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洗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818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洗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车机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组装的洗车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自动清洗汽车的洗车机。

现有的洗车机一般都包括一洗车机主体及设置于洗车机主体底部的行走机构,通过行走机构驱动洗车机主体来回往复移动,进而洗车机主体可以来回地对汽车进行清洗。现市面上的洗车机主体的行走机构一般是直接安装于所述洗车机主体的内部,而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则突出于所述洗车机主体的外部并与支撑面相抵接,进而驱动洗车机主体移动。

上述的洗车机虽然能够行走,但是组装洗车机时,需要将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洗车机主体内部的容腔中,由于洗车机主体内部的容腔比较狭窄,因此安装行走机构比较困难,组装洗车机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便于组装的洗车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组装的洗车机,包括洗车机主体,所述洗车机主体用于对汽车进行清洗,该洗车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来回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

安装基板;

主动行走轮,所述主动行走轮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上;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上,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行走轮相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行走轮转动;

其中,所述洗车机主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基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洗车机主体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的上部和右支架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一横向支架,同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还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行走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一从动行走轮,所述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上且位于所述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之间。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同时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的传动链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主动行走轮的转轴处。

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一与所述主动行走轮配合使用的行走导轨,所述主动行走轮可沿着所述行走导轨来回往复移动。

再进一步,所述洗车机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一用于支撑水管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一立架,所述立架可固定安装于支撑面上;

一摆杆,所述摆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架上,该摆杆可相对所述立架在垂直方向上摆动;

一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同时与所述立架和摆杆相连接,该复位机构可驱动所述摆杆摆动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立架还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之间活动设置有一转轴,所述摆杆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两个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两个轴承分别套接于所述转轴的两端。

再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为一拉伸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机构通过将各个零部件安装于一安装基板上,然后再在所述洗车机主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匹配的安装孔,因此组装本实用新型的洗车机时,只需要将所述行走机构的安装基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即可,摒弃了传统需要将行走机构的零件逐个安装于所述洗车机主体内部的容腔中的安装方式,节约了组装洗车机的组装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洗车机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洗车机主体的零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洗车机主体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行走机构的零件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行走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零件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机构的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一种便于组装的洗车机,包括洗车机主体10,所述洗车机主体10用于对汽车进行清洗,该洗车机主体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来回移动的行走机构20,所述行走机构20包括一安装基板21,所述安装基板21上活动设置有一主动行走轮22,同进该安装基板2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行走轮22转动的驱动电机23,该驱动电机23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行走轮22相连接,其中,所述洗车机主体10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基板21相匹配的安装孔100,所述安装基板2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00处。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机构20通过将各个零部件安装于一安装基板21上,然后再在所述洗车机主体10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基板21相匹配的安装孔100,因此组装本实用新型的洗车机时,只需要将所述行走机构20的安装基板21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00处即可,摒弃了传统需要将行走机构20的零件逐个安装于所述洗车机主体10内部的容腔中的安装方式,节约了组装洗车机的组装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洗车机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在这里,为了便于所述洗车机主体10的生产和组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洗车机主体10包括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所述左支架11的上部和右支架12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一横向支架13,同时所述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底部还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行走机构20。通过将所述洗车机主体10设置成由左支架11、右支架12和横向支架13组成的结构,可以单独制作左支架11、右支架12和横向支架13,然后再将左支架11、右支架12和横向支架13拼装形成洗车机主体10,进而使得洗车机主体10的生产更加简单方便。而且通过在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底部分别设置一行走机构20,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洗车机主体10的行走更加流畅平稳,不容易发生偏转。

参照图4和图5,为了使得所述洗车机主体10的受力更加平衡,不容易出现倾斜或摆动,在这里,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20还包括一从动行走轮24,所述主动行走轮22和从动行走轮24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21的两端。通过在安装基板2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主动行走轮22和一从动行走轮24,可使得安装基板21保持水平状态,进而使得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21上的洗车机主体10保持平衡,不容易倾斜或翻转。

