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3231发布日期:2018-07-27 19:3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属于车内温控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酷热的夏季常常发生老人儿童由于被滞留车内而发生意外事故的惨痛案例,汽车暴露在高温下,车内温度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升,滞留在车内的老人儿童往往因此面临生命危险。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设计的一种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并且能在温度剧烈升高时采取紧急降温措施,为老人和孩子的救援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车内报警装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这些检测方式发生误判的概率高,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且这些产品往往只具备报警功能,当车主距离汽车较远时,会出现虽然收到了报警信息,但是滞留车内的老人和儿童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救援而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克服现有的汽车报警系统的检测方式误判率高、缺乏紧急降温措施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中央处理器、设置在车内且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降温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含温度传感器、释热电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将车内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所述释热电传感器用于在汽车熄火后检测车内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并传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车内图片并传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报警装置包含蜂鸣器和WIFI模块;所述报警装置的报警信息通过WIFI模块发向预先设定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散热模块,用于将车内温度维持在事先设定的安全温度区间。

前述的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

前述的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器型号为DS18B20;所述释热电传感器的红外感应源采用热释电元件,滤光片采用菲尼尔滤光片。

前述的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和风扇;所述散热模块采用水冷的方式散热,包括水冷头和水泵。

前述的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散热模块的水来自汽车自带的水箱。

前述的一种车内滞留人员报警降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制冷片制冷一端连接有散热片,散热片与风扇相连接,风扇用于将冷风吹入车内;所述制冷片发热一端与水冷头相连,水冷头的一个出水口与水泵相连进行抽水,另一个出水口直接与车载水箱相连,使水循环地流经水冷头对散热片的发热端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片上凝结的水蒸气通过排水管流到车载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系统能在高温天气汽车熄火后,车内有滞留老人儿童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汽车报警和自动降温措施,为营救车内被困人员争取大量时间,提供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模块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原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水冷头,2-制冷片,3-散热片,4-风扇,5-水箱,6-水泵,7-中央处理器,8-WIFI通信模块,9-移动通信终端,10-温度传感器,11-释热电传感器,12-摄像头,13-降温模块,14-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所示,本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释热电传感器、摄像头、降温模块、蜂鸣器、WIFI通信模块都与中央处理器STM32相连。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设备首先判断汽车是否熄火,如果汽车在正常行驶状态或者启动状态,则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约蓄电池电量。

如果汽车处于熄火状态,中央处理器STM32启动温度传感器、释热电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按照预先设定的频率采集车内的温度,释热电传感器检测车内特定波长的红外线。

温度传感器、释热电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到中央处理器STM32上,中央处理器STM32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采用PID控制算法进行处理得出车内的精确温度值t,再对释热电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车内是否有人。

判断是否同时满足车内的温度t>t1、释热电传感器检测到车内有人这两个条件,如果没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则再次判断检测时长是否大于5分钟,如果没有大于5分钟,则温度传感器、释热电传感器继续采集数据并循环上述判断过程。如果超过5分钟,则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如果同时满足车内的温度t>t1且释热电传感器检测到车内有人两个条件,中央处理器STM32启动摄像头,摄像头采集车内的图片后将此图片发给中央处理器STM32,中央处理器STM32对图像进行处理判断车内是否真的有人,如果摄像头判断车内没有人,则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如果中央处理器STM32对图像进行处理判断车内有人,则中央处理器STM32启动蜂鸣器、WIFI通信模块,安装在车上的蜂鸣器向四周发出报警音,WIFI通信模块向预先设定的手机上发送报警信号。

同时中央处理器STM32判断车内温度t是否高于t1但低于t2,如果不是,则中央处理器STM32启动整套降温模块;如果是,则中央处理器STM32只打开风扇对车内进行通风。

然后判断是否已经打开车门救出被困人员,如果没有,则重复上一步操作;如果滞留老人儿童已经被救出,则关闭设备。

本系统中的降温模块如图1所示,制冷片制冷的一端连散热片,散热片与风扇相连,风扇能将冷风吹入车内。制冷片发热一端与水冷头相连,水冷头的一个出水口与水泵相连进行抽水,另一个出水口直接与车载水箱相连,使得水循环地流经水冷头对散热片的发热端进行散热。散热片上凝结的水蒸气通过排水管流到车载水箱中。

本系统采用PID算法对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使温度保持在一个恒定值,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

本系统能在高温天气汽车熄火后,车内有滞留老人儿童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汽车报警和自动降温措施,为营救车内被困人员争取大量时间,提供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