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客车用高度可调节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193发布日期:2018-08-04 14:1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纯电动客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客车用高度可调节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家的大力推广和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得到飞速发展,纯电动客车的产销量也在节节攀升。基于此,纯电动客车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业内共同的关注点。而动力电池作为整车的驱动能量来源,其安全防护更是整车设计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2016年底工信部发布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第4.8条更是对纯电动客车的车载储能系统提出了明确的防碰撞要求。此前客车企业生产的纯电动客车皆没有安装动力电池防护装置,车子在遭受撞击时动力电池的结构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整车的安全性也存在巨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客车用高度可调节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该动力电池防护装置既能保证纯电动客车在遭受其它车辆或大型机械撞击时电池箱不受破坏,又能通过可调节结构实现多车型共用。该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纯电动客车的整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客车用高度可调节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包括横梁、支撑杆、调节杆;所述横梁的两端面焊接在竖直平行的两个支撑杆侧面上,每个支撑杆下端面焊接在固定板上,支撑杆和固定板之间焊接两个增加强度的肋板,支撑杆上端部内套有调节杆,调节杆上端面平齐焊接连接板;

所述支撑杆上沿其高度方向开有若干个等距的第一圆孔;所述调节杆上沿其高度方向开有一个第二圆孔,调节杆内部同高度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圆柱形底座;底座通过弹簧与定位销连接。

所述支撑杆和调节杆之间的间隙尺寸为:0.5mm≤间隙≤1mm。

所述横梁、支撑杆和调节杆为矩形管,材质为低合金钢或碳素钢。

所述连接板上开有两个第一圆孔;所述连接板厚度范围为:3mm≤厚度≤5mm;连接板与车身纵梁连接固定。

所述固定板上开有两个第二圆孔;所述固定板厚度范围为:5mm≤厚度≤10mm;固定板与车身预埋支架连接固定。

所述定位销为阶梯轴结构;定位销穿过第二圆孔插入第一圆孔内,通过按压定位销可拉伸调节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定位销可以调整整体高度,实现多车型共用,通过螺栓螺母将装置固定在车身底架上,方便装配和拆卸;该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保证电池舱在受到外界撞击时电池箱免于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电动客车用高度可调节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包括横梁1、支撑杆2、调节杆3、连接板4、底座5、弹簧6、定位销7、肋板8和固定板9;横梁1的两端面焊接在竖直平行的两个支撑杆2侧面上,每个支撑杆2下端面焊接在固定板9上,支撑杆2和固定板9之间焊接两个增加强度的肋板8,支撑杆2上端部内套有调节杆3,调节杆3上端面平齐焊接连接板4;

所述支撑杆2和调节杆3之间的间隙尺寸为:0.5mm≤间隙≤1mm。

所述横梁1、支撑杆2和调节杆3为矩形管,材质为低合金钢或强度较高的碳素钢,肋板8用于加强动力电池防护装置的抵抗强度。

所述连接板4上开有两个第一圆孔41,用于动力电池防护装置与车身纵梁的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板4厚度范围为:3mm≤厚度≤5mm。

所述固定板9上开有两个第二圆孔91,用于动力电池防护装置与车身预埋支架的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9厚度范围为:5mm≤厚度≤10mm。

如图4,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板4与开有通孔的车身纵梁16连接固定,固定板9与车身预埋支架15连接固定。

如图1、图3,所述支撑杆2上沿其高度方向开有若干个等距的第一圆孔21(该开孔侧壁与横梁、支撑杆连接侧壁相邻),用于调节整个电池防护装置的高度。

所述调节杆3上沿其高度方向开有一个第二圆孔31,调节杆3内部同高度(与第二圆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圆柱形底座5,用于限定弹簧在调节杆上的相对位置。

底座5通过弹簧6与定位销7连接,定位销7为阶梯轴结构,既能保证伸缩性又能保证不脱离调节杆;定位销7穿过第二圆孔31插入第一圆孔21内,通过按压定位销可拉伸调节杆,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调整整个装置的高度。

如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车身底架上,在动力电池舱舱门14和动力电池11之间形成一道强有力的防护,保证车辆在遭受到撞击时动力电池11免于破坏,整车依然能正常运行。此实用新型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还增加了可调节高度的设计,提升了整个装置的通用性。螺栓螺母连接固定的方式也保证了在不影响电池箱装配的基础上提升了装卸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能在电动客车动力电池舱门和电池之间形成一道防护屏障,保证动力电池在车辆遭受碰撞时免于破坏,降低安全风险。同时,高度可调节的设计,提高了通用性,保证能在多种车型的电动客车上使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