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驱动滑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359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窗驱动滑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天窗,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窗驱动滑块。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同时汽车车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使车内的人感觉更加的舒适。目前大部分轿车多采用内装式天窗,内装式天窗是利用安装在两侧滑轨上的起翘结构实现天窗的起翘、关闭和打开,其优点是天窗开口大,外型简洁美观,因此内装式天窗被普遍使用。

现有的汽车天窗的起翘动作主要有前起翘机构和后起翘机构完成,前起翘机构和后起翘机构在带动前玻璃前部和后部起翘的过程中,滑动支点直接设置在滑轨的滑槽内,长时间工作运行后,滑动支点磨损导致起翘不平稳,且前连接臂和后连接臂制作成一个整体,导致加工生产困难,成本较高,且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稳定、可靠性好的天窗驱动滑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窗驱动滑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在天窗两侧滑轨内滑动的驱动滑块本体,所述驱动滑块本体前部设有与前起翘机构配合的前滑槽,后部设有与后起翘机构配合的后滑槽,所述驱动滑块本体两侧下部均设有与滑轨滑槽配合的滑动凸台,上部与软轴的卡接部固定卡接在一起,所述软轴的滑动部设置在滑轨内,电机驱动软轴在滑轨内滑动,软轴带动驱动滑块本体一起在滑轨内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前滑槽包括向下弯曲的前圆弧段滑槽和前直线段滑槽,所述前圆弧段滑槽顶端槽口和前直线段滑槽前端槽口相通,所述前圆弧段滑槽与固定设置在滑轨前端部的拐弯滑槽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后滑槽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后滑槽、第二段后滑槽、第三段后滑槽、第四段后滑槽和第五段后滑槽,所述第一段后滑槽和第五段后滑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与第三段后滑槽平行,所述第三段后滑槽处于第一段后滑槽和第五段后滑槽的上方,所述第二段后滑槽和第四段后滑槽倾斜设置。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在驱动滑块本体的前部设有前滑槽,后部设有后滑槽,前起翘机构和后起翘机构分别设置在前滑槽和后滑槽内,实现了前起翘机构和后起翘机构的关联连接;通过在驱动滑块本体两侧下部均设有与滑轨滑槽配合的滑动凸台,前起翘机构和后起翘机构只需在驱动滑块本体内的相应滑槽内滑动,而不需要在滑轨滑槽内长距离滑动,较少前起翘机构和后起翘机构相应支点的磨损,且运行更加平稳可靠;天窗总成中应用本发明的驱动滑块,可简化天窗运动机构结构,大大缩短天窗制作和装配周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天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滑块在天窗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软轴与驱动滑块及滑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驱动滑块与主要运动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驱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天窗驱动滑块应用于内装式全景天窗上,天窗框架的长边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一组滑轨6,每组滑轨6均由对称设置的两条滑轨6组成,本发明的的天窗驱动滑块的驱动滑块本体1 安装在同侧的两条滑轨6之间,驱动滑块本体1的两侧下部均设有与滑轨6滑槽配合的滑动凸台11,滑动凸台11与滑轨6滑槽相互配合,使得驱动滑块本体1可以在两条滑轨6之间滑动。

天窗框架的前部设有前玻璃102,后部设有后玻璃101,前起翘机构2上部的前连接臂22通过螺栓与前玻璃102前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前起翘机构2的前起翘臂21设置在驱动滑块本体1的前部;后起翘机构3上部的后连接臂32通过螺栓与前玻璃102后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后起翘机构3的后起翘臂21设置在驱动滑块本体1的后部。

结合图3所示,软轴4的卡接部42与驱动滑块本体1上部固定卡接在一起,软轴4的滑动部41设置在滑轨6的滑槽内,软轴4通过驱动电机拖动,驱动电机拖动软轴4在滑轨6的滑槽内运动,软轴 4同步带动驱动滑块1一起在滑轨6内运动,同时驱动滑块1带动前起翘机构2和后起翘机构3起翘或关闭,进而实现前玻璃102的举升或关闭。

如图4-7所示,驱动滑块本体1前部设有前滑槽12,后部设有后滑槽13,前起翘机构2下部的三个支点依次设置在滑轨6前端部的拐弯滑槽5(拐弯滑槽5的槽口与滑轨6的槽口连通)、滑轨6的上滑槽61和前滑槽12内,前滑槽12包括向下弯曲的前圆弧段滑槽 122和前直线段滑槽121,前圆弧段滑槽122顶端槽口和前直线段滑槽121前端槽口相通,前圆弧段滑槽122与拐弯滑槽5相对应(即圆弧弯曲方向相同)。前起翘机构2初始时(即没有起翘时),前起翘机构2下部的前支点处于拐弯滑槽5的最低点,后支点初始时处于前圆弧段滑槽122的最高点;前起翘机构2起翘时,软轴4带动驱动滑块 1向后运动,前支点由拐弯滑槽5的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由下向上运动),后支点由前圆弧段滑槽122的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由上向下运动),中间支点在上滑槽61内滑动(沿滑轨滑槽运动)的同时,前起翘臂21整体绕着第二前滑动支点212旋转,前玻璃102前部起翘。

后起翘机构3下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三个滑动支点,后起翘机构 3的三个滑动支点均设置在后滑槽13的滑槽内,其中前支点和后支点处于同侧的滑槽内,中间支点处于相对侧的滑槽内;后滑槽13包括由前向后顺次连接的第一段后滑槽131、第二段后滑槽132、第三段后滑槽133、第四段后滑槽134和第五段后滑槽135,第一段后滑槽131和第五段后滑槽135均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与第三段后滑槽 133平行,第三段后滑槽133处于第一段后滑槽131和第五段后滑槽 135的上方,第二段后滑槽132和第四段后滑槽134倾斜设置(或圆弧设置)。后起翘机构3未起翘时(即前玻璃10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前支点处于上方的第三段后滑槽133前端,中间支点处于后滑槽13相对侧的滑槽内(即前支点311和后支点313处于相对侧),后支点处于下方的第五段后滑槽135内,软轴4带动驱动滑块1向后运动,前支点由第三段后滑槽133沿着第二段后滑槽132运动到第一段后滑槽131内(由上向下运动),中间支点在后滑槽13相对侧的滑槽内由后端向前端运动,同时后起翘臂31整体绕着中间支点旋转,后支点313由第五段后滑槽135沿着第四段后滑槽134运动到第三段后滑槽133内(由下向上运动),前玻璃102后部起翘。

在驱动滑块1的前端和后端还分别设有前自锁机构14和后自锁机构15,在前玻璃102完全关闭时,前自锁机构14用于锁住前起翘臂21,后自锁机构15用于锁住后起翘臂31,防止有人从车顶外部将天窗玻璃撬起,起到防撬防盗的作用;后起翘臂31起翘时,后自锁机构15与后起翘臂31分离,前起翘臂21起翘时,自锁机构14与前起翘臂21分离,自行解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