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水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6603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水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水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水杯架属于汽车中一个很重要的附件,现代汽车中,位于扶手箱的位置上都装有一个水杯架,现在市场上可见的汽车水杯架大都是在水杯架的本体上拓展处水杯放置槽和物件放置槽,水杯放置槽,顾名思义,是用来放置水杯的,物件放置槽可以放手机和其他杂物,但这种水杯架往往有一个缺点,对于直径小点的水杯,在行车过程中,由于颠簸或是起步时候的晃动,会造成水杯于水杯放置槽内壁的碰撞,产生一定的噪音,对驾驶员的心情造成一定影响,有时晃动的厉害,还会造成水洒出水杯。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固定水杯的汽车水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固定水杯的汽车水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水杯架,包括一对水杯容纳槽和物件容纳槽,所述物件容纳槽置于一对水杯容纳槽之间,所述物件容纳槽与所述水杯容纳槽之间连通有通槽,其中,该汽车水杯架还包括对水杯进行固定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杯容纳槽的一侧的阶梯槽内,所述阶梯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水杯容纳槽的深度,所述阶梯槽的底面设有导柱。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按钮、抱杆和紧固套,所述紧固套枢转套设在所述导柱上、且所述紧固套卡合在所述抱杆的下方,所述按钮设于所述抱杆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的上方为腰型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上端面一周过渡为圆角,所述按压头的下端面左侧向下延伸有导套,所述按压头的下端面右侧向下延伸有一对夹柱,所述夹柱的下方内侧面为第一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抱杆的左侧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左部为盲孔,所述腰孔的右部为通孔,所述抱杆的右侧设有抱紧水杯的弧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套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夹柱相适配的一对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侧面是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所述紧固套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导柱相适配的抱孔,所述抱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柱的直径,从所述抱孔向所述紧固套的右端面延伸有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腰孔的上方,所述紧固套设置在所述腰孔的下方,所述导套、所述抱孔与所述腰孔左侧同轴线设置,所述夹柱穿过所述通孔伸进所述导向槽使得所述第一斜面挤压在所述第二斜面上。

进一步地,旋转拨动所述抱杆,使得弧面贴紧水杯,按下所述按钮,所述第一斜面向下挤压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缝隙收缩,使得所述抱孔抱紧所述导柱,水杯被固定,再次按压所述按钮,所述按钮会自动弹起,所述第一斜面离开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缝隙恢复,所述抱孔松开所述导柱,同步地,所述抱杆被释放,水杯被松开。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紧固装置对水杯进行固定,在行车时,可以有效防止水杯摇晃过程中与水杯放置槽内壁的撞击噪声。

2、通过紧固装置对直径较小的水杯进行固定,可以防止水杯由于惯性原因导致水向外撒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抱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套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水杯容纳槽-1、通槽-11、物件容纳槽-2、紧固装置-3、按钮-31、按压头-311、圆角-3111、导套-312、夹柱-313、第一斜面-3131、抱杆-32、腰孔-321、通孔-3211、弧面-322、紧固套-33、导向槽-331、第二斜面-332、抱孔-333、缝隙-334、阶梯槽-4、导柱-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7,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水杯架,包括一对水杯容纳槽1和物件容纳槽2,物件容纳槽2置于一对水杯容纳槽1之间,物件容纳槽2与水杯容纳槽1之间连通有通槽11,其中,该汽车水杯架还包括对水杯进行固定的紧固装置3,紧固装置3设置在水杯容纳槽1的一侧的阶梯槽4内,阶梯槽4的深度小于水杯容纳槽1的深度,阶梯槽4的底面设有导柱41。

优选地,紧固装置3对水杯进行固定,在行车时,可以有效防止水杯摇晃过程中与水杯容纳槽1产生的撞击噪声和水向外撒出。

优选地,通槽11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带把手水杯的放置,水杯的把手可以容纳在通槽11中,扩大了水杯固定架的使用范围。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紧固装置3包括按钮31、抱杆32和紧固套33,紧固套33枢转套设在导柱41上、且紧固套33卡合在抱杆32的下方,按钮31设于抱杆32的上方。

优选地,紧固套33卡合在抱杆32的下方,拨动抱杆32便可以带动紧固套33一起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按钮31的上方为腰型的按压头311,按压头311的上端面一周过渡为圆角3111,按压头311的下端面左侧向下延伸有导套312,按压头311的下端面右侧向下延伸有一对夹柱313,夹柱313的下方内侧面为第一斜面3131。

如图5所示,抱杆32的左侧设有腰孔321,腰孔321的左部为盲孔,腰孔321的右部为通孔3211,抱杆32的右侧设有抱紧水杯的弧面322。

优选地,根据常用水杯的直径,弧面322的弯曲半径设置在65mm-70mm之间即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抱紧水杯。

如图6和图7所示,紧固套33的右端设有与夹柱313相适配的一对导向槽331,导向槽331的内侧面是与第一斜面3131相适配的第二斜面332,紧固套33的左端设有与导柱41相适配的抱孔333,抱孔333的直径大于导柱41的直径,从抱孔333向紧固套33的右端面延伸有缝隙334。

优选地,抱孔333的直径应略大于导柱41的直径,通过第一斜面3131与第二斜面332的相互作用,抱孔333可以收缩和释放,以此来抱紧和松开导柱41。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按钮31设置在腰孔321的上方,紧固套33设置在腰孔321的下方,导套312、抱孔333与腰孔321左侧同轴线设置,夹柱313穿过通孔3211伸进导向槽331使得第一斜面3131挤压在第二斜面332上。

优选地,导套312、抱孔333与腰孔321同轴线上应设有现有技术中的按压自锁装置(图中未标出),例如像按压圆珠笔一样的按压机构,可以实现按钮31的自锁和弹起即可。

优选地,旋转拨动抱杆32,使得弧面322贴紧水杯,按下按钮31,第一斜面3131向下挤压第二斜面332,缝隙334收缩,使得抱孔333抱紧导柱41,水杯被固定,再次按压按钮31,按钮31会自动弹起,第一斜面3131离开第二斜面332,缝隙334恢复,抱孔333松开导柱41,同步地,抱杆32被释放,水杯被松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