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机安装架及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4623发布日期:2018-06-02 04:4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车载充电机安装架及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安装架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一种由动力装置驱动,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运送物品的车辆。汽车主要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种,乘用车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几种车型: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商用车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等。汽车的运行速度快,运行方式稳定,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在商业应用上,其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

汽车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和轮胎;发动机或电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底盘用于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的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电气设备包括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为了使汽车能够安全的行驶,通常将车载充电机安装在车架上,利用车架对车载充电机的位置进行支撑固定,车载充电机通常采用3.3KW车载充电机,或者6.6KW车载充电机。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充电机采用铆钉直接安装在车架上,由于机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振动,会使充电机产生晃动的现象,导致充电机的稳定性差,容易脱离车架,从而造成了充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安装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机直接安装在车架上,由于机动车行驶时会出现振动,导致充电机的稳定性差,容易脱离车架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动车内充电机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安装架,包括支撑底架和连接架;

所述支撑底架的一端与机动车的车体连接,所述支撑底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

或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

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

所述支撑底架还包括第四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

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布连接在第一车载充电机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车载充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连接板和竖直设置的第四连接板;

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包括车体和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安装架;

所述车载充电机安装架连接在所述车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安装架,所述支撑底架的下端与机动车的车体固定连接,对支撑底架的下端面进行固定,所述支撑底架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对所述连接架的下端面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架的上端面能够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对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的位置进行固定,或者所述连接架的上端面还可以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对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所述连接架能够对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的位置固定,或者对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的位置固定,固定的方式更加的灵活和牢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既能够对第一车载充电机进行固定,又能对第二车载充电机进行固定,固定的方式牢固,两种车载充电机的连接方式灵活,不会出现晃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将上述车载充电机安装架连接在车体上,对两种充电机能够进行固定,固定的方式更加的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支撑底架;200-连接架;101-第一支撑件;102-第二支撑件;103-第三支撑件;104-第四支撑件;201-第一连接架;202-第二连接架;203-第一连接件;204-第一连接板;205-第二连接板;206-第二连接件;207-第三连接板;208-第四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的主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安装架,包括支撑底架100和连接架200;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下端面与机动车的车体采用多个铆钉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架200的下端面采用多个铆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200的上端面采用多个铆钉固定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

或所述连接架200的上端面采用多个铆钉固定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

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采用3.3KW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采用6.6KW车载充电机;所述连接架200既能够对3.3KW车载充电机的位置进行固定,又能够对6.6KW车载充电机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连接架200对不同种类的车载充电机的固定方式更加的灵活,固定的更加的牢固。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架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01、第二支撑件102和第三支撑件103;

所述第一支撑件10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0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0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0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支撑件103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0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0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10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02均采用水平设置的空心方管,两个空心方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103采用长方体状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端采用铆钉连接在左侧空心方管左端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的右端采用铆钉连接在右侧空心方管左端的上端面,利用连接板将两个空心方管的左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为了使两个空心方管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板的左端均采用铆钉连接在左侧空心方管左端的上端面,四个连接板的右端均采用铆钉连接在右侧空心方管左端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还可以为其他的数量,使多个连接板均连接在两个空心方管之间。

所述支撑底架100还包括第四支撑件104,所述第四支撑件1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0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10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0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1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支撑件104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0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02之间;如图1中右端所示,所述第四支撑件104包括中间的水平连接板,左端的第一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右端的第二水平板、第二竖直板,水平连接板设置在中间位置,第一竖直板的上端与水平连接板的左端垂直连接,第一竖直板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板的右端垂直连接,第一水平板的左端与第一支撑件101的右端采用多个铆钉固定连接,第二竖直板的上端与水平连接板的右端垂直连接,第二竖直板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板的左端垂直连接,第二水平板的右端与第二支撑件102的右端采用多个铆钉固定连接;多个第四支撑件104的左端均采用铆钉连接在第一支撑件101的右端,多个第四支撑件104的右端均采用铆钉连接在第二支撑件102的右端。

所述连接架200采用多个铆钉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件104的水平连接板的上端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200包括第一连接架201,所述第一连接架201的下面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上面一端采用多个铆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201的上面一端采用多个铆钉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架201包括第一连接件203,所述第一连接件203的下面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上面采用多个铆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3的上面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采用铆钉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2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03均布连接在第一车载充电机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03的数量采用四个,在第一车载充电机的左侧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203,在第一车载充电机的右侧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203,利用四个第一连接件203分别对第一车载充电机的左右两侧的位置进行固定。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0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04和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205;

所述第一连接板204的右侧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00的第四支撑件104上端面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04的左侧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05的下面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05的上面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载充电机采用铆钉连接。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200包括第二连接架202,所述第二连接架202的下面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上面一端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202的上面一端采用铆钉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架202包括第二连接件206,所述第二连接件206的下面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上面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06的上面一端与所述第二车载充电采用铆钉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20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206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左右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206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连接板207和竖直设置的第四连接板208;

所述第三连接板207的左侧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00的第四支撑件104上面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207的右侧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08的下面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208的上面一端与所述第二车载充电机的侧面采用多个铆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200包括第一连接架201和第二连接架202;

所述第一连接架201的下面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上面一端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201的上面一端采用铆钉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架202的上面一端、所述支撑底架100的下面一端和第一连接架201之间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202的下面一端采用铆钉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架201连接第一车载充电机时,所述第一连接架201的安装位置朝内侧设置,对第一车载充电机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架202的安装位置朝外侧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架202连接第二车载充电机时,所述第二连接架202的安装位置朝内侧设置,对第二车载充电机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架201的安装位置朝外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包括车体和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安装架;

所述车载充电机安装架连接在所述车体内。机动车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车载充电机的安装位置稳定,使整个机动车的运行状态更加的平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