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75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汽车的防撞性能,因此汽车外架上都配备有防撞梁,防撞梁的防撞性能除了和材质、厚度有直接关系外,还和防撞梁的结构密不可分。现有的防撞梁在受到冲击时,由于冲击力较大且速度较快会对减震弹簧造成结构性的损坏,影响防撞梁的二次使用,同时在回弹过程经常由于回弹力过大对撞击后的汽车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支撑板、承压板、吸能装置、辅助减震气缸、主减震气缸、换气孔和极限防护装置,所述支撑板前方设有承压板,承压板上设有吸能装置,吸能装置内部填充有若干吸能泡沫,当承压板受到撞击时,吸能装置内部的吸能泡沫会将大部分冲击力吸除;所述承压板后侧焊接至少两组辅助支撑杆,所述支撑板上还固定焊接有辅助减震气缸,辅助支撑杆穿进辅助减震气缸内部并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后侧设有若干组磁铁,所述辅助减震气缸底部也安装有若干组磁铁,当承压板受到撞击时,两侧的辅助支撑杆向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活塞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活塞上的磁铁与辅助减震气缸底部的磁铁极性相同,从而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一活塞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所述承压板后侧中心位置还焊接有主支撑杆,支撑板前侧中心位置还焊接有主减震气缸,主支撑杆穿进主减震气缸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后侧与主减震气缸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减震弹簧,所述主减震气缸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开有若干组换气孔,当承压板受到冲击时,同时带动主支撑杆向后侧移动,主支撑杆带动第二活塞向后侧移动,由于减震弹簧的作用,从而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第二活塞后移将下部腔体中的空气逐渐从换气孔中排出,同时由于第二活塞后移时会逐渐将换气孔堵住,换气孔数量越来越少,从而使排气的速度越来越慢,从而使第二活塞下降越来越慢,从而有效避免减震弹簧受到冲击过快对减震弹簧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同时在撞击后回弹时,由于换气孔的数量较少,开始回弹速度较慢并逐渐加快,从而做到缓慢回弹,提高汽车稳定性;所述支撑板后侧还固定安装有极限防护装置,极限防护装置内部设有缓冲气囊,当汽车受到巨大冲击时,支撑板开始变形,从而挤压缓冲气囊,利用缓冲气囊再一次进行缓冲,从而有效降低机身损坏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后侧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攻有螺纹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压板为合金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支撑杆与辅助减震气缸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活塞后侧的磁铁与辅助减震气缸底部的磁铁位置相对且极性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撞梁中设置两组缓冲减震装置能有效提高缓冲效果,降低撞击时车身损失。

在受到撞击时第二活塞后移将下部腔体中的空气逐渐从换气孔中排出,同时由于第二活塞后移时会逐渐将换气孔堵住,换气孔数量越来越少,从而使排气的速度越来越慢,第二活塞下降越来越慢,从而有效避免减震弹簧受到冲击过快对减震弹簧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同时在撞击后回弹时,由于换气孔的数量较少,开始回弹速度较慢并逐渐加快,从而做到缓慢回弹,提高汽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中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安装座、3-承压板、4-吸能装置、5-吸能泡沫、6-辅助支撑杆、 7-辅助减震气缸、8-第一活塞、9-磁铁、10-主支撑杆、11-主减震气缸、12-第二活塞、 13-减震弹簧、14-换气孔、15-极限防护装置、16-缓冲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缓慢回弹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支撑板1、承压板3、吸能装置4、辅助减震气缸7、主减震气缸11、换气孔14和极限防护装置15,所述支撑板1 后侧焊接有安装座2,安装座2上攻有螺纹安装孔,所述支撑板1前方设有承压板3,承压板3为合金钢板,承压板3上设有吸能装置4,吸能装置4内部填充有若干吸能泡沫5,当承压板3受到撞击时,吸能装置4内部的吸能泡沫5会将大部分冲击力吸除;所述承压板3后侧焊接至少两组辅助支撑杆6,所述支撑板1上还固定焊接有辅助减震气缸7,辅助支撑杆6穿进辅助减震气缸7内部并连接有第一活塞8,辅助支撑杆6与辅助减震气缸 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8后侧设有若干组磁铁9,所述辅助减震气缸7底部也安装有若干组磁铁9,第一活塞8后侧的磁铁9与辅助减震气缸7底部的磁铁9位置相对且极性相同,当承压板3受到撞击时,两侧的辅助支撑杆6向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活塞8 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活塞8上的磁铁9与辅助减震气缸7底部的磁铁9极性相同,从而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一活塞8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所述承压板3后侧中心位置还焊接有主支撑杆10,支撑板1前侧中心位置还焊接有主减震气缸11,主支撑杆10穿进主减震气缸11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12,第二活塞 12后侧与主减震气缸11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减震弹簧13,所述主减震气缸11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开有若干组换气孔14,当承压板3受到冲击时,同时带动主支撑杆10向后侧移动,主支撑杆10带动第二活塞12向后侧移动,由于减震弹簧13的作用,从而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第二活塞12后移将下部腔体中的空气逐渐从换气孔14中排出,同时由于第二活塞12后移时会逐渐将换气孔14堵住,换气孔14数量越来越少,从而使排气的速度越来越慢,从而使第二活塞12下降越来越慢,从而有效避免减震弹簧13受到冲击过快对减震弹簧13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同时在撞击后回弹时,由于换气孔14的数量较少,开始回弹速度较慢并逐渐加快,从而做到缓慢回弹,提高汽车稳定性;所述支撑板1后侧还固定安装有极限防护装置15,极限防护装置15内部设有缓冲气囊16,当汽车受到巨大冲击时,支撑板1开始变形,从而挤压缓冲气囊16,利用缓冲气囊16再一次进行缓冲,从而有效降低机身损坏程度。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