为了使得所述行走机构20的受力更加平衡,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电机23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21上且位于所述主动行走轮22和从动行走轮24之间。通过将所述驱动电机23设置于所述主动行走轮22和从动行走轮24之间,可以使得所述安装基板21前后两侧的受力相等,不会发生偏转。

参照图4,为了使得所述驱动电机23可以更好地驱动所述主动行走轮22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251、第二传动齿轮252和同时与第一传动齿轮251、第二传动齿轮252相连接的传动链条(图中未绘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5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52设置于所述主动行走轮22的转轴处。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得驱动电机23输出的扭矩尽可能地传递给所述主动行走轮22的转轴处,减少扭矩在传动过程中发生丢失,保证主动行走轮22可以驱动所述洗车机主体10前后往复移动。当然,所述传动机构除了采用上述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可相互啮合的啮合齿轮,两个啮合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和所述主动行走轮22的转轴处。或者所述传动机构为一皮带传动机构。

参照图1,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洗车机可以更好地来回往复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20还包括一与所述主动行走轮22配合使用的行走导轨26,所述主动行走轮22可沿着所述行走导轨26来回往复移动。因此,安装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行走导轨26安装于支撑面上,在这里,所述支撑面可以为地面、楼面或桌面等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的平面上。所述洗车机主体10通过主动行走轮22活动安装于所述行走导轨26上,进而使得洗车机主体10的来回往复移动更加流畅。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行走机构20的从动行走轮24同样活动安装于所述行走导轨26上。

参照图6,由于洗车机对汽车进行清洗时,需要与外界的高压水源相连接,因此洗车机主体10上设置有与外界高压水源相连接的水管,而水管充满水时,水管的重量十分重,因此洗车机主体10难以拖动水管前后往复移动,而且水管在移动过程中也容易因摩擦而损坏。在这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洗车机主体10的一侧还设置有一用于支撑水管的支撑机构30,所述支撑机构30包括一立架31,所述立架31可固定安装于支撑面上,上述的支撑面可以为地面、桌面或楼面等可起到支撑作用的表面;所述立架31上转动设置有一摆杆32,该摆杆32可相对所述立架31在垂直方向上摆动;同时所述立架31上还设置有一复位机构33,所述复位机构33同时与所述立架31和摆杆32相连接,该复位机构33可驱动所述摆杆32摆动至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洗车机主体10的一侧设置一支撑机构30,因此可以将水管搁置于所述支撑机构30的摆杆32上,当洗车机主体10带动水管向前移动时,所述摆杆32可承托水管向前摆动下降,当洗车机主体10带动水管向后移动时,所述摆杆32在复位机构33的作用下,该摆杆32承托水管向后摆动升起,在此过程中,水管在摆杆32的支撑作用下,可移动更加方便,便于所述洗车机主体10带动所述水管移动,同时又可以避免水管在移动过程中因摩擦而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所述复位机构33驱动所述摆杆32复位,在这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复位机构33为一拉伸弹簧,当然,所述复位机构33除了采用上述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所述复位机构33为一橡皮筋,具体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起到复位的作用即可。

在这里,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30可以更加牢固地安装于支撑面上,进一步优选,所述立架31还包括一底板310,所述底板310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311,两个安装座311之间活动设置有一转轴312,所述摆杆32与所述转轴312相连接。采用上述的结构,所述支撑机构30通过底板310与支撑面固定相连接,接触面积更大,安装更加牢固,而且所述摆杆32通过转轴312转动设置于所述底板310上,可以使得摆杆32的摆动更加流畅。为了减少所述摆杆32在摆动过程中受到阻力,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所述两个安装座311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313,两个轴承313分别套接于所述转轴312的两端。通过在两个安装座311上分别设置一轴承313,可以大大减少所述转轴312转动过程受到的阻力,进而,所述摆杆32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312上且带动所述转轴312转动时,可以大大地减少摆杆32受到的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