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防驻留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001发布日期:2018-08-14 19:2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防驻留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其保有量也越来越高比较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发生层出不穷,对社会和人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汽车安全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汽车生产企业、政府部门和消费者的重视。目前,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被动安全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两个方面。例如:先进的乘员约束系统、儿童安全保护技术,高安全性的耐撞性结构设计、高碰撞相容性的结构设计技术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智能安全辅助系统以及人-车安全状况监控与干预技术。

然而,上述的汽车安全技术主要是针对汽车在行驶期间进行的技术开发,而对汽车驻车时的安全隐患却没有提及。车辆在停止运作状态下,特别是夏季在太阳暴晒下,车内温度会逐渐升高,并且车内密封性较高,一旦使用者疏忽大意造成人(特别是婴儿与儿童)被锁在车内,很可能因在密封度较高的车内因温度过高导致呼吸困难而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停车后人员驻留车内容易导致伤亡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人员驻留在车内而导致伤亡的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车辆。

一种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安装于设有车窗的车辆内,所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人体识别装置及车窗调节装置,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及所述车窗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或热释红外传感器;在所述车辆处于停车状态下,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人体识别装置控制所述车窗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当所述人体识别装置检测到人体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车窗调节装置打开所述车窗。

上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可在停车后通过人体识别装置检测车辆内部是否有人员驻留,当检测到人员驻留时,控制装置可控制车辆的车窗开启通风,保持车内外的空气流通而避免车内的温度过高,从而避免使车内人员处于高温密闭的车内而因呼吸困难而窒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人体识别装置未检测到人体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车窗调节装置保持所述车窗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包括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时,当所述摄像头和/或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车窗调节装置打开所述车窗,当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均未检测到人体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车窗调节装置保持所述车窗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窗调节装置包括车窗驱动电路及电连接于车窗驱动电路的车窗电机,所述车窗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车窗调节装置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还包括客户端设备,所述客户端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人体识别装置及所述车窗调节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以为所述电源装置供电。

一种防驻留车辆,包括上述的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所述防驻留车辆包括车体及安装于所述车体的车窗,所述车窗调节装置与所述车窗连接以可带动所述车窗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窗的下降高度小于或等于6cm。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安装于设有侧车窗的车辆内。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包括控制装置20、人体识别装置40及车窗调节装置60,人体识别装置40及车窗调节装置60分别与控制装置20通信连接,人体识别装置40包括摄像头42和/或热释红外传感器44。在车辆处于停车状态下,控制装置20根据人体识别装置40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的工作状态,当人体识别装置40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20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打开车窗。

上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可在停车后通过人体识别装置40检测车辆内部是否有人员驻留,当检测到人员驻留时,控制装置20可控制车辆的车窗开启通风,保持车内外的空气流通而避免车内的温度过高,从而避免使车内人员处于高温密闭的车内而因呼吸困难而窒息。

具体地,摄像头42用于收集车内的图像并进行分析,热释红外传感器44 用于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在车辆处于停车状态下,当检测到车内有人员驻留时,摄像头42与热释红外传感器44可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则根据摄像头42和/或热释红外传感器44发送的信号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工作。当未检测到车内有人员驻留时,摄像头42与热释红外传感器44则不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20,从而使控制装置20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保持车窗关闭以保证车辆的安全。

在本申请中,人体识别装置40同时包括摄像头42热释红外传感器44,当摄像头42和/或热释红外传感器44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20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打开车窗,当摄像头42和热释红外传感器44均未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20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保持车窗关闭。

如此,控制装置20仅需收到摄像头42或热释红外传感器44其中之一发送的信号,即可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开启车窗。当摄像头42或热释红外传感器 44的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可正常工作进行检测,以保证该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正常工作。可以理解,摄像头42与热释红外传感器44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避免有检测死角。此外,该人体识别装置40可在包括摄像头42与热释红外传感器44外还包括其它检测装置,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车窗调节装置60包括车窗驱动电路及电连接于车窗驱动电路的车窗电机,车窗驱动电路与控制装置20通信连接。当人体识别装置40检测到人员驻留后,控制装置20可发送控制信号至车窗调节装置60,车窗驱动电路提供电流给车窗电机,车窗电机开启而使车窗开启。在本实施例中,车窗在车窗调节装置60的控制下下降6cm,从而使车内外的空气流通而保持车内空气新鲜的同时,可避免不法分子通过车窗盗取车内财物,也可避免驻留车内的儿童通过车窗爬出车外。

进一步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车窗调节装置60通信连接。报警装置可为蜂鸣器以引起周围人员的注意,也可为信号发送器以发送报警信号至车主的手机或接收器上以通知车主。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包括单片机,以控制人体识别装置40、车窗调节装置60的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还包括客户端设备90,该客户端设备90与控制装置20通信连接,控制装置20可发送人体检测信息至客户端设备90,以通知用户获知车内有人员驻留。

具体地,当人体识别装置40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20控制车窗调节装置60打开车窗并发送人体检测信息至客户端设备90,持有客户端设备90的用户可及时获知车内有人员滞留而尽快到达车辆所在位置进行处理。而当人体识别装置40未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20则不发送人体检测信息给客户端设备 90。其中,客户端设备90可为手持通话设备等装置。

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还包括电源装置80,该电源装置80电连接于控制装置20、人体识别装置40及车窗调节装置60以为控制装置20、人体识别装置 40、车窗调节装置60及报警装置供电。进一步地,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电连接于电源装置80以为电源装置80 供电。如此,太阳能供电装置可利用阳光为电源装置80供电,使该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可在无需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始终正常使用,避免因电量耗尽而无法保证车内驻留人员的安全。此外,用户还可通过客户端设备90及时获知车内出现人员驻留现象,从而尽快达到车辆所在位置进行处理。

如图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防驻留车辆,包括上述的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

具体地,该防驻留车辆包括车体及安装于车体的车窗,车窗调节装置60与车窗连接以可带动车窗下降。人体识别装置40可安装于车体以检测位于车内的驻留人员。具体地,人体识别装置40可安装在前操作面板上及后座后,从而检测整个车内的人员驻留情况而避免存在检测死角。

进一步地,车窗的下降高度小于或等于6cm,从而使车内外的空气流通而保持车内空气新鲜的同时,可避免不法分子通过车窗盗取车内财物,也可避免驻留车内的儿童通过车窗爬出车外。

上述防驻留车辆,可通过停车防人员驻留系统100检测车内是否有人员驻留,如果检测到人员驻留的话,可打开车窗而保持车内外的空气流通,从而避免驻留人员在车内因高温而窒息死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此外,用户还可通过客户端设备90及时获知车内出现人员驻留现象,从而尽快达到车辆所在位置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