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式车厢硬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98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帘式车厢硬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货汽车敞开式货箱覆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卷帘式车厢硬顶,属于汽车技术配置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篇公开号为CN2565663Y,名称为《卷帘式车厢硬顶》,具体应用于渣土汽车车厢防尘,但该专利存在着一些缺陷,车厢两侧的轨道与卷帘相结合的接口位置过窄,卷帘在伸出,回收时易出现卡滞,使卷帘无法打开,另外,容易使整个车厢四周都在流水,对车厢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能够避免卡滞现象,还能够有效保护车厢不受破坏的卷帘式车厢硬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卷帘式车厢硬顶,包括车厢顶部沿车厢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条滑轨以及安装在两条滑轨之间的卷帘,车厢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有一块连接板,两块连接板均具有从车厢前部到尾部向下倾斜的上斜面,两条滑轨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板上并使得滑轨的滑道从车厢前部到尾部向下倾斜延伸,滑轨中滑道的一端设置有V形开口,V形开口能够使滑道与卷帘的接触角增大。

两条所述滑轨的内侧具有沿其滑道纵向开设的流水槽,进入到所述滑道内的雨水能够在流水槽内沿滑道的倾斜方向从车厢尾部排出。

所述上斜面的一端高出另一端20毫米。

所述流水槽的深度为5毫米。

所述滑轨的上平面与连接板上斜面同高。

所述V形开口的两侧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30度。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滑轨中滑道的一端设置有V形开口,V形开口能够使滑道与卷帘的接触角增大,增加了卷帘与轨道接口处的宽度,避免了卷帘在伸出,回收时出现卡滞的现象,两条滑轨的内侧具有沿其滑道纵向开设的流水槽,使雨水沿着滑道的排水槽从车厢前部流向车厢的尾部,形成两道流水拄,从而不损坏车厢油漆,不破坏腐蚀车厢外观,延长了车厢的使用寿命,其结构更合理,应用广泛,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帘式车厢硬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帘式车厢硬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卷帘式车厢硬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卷帘式车厢硬顶,包括车厢1顶部沿车厢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条滑轨4以及安装在两条滑轨4之间的卷帘5,也就是说在车厢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具有一条滑轨4,两条滑轨4的滑槽内安装有卷帘5,卷帘5能够在滑轨之间通过滑槽滑动,车厢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3安装有一块连接板2,连接板2的长度与车厢的长度相等,两块连接板2均具有从车厢前部到尾部向下倾斜的上斜面,两条所述滑轨4分别通过螺丝6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板上,也就是说车厢左侧的滑轨通过车厢左侧的连接板连接,车厢右侧的滑轨通过车厢右侧的连接板连接,与此同时,滑轨的上表面与连接板2的上斜面平行布置,由此使得滑轨的滑道从车厢前部到尾部向下倾斜延伸,滑轨4中滑道的一端设置有V形开口7,V形开口7能够使滑道与卷帘的接触角增大,两条滑轨4的内侧具有沿其滑道纵向开设的流水槽,进入到滑道内的雨水能够在流水槽内沿滑道的倾斜方向从车厢尾部排出。

进一步地,所说的上斜面的一端高出另一端20毫米,流水槽的深度为5毫米,便于雨水顺利流出,滑轨4的上表面与连接板2上斜面同高,V形开口7的两侧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30度,也就是说滑轨4内侧的上下开有30度角的斜面,其倾斜角度合理,可靠性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