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防滑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6928发布日期:2018-06-12 21:3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防滑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的普及率的日益提高,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随之出现,其中,因汽车追尾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交通事故中主要部分。在现有技术中,车辆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被碰撞的车辆由于撞击力以及碰撞惯性的作用,经常会发生车辆的滑移,因而极有可能与其他车辆发生二次碰撞或连环追尾事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车辆在发生碰撞时,易滑移而造成二次碰撞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包括:

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防滑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防滑装置在开启状态下与地面接触,以增大所述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在确定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所述防滑装置开启。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身外侧,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碰撞压力;

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碰撞压力转换为所述碰撞信号。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碰撞信号所表示的碰撞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压力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发生碰撞。

可选地,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支撑件以及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为可伸缩的气杆;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确定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所述防滑装置的支撑件伸出。

可选地,所述防滑装置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车辆的车身与所述支撑件。

可选地,所述摩擦件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控制所述防滑装置的支撑件伸出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摩擦件受到的触地压力,并根据所述触地压力的大小确定是否停止控制所述支撑件伸出。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辆受到的碰撞压力的大小,设定触地压力阈值,在控制所述防滑装置的支撑件伸出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摩擦件受到的触地压力等于所述触地压力阈值,则停止控制所述支撑件伸出。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用于检测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防滑装置。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防护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所述防护装置开启,以减小所述车辆发生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强度。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车辆的防滑系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的防滑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检测装置和防滑装置。该系统通过检测装置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并在确定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防滑装置开启。这样一来,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开启防滑装置,并通过防滑装置与地面接触,增大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车辆因发生滑移而造成二次碰撞事故。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场景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防滑系统中的防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1 检测装置 202 控制装置 203 防滑装置

204 操作装置 205 防护装置 2011 第一压力传感器

2012 模数转换器 2031 适配件 2032 支撑件

2033 摩擦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场景图。如图1所示,车辆101和车辆102在行驶时发生碰撞事故,该事故起因可以是车辆101被车辆102追尾,在这种情况下,车辆101启动防滑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操作;在另一种情况下,事故起因还可以是车辆101倒车与车辆102发生碰撞,此时,车辆102将启动车辆的防滑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生碰撞的车辆双方可以同时启动车辆的防滑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操作。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200的框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200包括控制装置202,与控制装置202连接的防滑装置203,以及与控制装置202连接的检测装置201,其中,防滑装置203在开启状态下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大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控制装置202可以通过检测装置201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并在确定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防滑装置203开启。

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追尾事故,被追尾的车辆易发生滑移,从而存在与其他车辆发生二次碰撞以及连环追尾事故的危险。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2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201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二次碰撞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200的框图,如图3所示,检测装置201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011和模数转换器2012。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2011可以设置在车辆的车身外侧,用于检测车辆发生碰撞时受到的碰撞压力。示例地,第一压力传感器2011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上,用于检测车辆的车身前后是否受到撞击以及碰撞压力的大小,并在确定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通过模数转换器2012将碰撞压力转化成数字碰撞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2,控制装置202根据该数字碰撞信号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辆受到的碰撞压力在车辆的可控范围之内,即检测装置201检测到碰撞信号所表示的碰撞压力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无需对车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检测装置201检测到碰撞信号所表示的碰撞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压力阈值时,则确定车辆发生碰撞,对车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示例地,第一压力阈值可以根据实车进行标定,例如第一压力阈值可以1000N,在检测装置201检测到碰撞信号所表示的碰撞压力小于1000N时,车辆不开启防滑装置203;在检测装置201检测到碰撞信号所表示的碰撞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00N时,确定车辆发生碰撞,并通过控制装置202控制防滑装置203开启,以避免车辆受到碰撞后发生滑移而成二次碰撞事故。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防滑系统中的防滑装置20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防滑装置203包括适配件2031、支撑件2032以及摩擦件2033。

