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276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线路架设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适用于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线路架设中,对线路固定的承力索等结构进行高效、稳定和精准的固定限位,保证电气化铁路施工架设线路的安全。



背景技术:

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它包含变电、输电、配电三个单元,电力网的任务是输送与分配电能,改变电压。

电气化铁路、简称电化铁路,是指能供电力火车运行的铁路,因这类铁路的沿线都需要配套相应的电气化设备为列车提供电力保障而得名。电气化铁路是伴随着电力机车的出现而产生的,因为电力机车本身不自带能源,需要铁路沿途的供电系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电能来驱动车辆。由于电力机车相比内燃机车有更强的运力优势,所以相同规模下电气化铁路的运输能力远超过非电气化铁路,成为现代化铁路的主流类型。电气化铁路广泛运用于高快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很多非电气化铁路亦相继实现电气化升级改造,不过电气化铁路的建造要求高、难度大,不适合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故电气化铁路还不能完全取代非电气化铁路。

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是将固定承力索与锚结绳进行连接装配的部件,以保证铁路供电网接触网的安全,以保证电路输送作业的安全。传统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其结构复杂且操作使用不便、施工效率低,同时线路安装定位不稳定、易脱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整体结构韧性差,存在变形、断裂的现象,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电力输送作业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且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差,寿命短需定期检修、维护,极大的增加的投入成本,也不能依据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等,所以现有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已不能满足现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线路架设施工中快速、精准和稳定的使用的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的电力线路架设的可调节型抱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一方面其设计结构合理,线路连接固定操作便捷、施工效率高,韧性强、使用寿命长,且组装后定位精准、稳定、可靠、无断裂、脱落的现象,有效的保证电力输送作业的安全,另一方面装配时多个限位槽固定结构,装配效率高且紧固稳定性强,同时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三角形限位凸起和三角形限位凹槽结构,保证整体结构装配后无脱落现象,保证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输电作业的安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包括上定位板,及与上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下定位板,及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下定位板上的一组第一定位孔、一组第二定位孔,及分别与上定位板、下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及设置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的若干个第一限位槽、若干个第二限位槽,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的一组第一卡板定位孔、一组第二卡板定位孔,及设置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之间的辅助卡板,及分别设置在辅助卡板两面的且分别与若干个第一限位槽、若干个第二限位槽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辅助卡板限位槽,及设置在辅助卡板上的一组辅助卡板定位孔,及通过一组第一定位孔、一组第二定位孔、一组第一卡板定位孔、一组辅助卡板定位孔、一组第二卡板定位孔将上定位板、下定位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辅助卡板连接的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上的第一定位螺母、第一垫圈、第一弹簧、第二定位螺母、第二垫圈、第二弹簧。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下定位板上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且与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其中,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相同且分别小于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的若干个三角形限位凸起,及设置在辅助卡板两面且分别与若干个三角形限位凸起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三角形限位凹槽,其中,三角形限位凸起的尺寸小于三角形限位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其设计结构合理,线路连接固定操作便捷、施工效率高,韧性强、使用寿命长,且组装后定位精准、稳定、可靠、无断裂、脱落的现象,有效的保证电力输送作业的安全,另一方面装配时多个限位槽固定结构,装配效率高且紧固稳定性强,同时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三角形限位凸起和三角形限位凹槽结构,保证整体结构装配后无脱落现象,保证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输电作业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上定位板、2-下定位板、3-第一卡板、4-第二卡板、5-第一支撑块、6-第二支撑块、7-第一定位板、8-第一限位凹槽、9-第二限位凸起、10-第二限位凹槽、11-第一定位孔、12-第二定位孔、13-第一定位螺杆、14-第二定位螺杆、15-第一定位螺母、16-第二定位螺母、17-第一垫圈、18-第二垫圈、19-第一弹簧、20-第二弹簧、21-辅助卡板、22-加强筋、23-辅助卡板限位槽、24-第一限位槽、25-第二限位槽、26-第一卡板定位孔、27-辅助卡板定位孔、28-第二卡板定位孔、29-三角形限位凸起、30-三角形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包括上定位板1,及与上定位板1相配合使用的下定位板2,及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上的一组第一定位孔11、一组第二定位孔12,及分别与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及设置在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上的若干个第一限位槽24、若干个第二限位槽2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上的一组第一卡板定位孔26、一组第二卡板定位孔28,及设置在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之间的辅助卡板21,及分别设置在辅助卡板21两面的且分别与若干个第一限位槽24、若干个第二限位槽25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辅助卡板限位槽23,及设置在辅助卡板21上的一组辅助卡板定位孔27,及通过一组第一定位孔11、一组第二定位孔12、一组第一卡板定位孔26、一组辅助卡板定位孔27、一组第二卡板定位孔28将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和辅助卡板21连接的第一定位螺杆13、第二定位螺杆1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螺杆13、第二定位螺杆14上的第一定位螺母15、第一垫圈17、第一弹簧19、第二定位螺母16、第二垫圈18、第二弹簧20。

进一步优选的,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上的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上的第一限位凸起7、第二限位凸起9,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上且与第一限位凸起7、第二限位凸起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凹槽8、第二限位凹槽10,其中,第一限位凸起7、第二限位凸起9相同且分别小于第一限位凹槽8、第二限位凹槽10,及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上的若干个三角形限位凸起29,及设置在辅助卡板21两面且分别与若干个三角形限位凸起29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三角形限位凹槽30,其中,三角形限位凸起29的尺寸小于三角形限位凹槽30,上述结构能有效的保证组装后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辅助卡板21之间无脱落和滑动的现象,进而保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设的安全性。

本结构的具有高效紧固结构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卡板21上设置有加强筋22,提高辅助卡板21的韧性强度,同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效率高、韧性强、使用寿命长,且组装后定位精准、稳定、可靠、无断裂、脱落的现象,有效的保证输送作业的安全,相对于传统来说相配合使用的多组限位槽固定结构,其与多根固定绳连接限位,定位更加牢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