18。

与传统的轴承紧固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并非采用传统的螺丝紧固,螺丝紧固的轴承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一旦出现松动,严重影响使用,本实施在其基础上,采用销轴18的设计,在轴承安装柱上打一贯穿的通孔(图中未标出),在通孔(图中未标出)内插入销轴18,由于销轴187两端无法穿过通孔(图中未标出),使得销轴18能够被固定在轴承固定杆上,通过销轴18,将轴承卡接在轴承安装柱上,无论使用多长时间,都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

蓬杆槽23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在轴承组件上,通过转动机构,蓬杆槽23可以相对轴承组件转动,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蓬杆槽23 与轴承组件之间的角度,来控制蓬杆2的变形程度,实现篷顶向上凸起,达到防止积水的目的。

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将蓬杆槽23与轴承组件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使蓬杆槽23向上倾斜设置,在蓬杆2安装时,货车两侧的轴承组件相对设计,两侧轴承组件上的蓬杆槽23也相对设置,两侧的蓬杆槽 23相对轴承组件均向上倾斜,与轴承组件固定连接,此时,只需将中空的蓬杆2两端插接到蓬杆槽23上时,由于向上倾斜的设计,使得蓬杆2向上拱起,当套上篷布后,达到防止积水的目的。

车厢滑轨1最右侧滑动组件右侧铰接一蓬顶尾部压块29;所述车厢滑轨1最左侧滑动组件左侧铰接一第二蓬顶尾部压块29。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人力拉绳索,带动滑动组件滑动,当滑轨1上的红外接收器4接收到最左侧滑动组件上的红外发射器3发出的红外信号后,红外接收器4将此信号传输至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发出信号,与控制器6相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7接收信号,并且将此信号传输至控制器6中,控制器6接收信号后,控制与挂钩9相连接的挂钩电机30旋转,将挂钩9从水平面旋转至竖直面内,此时,与设置在最左侧滑动组件下的拉杆8或者滑杆10相互钩紧,此时,可以进行装货,当装好货后,通过人力反向拉绳索,此时的挂钩与设置在最左侧滑动组件下的拉杆8或者滑杆10相互钩紧,在反向拉绳索的时候,滑轮组件会一起移动,当反向拉了一段距离以后,此时可以往原盲区内进行装货,当装货完成后,通过人力拉绳索,将滑轮组件继续向右移动,当其移动到最右端时,此时红外接收器4第二次接收到红外信号,当第二次接收到接收信号后,同上进行信号传输,但是这次控制器6控制与挂钩9相连接的挂钩电机30反向转动,将挂钩9从竖直面旋转到水平面,将挂钩与设置在最左侧滑动组件下的拉杆8或者滑杆10相互平行,然后在通过人力拉绳索反向拉动,完成蓬顶遮盖的这个过程。

与挂钩9相连接的挂钩电机30为一正反电机,能够通过控制器 6控制其正转或者反转。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挂钩的初始状态为在水平面内,其位于蓬杆下方,拉杆、滑杆上方,当旋转之后能够拉杆、滑杆相卡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