具体地,一个或者多个防滑装置203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底盘或者前后保险杠上,适配件2031与车身工艺孔构成匹配,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车辆的车身与支撑件2032,方便安装使用。支撑件2032与摩擦件2033连接,其中,支撑件2032为可伸缩的杆状部件,摩擦件2033采用与地面摩擦系数较大的硅、橡胶制品,适用范围广且对地面的磨损小,两者共同作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摩擦件2033与地面接触以达到增大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的目的。示例地,支撑件2032可以为可伸缩的液压杆或者气压杆,摩擦件2033可以为包括突起的硅、橡胶摩擦块,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装置202控制支撑件2032伸出,摩擦件2033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增大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对车辆由于碰撞或者惯性的滑移行为造成阻碍作用,有效地防止车辆出现侧移和甩尾现象。

可选地,摩擦件2033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202在控制防滑装置的支撑件2032伸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摩擦件2033受到的触地压力,并根据该触地压力的大小确定是否停止控制支撑件2032伸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2根据检测装置201检测到的车辆受到的碰撞压力的大小设定触地压力阈值,在控制防滑装置203的支撑件2032伸出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摩擦件2033受到的触地压力等于触地压力阈值时,则停止支撑件2032继续伸出。其中,触地压力阈值的设定与碰撞压力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车进行标定。示例地,在车辆受到的碰撞压力为1000N时,对应的触地压力阈值可以设定为1×104N。在确定车辆发生碰撞事故之后,控制装置202通过施加压力控制防滑装置203的支撑件2032伸出,并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摩擦件2033受到的触地压力,若检测到摩擦件2033受到的触地压力等于设定的触地压力阈值1×104N时,立即停止施加压力并维持支撑件2032当前伸出状态。这样一来,若车辆上设置有一个防滑装置203时,通过触地压力阈值的设定能合理控制支撑件2032伸出长度,保证车辆平衡不受影响;若车辆上若设置有多个防滑装置203,各个防滑装置203的安装位置应关于车身的纵向中轴线对称或者形成相应的稳定结构,且控制装置202对于各个防滑装置203单独进行控制,每一防滑装置203的摩擦件2033受到的触地压力与触地压力阈值一致时,则停止对支撑件2032施加压力并维持支撑件2032当前伸出状态,这样车辆也可实现平衡。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防滑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车辆的防滑系统200还包括与控制装置202相连的操作装置204,该操作装置204用于检测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以实现开启或者关闭防滑装置203的功能。

具体地,车辆的防滑系统2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201确定车辆发生碰撞,并通过控制装置202控制防滑装置203自动开启,避免车辆因滑移而造成二次碰撞事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操作装置204手动开启或者关闭防滑装置203,该操作装置204可以是开关按钮,也可以是行车控制设备。在车辆未发生碰撞事故时,例如,车辆处于水平路面或者斜坡路面驻车状态时,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操作装置204手动输入开启防滑装置203的指令,控制装置202根据该指令控制防滑装置203开启,以预防车辆因发生碰撞或者坡面陡峭而发生车辆滑移现象;若车辆发生碰撞,在确定车辆已经处于安全状态时,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装置204手动输入关闭防滑装置203的指令,控制装置202则根据该指令控制防滑装置203关闭。采用操作装置204对防滑装置203进行手动的开关控制,可以规避因驾驶员的误操作而导致系统判别错误,从而使防滑装置203自动关闭的危险发生,同时节约车辆生产制造方面的成本。

可选地,车辆的防滑系统200还包括防护装置205,该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车辆的车身外侧的外置气囊,与控制装置202连接。在确定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装置202除控制防滑装置203开启外,同时控制防护装置205开启,在不可避免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减小车辆发生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强度,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与防滑装置203共同作用,为车辆提供双重的安全防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的防滑系统,例如图1所示的车辆101。为适应车辆技术的发展,上述车辆的防滑系统的结构设计将趋于集成化、智能化,且在保证车辆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隐藏式布局以提高车辆美观程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