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697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充电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充电电源。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汽车研发的工程师们设计出了汽车启停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和停车时间,自动控制汽车发动机的熄火或者点火,进而减少汽车怠速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有启停系统的汽车,当汽车因为拥堵或者路口停止行进时,汽车启停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汽车发动机停止运转,此时,汽车内的仪表,音响和空调等车载电器,就需要车载电源系统提供的电能才能继续运转;当道路通畅汽车可以重新行进时,汽车启停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汽车发动机快速启动,当发动机开始运转后,汽车内的仪表,音响和空调等车载电器就可以利用汽车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继续运转。汽车启停系统在工作时,需要借助车载电源系统提供的电能来控制发动机快速启动,因此发动机快速启动时会造成车载电源系统的电压跌落,进而导致汽车内的仪表,音响和空调等车载电器因为车载电源系统的电压不稳而无法正常工作,车载电源系统的稳定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车载充电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充电电源,包括留有空腔的电源放置腔室,所述电源放置腔室内放置有车载电源,备用电源,所述车载电源与第一车载电器连接,用于在车辆的发动机停止运转时,为所述第一车载电器提供电能,所述备用电源与第二车载电器连接,用于在车辆的发动机停止运转时,为所述第二车载电器提供电能,所述第二车载电器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功率,所述电源放置腔室内还放置有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和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所述车载电源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车载电源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源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车载电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车载电器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电源放置腔室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接线导体,所述电源放置腔室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浪涌保护器,且浪涌保护器位于接线导体下方,所述电源放置腔室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氧化锌避雷器,所述氧化锌避雷器的组件包括上接线端、瓷套、弹簧、阀片和下接线端,所述氧化锌避雷器的上接线端与电源放置腔室的内侧壁相连,所述上接线端的下方安装有瓷套,所述瓷套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弹簧和阀片,所述瓷套的下方安装有下接线端,所述下接线端与导线相连,且导线接地,所述电源放置腔室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空气开关,且空气开关位于浪涌保护器下方。

优选的,所述氧化锌避雷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氧化锌避雷器分别位于电源放置腔室内侧壁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车载电源为12V的铅酸电池;所述备用电源为48V的锂离子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除了包括车载电源,还包括备用电源,当车辆发动机停止运转时,该备用电源可以为功率较大的车载电器提供电能,而车载电源只需向功率较小的车载电器提供电能,当车辆发动机快速启动导致车载电源电压跌落时,备用电源可以保证功率较大的车载电器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车载电源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实现防雷,加强对电源的防护,增强了车载电源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系统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放置腔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氧化锌避雷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放置腔室、11、接线导体,12、浪涌保护器,13、氧化锌避雷器,131、上接线端,132、瓷套,133、弹簧,134、阀片,135、下接线端, 14、导线,15、空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充电电源,包括留有空腔的电源放置腔室1,所述电源放置腔室1内放置有车载电源,备用电源,所述车载电源与第一车载电器连接,用于在车辆的发动机停止运转时,为所述第一车载电器提供电能,所述备用电源与第二车载电器连接,用于在车辆的发动机停止运转时,为所述第二车载电器提供电能,所述第二车载电器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功率,所述电源放置腔室1内还放置有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和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所述车载电源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车载电源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车载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源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车载电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车载电器的另一端接地。车载电源为U1,备用电源为U2,且车载电源、备用电源、第一车载电器、第二车载电器、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和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组成了给实用新型中的电源系统,车载电源V1与第一车载电器并联,备用电源V2与第二车载电器并联。当车辆发动机停止运转时,车载电源V1只需要为功率较小的第一车载电器提供电能,因此可以避免车载电源V1深度放电,延长了车载电源V1的使用寿命;当车辆发动机停止运转时,备用电源V2为功率较大的第二车载电器提供电能,因此当车辆发动机快速启动导致车载电源V1的电压跌落时,备用电源 V2可以继续为功率较大的第二车载电器提供稳定的电能,确保第二车载电器能够保持正常工作的状态,不仅提高了车内乘车人员的舒适性,也延长了第二车载电器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第一车载电器的功率较小,因此当车辆发动机快速启动导致车载电源V1的电压跌落时,车载电源V1电压的变化对第一车载电器的影响也可以忽略,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用于隔离车载电源V1和第二车载电器,防止车载电源V1给第二车载电器提供电能。该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中可以预先设置触发电压,只有当该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电压大于该触发电压时,该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才开始工作,当该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电压小于该触发电压时,该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停止工作,车载电源V1和第二车载电器之间断开连接,该触发电压可以设置为14V,当车辆发动机停止转动时,车载电源 V1为第一车载电器提供电能,由于车载电源V1正常工作时的工作电压为12V,低于该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的触发电压14V,此时第一直流转直流模块停止工作,车载电源V1和第二车载电器之间断开连接,因此可以保证车载电源V1只需向功率较小的第一车载电器提供电能,而由备用电源V2为功率较大的第二车载电器提供电能。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用于转化备用电源V2的电压。由于第二车载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为12V,而备用电源的电压为48V,因此需要利用该第二直流转直流模块将备用电源V2的电压转换成与第二车载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相等的电压,以保证第二车载电器可以正常工作,所述电源放置腔室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接线导体11,所述电源放置腔室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浪涌保护器12,且浪涌保护器12位于接线导体11下方,所述电源放置腔室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氧化锌避雷器13,所述氧化锌避雷器13的组件包括上接线端131、瓷套132、弹簧133、阀片134和下接线端135,所述氧化锌避雷器13的上接线端131与电源放置腔室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上接线端131的下方安装有瓷套 132,所述瓷套132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弹簧133和阀片134,所述瓷套 132的下方安装有下接线端135,所述下接线端135与导线14相连,且导线14 接地,所述电源放置腔室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空气开关15,且空气开关15位于浪涌保护器12下方,所述氧化锌避雷器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氧化锌避雷器13分别位于电源放置腔室1内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车载电源为12V的铅酸电池;所述备用电源为48V的锂离子电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