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防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6481发布日期:2018-07-20 19:16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充电桩防撞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传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家的一个战略方向,各种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天然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化石能源的国家,汽油、柴油和天然气都依赖进口才能满足需求。因此,天然气汽车并不是我国特别鼓励的新能源气车的方向。氢气虽然无污染、燃烧时产生大量能量,但对于目前的技术来讲,氢气的成本过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虽然新疆等少数区域具有丰富的太阳能,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也并非是一个太阳能非常丰富的国家,有些地区的阴雨天气较多,有时阴雨天气能够持续十几天。这样,从整体上看,太阳能汽车虽然环保无污染,但其能量来源常常不能有效保障,这大大限制了太阳能汽车的推广应用。因此,实际上电动汽车对于我国来说,在各种新能源汽车中,具有更为现实的实际意义。因此,电动汽车在我国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各地先后建立了多个充电站等充电设备。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重要设备,在充电站、停车场、小区等场所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各地也在出台更大规划的电动汽车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计划。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用户体验相较普通汽油车较差。汽油车加油方便快捷,加油过程中

充电桩内部设有各种电气元件,具有较强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的敏感性。如果充电桩内的湿度长期过高,则可能降低充电桩内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灰尘则可能导致短路等电气故障。合适的工作温度能够使电气设备长期稳定工作。因此,业界对于充电桩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洁净程度都有要求,深圳市就出台了关于充电桩的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就规定》。如果能够保持充电桩内空气清洁灰尘少、温度和湿度能够长期保持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则充电桩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都将大大延长,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的用户体验、降低长期使用成本,为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提供配套助力。

充电桩为机动车充电,使用频率较高;如果没有防撞措施,即便100个使用者中只有0.5个使用者因驾驶不慎撞上充电桩,也会使充电桩常常损坏,影响充电桩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防撞机构,能够有效防止因驾驶员误操作给机动车和充电桩带来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防撞机构包括地感线圈、防撞装置和防撞电控装置;充电桩一侧设有机动车通道,机动车通道与充电桩之间具有安全间隔;

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立柱,防撞立柱与充电桩相邻设置并与机动车通道的进口端相邻;所述地感线圈设置在防撞立柱与机动车通道的进口端之间;防撞立柱顶部设有卷扬机,防撞立柱顶端朝向来车方向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定滑轮;定滑轮下方的防撞立柱顶端通过销轴铰接有缓冲器;缓冲器上设有吊耳,卷扬机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后与吊耳相连接;卷扬机未启动时缓冲器在重力的作用下与防撞立柱相贴合,卷扬机启动后达到极限行程时缓冲器在钢丝绳的牵引下处于水平状态;

防撞电控装置连接所述卷扬机和地感线圈,防撞电控装置嵌设于防撞立柱内。

所述缓冲器包括筒体,筒体一端为连接端,筒体的连接端连接所述销轴,筒体另一端为自由端,筒体的自由端设有开口;筒体连接端内壁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另一端连接有滑板,滑板与筒体内壁滑动连接,滑板连接有防撞杆,防撞杆伸出筒体自由端的开口,防撞杆的自由端连接有橡胶制成的缓冲板。

机动车撞向充电桩的路线有两个,分别为左转撞击路线和右转撞击路线,所述防撞装置设有两套,两套防撞装置分别位于左转撞击路线和右转撞击路线上。

所述地感线圈位于机动车通道以外的左转撞击路线和右转撞击路线上。

所述防撞电控装置连接有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主动防撞功能,在机动车撞向充电桩的路线上设置防撞装置,且在左转撞击路线和右转撞击路线上分别设有一套防撞装置,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机动车驾驶员因不当驾驶而与充电桩发生撞击,有效保护了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研判了机动车的撞击路线,从而有针对性的设置防撞装置,起到有效的防撞效果。防撞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卷扬机即可方便地实现缓冲器的升起或落下,操作起来十分方便。缓冲器的结构便于制造,缓冲板能够在机动车撞击到缓冲板上时,起到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的作用,对机动车产生保护作用,在微小的撞击作用下机动车的车身不受损伤。防撞杆在撞击发生时可以压缩缓冲弹簧、向筒体内部移动,从而对机动车的撞击产生缓冲作用,减少机动车及防撞杆受到的冲击力。

