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第三排靠背放平座椅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6819发布日期:2018-07-17 23:43阅读:1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第三排靠背放平座椅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拥有三排座椅的大空间乘用车获得人们青睐,针对拥有三排座椅的乘用车,可通过第三排(即最后一排)座椅翻折获得更大的储物空间。一般在第三排座椅上安装有解锁机构,以实现解锁而达到翻折的目的。但现在的市场上大部分第三排座椅很难同时满足功能多样性、舒适性及空间要求,影响用户的乘坐体验及储物需求。第三排座椅操作空间有限,常出现座椅翻折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现有的乘用车第三排座椅解锁机构,一般包含多个解锁锁扣、拉丝、驱动杆、解锁手柄等,结构复杂,操作力大,对于生产装配线来说,复杂的座椅结构增加了安装工序、安装工时及相应工人数量;对于乘用车用户来说,现有的第三排座椅解锁机构解锁形式单一,操作不便捷,不能满足用户多方位解锁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第三排靠背放平座椅解锁装置,该座椅解锁装置具有操作力小、操作方便,可实现车内和车尾均可操作的优势;并且其结构简单,利于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乘用车第三排靠背放平座椅解锁装置,包括角调器、拉丝、上支架、复位弹簧、摆臂、拉带、拉带支架;

所述摆臂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开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摆臂第一孔经复位弹簧与上支架连接,摆臂第二孔与上支架铰接并固定于上支架上,摆臂第三孔连接固定拉丝一端,摆臂第四孔经铆钉连接拉带;摆臂能沿摆臂第二孔的铰接点转动,摆臂第四孔至摆臂第二孔的距离大于摆臂第一孔至摆臂第二孔的距离;

所述拉丝的另一端连接角调器;

所述拉带经过拉带支架连接摆臂第四孔;

所述上支架、拉带支架和角调器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

所述摆臂第三孔经滑块连接拉丝,摆臂第三孔位于摆臂中部。

所述拉丝的另一端穿过并被限定在下支架上,拉丝经滑块与解锁杆连接,解锁杆连接角调器,下支架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

所述滑块由圆柱体、套筒和凸块组成,圆柱体底部与套筒固定连接并且呈垂直状,套筒内能穿过拉丝,圆柱体上部固定有凸块构成L型搭扣;相应地,摆臂第三孔为圆孔加凹孔,滑块L型搭扣扣入摆臂第三孔内,旋转后不会脱出;相应地,解锁杆端部开有圆孔加凹孔,滑块L型搭扣扣入解锁杆端部孔内,旋转后不会脱出。

所述拉带包括前拉带和后拉带,前拉带置于座椅靠背前部,后拉带位于座椅靠背后部。

本实用新型乘用车第三排靠背放平座椅解锁装置采用在摆臂的两端接拉带和复位弹簧,摆臂的支点安装于支架上,摆臂的中部固接拉丝,拉丝另一端接角调器,使用较小的操作力就可拉动前拉带或后拉带带动拉丝实现解锁,通过复位弹簧与上支架连接,保证拉带无操作时拉丝不移动从而处于锁止状态。能通过操作拉带实现乘用车第三排座椅靠背放平,扩大后排储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解锁装置的摆臂自由端力臂长,解锁操作力小;用拉带取代了传统的解锁手柄,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布置和操作;拉带分为前拉带和后拉带,可实现车内和车外操作,满足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解锁装置具有操作力小、操作方便,可实现车内和车尾均可操作等优势,满足用户操作便捷等要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解锁装置结构简单,利于装配,降低物料和工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乘用车第三排靠背放平座椅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摆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拉丝与角调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角调器,2下支架,3拉丝,4上支架,5复位弹簧,6摆臂,7后拉带,8拉带支架,9前拉带,10解锁杆,11滑块;61第一孔,62第二孔,63第三孔,64第四孔;111套筒,112圆柱体,11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4,一种乘用车第三排靠背放平座椅解锁装置,包括角调器1、下支架2、拉丝3、上支架4、复位弹簧5、摆臂6、拉带、拉带支架8;

所述摆臂6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开有第一孔61、第二孔62、第三孔63和第四孔64,参见图2,摆臂第一孔61经复位弹簧56与上支架4连接,摆臂第二孔62与上支架4铰接并固定于上支架4上,摆臂第三孔63连接固定拉丝3一端,摆臂第四孔64经铆钉连接拉带。摆臂6能沿摆臂第二孔62的铰接点转动,摆臂第四孔64至摆臂第二孔62的距离大于摆臂第一孔61至摆臂第二孔62的距离,参见图1和图2,使得摆臂6与拉带铆接处具有较长的力臂,使用较小的操作力就可拉动拉带带动拉丝3实现解锁,操作轻便。摆臂6的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5与上支架4连接,使得拉带无操作时摆臂6不动,拉丝3也不移动,从而处于锁止状态。

所述摆臂第三孔63经滑块11连接拉丝3,摆臂第三孔63位于摆臂6中部。所述滑块11由圆柱体112、套筒111和凸块113组成,圆柱体112底部与套筒111固定连接并且呈垂直状,套筒111内能穿过拉丝3,圆柱体112上部固定有凸块113构成L型搭扣,相应地,摆臂第三孔63为圆孔加凹孔,滑块11 L型搭扣扣入摆臂第三孔63内,旋转后滑块11不会脱出,并且滑块11可转动,参见图4和图2。

所述拉丝3的另一端连接角调器1。所述拉丝3的另一端穿过并被限定在下支架2上,拉丝3经滑块11与解锁杆10连接,解锁杆10连接角调器1,下支架2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参见图3。所述滑块11由圆柱体112、套筒111和凸块113组成,参见图4,相应地,解锁杆10端部开有圆孔加凹孔,滑块11 L型搭扣扣入解锁杆10端部孔内,旋转后滑块11不会脱出,并且滑块11可转动,参见图3和图4。拉丝3下端固定在下支架2上,通过滑块11与解锁杆10连接,拉丝3被拉动后,解锁杆10会随之转动,带动角调器1实现解锁。

所述拉带经过拉带支架8连接摆臂第四孔64,拉带支架8为滚筒结构。所述拉带包括前拉带9和后拉带7,前拉带9置于座椅靠背前部,后拉带7位于座椅靠背后部。前拉带9和后拉带7均采用尼龙材料,前拉带9本体为双层结构,从本体向上延伸绕过拉带支架8。拉带支架8采用滚筒结构,可保证前拉带9和后拉带7与滚筒接触部分不会磨损,确保拉带的实用耐久性,并可实现前拉带9和后拉带7均可控制摆臂6自由端摆动,参见图1。

所述上支架4、下支架2、拉带支架8和角调器1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