机动车进入地感线圈所在区域时,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机动车驾驶员及时停车并后退,从而避免大多数冲撞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车正常进入机动车通道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动车转弯撞向充电桩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缓冲器落下时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缓冲器升起时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防撞电控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防撞机构包括地感线圈60、防撞装置和防撞电控装置61;充电桩62一侧设有机动车通道63,机动车通道63与充电桩62之间具有安全间隔64;

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立柱65,防撞立柱65与充电桩相邻设置并与机动车通道63的进口端相邻;所述地感线圈60设置在防撞立柱65与机动车通道63的进口端之间;防撞立柱65顶部设有卷扬机66,防撞立柱65顶端朝向来车方向设有支撑架67,支撑架67上设有定滑轮68;定滑轮68下方的防撞立柱65顶端通过销轴69铰接有缓冲器70;缓冲器70上设有吊耳71,卷扬机66的钢丝绳79绕过定滑轮68后与吊耳71相连接;卷扬机66未启动时缓冲器70在重力的作用下与防撞立柱65相贴合,卷扬机66启动后达到极限行程时缓冲器70在钢丝绳79的牵引下处于水平状态。

防撞电控装置61连接所述卷扬机66和地感线圈60,防撞电控装置61嵌设于防撞立柱65内。

所述缓冲器70包括筒体72,筒体72一端为连接端,筒体72的连接端连接所述销轴69,筒体72另一端为自由端,筒体72的自由端设有开口;筒体72连接端内壁连接有缓冲弹簧73,缓冲弹簧73另一端连接有滑板74,滑板74与筒体72内壁滑动连接,滑板74连接有防撞杆75,防撞杆75伸出筒体72自由端的开口,防撞杆75的自由端连接有橡胶制成的缓冲板76。

机动车撞向充电桩的路线有两个,分别为左转撞击路线和右转撞击路线,所述防撞装置设有两套,两套防撞装置分别位于左转撞击路线和右转撞击路线上。

左转撞击路线即机动车左转时撞向充电桩的路线;右转撞击路线即机动车右转时撞向充电桩的路线。图2中的标号77所示的机动车位于左转撞击路线上,标号78所示的机动车位于右转撞击路线上。

所述地感线圈60位于机动车通道63以外的左转撞击路线和右转撞击路线上。所述防撞电控装置连接有声光报警器80。

防撞方法是当机动车左转或右转驶向充电桩、由于驾驶失误而撞向充电桩时,车轮经过地感线圈60;地感线圈60将有机动车通过的信号传送给防撞电控装置61,防撞电控装置61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提醒驾驶员停车并后退,从而避免大多数冲撞事故;同时防撞电控装置61控制两套防撞装置的卷扬机66同时动作,使缓冲器70在卷扬机66钢丝绳79的牵引下向上旋转升起至水平位置,从而阻挡来车继续前进。当机动车继续前进时,首先会撞击在橡胶制成的缓冲板76上,然后缓冲弹簧73被压缩,防撞杆75逐渐压入筒体72内。前来充电的机动车车速较慢,因此缓冲板76及防撞杆75提供了额外的缓冲时间,在此期间机动车冲击力较小,又足以提醒司机及时停车,因此对机动车和充电桩都能够提供有效保护。

机动车后退并离开防撞杆75后,防撞杆75在缓冲弹簧73的作用下重新复位伸出。机动车退出地感线圈60所在位置之后,地感线圈60向防撞电控装置61发出信号,防撞电控装置61控制控制两套防撞装置的卷扬机66同时动作,使卷扬机66钢丝绳79放松,在重力的作用下缓冲板76向下旋转落下,整个防撞机构得到复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